廉潔清風進校園
『壹』 廉潔文化進校園-----廉潔故事
廉政文化進校園——廉政小故事
以廉為寶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鑒定 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貳』 清風進校園徵文350字
廉潔是指做人要清清白白、光明磊落。我們從課內外閱讀中了解到:古往今來,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兩袖清風、為民辦事的清官和好人,如海瑞、焦裕祿等,他們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們的故事久久傳頌。無論社會如何發展,廉潔永遠是時代的呼喚。我們生活在美麗的校園中,那麼,我們校園里的廉潔文化又是什麼呢?也許有的同學認為這只是一種社會風氣,與我們小學生沒什麼關系。其實不然,校園的廉潔文化也包括奉公守法、勤儉節約,誠實守信,自省善改,正直知恥、自律自強。簡而言之:我們應營造廉潔、誠信、節儉的好風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我們的健康成長奠定一份結實的基石。
我們曾學過廉潔故事「公儀休拒收禮物」,相信大家還記憶猶新。校園是一方靜土,但偶爾也因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做出一些違背校規的事情,如;考試抄襲、群打群鬧、弄虛作假……
我們曾唱過一首歌頌老師的歌:「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台,四季匆匆……」這的確是我們老師的真實寫照。你看,從校長到班主任及各科任課老師,他們無不是淡泊名利、清正廉潔、樂於奉獻。我們的老師總是那樣的默默無聞,是我們每位學生做人的榜樣。
記得我曾讀過「毛主席守信還書」的故事,做為一個國家主席仍守時還書,我們更要遵守社會公德,誠信做人。做到講文明講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辛勤的耕耘。
作為一名小學生究竟該如何節儉呢?我倡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亂花父母給我們的零花錢,不要攀比,不要追求所謂的名牌;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養成艱苦樸素、勤奮上進的優良品質;要充實自我,努力學習。
親愛的同學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營造廉潔、誠信、節儉的好風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只有這樣,廉潔文化
『叄』 廉潔文化進校園
把廉政文化建設作為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促進全社會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風尚。同時要求全黨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嚴厲懲治腐敗分子的同時,進一步探索有效預防腐敗的思路和辦法。這表明,在一靠制度、二靠監督的權力制約機制的基礎上,在全社會范圍內通過教育等途徑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已經成為反腐倡廉的重大任務之一。
各級各類學校擔負著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的重任。而廣大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是否具有堅定的廉潔信念,將直接影響他們如何正確看待權利和金錢,影響到若干年之後我們國家的社會廉政風氣。因此,加強校園廉政文化教育顯得勢在必行,也是我們各級紀檢機關和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新的課題。
結合我校當前開展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的一些實踐與探索,現就如何推進校園廉政文化建設作以探討。
一、樹立正確的校園廉政文化理念
廉政文化是人們關於廉政的知識、信仰、規范和與之相適應的生活方式及社會評價的總和。它作為一種潛在的力量,為反腐倡廉提供了智力支持、思想保證和輿論氛圍。全面推進校園廉政文化建設,對於加強校園建設,培養學生崇廉敬德的思想品質、弘揚整個社會的廉政文化、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說:中國在21世紀的發展變化取決於三個條件,一是中國的下一代有沒有信仰;二是中國的下一代有沒有責任感;三是中國的下一代能否實現廉政。現實的發展啟示我們,加強校園廉政文化建設已成為我們的當務之急。2005年1月3日,中央頒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明確提出:要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積極推動廉政文化進社區、家庭、學校、企業和農村。2005年7月1日,教育部又下發《關於在大中小學開展廉潔教育試點工作的意見》,強調:結合大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的整體規劃,積極推進廉潔教育進課堂、進校園、進學生頭腦,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因勢利導、循序漸進,不斷增強廉潔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養青少年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這都為我們樹立正確校園廉政文化理念指明了方向。作為社會教育機構,必須確立崇尚科學文化、弘揚傳統美德、追求真理先進、激發創新精神的文化建設目標,樹立「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思想理念,綜合運用思想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等手段,積極倡導廉政文化、奉獻文化、守紀文化、禮儀文化等,營造出正氣昂揚、清廉文明、和諧發展的輿論氛圍,引導廣大師生明辨是非、區分善惡、分清美醜,使廉政文化理念入耳、入腦、入心,成為每一名教師和同學的座右銘。
二、建立良好的校園風尚
好的校風能激發和凝聚學校成員的內在動力,催人奮進。要堅持把廉政教育作為學校工作的一項長期性、基礎性的工作來抓,把思想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與社會公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緊密結合起來,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當前,要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在大中小學開展廉潔教育試點工作的意見》和《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突出對教師特別是黨員幹部教師的反腐倡廉教育,嚴肅懲治各種不正之風、違紀違法行為,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來激濁揚清,提高師生對腐敗的認識、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及對倫理道德的評判標准;要堅持廉政文化建設與黨員先進性教育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與黨風行風師風建設相結合、與學校素質教育相結合,注重教育的多層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樹立黨員幹部和廣大師生「崇廉尚潔」的思想道德觀,促進校風、教風、學風的根本好轉,建立「廉潔從政、誠信守法」的良好風尚。
三、營造健康的文化環境
廉潔種子的生根發芽離不開一個良好的土壤。要使校園廉政文化產生良好效果,氛圍的營造、環境的打造十分重要。一是創設廉潔的文化環境。要立足廉政,結合校園實際,打破常規,深入挖掘新的廉潔教育資源,盡力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廉潔寬闊的空間。如開辟師生廉政作品專欄,懸掛著名科學家、學者、廉官的畫像,著名的治學、治教、反腐倡廉名言警句,書寫催人奮進的廉政標語等。二是創設優雅的校園環境。要加強校園的硬體建設,始終保持校園環境的整潔、廉明。如對學校道路、學生社區、學生公寓、文化活動場所以及綠化區要進行統一規劃,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時時處處見廉潔。三是創設健康的外部環境。要加強對學校周邊環境的治理,特別是網吧、書吧、影視廳等的治理整頓,切實防止影響學生健康成長的文化紮根駐營。
四、搭建豐富的文化載體
校園是傳播文化的場所,各種文化載體很多,必須綜合利用。一要充分運用傳統載體。將廉政文化教育納入教育教學計劃,充分挖掘和利用政治、語文、歷史等教材中的廉政教育資源。同時,還要組織專門人員篩選適合於各層級學生的廉政文化讀本,通過開設廉政教育課程,在課堂上進行廉政文化的灌輸、廉潔意識的培養。如課堂學習明朝詩人於謙的《石灰吟》,通過講解詠頌「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詩句,在廣大學生中開展「說廉正、贊廉正、明廉正、做廉正」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從形成尊廉崇廉的共識,使廉正之風走進學生心底,進而引導學生做有正氣,重氣節的人。二要擴大廉政文化陣地。要多方設立載體,廣泛搭建平台,以校廣播站、校園網站、校報校刊、板報等為載體,定期播報廉政勤政先進典型的事跡,播放廉政教育錄像片,發布廉政教育信息;以廉政文化宣傳標語、宣傳畫、警示教育牌、廉政文化宣傳櫥窗等為載體,營造廉政文化的聲勢。三要豐富廉政文化活動。努力做到內容時代化——內容選取上既注重吸收傳統廉政文化精華,又根據時代特點,廣泛吸收收集具有時代氣息的廉政文化標語和易看易懂的各種漫畫,強化對群眾的宣傳教育;形式多樣化——要根據不同類別學校、不同學生的特點,分層級、分層次組織開展廉政文化活動。如以校園文化長廊和宣傳欄等為宣傳主陣地,籌建設立「廉政文化宣傳廊」、「廉政文化小標牌」,大力宣傳廉政文化。如開展廉政事跡演講比賽、廉政知識競賽、學習交流會、主題辯論會、參觀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徵集廉潔自律格言等活動,使廉政知識在各項活動中得到傳播,增強廉政文化的輻射力;效果立體化——文字簡單、主題突出,使廣大師生易於認可和接受,強化了監督意識,也使大家受到長期警示。
五、構築規范的管理機制
建立規范有序的管理機制,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推進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保證。一是機構全。要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思想政治教育部門、紀檢監察部門及相關工作部門各負其責,廣大幹部師生共同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要立足學校實際,成立由校長、黨支部書記、各科室負責人、團組織等組成的廉政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定期專門研究校園廉政文化建設。同時,要充分發揮黨組織和共青團、工會、婦聯等群團組織的優勢,通過建立學生執勤隊、監察隊等,增強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的能力。二是制度硬。要把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納入學校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與學校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相結合,同教育教學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強化責任分解,嚴格責任考核和責任追究,確保校園廉政文化建設與學校其他工作同步發展,相互促進。三是方法新。要堅持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體現正面引導、反面警示,不斷創新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的方式方法,促進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的深入和長效。
總之,校園廉政教育的成敗,不僅關系著我黨反腐敗斗爭成績的鞏固,更關系我們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是否擁有正確、積極、健康的道德觀念、法制意識和社會責任。搞好校園廉政教育是一項長期而任重道遠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見影、一蹴而就,它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者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共同關注、共同探索和共同努力。
『肆』 廉潔清風進校園--演講稿
教師更需廉潔自律(演講稿)
安徽省蚌埠市第七中學 吳金昌 233000
各位評委、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教師更需廉潔自律》。聽到這個題目,大家一定會覺得奇怪:廉潔自律與我們普通教師有什麼關系呢?有的人甚至會開玩笑說:「我想腐敗也沒有腐敗的資格呀。」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我們有著關繫到每一個家庭的至高無上的權力:那就是管理學生,教育學生的權力。因為我們的工作關繫到每一個家庭的喜怒哀樂,關繫到每一個學生的前途和命運。
時下,家家只有一個寶貝子女,老師的話對家長有如聖旨,言聽計從,不容置疑。相信大家都還記得開學前《淮河晨刊》刊登了一篇題為《快開學了》的文章,某些老師讀過後如針芒在背,很不舒服。究其原因,是因為文中委婉的批評了某些教師收受家長送的禮物,且根據禮物的多寡有無對學生採取不同的態度的不良現象。毋庸迴避,這些現象在某些學校教師身上確實存在,在教師隊伍中確實有一些老師利用職務之便,把發財之手伸向了學生家長,公開在節日里暗示學生家長要「有所表示」,並根據家長送禮的多少來決定對學生的親疏。對於學生家長的吃請饋贈,皆來者不拒、欣然笑納。俗話說「吃人嘴短,拿人手軟」,「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吃請收受之後自然要利用手裡的「權力」關照某個學生。
殊不知這種行為嚴重違背了師德,損害了我們教師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同時也對學生產生了不良影響。《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第七條規定:教師必須「廉潔從教。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 教師不同於其他職業者,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育學生健康成長。古今中外的大教育家都說過一句類似的樸素真理: 「無德無以培德」,只有以高尚的人格教育學生,才能真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當我們走上三尺講台的時候,我們的心裡就應該裝著公平和公正。可是,一旦我們接受了家長的吃請饋贈,在批改作業、上課提問、安排座位時,就會自然而然的關照某位學生。 「親其師信其道」,一個教師世俗勢利,一切說教都會顯得虛偽空洞蒼白無力,只能引起學生的反感和鄙視。教師收受禮物不僅讓教師清廉的形象大打折扣,也容易讓學生沾染請客送禮的不良社會風氣,這是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絕不允許的!否則,學生和家長都不會真正尊重你,你也不配得到任何人的尊重。
黨中央、國務院從確保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後繼有人,從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的戰略高度,做出了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大決策。民族振興,教育是根本;教育發展,教師是關鍵;教師素質,師德是靈魂!
教師的道德素質是我們民族精神大廈的重要支柱,一旦師德整體滑坡,我們民族的精神大廈就會轟然坍塌!因此,我們教師身上擔負民族的巨大期望,責任重於泰山!本學期開學典禮上,我代表七中全體教師員工向社會、向學生、向家長鄭重承諾:為人師表,愛生如子,無私奉獻,廉潔自律,自覺抵制社會上一切不正之風。講學習、講正氣、講奉獻,堅決拒絕家長的宴請,拒收家長的錢物,不委託家長辦私事。用我們高尚的情操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用我們無私奉獻的精神托舉起明天的太陽!
老師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繼續發揚「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的優良傳統,凈化校園這塊純凈的聖土,共同維護教師廉潔奉獻的師德操守!為我們的民族撐起我們傲岸的脊樑!這是我們應該做到的,也是我們一定能夠做到的。因為,我們是光榮的人民教師!
民族興旺千古事,
文弱鐵肩一任擔。
廉潔自律高風舉,
桃李爭春賦詩篇!
http://..com/question/712826.html
『伍』 廉政文化進校園的小故事
「四知」清官楊震
東漢年間,有一個有名的清官,名叫楊震。
一年,他居官荊州,發現王密才華出眾,便向朝延舉薦王密為昌邑縣令。數年之後,他調任路過昌邑。王密親赴郊外迎接恩師,安頓膳宿,照應得無微不至。
晚上,王密前往楊震官邸拜謁,他見室中無外人,迅即從懷中捧出黃金十斤,端放於楊震的案桌上,說道:「恩師難得光臨,特備小禮相贈,以報栽培之恩!」
「不可,不可!」楊震見狀,連連擺手拒絕。他想不到王密會來這一手,便語重心長地說:「以前正因為我了解你有真才實學,才推薦你擔如此重任,可你這樣做,是太不知我的為人了。」
王密自討了沒趣,但仍想力爭,於是輕聲輕氣地說:「反正是黑天,又無外人知道。」
楊震更氣了,他正色地說:「你送金子與我,外人怎麼會不知?即使沒人知道,也是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以為無人知道,就寬容自己,這是很要不得的。」
王密一聽,羞愧難言,只得挾起金子,謝罪而去。
為政清廉的諸葛亮
諸葛亮功勞蓋世,權傾天下,然而畢生不受不污,廉潔自律。他的高風亮節,讓人感動至深。
在《又與李嚴書》中,諸葛亮說:「吾受賜八十萬斛,今蓄財無余,妾無副服。」,也就是講,他家裡沒有存款,妻子連件像樣的換洗衣服也沒有。
而在《自表後主》一文中,諸葛亮寫到:「初奉先帝,資仰於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這其實是諸葛亮的一份家庭財產申報單。「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按照漢代和三國時期的官俸制度,這是一個很低的數字。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妻舅叫陰識,家有四千七百餘頃,比諸葛亮多出45倍。「子弟衣食,自有餘饒」,是指諸葛亮的家人在黃氏帶領下從事種植和蠶桑等農事活動,可保溫飽無虞。至於自己的衣食起居,自然靠官俸維持。而「不別治生,以長尺寸」,顯然是指俸祿之外,沒有別的生計,不搞經營,也不依靠別的收入發財致富。
諸葛亮病危時,立下遺囑:死後葬在漢中定軍山,喪事力求節儉,依山為墳,墓穴只須能放一口棺木,棺木中不得放任何陪葬品,自己也只穿平時便服。這就是一代名相的最後要求。
「內無余帛,外無贏財」,諸葛亮以自己一生的行動實現了他清正廉潔的理想,他的廉潔自律,在蜀國官吏中起到了積極作用。史載,他任用的官員,大多勤於政事,廉潔自律。例如,名將姜維,住宅十分簡陋,家裡也無多餘的錢財;而鄧芝不僅生活儉朴,家無私產,連妻子也「不免飢寒」,死時,也是「家無余財」。
父清子廉的胡質、胡威
三國及西晉初期,胡質、胡威父子倆都以清廉著稱於世。
在曹操當政時,胡質還只是個不起眼的小吏,日後他之所以官職顯要,既不靠逢迎拍馬,也不靠賄賂開路,而是靠自己的清正廉潔和勤勉政績。魏文帝曹丕在位時,胡質任東莞太守,他在東莞九年,政通人和,上下稱頌;到荊州任刺史後,他的政績依然卓著。他任職之處,形成了「廣農積谷,有兼年之儲」的富庶局面。公元250年,胡質病逝時,「家無余財,惟有賜衣書篋而已。」朝廷思其一生為官清廉,體恤民情,特下詔褒獎其清廉品德,並「賜其家錢谷」。
胡威受父親胡質的影響,年少時就有繼承和發揚其父的清廉美德的志向。有一年,胡威從洛陽去探望在荊州當刺史的父親。由於胡質為官清廉,其家自不富裕,以至於胡威去看望父親時,沒有一車一馬,也沒有僕人隨從,只有他獨自一人騎著毛驢上路。途中住宿客棧時,胡威自己劈柴、做飯、放驢。同住客棧的得知他是荊州刺史胡質之子後,無不驚訝而欽佩。在荊州小住幾天後,胡威向父親辭行,胡質很想拿點什麼東西表示一下做父親的心意,翻來翻去,總算從家裡翻出了一匹絹。他對兒子說:「兒啊,父親雖官居刺史,但我一生只食俸祿,這匹絹你拿著,就算父親給你的路上的盤纏吧。」可沒想到胡威不但不領情,反而責問父親:「人們都說您清正廉潔,為官不貪不佔,那不知此絹從何而來?」胡質先是一愣,然後解釋道:「這是我節餘下來的。」胡威這才放下心來。
後來胡威歷任徐州刺史、青州刺史等職,他也同父親一樣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晉武帝司馬炎聽說胡氏父子為官清廉的事跡後,很感動,馬上召見胡威,對他父子兩人的廉潔奉公行為大加贊賞。期間,司馬炎問胡威:「你和你父親相比,誰清廉?」胡威答道:「我不如我父親。」晉武帝又問:「為什麼?」胡威回答說:「我父親清廉不願意讓人知道,我是恐怕別人不知道,所以我比我父親差遠了!」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胡威去世。因他政績突出,為官清廉,朝廷特追賜他為鎮東將軍。
王衍巧防「貪內助」
王衍是西晉大臣,位及三公。他本人不是一個貪官。可他的妻子郭氏,卻是個貪財聚斂的人。王衍知道,「妻賢夫禍少」。一個賢惠的妻子,不僅能夠相夫教子,而且能夠遠罪豐家。相反,一個貪婪的妻子,卻常常會將丈夫推上犯罪的道路。因此,王衍想了不少辦法,以遏制這個「貪內助」。
首先,王衍終身不言「錢」字,他想以此表明自己的淡泊的心志,逐漸轉化「貪內助」的貪欲。有一天,他老婆想試探他,叫僕人用錢把床圍起來,使他無法下床。但是,王衍早上醒後,仍不言「錢」字,而是叫僕人「把這些東西拿走」。
其次,藉助外在因素,用強力震懾「貪內助」的貪性。當時,幽州刺史李陽是西晉京都有名的大俠客,郭氏非常懼怕他。王衍就充分利用這個外力,每當郭氏對錢財起非分之想時,王衍就勸她說:「不只我說你這樣不行,李陽也說不行。」郭氏聽後,果然有所收斂。
上述兩個辦法,雖然不是很智慧、很得法,但卻是文武並用、軟硬兼施,王衍可謂用心良苦。也正是因為盡可能地遏制了妻子的貪欲,身處亂世的王衍才不至於被貪妻拖累,才能夠在渾濁的官場上保全自己。
陶母教子
陶侃是東晉潯陽人,曾任荊州、江州等地刺史,是晉代很有作為的官員。
陶侃幼年喪父,家中十分貧窮,他的母親湛氏靠紡織供養他讀書,湛氏還教導他要好好做人。
長大後,陶侃做過管理捕魚的小官,名謂「魚梁吏」。一次,很愛母親的他派人給媽媽送去了一罐魚干,以表自己的孝心。誰知湛氏見了,並不領情,她讓來人原封不動地把東西帶回去,同時還捎去了一封信。在信中,湛氏批評兒子道:「你在外當差,把公家的東西送給我,這是不孝順,你這樣做會讓我為你擔心啊!」
陶侃聽了母親的教誨,十分後悔,此後再也不敢占公家的東西。後來,陶侃成為一名很有作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陶侃的成就,與他母親的諄諄教誨是分不開的。
黃金難換心
明代李汰任朝廷主考官時,有一年在福建主持科舉考試。一天深夜,有位求情者送去一包黃金,請他給予通融,當即遭到李汰的回絕。李汰還揮筆寫下一首表露心跡的拒禮詩:「義利源頭識頗真,黃金難換腐儒心。莫言暮夜無知者,須知知乾坤有鬼神。」
兩袖清風
明 朝的於謙,為官清廉,「兩袖清風」的故事就發生在他身上。一次,他要進京辦事,一些同僚勸他:「你不向上司獻金玉,帶上土特產,如絹帕、蘑菇、線香之類, 也是送個人情啊!」於謙聽罷賦詩一首:「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天朝去,免得閭閻話短長。」這便是成語「兩袖清風」的來源。
海瑞上任
朝廷派海瑞做淳安知縣。他上任時,一不坐轎,二不乘船,只穿了一件普普通通的秀才衣,騎著一頭騾子,帶著書童海安,悄悄地進了淳安縣界,沿著茶園小溪一條小路向前走去。
再說茶園小溪,有個姓馮的大財主,方圓十來里都是他的田莊,他又是淳安縣衙馮縣丞的結拜兄弟,平日仗勢欺人,當地百姓背後罵他「馮剝皮」,到縣城裡去,都不敢打他家門前經過。
這天,馮剝皮正和馮縣丞在中堂喝酒猜拳,突然聽到門外吵鬧,就綳著一副木板臉皮走了出來。只見七八個家人跟一個騎騾的窮秀才爭吵,馮剝皮站在台階上大聲罵道:「呸!哪裡來的瞎眼烏鴉,竟敢在大爺門前吵鬧!」立即吩咐打手:「快把這個野種拉下來,騾子沒收!」
打手們一擁而上,不由分說,就將海瑞從騾背上推下來,把騾子牽走了。海老爺見他們白天打劫,肚皮都氣炸了,跑上前去問:「你做事講不講理?為何無故搶我的騾子?」馮剝皮冷笑一聲:「咦,你這還不懂?你的騾子從我家路上經過,當然得沒收!」海老爺也大笑一聲:「自從盤古開天地,大路一萬八,小路三萬六,哪一條不是老百姓走出來的?田有田契,地有地據,這條路是你家的,拿出憑據來看看!」馮剝皮被問得無話可答,把木板臉皮一放,喝道:「來人啦!掌嘴!」一聲吆喝,就有四五個打手擁上來要綁海瑞。
海老爺站在原地動也不動,說:「慢來!我一不偷,二不搶,你憑什麼綁我?你一不是官,二不是吏,又憑什麼掌我的嘴?」馮剝皮笑道:「好哇,你以為我無法治你嗎?來人,快請縣丞兄出來!」這時,馮縣丞正在中堂喝得暈頭轉向,吃得滿嘴掛油,一聽有請,連忙理理衣衫,搖搖擺擺地走了出來,打起了官腔:「何人大膽,敢在這里吵鬧,打攪本縣吃酒?來人啦,把他拿下!」
海瑞被連人帶物拽進中堂。馮縣丞喝道:「馮爺的房子在這里,屋前的路就是馮爺的。你走了他家的路,他家就該牽走你的騾。你喧鬧不休,擾亂民心,一定是不法之徒。來人,查看一下他的包袱!」
家丁們奪下海安背的包袱,七手八腳打開一看,只見裡面整整齊齊放著知縣的官衣、官帽和官靴。大家都吃了一驚,馮縣丞看了,也嚇得倒吸了一口冷氣,他想: 「這窮秀才哪來的官服?聽說最近朝廷要補個知縣來,莫非就是他?」他越想越怕,鼻尖上直冒汗。這時,海瑞從懷里掏出吏部文書和印信,亮在馮縣丞的面前。馮縣丞和馮剝皮一見,「撲通」跪倒在地上,連連磕頭:「大人恕罪,大人恕罪!」
後來,海老爺把馮縣丞革個職,狠狠打了馮剝皮40大板。茶園一帶的老百姓人心大快,都說:「海老爺沒上任就給老百姓出了怨氣,真是海青天哪!」
徐文長送壽聯
這是一個春光明艷的好日子,蘇州近郊吳縣的鄉村,路兩旁麥黃秧青,百花飄香。徐文長。悠悠地踱著方步走著,卻見路旁男女都滿臉怒氣,有的還在抹淚。徐文長好生奇怪,就問道:「諸位鄉親父老,有何為難之事?」「與你說也是白說!」「不妨說說廠這時,有位老者見徐文長一片誠心,就說道:「徐知縣五月初三壽誕之日,要我們鄉民為他祝壽。如今青黃不接之時,百姓連飯米都艱難,哪來的錢呀!」
「知縣生日,要鄉民為他祝壽,有這等怪事!」徐文長心裡這樣一想,立即就知道這肯定是個貪官污吏。他略一沉思,接著說道:「不用愁,你們這位徐縣爺,與我徐文長是堂兄弟,既然要你們送禮,我就為大家寫副壽聯,你們送去不就省禮了嗎?」
吳縣知縣徐謙也是三考出身,久聞徐文長大名,壽誕之日,見鄉民獻上徐文長寫的對聯相賀,心中大喜,忙將賀聯攤開。不看猶可,一看可把徐謙的臉也氣歪了,只見壽聯上寫著:
大老爺過生,金也要,銀也要,銅錢也要,紅白一把抓,不分南北;
小百姓該死,稻未熟,麥未黃,高粱未有,青黃兩不接,送甚東西。
這副對聯對仗工整,雖是大白話,卻含意深刻。徐謙被刺得好不氣惱,大聲叫道:「狂生大膽,竟敢諷刺本官!」說著,驀地丟下一簽,要衙役去抓徐文長。這時,一位書生模樣的人踱上公堂,只見他對盛怒的徐謙一拱手,說:「有勞大人相邀,我徐文長就在這里,何用去抓。徐大人請我相見,有何見諭?」
徐謙有些才學,就故意在對聯上做起文章來,他說:「既然你擅對聯,那我有一上聯,你能對出來嗎?」徐謙心想,如出一個怪聯,徐文長對不上,那就可以當堂對他發作了。於是徐謙接著說:「如不能對上,那就休怪本官不講情面!」
徐文長知徐謙用意,慢悠悠地說道:「真金不怕火,就請大人賜上聯!」
徐謙突然出了這么一個上聯:
雲鎖山頭,哪個尖峰敢出?
語含雙關,有點威脅味道。徐文長也不計較,抬頭只看外面的天,半晌無語。徐謙斷定他對不上,就大喝一聲:「何來狂徒,竟敢冒稱徐文長,還不給我拿下!」眾衙役正要動手,只見徐文長突然哈哈大笑,然後正色說道:「且慢!」
「為何久無下聯?」徐謙氣勢洶洶。不想徐文長用手指天,說:「我不是早對出來了,難道徐大人真不領會?」
徐謙一愣,說:「那就快說!」
日穿洞壁,這條光棍難拿!
徐謙聞聯,目瞪口呆。
王衍巧防「貪內助」
王衍是西晉大臣,位及三公。他本人不是一個貪官。可他的妻子郭氏,卻是個貪財聚斂的人。王衍知道,「妻賢夫禍少」。一個賢惠的妻子,不僅能夠相夫教子,而且能夠遠罪豐家。相反,一個貪婪的妻子,卻常常會將丈夫推上犯罪的道路。因此,王衍想了不少辦法,以遏制這個「貪內助」。
首先,王衍終身不言「錢」字,他想以此表明自己的淡泊的心志,逐漸轉化「貪內助」的貪欲。有一天,他老婆想試探他,叫僕人用錢把床圍起來,使他無法下床。但是,王衍早上醒後,仍不言「錢」字,而是叫僕人「把這些東西拿走」。
其次,藉助外在因素,用強力震懾「貪內助」的貪性。當時,幽州刺史李陽是西晉京都有名的大俠客,郭氏非常懼怕他。王衍就充分利用這個外力,每當郭氏對錢財起非分之想時,王衍就勸她說:「不只我說你這樣不行,李陽也說不行。」郭氏聽後,果然有所收斂。
上述兩個辦法,雖然不是很智慧、很得法,但卻是文武並用、軟硬兼施,王衍可謂用心良苦。也正是因為盡可能地遏制了妻子的貪欲,身處亂世的王衍才不至於被貪妻拖累,才能夠在渾濁的官場上保全自己。
陶母教子
陶侃是東晉潯陽人,曾任荊州、江州等地刺史,是晉代很有作為的官員。
陶侃幼年喪父,家中十分貧窮,他的母親湛氏靠紡織供養他讀書,湛氏還教導他要好好做人。
長大後,陶侃做過管理捕魚的小官,名謂「魚梁吏」。一次,很愛母親的他派人給媽媽送去了一罐魚干,以表自己的孝心。誰知湛氏見了,並不領情,她讓來人原封不動地把東西帶回去,同時還捎去了一封信。在信中,湛氏批評兒子道:「你在外當差,把公家的東西送給我,這是不孝順,你這樣做會讓我為你擔心啊!」
陶侃聽了母親的教誨,十分後悔,此後再也不敢占公家的東西。後來,陶侃成為一名很有作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陶侃的成就,與他母親的諄諄教誨是分不開的。
鄭板橋巧宴貪吃知府
「衙齋卧聽蕭蕭竹,
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
一枝一葉總關情。」
這是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在做山東濰縣知縣時,送給巡撫的一幅畫竹上的四句詩,真摯地寫出了他關心人民疾苦的虔誠願望。言出行隨,他當知縣幾十年,從不中飽私囊,巴結賄賂上司。真可謂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傳說,他在范縣當知縣時,有一年初夏,知府來巡視,這位知府是一位有名的「美食家」,對吃有一肚子的學問,也非常講究,不管到什麼地方,吃什麼都要事先徵得他的同意。
這一天,司廚問鄭板橋拿什麼菜招待知府,鄭板橋揮筆寫下了「四菜一湯」——「四菜」是「青龍卧沙灘,白皮顏又煽,一青拌二白,油酥天鵝蛋」。一湯是「門泊東吳萬里船」。鄭板橋還面授機宜,令其報給知府。
知府看過呈上來的菜單,滿心歡喜,認為盡管樣數不多,可都是沒有品嘗過的新鮮佳餚,遂吩咐下去,照此做。
待酒飯端上來以後,知府卻眉頭緊皺,臉上「晴轉陰」,原來「青龍卧沙灘」是麻汁黃瓜,「白皮顏又煽」是酸醋澆粉皮,「一青拌二白」是小蔥拌豆腐,「油酥天鵝蛋」是油炸黃豆粒,「門泊東吳萬里船」則是一碗雞蛋湯,上面還漂著半個蛋殼。
他看了半天,無法下筷,鄭板橋卻在一邊連連相讓,弄得知府不好發作,只得作罷。
『陸』 怎麼寫(廉潔清風進校園)的內容啊
為更好地推動全縣教育系統創建「廉潔銅山」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努力營造和諧、文明的校園文化,構建敬廉崇潔、廉潔從教、廉潔從政的校園環境,真正讓清正廉潔之風吹遍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經研究決定在全縣中小學中開展 「廉潔清風進校園」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和省、市、縣紀委二次全會精神,切實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圍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個主題,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以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精神,充分發揮廉政文化的教育、示範、熏陶、導向作用,通過大力弘揚廉政文化,促進黨員幹部、教職工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廉潔奉公、誠信守法的意識。
二、活動目標
1、在全縣教育系統黨員幹部中開展以「廉潔從政、勤儉辦學」為主題的「廉潔清風進校園」教育活動。通過教育活動提高黨員幹部的廉政意識和反腐防變的自覺性,促使黨員幹部以身作則,奮發有為,勤儉辦學,成為師生的楷模。
2、在全體教職員工中開展「廉潔從教、服務學生」為主題的「廉潔清風進校園」教育活動。通過教育活動促進全縣教師依法執教,敬業愛崗,誠信服務,為人師表,做一名人民滿意的教師。
3、在全縣學生中開展「敬廉崇潔、誠信守法」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把「廉潔教育進校園」教育活動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以誠信、正直、節儉、清廉和有責任心為基本的核心價值觀,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傳統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學生從小培養尊敬廉潔人物、推崇廉潔行為的情感。
三、活動措施
1、成立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局黨委書記、局長王慕啟負總責,教育局領導班子成員分工合作,齊抓共管。
2、加大對活動的宣傳力度,營造敬廉崇潔氛圍。加強校報校刊、校內廣播電視、校園廉政歌曲、校園小報、宣傳櫥窗等宣傳輿論陣地建設,寓廉潔教育於文化活動之中;一些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利用網路等新型媒體開設廉潔教育專題網頁或網站,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網上廉潔教育活動,激發學生的廉潔意識,增強廉潔教育效果。積極宣傳「廉潔清風進校園」教育活動中先進個人的事跡、先進做法和經驗。
4、通過各種學習,認識廉潔教育的重大戰略意義,加強對教師特別是黨員幹部教師的反腐倡廉教育。把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與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把反腐倡廉教育納入師德建設的各個環節,切實加強對廣大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法律紀律教育和優良傳統教育,及時解決師德建設中的突出問題,不斷改進和創新師德建設的工作內容、形式、方法和手段,進一步提高了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為學生樹立了榜樣和學習示範,真正發揮了教師在開展「廉政文化進校園」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5、堅持分層施教,發揮德育教育主渠道作用。利用課堂教學這一有利條件,充分挖掘語文、政治、社會、歷史、思想品德等學科內容中的廉潔教育資源,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梳理,抓住結合點,進行有效、動態的整合,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和道德判斷能力。通過講述歷史清正廉明故事、老一輩革命家的高風亮節以及建國以來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教育學生樹立基本的是非觀念、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通過讓學生了解我國基本的廉政法律法規,結合一些正面、反面案例進行討論,教育學生逐步形成公民意識、法律意識以及誠實正直、遵紀守法等良好品質。
6、在各社會實踐活動中滲透廉潔教育內容。注重把廉潔教育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之中,引導學生從具體事情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以此培養他們良好的廉潔意識。根據不同年級的特點,設計與實施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廉潔教育主題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觀看宣傳片、先進事跡專題片,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積累,從而形成正確的廉潔觀念。利用課外讀物,收集古今中外廉潔自律故事、格言和典型事例,讓學生在閱讀中接受熏陶,領悟做人做事的道理。積極引導和支持興趣小組、學生社團等學生組織,開展廉潔教育活動,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堅持做到「八個一」的要求。即:每學期刊出一期以「敬廉崇潔」、「勤儉節約」等內容為主題的牆報;製作一批以廉政警句為主要內容的宣傳牌;看一部反腐倡廉內容的影視電教片;精心選編一本符合青少年學生特點的廉政知識讀本;上好一節廉政教育專題課;開展一次「敬廉崇潔」為教育主題的班隊會;組織一次「敬廉崇潔」、「誠實守信」為主題的廉政歌曲比賽;發起一次「小手牽大手」致身邊黨員幹部的倡議。
7、積極營造有利於開展戒奢節儉、敬廉崇潔教育的外部環境。讓社會、家庭都了解關注這項活動,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將廉潔教育內容融入社區教育之中,進一步提高教育效果。通過「家長學校」,搭建溝通平台,引導家長利用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情,不失時機地、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培養和引導,讓他們從日常生活做起,逐步養成志向遠大、勤奮節儉、自我管理、奉公守法的良好品行。
8、加大對活動的督導檢查力度。為確保活動取得扎實效果,實行班子成員包片督導檢查制,加大對各校活動情況的全過程督導。
四、具體活動安排
1、各校成立活動領導小組,落實相關負責人的責任,制訂「廉潔清風進校園」教育活動方案,做好宣傳發動工作。
2、開展「廉潔清風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
(1)優秀家長代表發言
(2)優秀學生代表發言
3、設立「廉潔從政,勤儉辦學」投訴箱。
4、布置「敬廉崇潔、誠信守法」櫥窗
5、組織學習有關教育政策、法律法規知識方面的內容,學校同教師簽訂「廉潔從教」責任書。
6、結合「五一國際勞動」節,召開「廉潔從政、勤儉辦學」民主生活會。
7、在學生中開展以下幾項活動:
(1)組織一次清正廉潔為主題的演講比賽
(2)召開一次敬廉崇潔為主題的班會
(3)組織一次自律與他律的辯論會
(4)組織一次以清廉為主題的書畫展
(5)組織一次以清廉為主題的徵文活動
(6)開展一次「敬廉崇潔」為主題的故事比賽。
(7)邀請法制副校長作反腐倡廉教育報告,對學生進行一次法紀教育。
在教師中開展以下幾項活動:
(1)、開設「師德與學校發展」、「師德與教師成長」論壇。
(2)、開展學科教學滲透「敬廉崇潔、誠信守法」教育研討活動,上一節弘德敬廉教育觀摩課。
(3)、組織學習《中國共產黨黨章》、《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
(4)、組織「廉潔從教、服務學生」徵文活動。
(5)開展以廉潔為主題的書畫展。
(6)、徵集「廉潔清風進校園」教育教學心得,並匯報。
(7)、教師撰寫論文(如何在學科教育中滲透廉潔教育)
(8)組織學習有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內容。
(9)開展「學生最喜歡的老師」調查與反思評議活動,開展「家長評議教師」活動。
『柒』 關於廉潔文化進校園的古詩
清廉教學,道復德人生。制
心系師生干實事,一身正氣贏民心。
為師一日,澤及一班,無私奉獻,不愧人師。
敬業愛崗不求利,耕耘教坊甘做牛。
泉灌綠苗勤為本,污襲靈魂德為先。
以聖潔的心,教神聖的書。
惟信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少說空話,多干實事。多琢磨事,少琢磨人。
干凈做人,踏實辦事。
腳踏實地、勤懇工作、廉潔從政、奉獻余熱。
兩袖清風誨莘莘學子,潔身自好樹師德風范。
個人名利淡如水,教育事業重如山。
民有公論,身閑性懶莫從教;
法無私情,品劣心貪休做官。
教之以廉,學之以賢。
源潔則流清,形端則影直。
以聖潔的心,教聖潔的書。
誠信---- 不可動搖的做人根本,
勤儉---- 用汗水澆鑄的成功。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台,四季詩意。
潔來潔去,熱血熱情 。
滿腔熱血盡灑三尺講台,兩袖清風書寫踏實人生。堅持身體力行,做廉潔自律的表率;堅持民主管理,做政務公開的表率;堅持愛生樂教,做敬業奉獻的表率;堅持依法治教,做行風建設的表率。
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清清白白的人、敬廉崇潔的人!崇尚廉潔 以廉為榮
「小手牽大手」,我為反腐倡廉做貢獻!
『捌』 廉潔教育 廉潔文化進校園的重要意義
廉潔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構築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廉潔文化建設。
廉潔文化具有豐富內涵
廉潔,即公正不貪,清白無污。廉潔文化是廉潔的理論和行為方式及其相互關系的文化總和,是關於廉潔的知識、理念、制度及與之相對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的總概括。廉潔文化主要有四個特徵:一是主體的大眾性,主要表現為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廉潔氛圍,以健康向上的廉潔文化充實社會公眾的精神世界;二是指向的權力性,主要表現為掌握社會公共權力的管理者廉潔自律,恪守宗旨,執政為民;三是實施的職業性,主要表現為各職業階層的從業人員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四是組織的公共性,主要表現為機關、團體等社會公共組織處事公道正派,誠實守信,廉潔高效。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廉潔文化,就是要倡導立足我國國情的廉潔奉公、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公道正派的社會文化,以不斷規范和約束人們的思想與行為,增強人們拒腐蝕的能力;就是要以社會公德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為重點,以營造清正廉潔、公道正派的社會氛圍為指向,以樹立牢固的廉潔理念、構築反腐倡廉的社會公眾思想體系為根本任務,使廉潔意識內化為社會公眾的思想准則和道德准繩,外化為社會公眾倡導廉潔的自覺實踐,讓廉潔文化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會精神風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促進廉潔社會的形成和發展。
『玖』 廉潔文化進校園內容名言警句
關於校園廉潔文化的優美句子匯總如下
1、正氣浩然廉潔清風沐聖殿,桃李滿園耕耘凈土結碩果。
2、只會幻想的人是幼稚的,只會空談的人是軟弱的,只有扎實做事的人才是強大的。
3、園丁心存廉潔志,育出滿園荷花開;甘辛苦三尺講台,留清白永駐人心。
4、一支粉筆,兩袖徐徐清風爽;三尺講台,四季苦苦耕耘樂。
5、一身正氣為范,兩袖清風為高,三尺講台為樂,四方桃李為榮。
6、一個人最大的敵人是他自己。凡是管不住自己的幹部,都沒有資格去管教他人。管好自己是前提,是根本;管好他人是職責,是義務。
7、一言一行不忘克已奉公,一奉一動常思清正廉明。
8、下要不負人,上要合天理,中要守王法,橫豎不攀比。
9、一個的生命分量有多重,他所留下的腳印就有多深。
10、學習啟迪心智,學習凈化思想,學習陶冶情操,學習升華境界。
11、心無旁騖秉持公心為教育,胸有正道永擔大義鑄輝煌。
12、我當教師本為民,廉潔從教是根本;教好學生在為民,代代求真鑄輝煌。
13、為師當自立,甘心於清貧,不損道德事;做人須正己,誠實與守信,勿打擦邊球。
14、文明法治和廉潔政風,得到的收獲是「國泰民安」和「政通人和」的成果。
15、為官清廉人贏得人民欽仰;勤政愛民博得萬眾愛戴。
16、為人師表,一身正氣顯傲骨;甘培桃李,兩袖清風育良才。
17、為官當如春風各煦,萬物敷榮,若貪而無厭,與秋氣肅殺,萬木凋零,沒有生氣的境界有何不同呢!
18、為官不清廉哪得政績昭著;不愛民如子憑何取得民心。
19、天平稱公正,廉潔以從政;兩者稍失衡,鑄成悔與恨。
20、塘中偏有自潔蓮出淤泥不染,世上本無後悔葯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