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城實驗中學
簡介:應城市實驗初級中學創建於1983年,是應城市教育局直屬的全日制單辦初中,學校坐落於應城城區古城大道以西、應城人民公園以北,原為應城縣一中初中部,1984年獨立為「應城縣初級中學」,1986年應城撤縣建市,學校更名,掛牌「應城市實驗初級中學」。1989年,學校被確立為湖北省初中教學改革試點學校。1992年,學校被確立為湖北省十五所重點初中之一。
注冊資本:557萬人民幣
Ⅱ 應城市實驗初級中學的榮譽
學校先後被授予「孝感市普通中小學示範學校」、「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實驗學校」、「湖北省孝感市花園式學校」、「湖北省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先進學校」、「湖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湖北教改名校」等榮譽稱號。省教委主任孫德華和原國家教委副主任鄒時炎、博茨瓦拉國家教育考察團曾經來校考察和指導工作。
Ⅲ 應城實驗中學的校長是誰
郭憲凱校長,他是2019年繼王中華後的一任校長
Ⅳ 應城市實驗初級中學的介紹
應城市實驗初級中學創建於1983年,是應城市教育局直屬的全日制單辦初中,學校坐落於應城城區古城大道以西、應城人民公園以北,原為應城縣一中初中部,1984年獨立為「應城縣初級中學」,1986年應城撤縣建市,學校更名,掛牌「應城市實驗初級中學」。1989年,學校被確立為湖北省初中教學改革試點學校。1992年,學校被確立為湖北省十五所重點初中之一。
Ⅳ 202O應城市實驗中學多少學生
202O應城市實驗中學,
正式名稱:
應城市實驗初級中學。
現有學生近4000人。
應城市實驗初級中學,
創建於1983年,
是應城市教育局直屬的全日制單辦初中。
Ⅵ 應城市實驗初級中學的師資
目前,學校有專任在職教師171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47人,湖北省特級教師1人,國家級骨幹教師1人,國家級優秀教師1人,省級骨幹教師5人,省級優秀教師10人,湖北省教育科研學術帶頭人1人,地級學科帶頭人4人。學校現有國家級學會會員7人,省級學會會員13人,地級學會會員68人;學校教師的論文、課件、課例、電教課、競賽課獲省級以上獎780人次,在省級和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256篇,出版專著12本。1997年12月,學校被湖北省教研室評為「物理專題研究先進單位」;1999年12月,被湖北省教研室評為「初中物理中的STS研究先進學校」;2000年12月,被湖北省教研室評為「中學語文單元教學專題研究合格學校」。
二十多年來,共有一萬多名合格的畢業生從這里走向社會,2000多名優秀的畢業生從這里走進華師一附中、武漢外國語學校等重點高中,張燦、陳青、徐冰從這里走進了孝高,走進了清華園;湯浩、唐棣從這里走出了應城,走出了國門。近十年來,學校一直是應城市中考優勝單位,應城市中考狀元也一直是我校學生,其中,陳雅婷同學還獲得2004孝感市中考狀元。應城市每年中考前20名同學,均有超過15名出自我校。學生學科競賽捷報頻傳,二十多年來,約560人次在全國英語、數學、物理、化學和省生物競賽年賽活動中獲一、二等獎。學生期刊「螢光」文學社被評為「全國優秀文學社團」。
Ⅶ 應城市實驗初級中學的文化
結合時代特點,注入時代內容,培養時代新人,應城實中圍繞「實驗」做文章,實現「時代特色」與「實驗特色」的有機結合。「特色立校、管理興校、科研活校、質量強校」,「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創造」。實中人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基礎上改革,在改革的基礎上實現跨越。
秉承「立德、博學、求實、創新」的校訓,促進學校全面發展;以立德為先導、以博學為主體、以求實為基礎、以創新為目標,倡導「敬業、善導、嚴謹、創造」的校風。「立德」就是引導學生愛黨、愛祖國、愛人民、愛父母、愛鄰里、愛同學。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理想觀。「博學」即學校努力創造一種文化氛圍,讓學生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和更深的層次上獲取知識、培養技能,為學生最終成為復合型人才打下堅實的文化、思維和技能基礎。「求實」即養成說實話、辦實事的良好習慣,從小就著力培養孩子們的誠信意識。「創新」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實中人將創新意識的培養落實到教學和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從細小環節著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貫徹「外塑形象、內凝合力、求實奮進、提高質量」的十六字方針,抓硬體建設,塑校園形象;急教工所急,凝內部合力;嚴教學管理,注發展動力。以「機制改革」促動力、以年段考核激活力、以常規創新促實效、以培優補差求優質、以專題競賽促提高、以教研教改創特色;實行民主治校,培養主人公意識、構建「人本戰略」、打造「民心工程」。
「走科研興校之路,做德才兼備之師,建規范特色學校,育合格特長學生」。應城實中高舉教科研的大旗,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鍛造了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近三年來,學校有1人進入國家重點課題研究組,有32人次獲省級課題研究獎,有75人次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
硬體建設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學校要發展,硬體要先上。立足現在,放眼未來,近年來,應城實中共投資近1000萬元,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極力改善辦學條件。
老師們在這里辛勤的耕耘,他們用不懈的努力,抒寫著生命的華章;學生們在這里自由的翱翔,他們用渴求的目光詮釋著對未來的嚮往!
應城實中堅持人才的高起點,以「名師名校」為發展戰略,將「名師工程」做為學校發展的「希望工程」。促進教師由「教書匠」向「教育家」跨越。以名師興名校,帆舉船行;以名校鑄名師,船進帆揚。
--「鑄師魂,揚師德」。實中人深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整體的提高才是最終的目標。以人為本,以德垂範。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鑄造師魂,在形式多樣的交流中傳揚師德,師德報告專題片,為教師樹學習楷模;敬業教師報告會,為教師立身邊典型;德育工作成就展,為教師塑行業形象。
--「走出去,請進來」。社會高速發展、教育日新月異,知識結構和業務素質提高勢在必行。學校鼓勵教師勇立潮頭、到中流擊水,為此,學校廣辟途徑,精心組織教師培訓學習和交流。讓教師走出去,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骨幹培訓,參加各級各類的科研骨幹培訓,鼓勵教師與外地縣市友好學校交流,參加湖北省重點初中十校聯誼活動;派教師赴周邊縣市學校觀摩展示課。把專家請進來,作教學教研指導、舉辦學術報告會,為教師充電。
--「顯身手,做專家」。實中人深知,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有一隻富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教師隊伍。因此,學校舉辦各式各類教學競賽和教研活動。新教師匯報課,多媒體展示課、新《標准》探討課,紅紅火火。五項全能競賽,各科教師盡情顯身手;多種特長展示,新老同行竭力競風流。新拜老,教壇新秀科研領域譜新曲;老帶新,老驥伏櫪課堂改革闖新路。不做「教書匠」,要做「教育家」,立足課堂抓教研,立足科研促教改,立足教改促發展,實中人闖出了一條教師業務能力全面提高的新路。
教書育人,是教師們最神聖的事業,實中人以「創新、科學、實效」作為育人的總方針,勇立改革的潮頭,構建「一主兩翼」的育人網路,突出學校這一育人主陣地,協調家庭這一育人軟環境,打造社會這一育人大舞台,努力探索新形勢下人才培養的新途徑。
開放課,人人參與創造展天賦;實驗課,各個動手科海任遨遊;活動課,師生協作全面提素質;藝術課,多維發展努力出特色。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素質教育向課外延伸是實中人堅持的基本方針。
--活動育人。每周一的升國旗儀式,激發了孩子們的愛國熱情;敬老院的獻愛心活動,培養了孩子們敬老愛老的良好品質;庄嚴肅穆的鄂中革命烈士紀念館,讓革命傳統代代相傳;手拉手活動基地,使孩子們養成了幫助他人的習慣;幹警們深入淺出的法制講座,掀起了人人爭做守法小公民的熱潮;勞動基地,培養了孩子們吃苦耐勞的優良品德;社會實踐基地,孩子們憧憬著工業文明的嶄新遠景;文藝匯演,鍛煉了孩子們多方面的才能。
--環境育人。無論你何時走進湖北省應城市實驗初中的校園,你都會覺得彷彿在花園里漫步:花兒在陽光下盡情吐露著芬芳,小樹在微風里伸展著它翠綠的枝條,綠茵茵的運動場上,時時活躍著孩子們的身影;高大巍峨的教學樓記錄了學生們進取的腳步;窗明幾凈的教室見證了同學們成長的歷程;藏書頗豐的圖書室,讓學生在科學的殿堂里盡情遨遊;設備一流的微機室,讓學生領略到知識就是生產力;一面面會說話的牆壁,默默的影響著學生的言行,陶冶著學生的情操;每天定時開播的校園廣播,是撒向學生心靈的陽光……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這里,學生臉上的笑容永遠是那麼燦爛,那麼純真,那麼樂觀。這里沒有塵世的喧囂,有的只是對知識的追求。優美的育人環境、良好的育人氛圍必然使這里的素質教育結出累累碩果。僅去年一年,應城市實驗初中學生就在各級各類報刊雜志上發表文章86篇,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近百人次;2008年中考再創佳績:上重點高中213人,遙遙領先於全市同類學校。
東風競放花千樹,桃李芬芳滿園春,充滿朝氣的應城市實驗中學吮汲著千年荊楚文化的精髓,正沐浴著新世紀的朝陽,乘著教育改革的長風,不斷開拓創新,昂首闊步走向光輝燦爛的明天!
Ⅷ 應城市實驗中學
我只知道2009的
校長:鄧忠清
3 14班的班主任:王一(他數學很好,對我也很專好 呵呵!)
語文老師:李元輝屬
希望看到的人轉告鄧校長跟他說一聲,以前實驗中學的語文老師陳婷語文能力挺好的,不知道為什麼調到了下面,希望學校能把她調回來.這樣的話實驗又多了一名精英!
Ⅸ 應城市實驗初級中學一女子死亡
應城市實驗初級中學不掛網公布此類信息,
建議直接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只要用心去學,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獻瑞,吉星臨門。
祝你學業進步,馬到功成。
Ⅹ 湖北省應城市實驗中學初一女生死亡
一則新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