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外語中學
簡介:鄭州外國語學校,簡稱「鄭外」,是國家教育部確定的全國十專六所具有保送生資格屬的外國語學校之一,1983年7月,經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河南省首家外語學校創建,始名為鄭州市外國語中學。 1986年,更名為鄭州外國語中學。1988年,經河南省教委考察批准、國家教委備案,定名為鄭州外國語學校。 2014年,鄭外被確定為「國家《科教合作促進高中科技後備人才培養項目》實驗學校」。2017年11月,鄭州外國語學校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
注冊資本:5218萬人民幣
㈡ 鄭州外國語中學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哪所學校好
相對來說,選擇學校時不那麼重要的,只要孩子自己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態度足夠的優秀,其他的都沒有什麼問題的,關鍵是要培養這樣的孩子
㈢ 怎麼上鄭州外國語中學
首先要報考這個學校,然後得考夠一定的分數。
㈣ 河南省實驗中學和鄭州市外國語中學哪個更難考
外國語更難,特別是英語,我真正有把握的才答了幾道題,就不太會了。實驗的數學難些
㈤ 鄭州外國語中學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
公立的鄭州外國語學校是鄭州市教育局直屬的一所寄宿制完全中學。是國家教育部確定專的全國十六所具屬有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學校之一;是全國外國語學校工作研究會理事學校;是全國外語教學素質教育實驗基地;是河南省首批示範性高中;是河南省首批高中骨幹教師培訓基地;是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委「出國留學人才選拔基地」;是河南省對外開放單位、對外交流重點單位;學校連年被評為鄭州市教育先進單位,鄭州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先進單位,鄭州市學科競賽先進單位,鄭州市普通初中教育教學先進單位,鄭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鄭州市目標管理先進單位。
㈥ 鄭州外國語學校與鄭州外國語中學是兩個學校嗎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有關系當然可以了,抄要不然你沒學籍,去了,被查住了,學校都是麻煩。
外語現在沒人是非常不好進的,去年外語出了點問題,被一中實驗咬著不放。如果你想進肯定要關系,錢也不少砸。
我大概能想像你是個什麼狀況。我的建議是為什麼不去復讀學校呢?像新世紀,國華,北大附的復讀重點班都是牛人一大群。而且那邊的孩子都更穩,而且畢竟人家是專業辦復讀的,老師對待你們這一類的學生教的會更有針對性!
老大,想去公立學校復讀,還是省重點,那才花大錢加關系呢!國家現在禁止公立學校招收復讀生啊!我建議你還是現實點,找個復讀學校上吧。
聽我一句實在話,看樣子你也很有志向,而且成績也算不錯。那你應該知道,其實對於文科生,復習主要還是靠自己努力。加油吧~
(說實話,我真覺得你該給我再加分,為回答你問題,連著改了4次,我回答了500多個問題了,你是第一個這待遇)
北大附清華北大班的孩子成績說出來嚇死人,全是一本上幾十分復讀的
㈦ 鄭州一共有幾個外國語中學
正規的就一個
鄭州外國語中學
是初中部
本校在隴海路
分校在西開發
鄭州外國語學校
是初中部
本校分校都在西開發區
ps:樓下的說的不準確『『『
鄭州外國語中學
單指初中
鄭州外國語學校
單指高中
㈧ 鄭州外國語中學總校學費
我是分校的一學期3250,總校只用交書本費,也就2,300元,住校是240左右,不過會有一些資料費,是根據自己老師加的,每班的資料可能不太一樣
㈨ 鄭州外國語中學(高中)國際班
中招考完就行了,不用再考試,要填意願表,就是學費比較貴。在高二考國外大學。
㈩ 鄭州外國語中學和鄭州外國語學校有什麼區別
鄭州外國語中學和鄭州外國語學校屬於同一個學校不同的分部,由鄭州外國語學校統一管理。
鄭州外國語學校已形成鄭州外國語學校、鄭州外國語中學、鄭州楓楊外國語學校、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鄭州實驗外國語中學「一校五部」,由鄭州外國語學校統一管理的辦學格局。
鄭州外國語學校位於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楓楊街6號,系河南省首批示範性高中,教育部首批確定的全國十三所具有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學校之一,國家科教合作促進高中科技後備人才培養項目實驗學校。
(10)鄭州外語中學擴展閱讀
辦學理念
1、辦學特色:文理兼長、外語突出、全面發展。
2、培養目標:中西文化融合、智慧人格並重,本土情懷與國際視野兼備的高素質預備人才。
3、校風:團結 求實 創新 奉獻。
4、學風:自信 勤勉 善悟 探究。
5、教風:愛生 善導 嚴謹 致遠。
6、管理特色:以「四干」精神(肯干、能幹、多干、干好)為核心的學校文化,以「教師職業定位認同」、「學生培養標認同」、「四干精神為評價標準的認同」為三個側重點的學校文化的共同價值取向,以「嚴、細、深、實、快」為特點的工作作風,以「三全管理」(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化)為代表的管理理念。
7、教學理念:使學生具有強烈的進取意識,扎實的科學文化基礎及初步的獨立獲取新知的能力和創新精神,文明守法的行為習慣及高尚的品德。
把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提高和教學實踐結合在一起,實踐使理論具體化,實踐使理念明晰化。教師「以學論教」,教學「先學後教」,課堂以培養學生的「思悟能力」為目的,既是學校教師的共識,也是教學的反映。
堅持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關注學生、注重學法的「新授課」、「習題課」、「講評課」、「復習課」等模式已從少數教師的優質課變為多數教師的常態課,從而在使學生盡快「獨立」的同時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