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瓊瑤校園

瓊瑤校園

發布時間: 2021-07-24 17:06:12

⑴ 《花非花霧非霧》宣傳片 瓊瑤篇 24歲那年,我們告別校園卻收獲溪水長流的背景曲

《還珠格格》主題曲《當》,演唱者:動力火車
歌詞:
當山峰沒有稜角的時候
當河水不再流
當時間停住日夜不分
當天地萬物化為虛有
我還是不能和你分手
不能和你分手
你的溫柔是我今生最大的守候
當太陽不再上升的時候
當地球不再轉動
當春夏秋冬不再變化
當花草樹木全部凋殘
我還是不能和你分散
不能和你分散
你的笑容是我今生最大的眷戀
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
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
對酒當歌唱出心中喜悅
轟轟烈烈把握青春年華
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
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
對酒當歌唱出心中喜悅
轟轟烈烈把握青春年華

⑵ 瓊瑤有沒有小說是描寫都市校園愛情的如果有是哪些

窗外,是她的第一部小說

⑶ 要校園小說或玄幻小說或魔幻小說或反瓊瑤小說。

額...我都是用閱讀器看的,你也下一個吧

⑷ 誰有「校園順口溜」最多的採納!(小學的)

打油詩一首
小說漫畫游戲,全都不能放棄;
籃球足球撞球,都要毫無保留;
英語物理地理,一慨統統不理;
語文數學化學,打死我也不學.

校園十八怪之一
少男少女談戀愛,
「瓊瑤」「德花」隨身帶。
港台歌曲哼起來。
人人都會玩雀牌(麻將)。
書本世紀筆墨到處甩,
晚上自習開小差。
作業拿錢請人改,
錯把聶耳當老外。
考試猶如吃「冰塊」,
開學小車排成排。
老師周末掙外快,
因「財」施教做買賣。
家庭作業用車載,
書包成了食品袋。
三天兩頭繳費來,
小商小販站成排。
爺爺奶奶候門外,
文憑也能用錢買。

校園十八怪之二
貴族學校亂掛牌,
家長時常被攤派。
學校變成發行站,
剪綵常把學生拽。
學生也興印名片,
追星追到雲天外。
懵懵懂懂談戀愛,
兒童都把眼鏡戴。
書包變成旅行袋,
留得作業成災害。
學生不愛做作業,
老闆倒把學帽戴。
六十一分還嫌多,
一套講義講幾代。
像模像樣過聖誕,
考場里有替身在。
宿舍里開小賣部,
博士帽子認老外。

校園拜金主義現象
中文專業:投筆從「融」。
歷史專業:談「股」論「金」。
醫學專業:精益求「金」。
外語專業:西遊取「金」。

校園「冷空氣」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抄、抄、抄,我們的絕招,
打、打、打,家長的王法。

大學的知道與不知道
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
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
大四知道自己知道。

家長「望子成龍」心態
一歌星二畫家三書法,
四舞星五影星六作家,
七樂器八攝影九模特,
節目主持人人誇。

校園民謠——同網的你
明天你是否會想起,
昨天chat的話題?
明天你是否還惦記,
是誰常給你message?
版主們都已記不起,
四處猛灌的你
我也是偶然間鵲橋細語,
才認識同網的你。
誰偷偷探得你的底細,
誰一直都在騙你?
誰惹得你大發脾氣,
誰激起了你心底的漣漪?
你開始總是很小心,
問我的系名和ip
你也是無意中提起,
喜歡和蟲蟲們在一起
那時候天總是很短,
一晃就到了十點半,
你只考慮何時才能升級,
哪怕視力再降個0.1
誰讓我「萍網相逢」的就是你?
誰知道網中也不盡是party
誰讓你總是如此神秘,
我的信已飄零在風里
從前的日子都遠去,
我會將她好好珍惜。
有一天我會再回去。
和蟲蟲們聊聊bbs的秘密

沁園春--考試
考場風光,千里紙飄, 萬里眼瞟。
望教室內外,風景甚好,
交頭接耳, 互打手勢,欲與考官試比高;
需來日,看試捲成績, 互喜互賀。
惜八股取士, 搖頭晃腦。
死記硬背, 甚是苦惱。
一代天驕,時代驕子,考試作弊出高招。
俱往矣,數風流高手,還看今朝。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學不在深,作弊則靈。
斯是教室,唯吾閑情。
小說翻得快,雜志翻得勤。
琢磨下象棋,尋思看錄像。
可以打瞌睡,寫情書,
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勞累。
是非跳舞場,堪比游樂廳。
心理雲:』混張文憑!』

上聯: 考試不作弊來年當學弟
下聯: 寧可沒人格不可不及格
橫批: 就是要過!

老師:
對面的同學看過來,看過來,看過來,
我講的課文很精彩,請不要假裝不理不睬.
對面的同學看過來,看過來,看過來,
不要被我的聲音嚇壞,
其實我很和藹.(嘿嘿,沒人理我)
寂寞老師的悲哀,
說出來,誰明白,
求求你把頭抬起來,
看看我把課聽明白.
同學:
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原來每道題目都不簡單,
我想了又想,猜了又猜,
上面寫的東西真奇怪,哎!
真奇怪!(哎!算了,睡覺吧)

新校園童謠四首

學生
現在的學生真糟糕
愛哭愛笑還愛鬧
天天上課都遲到
遲到也不喊報告
考試作弊有絕招
又能偷看又能抄
個個都像韋小寶
捉弄老師有技巧
老師
現代老師武藝高
個個都會扔"飛鏢"
教學更是有法法寶
不是作業就是考
班裡紀律真是妙
不能說話不能笑
學生膽敢大聲叫
馬上把他父母找



找點空閑
找點時間
獨自在家
把電視看看
帶上倦容
帶上心煩
打開書櫃
把小說翻翻
熒屏出現了拳擊柔道
書中開始了華山論劍
書中的煩惱
向泰森說說
作業的事情
向金庸淡談
把電視看看
小說翻翻
哪怕被爸爸發現被媽媽看見
我們不圖電視小說佔多長時間
長時間總學習也得暫時消遣
找點空閑
找點時間
找個朋友
到商場轉轉
帶上球鞋
帶上護腕
套上隊服
到球場玩玩
球場展開了龍爭虎鬥
商場出現了砍價「集團」
考試的煩惱
向球場發泄
作業的事情
和同伴侃侃
看球賽開戰
去商場轉轉
要是被老師發現家訪准完蛋
我們不圖玩耍把學習的時間占
一星期總做題也要放鬆舒坦



春天不洗澡
處處蚊子咬
夜來大狗熊
誰也跑不了
春天不洗澡
處處蚊子咬
抹上大肥皂
蚊子快快跑



什麼我總是想入非非
因為我活得很另類
為什麼我總有許多怪問題
因為我16歲

大學生
早操出得亂哄哄,早飯都是瞎糊弄,
第一節課缺男生,氣得老師鼻子紅;
女生宿舍亂哄哄,小件搭得滿天空,
男生來了碰頭頂,碰得男生臉通紅;
課堂裡面亂哄哄,看著小說把課聽,
再用餘光看女生,女生不由泛潮紅;
課外活動亂哄哄,女生在場男生猛,
男生表現為女生,兩人心通臉都紅;
星期日里亂哄哄,男生女生出了宮,
犄角旮旯不吭聲,做事心跳臉不紅。

⑸ 8歲被瓊瑤看中一炮而紅,撒貝南曾暗戀她20年,後來怎樣

娛樂圈有很多明星是童星出道,比如說楊紫、張一山,都是從小時候就開始演戲的,他們如今在娛樂圈都有著一定的地位,也有一些童星少年出名,後來卻漸漸被人遺忘了,比如說金銘。

⑹ 瓊瑤所有作品有哪些

1、《心有千千結》

《心有千千結》描述了一個特別護士與叛逆的富家少爺間的愛情故事。身為生性暴躁卻多金的耿克毅的特別護士,雨薇本不看好自己能忍受的程度。

但耿克毅卻偏偏喜歡雨薇伶俐精靈的個性與頂嘴的功夫,他讓她走進自己本不輕易開啟的復雜人生,他讓她認清了只會垂涎遺產的兩位兒子;而她,幫他找回心愛的浪子若塵,她也設法打開了風雨園中每人心中的結……

2、《一簾幽夢》

《一簾幽夢》是中國台灣作家瓊瑤創作的長篇小說,創作於1973年。小說描述姐妹倆綠萍、紫菱與男孩楚濂、中年男子費雲帆之間的愛情故事。小說的情節跌宕起伏,心理描寫貼切傳神,文筆凄切感人。《一簾幽夢》多次被改編為電視劇。

3、《水雲間》

小說《水雲間》,作者瓊瑤,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講述梅若鴻和航業鉅子之女杜芊芊的一場歡合凄美的愛情故事。電視劇版《水雲間》是瓊瑤的著名小說《梅花三弄》三部曲第三部,前兩部分別為《梅花烙》、《鬼丈夫》。

4、《潮聲》

《潮聲》講述了在冬天,聽潮樓盛滿了蕭瑟和寂寥,假如你不嫌海風的凌厲和午夜濤聲的激盪,又忍受得了那份寂寞,就不妨遷去小住……黑眸、一顆星、木偶、謎、潮聲、深山裡……篇篇都娓述著一個浪漫、細膩的故事!

5、《窗外》

《窗外》是瓊瑤創作的首部長篇小說,首次發表於1963年。該書是瓊瑤根據自己親身經歷寫的一部小說,講述了女學生江雁容與男老師康南的愛情悲劇。《窗外》中傳統的言情與純潔、浪漫、憂傷的校園文化、青春躁動完美的結合,給文壇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新氣息。

天真、純凈、多思、多愁、有個性的女學生形象第一次帶著優美浪漫的愛情故事,出現在文壇上,在成人和青春少年的邊緣開辟了一個特殊的情感地帶,既有成人的命運,青春的情感,再加上真實生動的文筆,真切感人的故事

⑺ 瓊瑤的作品有哪些

還珠格格 在水一方 雁兒在林梢 青青河邊草
梅花烙 燃燒吧火鳥 浪花 我是一片雲
望夫崖 昨夜之燈 海鷗飛處 失火的天堂
匆匆太匆匆 新月格格 紫貝殼 剪不斷的鄉愁
煙鎖重樓 六個夢 潮聲 月滿西樓
鬼丈夫 一顆紅豆 女朋友 幸運草
金盞花 一簾幽夢 彩雲飛 寒煙翠
我的故事 心有千千結 幾度夕煙紅
水雲間
菟絲花 秋歌 翦翦風 卻上心頭
碧雲天 白狐 人在天涯 雪珂
彩霞滿天 煙雨朦朦 聚散兩依依 問斜陽
星河 窗外 夢的衣裳 水靈
船 庭院深深 月朦朧鳥朦朧 冰兒
蒼天有淚 環珠格格續集
http://www.tianyabook.com/yanqing/qiongyao/qy.htm
點擊,全部都在。都是經典。

⑻ 什麼叫瓊瑤情結

哇 兩年前的傳奇
是舊稱情意結或情意綜。
瓊瑤情結就是對瓊瑤的書或電視劇的深厚感情。

⑼ 瓊瑤寫的作品

從1963年瓊瑤首次發表長篇小說《窗外》開始,到1997年發表最後一部小說《蒼天有淚》,瓊瑤總共完成了五十二部作品。其中《我的故事》和《剪不斷的鄉愁》兩部,是瓊瑤自傳性的文字,所以准確地說,瓊瑤總共創作了五十部長篇小說。為了讓大家能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我將瓊瑤的這五十部作品,根據創作時間的不同,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我將其稱為「無心插柳」:包含了《窗外》到《彩雲飛》這十三部作品。創作時間的跨度是從1963年到1968年,這些作品的共同特點便是瓊瑤自己的本色出演,是瓊瑤真實生活的體驗或其變構。瓊瑤坦然承認:「其實,我這一生,在我的小說,我的歌中,都可以找到痕跡。」第一階段的這十三部作品,尤其是如此! 《窗外》並不是瓊瑤寫作的第一部小說,但卻是她真正意義上的「處女作」,在她的人生和她的作品中,都具有特殊的重大意義。《窗外》寫作於1963年,瓊瑤的人生正處於內憂外患,生命的考驗達到白熱化激烈的高峰,她的天才經過長時期的積累、整合、鑄造、砥礪,厚積薄發,正在尋找痛快淋漓的突破口,《窗外》的寫作,正可謂適得其時。瓊瑤寫作《窗外》,不僅僅是天才,也不僅僅是運氣,那裡有她真實的情感的寄託,有她的人生觀和方法論的自我總結和梳理,《窗外》是瓊瑤真實生命的一部分。瓊瑤初戀的經過,和它代給瓊瑤的傷痛,在這部書中,都有著真實的描寫。瓊瑤自己也承認,書中的第一章到第十四章都很真實。所寫的江雁容的家庭背景,也是瓊瑤生活中真實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地方只是書中把瓊瑤實際生活中的兩個弟弟合並成了一個人,以免人物太過復雜。《窗外》後四章,雖然和瓊瑤自己的生活並不相同,但也並不是全無關聯。江雁容和李立維戀愛的經過和他們之間的對話,我們完全可以從瓊瑤的自傳《我的故事》中,從瓊瑤和慶筠之間的故事找到影子。瓊瑤寫《窗外》的時候,她和慶筠之間的關系還沒有產生真正的危機,甚至慶筠還對瓊瑤的《窗外》表示出相當的寬容和贊許。但瓊瑤一定是預感到了什麼,她以一種詩人般神秘的敏感而虛構的《窗外》的後四章,和最終她和慶筠之間的真實結局,卻並沒有相差多少。 繼《窗外》之後,瓊瑤在同年的五月份,又開始動手寫另一部中篇小說集《六個夢》。由於《六個夢》是中篇小說,瓊瑤寫了前三個夢,就又馬不停蹄的開始寫她的繼《窗外》之後的另一部重要的長篇小說:《煙雨蒙蒙》。《煙雨蒙蒙》完稿之後,瓊瑤才又接著去完成她的《六個夢》的創作。從《窗外》到《煙雨蒙蒙》,瓊瑤為自己的小說找到了主題的定位,那就是新女性獨立、自尊、自愛、自強,不畏強權和社會習慣舊勢力的約束,追求美好的人生和夢想。 1964年,瓊瑤繼續在《皇冠》上連載她的第三部長篇小說《幾度夕陽紅》。這部小說的背景,瓊瑤是深有體會的,不論是到台灣的過程,還是到台灣後的一段時間內,瓊瑤的一家六口也正是過著小說中相似的為錢而發愁的生活。瓊瑤在《幾度夕陽紅》中還傾吐著她自己對母親復雜的感情。李夢竹在尋找何慕天受到打擊後,回來的第一件事便是想回到母親的身邊,向她承認自己的錯,可母親已經去世了,夢竹這時回憶起母親所說的話: 「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如果你不是我的女兒,我也不要來管束你,就因為你是我的女兒,我關心你,愛護你,才寧願讓你恨我,而要保護你的名譽,維持你的清白。」夢竹直到這時才體會到了母親的可貴。在這里,瓊瑤移情和升華了她和母親之間復雜難解的情結。 1965年,《船》的創作,裡面有瓊瑤自己的影子。小說里的女主角唱了一支歌,名叫《船》:「有一條小小的船,漂泊過東南西北,西北東南,盛載了多少憧憬,多少夢幻,來來往往無牽絆!……」瓊瑤回憶說:「這支歌中有我自己的心聲,聽了會潸然淚下。他(平鑫濤)知道這支歌中有我自己的心聲,急於想成為我可以『避風的港灣』。但是,他的港灣里早有船停泊,我寧可飄盪,也不肯靠岸。」 1966年3月,瓊瑤創作完成了《寒煙翠》,6月,又完成了《紫貝殼》。瓊瑤很少談到她寫作的理論,但是在《寒煙翠》的後記里,她發表了自己的文學觀,對那些批評的聲音作出了正面的回答。 1968年,瓊瑤寫作了《彩雲飛》,也就是瓊瑤小說的第一個階段中最後的一部作品。《彩雲飛》是取材於真實的故事而寫的。這是瓊瑤小說最為特異而看上去有些矛盾的地方:很多人都認瓊瑤的小說是虛構和編織的彩色的夢,而事實上瓊瑤的許許多多小說,在現實中都有真實的藍本。瓊瑤對廣義的愛的理解,對人性善良一面的充分的肯定和信任,其實正是基於生活中那些真實發生的,讓人感動的更為廣義的愛的故事。 瓊瑤小說的第二個階段,我將其稱之為「有意栽花」:作品包括《庭院深深》、《星河》到《秋歌》。一共是十二部作品,時間的跨度從1969年到1975年,這個階段瓊瑤作品的特點是瓊瑤文學觀念創作上自主性的強化。伴隨著瓊瑤生活和情感經歷的變化,伴隨著作家創作心境的改變和不同。瓊瑤這一階段的作品具有多元化色彩。很明顯的是,瓊瑤在進行一系列的文學創作的技術實驗。雖然瓊瑤在第一個創作階段就已經確立了自己文學作品的創作風格,但她卻依然在求新求變,尋找多種突破的可能。如《庭院深深》和《星河》這兩部作品,是在創作的手法有技巧上進行實驗,更加註重於小說結構的設計,而情節的推進也更加富於變化和懸念。 這個階段中,《白狐》這部作品,也是非常的獨特和不同,幾乎可以說是一個特例。大約十二年後,大約在1990年,瓊瑤因為拍攝電視機的需要,將《白狐》改寫成了《梅花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白狐》在文學意識上所具有的超前性,是不言而喻的。 1972年到1975年,瓊瑤好象進入了一個創作的高峰,每年,她都有二部作品完成,而且篇篇都是佳作。瓊瑤創作的這個階段,求新求變,始終是瓊瑤創作的基調。這種不滿足於自我,力求進行突圍,既有其內在的原因,也有其外在的因素。一方面與瓊瑤在文學創作上因為已經獲得的引人注目的成功,增厚其文學觀念上的自信有關,另一方面還與瓊瑤的生活和情感經歷的轉換和變故有關。就是在這段時間,瓊瑤和平鑫濤秘密的戀情已經曝光,「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 瓊瑤的內心充滿了剪不斷,理還亂的哀愁、凄怨、無助和酸澀。生活經歷中的這些喜怒哀樂,不可避免的要影響到她的文學創作。如果說《海鷗飛處》的凄涼之美,暗示了瓊瑤內心深處情路歷程的凄涼美感,那麼《心有千千結》則又轉喻了瓊瑤內心纏綿悱惻、哀艷凄婉的傷情。而在這個階段最後一部小說《秋歌》中,那個關於愛情的考驗和等待的故事,無疑與瓊瑤當時的心境是相當吻合的。從《心有千千結》開始,瓊瑤小說的原初的悲情基調,慢慢開始明亮和高亢起來。瓊瑤在人生中找到了美滿的愛情,她的小說給我們展示了愛情所具有的不可思議的魔法的力量。 1973年瓊瑤所寫作的另一部重要的作品《一簾幽夢》,其實還是她自己真實生活場景的改裝、換版、變構、整容。《浪花》是瓊瑤1974年創作的一部作品,《浪花》里的秦雨秋就是瓊瑤自己的影子。《女朋友》寫作於1974年,收錄了兩個中篇。第一部是《女朋友》,還有一部是《尋夢園》。《女朋友》中男主角名叫高凌風,是個立志當歌星的音樂青年。而高凌風在現實中確有其人,那就是當年唱《冬天裡的一把火》、《《燃燒吧,火鳥》紅遍台港的歌星高凌風,甚至到了現在,我們還能在內地的各大綜藝電視節目中看到他打拚的身影。高凌風回憶說,他第一段正式的戀情還是高中時候,那個女生又高又漂亮,可因為女生家人反對,畢業後對方就被送到了美國。後來有一次他把這事說給瓊瑤聽,瓊瑤便以此為原型寫了《女朋友》。男主人公就叫高凌風。這是一段小小的逸聞。 寫作於1975年的《秋歌》,是一個愛情的考驗和等待的故事,這樣的故事無疑與瓊瑤這時的心情是相吻合的。而《秋歌》的結尾,似乎已經預示著瓊瑤和平鑫濤之間等待已經有了結果。 瓊瑤小說創作的第三個分階段,我將其稱之為「從心所欲」:包括了從1976年《人在天涯》、《我是一片雲》,一直到1985年的《冰兒》,一共是十六部小說。我們可以說,在這個階段,瓊瑤確實已經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她的作品更為成熟和富有力量。樹上的果實已經十分的透熟,再也沒有絲毫的青澀和猶豫了。溫暖、明亮、向上,雖然還有顧盼之間的回頭,但瓊瑤已經為我們許諾了一個最為完美的人性的夢想。相信世界的美好,相信愛情的美好,相信人生的美好,向善的力量不可抑制的進行快感的沖鋒。瓊瑤在《剪不斷的鄉愁》中這樣總結自己的文學理念:「相信人間有愛,這就是我一生執著的一件事吧。」瓊瑤幾乎每一部小說都改編成了電影和電視劇,由於文化媒介的不同,由瓊瑤這些小說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劇,傳播更為廣泛,更為深入人心。然而,這同時也會帶來另一個負面的影響,它會反過來影響到瓊瑤小說的文本創作。在瓊瑤小說的第三個分階段中,這種影響就已經漸漸地開始顯露了出來,瓊瑤在構思小說的時候,不可避免的,甚至是更多的要考慮到小說的結構、故事、情節、細節、語言,等等這些與影視傳媒的兼容性。極端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完全是因為要拍一部電影或電視劇,而被要求作命題作文式的小說創作。瓊瑤小說第三個創作階段的首部作品《人在天涯》,正是這樣的情況。那時,瓊瑤的作品已經在台灣掀起了一個高峰。名導演白景瑞剛剛從義大利電影學院學成歸來,他的風頭正鍵,號召力很高。他找了到瓊瑤和平鑫濤,要策劃一部描寫中國華僑在義大利掙扎奮斗的血淚故事以及他們的愛恨情仇。白景瑞僅僅是有這么一個策劃,一個大概的構想,甚至他連一個真正能落到實處的大概的故事或情節的構想都還沒有,他只是有這樣強烈的意願,希望瓊瑤為他、為在海外的中國人寫一部這樣的故事。瓊瑤被白景瑞的熱情所感動,她接下了這一單命題作文的活。瓊瑤此時已經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她完成了《人在天涯》這部小說,她完成的很好,依然保持了一個相當高的水準。 1976年, 平鑫濤和妻子終於離婚了。這一年,是瓊瑤較為心平氣和的一年,生活中的矛盾,似乎開始理順,似乎露出了一線曙光。《我是一片雲》的寫作似乎也變得輕松和心平氣和,文筆的走動似乎也更為瀟灑自如,游刃有餘。《月朦朧鳥朦朧》的創作顯然也是如此,整個的主題和作品的基調都顯得活潑輕松。是年另一部小說《雁兒在林梢》,雖然並不是像《窗外》和《在水一方》那樣的可以找到她真實生活場景,但依然是一部關於她心靈歷史的情感自傳。瓊瑤和平鑫濤之間那種秘密而又傷心的愛情,已經成了她這段時間生活的基調,她已不再是《窗外》中的那個女中學生,也不再是《在水一方》中的那個杜小雙,她已經是一個真正成熟的富有內涵的女人,對於生命的感動,已經不僅僅是生命的眼淚和歡笑,而是更為深刻的平淡而無奈的淺淺的哀愁。對於生命的感動,她表達的方式已經更為含蓄、婉轉、纏綿和欲說還休。那時,正是她和平鑫濤之間分分合合、風風雨雨,痛苦之中又摻著許多甜蜜的奇特的日子,那一段日子,帶給她對生命更深更痛的體驗,令她刺骨酸心,她的情感的體驗,正是她的這些小說生動、鮮活、獲得巨大成功的源頭活水。這部小說中,同樣可以看到一些瓊瑤真實生活中的日常情景。比如,平鑫濤送給瓊瑤的一隻純白的小北京狗,瓊瑤也把這件事寫入了書中。 又比如這部書中,瓊瑤把平鑫濤當作了江淮的模特兒,寫江淮的經歷,完全是平鑫濤自己白手起家辦出版社的經歷。 《一顆紅豆》寫作於1978年。在這部小說中,我們同樣可以隱隱的感覺到瓊瑤內心深深的創痕和流血的傷口,她關於生死一線之間的體驗的准確描述,太容易使我們想起她一生中許多慘痛和不堪回首的往事。 《彩霞滿天》寫作於1978年。一個作家心景的轉換,和他的作品主題基調的轉換,肯定是有一種密不可分的聯系。與前段時間《海鷗飛處》等作品完全有了新的改變,僅僅是《彩霞滿天》的題目,就充滿樂觀向上的浪漫情懷。 《金盞花》寫作於1978年,其實是《窗外》的另一種變構的版本。。這同樣是一部爽朗、歡快、基調明亮的小說。其中當然也可以找到瓊瑤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如女主角韓佩吟和比自己大許多,已經四十二歲的趙自耕之間如願以償的愛情故事,當然可以使我們聯想到瓊瑤真實生活中未能如願以償的年齡懸殊的師生戀。又如纖纖不想考大學,種種的辯解和心事,這都是瓊瑤高中少女生活的影射和暗喻。 《夢的衣裳》創作於1979年。這一年瓊瑤在和平鑫濤經過無數的風風雨雨、波浪曲折、終成眷屬正式結婚前夕所完成的作品。可以想像的是,這時的瓊瑤內心充滿了溫柔和憐憫,幸福和滿足,仁慈和感恩,寬容和博大,這一切美好的情緒,都必將在《夢的衣裳》中留下美好的痕跡。《夢的衣裳》充滿了喜劇和鬧劇的美好和輕松的氣氛,再加上純真、甜蜜、圓滿的愛情,給以讀者愉快的審美效果。 《聚散兩依依》創作於1979年。瓊瑤在《我的故事》中,曾說自己和平鑫濤之間的關系是「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瓊瑤和平鑫濤從相識到相戀,到1979年兩人結婚,其間已經過了十六年。《聚散兩依依》中高寒和賀盼雲之間魂夢相依、聚散繾綣的心路歷程,顯然也正是平鑫濤和瓊瑤之間魂夢相依、聚散繾綣的心路歷程。《聚散兩依依》中,盼雲為了逃避高寒,嫁給了一個醫生,這種情節,在瓊瑤的真實生活中,依然存在。瓊瑤曾經為了逃避和平鑫濤之間甜蜜而難解的愛情,打算嫁給「湯」,這就是這個情節的真實藍本。 《卻上心頭》創作於1980年,是瓊瑤和平鑫濤搬入可園後的第一部作品。也許是瓊瑤在可園聆聽到了「幸福的聲音」,不再的青春,再次被體驗,這部小說寫的相當明快,行文流暢、瀟灑、歡快。 《問斜陽》創作於1980年。這部作品是瓊瑤搬進可園創作完成的第二部作品。幸福和美滿的生活,使瓊瑤變得心平氣和,即使是寫作一個悲劇的故事,瓊瑤也是充滿了溫柔的憐憫和對生命的感激。 《燃燒吧!火鳥》創作於1981年。 男主角在給戀人的周年紀念卡上寫的「讓我們把過去三百六十五個日子,變成未來百年相聚的基石!」和瓊瑤在《我和故事》中用慶筠的來信「讓我們用三百六十五的相思,去奠定百年相守的美景」有異曲同工之妙,瓊瑤的每一部作品,都能找到她真實生活的影子。 這部小說的基調,當然和瓊瑤這段時間的心情一樣,熱情向上,有如獲得了新生。 瓊瑤1981年還有另一部作品,就是《昨夜之燈》。這一時期,可能是台灣的校園歌曲非常流行的原因,瓊瑤在這部書中,寫了大量的歌。甚至於書中的女主角雪珂,都和瓊瑤的兒子一樣,上的是「大眾傳播系」。瓊瑤的寫作,已經過了那種為本能的激情所驅使的青春的界段,她更為沉靜,更為幽獨,更富有智慧和哲人的沉思。 《匆匆,太匆匆》創作於1982年。 瓊瑤在《匆匆,太匆匆》的楔子中,坦誠了一個作家創作的不足為外人道的辛苦和勞累,寫作那是她已經無法卸下的沉重的十字架,殉道者的生活是她不能抗拒的命運。曾經滄海難為水,瓊瑤天才的內心早已是千岩萬壑,千山萬水,她甚至有了累的感覺。這是一種深入到骨髓和血液中的疲憊,這是熱衷於過心靈生活的天才們才可能感覺到的暈眩和放棄。特別是瓊瑤和平鑫濤結婚之後,由奔波而轉為安定,由激情無邊的盪漾而停泊進寧靜的港灣,這種反差必然會反作用於瓊瑤的創作。 《失火的天堂》創作於1983年。《失火的天堂》這部作品,充滿了幻滅之感。少女潔[舟令]想像中的天堂是透明的,當她試圖走近這個透明的天堂時,天堂失火了,她也因此而幻滅。書中許曼亭關於戰亂的回憶「又回到了戰亂中。彷佛間,又回到全家老老小小都擠在火車車廂里的日子。火車中沒有座位,一個車廂里擠滿了人,許多陌生人混在一起,誰也照顧不了誰。」其實就是瓊瑤自己的童年的記憶和體驗。 《冰兒》創作於1985年。和《卻上心頭》一樣,《冰兒》更象是新一代的流行的言情小說,這種新的嘗試,正是後來席娟等新銳言情小說的先聲。 瓊瑤小說創作的第四個階段,我將它稱之為「再賦新詞」:包括了從1990年的《雪珂》開始之後的九部作品。我在《瓊瑤傳奇》這部作品中已經明確地指出,九十年代之後,應該是瓊瑤小說明顯不同的一個階段。不可否認,瓊瑤此時寶刀不老,不少的作品中依然能閃現出天才驚艷的閃光點來,但是如果將這些小說與她前期的略帶青澀的作品相比,我們就明顯可以看出,穿刺的力道已大不如從前。《雪珂》寫作於90年,是瓊瑤以明清為背景開始創作小說的起點。九十年代之後,應該是瓊瑤小說的另一個明顯不同的階段,此時的瓊瑤可以說早已是功成名就,作品的風格早已形成而且成熟和圓滿,而瓊瑤自己人生中的那些秘密情結和生命中不可言說的隱痛,此時也已經淡化、消減、移情和升華。這是人生最美好的結局:一切都功德圓滿。確如一些智者所指出的那樣,願望達成的生活,那將是藝術家最可怕的敵人。無需諱言,九十年代之後,瓊瑤的寫作,已經走向了衰退的道路,她的寫作已不再向以前那樣,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呼吸,她的作品已經缺乏了那種慘痛人生體驗中令人心靈震顫的內在的藝術感染力。瓊瑤還在寫作,但這更多的是一種技術性的寫作。從《雪珂》開始, 繼而是《望夫崖》、《青青河邊草》、《梅花烙》、《水雲間》、《新月格格》、《煙鎖重樓》,一直到後來的《蒼天有淚》的和熱播創下收視奇跡的《還珠格格》,無一例外的都不再是瓊瑤最熟悉的現實生活題材,這些小說又都是為電視劇的拍攝而編的故事,雖然其中也不乏可取的優秀,但「再賦新詞」,小說的美學和感染力度,當然是不能和從前同日而語。這些故事,雖然結構精美、巧妙,技巧純熟,如果是純粹從文本和文學的角度看,瓊瑤確實是在走下坡路了,她已經沒有了當初最為天才和本真的閃光。

暑期校園驚現瓊瑤女喊樓求愛 是哪個學校的

who???

熱點內容
生物實驗高中 發布:2025-05-24 03:14:39 瀏覽:908
一年級上冊數學算式題 發布:2025-05-24 02:46:10 瀏覽:378
歐美教師誘惑 發布:2025-05-24 01:59:43 瀏覽:581
化學畫圖 發布:2025-05-24 01:46:17 瀏覽:338
徵文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發布:2025-05-24 01:36:07 瀏覽:783
精雕軟體教學 發布:2025-05-24 01:04:43 瀏覽:707
兒童劈叉教學 發布:2025-05-24 00:25:52 瀏覽:316
什麼什麼什麼明 發布:2025-05-24 00:10:49 瀏覽:793
什麼洗發水能生發 發布:2025-05-24 00:02:39 瀏覽:61
數學拼搭教案 發布:2025-05-23 15:08:28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