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數學拼搭教案

數學拼搭教案

發布時間: 2025-05-23 15:08:28

Ⅰ 幼兒園大班數學《連一連》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連一連》教案(精選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數學《連一連》教案 篇1

活動內容:

連一連

活動目標:

1、鞏固對5以內數的認識,理解5以內各數的實際意義,掌握1—5的數量和數序。

2、練習按物計數,按範例畫圓,按數畫物。

活動准備:

數字卡片、小棒。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一、彈靜息曲,讓幼兒安靜入座。

二、檢查幼兒書本擺放情況,作好上課的准備。

基本部分:

一、復習。

復習從1數到5,從5倒數到1。同時教師出示數字卡片。

1、幼兒一起數。

2、請個別幼兒數。

二、觀察桃子圖(教師出示教具)

1、教師提問:「盤子里裝著什麼?數一數有幾盤?每盤有幾個?(要求幼兒自己獨立數)。

2、讓幼兒讀一讀果盤下面這一排數字:

每個數字各表示哪盤桃子的數量,找出來給他們畫上連接線。

3、抽幼兒上前重新排列盤子的位置,和下面一排數字相對應。

⑴、幼兒討論:這5盤桃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

⑵、齊度:1個、2個、3個、4個、5個;1、2、3、4、5。

三、數一數:畫上與圖中數目同樣多的圓。

1、教師示範一圖:出示2個文具盒(讓幼兒准確的說出數量詞),同時貼上兩個圓片。

2、讓幼兒依次說出剩下各圖的數量:

4個卷筆機,5隻鉛筆,3把剪刀。

3、讓幼兒獨立為物體畫上相應的圓圈。

結束部分:

一、教師小結。

二、教師檢查幼兒作業。

板書設計:

數一數,連一連。

教學後記:本課幼兒能很好的連線、添畫、畫圈。教學效果良好。在教學中老師隨時提醒幼兒要保持書面的整潔。

幼兒園大班數學《連一連》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年齡段幼兒具有活潑好奇、模範能力強、邏輯思維能力弱。為了培養的邏輯思維能力,特設計本節課。讓幼兒自己動手,邊玩邊學,掌握「配對」的游戲。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2、通過自己動手,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掌握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活動准備

簡易拼圖、活動卡片、廢舊筆(拆分開的)

活動過程

一、對話導入:

請小朋友來拼一拼

二、感知部分與整體:

1、引導幼兒完成自己的拼圖。

2、讓小朋友交換一下,在拼一拼。

3、完成活動卡片。

三、鞏固延伸:

1、請小朋友玩配對的游戲。

2、說一說生活中的整體與部分的例子。

幼兒園大班數學《連一連》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食物的來源。

2.認識各種穀物。

活動准備

1.米飯、面條、窩頭、豆腐、玉米棒子、谷穗、穀子、黃豆、麥穗、麥子的圖片。

2.豆漿機、前一天泡好的黃豆。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認識食物和穀物。

教師:小朋友誰能說說這些都是什麼東西?

出示米飯、面條、窩頭、豆腐、玉米棒子、谷穗、穀子、黃豆、麥穗、麥子的圖片。

幼兒回答,教師給予正確答案。

教師將黃豆和適量的水放入豆漿機,為幼兒演示制豆漿的過程,等豆漿不燙請幼兒品嘗。

2.食物的來源。

教師:誰知道米飯、面條、窩頭、豆腐這些食物都是從哪裡來的呢?

請幼兒通過生活經驗想一想,說一說。

教師:這些食物是由玉米、穀子、黃豆、麥子變成的`。你們猜一猜哪種食物是從哪種穀物變來的?

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連一連。

教師給予指導、糾正、講解:米飯--穀子,面條--麥子,窩頭--玉米,豆腐--黃豆。

教師:小朋友們再想想你們平時還吃過什麼食物?它們是從哪裡來的呢?

請幼兒回家收集資料,帶回來與同伴分享。

幼兒園大班數學《連一連》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了解物體與物體之間的各種連接方法,萌發探索興趣。

2.發揮想像力、創造力,並能完整地表達。

活動准備:

1.回形針、牙簽、繩子、珠子、夾子、紐扣、訂書機、紙張、固體膠、插塑玩具、水果(金橘)、蔬菜(西紅柿)等。

2.表示各種連接方法的字卡。

活動過程:

1.游戲:找朋友

①師: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聽到音樂響時,馬上找到你的朋友,並用各種方法連接起來,表示你們是好朋友。

②幼兒聽音樂進行游戲,當音樂停止時,幼兒的動作也馬上停止。

③引導幼兒說說好朋友是怎樣連接的。(手拉手、背靠背、頭碰頭、屁股對屁股,等等。)

2.嘗試連接

①師:我帶來了很多朋友,它們都是生活中經常要用到的東西,你們認識它們嗎?它們都叫什麼名字?

②師:它們也想找好朋友,你們能幫它連一連嗎?

③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連接所給材料,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3.交流分享

①師:你是選用哪兩樣東西的?用什麼方法把它們連接起來的?(如,我用牙簽把一個個金橘串起來;我用訂書機把這些紙訂起來,像一本書。)

②出示表示各種連接方法的字卡,如「釘……『串」等,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連接方法。

4.發揮創造

①請幼兒再次探索,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使連接物成為一件有用的東西。

②教師觀察指導,並給予幼兒一些提示和幫助。

5.表達表現鼓勵幼兒展示作品,分享成功的快樂。如,「我把繩子和雪花片連接成一串項鏈…『我把牙簽和西紅柿串成一串冰糖葫蘆」「我把夾子夾在一起變成了東方明珠塔」,等等。

活動結束

鼓勵幼兒繼續探索生活中的連接現象。

幼兒園大班數學《連一連》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理解物體經過連接可以改變其特徵、用途。

2.大膽探索,發現生活中更多「連接」的現象,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

3.交流探索結果,萌發幼兒熱愛科學的情感。

活動准備:繩子、夾子、回形針、紙條、雙面膠、膠水、PV管、3通、玩具、電珠發光實驗彩鏈、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師:「開火車」的游戲中,火車是怎樣變得很長很長?(許多幼兒連起來)

小結:一個一個小朋友連接起來就成了一列很長很長的火車了。

二、操作探索

(一)探索不用輔助物的連接

1.出示繩子、夾子、回形針,請小朋友把它們也連一連。

2.你是怎樣把它們連接起來的?

(二)探索使用輔助物的連接

1.咦,電燈是怎麼會亮的呢?這些是什麼?老師示範電珠發亮的實驗

2.小結:電線把電珠和電池連接起來後,電珠就亮了。原來電池和電珠請電線幫忙連接起來後,電珠就亮了。

3.幼兒操作探索

4.請幼兒說說探索的結果。

5.尋找生活中物體間的連接

(三)探索物體間無形的連接

1.了解無形的連接

提問:我的手機怎麼接到朋友打來的電話的呢?

2.擴展經驗

三、結束活動

生活中有許多東西可以通過看得見或看不見的連接,產生不同的作用,所以從小好好學習,長大後可以發明更多的東西。

幼兒園大班數學《連一連》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物體與物體之間的各種相連方法,萌發探索興趣。

2.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發現的相連現象。

活動准備:

回形針、夾子、小西紅柿、竹簽、白紙、繩子、雙面膠、積木。

活動過程:

1.游戲:找朋友

(1)聽到音樂響時,去找朋友。當音樂停下時,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和朋友連起來。

(2)引導幼兒說說你和好朋友是怎樣連在一起的?

(3)教師小結。

2.兩兩連一連

(1)教師出示操作材料,幼兒說出名稱

(2)找兩件相同的東西,用你喜歡的方法把它們連在一起。幼兒嘗試操作。

(3)分享交流:你是選用哪兩件東西的?用什麼方法把它們連在一起的?

(4)教師小結。

3.藉助他物連一連

(1)有些東西兩兩連在一起很牢固,有些東西兩兩連在一起一碰就散了。能否讓連在一起一碰就散的東西也連得更牢固些。

(2)幼兒嘗試操作,教師巡迴指導並給予一定的幫助。

(3)分享交流:你是選用哪兩樣東西的?用什麼方法使它們牢固地連在一起的?

(4)教師小結。

4.生活中的連一連

(1)請幼兒說一說平時還見過哪些東西是連在一起的?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好處或方便?

(2)延伸。除了我們剛剛發現的這些現象外,生活中這樣相連的現象還很多,我們回家再找找,把你的發現記下來告訴大家。

幼兒園大班數學《連一連》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年齡段幼兒具有活潑好奇、模範能力強、邏輯思維能力弱。為了培養的邏輯思維能力,特設計本節課。讓幼兒自己動手,邊玩邊學,掌握「配對」的游戲。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2、初步了解物體之間一一對應的關系。

3、在操作及游戲活動中,感受對應的關系。

4、樂於參與集體游戲活動。

5、通過自己動手,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教學難點:

通過自己動手,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活動准備

1、教具准備:「小熊一家」「大象運木頭」「方方的搭」。

2、學具准備:「大象運木頭」;「方方的塔」。

3、《操作冊》第1冊第10頁。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熊一家」導入。

今天小熊一家人又要來我們小二班了,我們來看一看。(熊爸爸、熊媽媽、熊哥哥、熊姐姐、熊寶寶)

2、集體活動。

(1)演示教具「大象運木頭」

今天小熊家要造房子,可是蓋新房子要用很多的木頭,(在黑板上出示木頭隨意排列),他們請來了力氣最大的大象一家人來幫忙了。(出示大象並按大到小排列)

教師扮演最大的象爸爸:這么多的木頭,我應該運哪一捆呢?

幼兒:象爸爸應該運最大的木頭。教師將最大的木頭放在象爸爸下面。

教師:象寶寶應該運哪一捆木頭呢?

幼兒:象寶寶應該運最小的木頭。教師將最小的木頭放在象寶寶下面。教師分別找到給其它象找到對應的木頭,再將木頭一一對應擺放在大象的下方。

(2)利用學具「方方的塔」進行大象與塔的一一對應。小熊的房子蓋好了,小熊一家要住到新房子里去啦!(教師出示方方的塔),這些房子一樣大嗎?請你們幫他們找到適合他們的房子,好嗎?熊爸爸應該住哪個房子呢?(最大的)

依次給小熊一家找到對應的房子。教師小結:大小不同的小熊分別住在合適的房子里。

3、幼兒操作。

大象一家給他們蓋好了新房子,小熊他們真高興呀,他們決定回去也要蓋一座新房子讓自己住。請你們幫忙和大象一起蓋一座漂亮的房子,好嗎?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教師引導幼兒在活動中感受物體對應的關系,並將學具收拾好。我們幫大象蓋好了新房子,大象真高興呀,說要謝謝我們小朋友。

5、活動延伸。

有幾個小動物找不到它們的新家了,請你們來找一找他們的家在哪裡?用筆將小動物和他們的家連起來。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

優點:幼兒已經初步掌握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幼兒在游戲之中不知不覺就掌握了本節課的內容。

缺點:配對游戲沒有很好的展開,在教學時間的分配上還欠缺。在下一節課的鞏固練習中,讓幼兒多玩一會游戲,多說一些有關生活中的整體與部分的例子。

熱點內容
數學拼搭教案 發布:2025-05-23 15:08:28 瀏覽:565
必修一生物課本 發布:2025-05-23 13:00:54 瀏覽:845
小學五年級語文期中測試卷 發布:2025-05-23 11:13:10 瀏覽:478
小學英語教師個人述職報告 發布:2025-05-23 09:09:51 瀏覽:731
戀足師生 發布:2025-05-23 07:40:50 瀏覽:880
德宏州歷史 發布:2025-05-23 04:10:49 瀏覽:944
化學式hf 發布:2025-05-23 03:35:36 瀏覽:858
零基礎學b超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23 02:08:22 瀏覽:876
高一歷史期末試題 發布:2025-05-22 23:46:40 瀏覽:782
學美術賺錢 發布:2025-05-22 22:37:49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