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溫氏校園招聘

溫氏校園招聘

發布時間: 2021-07-28 02:29:57

㈠ 48萬年薪招清華北大學生養豬/這么高年薪靠譜嗎

近日,一家以集約化生豬養殖為核心業務的企業在校園招聘時,給清華北大等眾多名校畢業生開出了幾十萬的高年薪。

那麼,這么高的年薪靠譜嗎?名校生養豬靠譜嗎?

「月工資:本科2萬+、碩士2.2萬+、博士2.4萬+,首年年薪24-48萬+」,這是該企業今年給清華北大畢業生開出的價位。

截圖來源:北京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網站

截圖來源:清華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網站

該企業2018年校園招聘信息中,不少知名高校的畢業生都被「明碼標價」。

毫無疑問,對正在面臨就業壓力的畢業生而言,這是一組具有足夠誘惑力和沖擊力的數字。

招聘現場幾乎沒人家裡養豬

據解放日報報道,11月8日,該企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舉辦的宣講會現場來了67名學生。

「知道我們是做什麼的嗎?」企業人力資源專員站在講台前,握著話筒大聲問道。

「養豬的!」底下的學生異口同聲,隨後鬨堂大笑。

「你們家裡有誰養豬?」她追問,卻無人應答。

「你家不是養豬的嗎?」葉鵬(化名)拱了拱旁邊的人,後者才不太情願地舉起手,成為在座67位學生中唯一的一個。

這一幕發生在該企業「精英招聘」(985高校)的宣講會現場。

企業招聘信息

不少學生是被高薪吸引而來

「我還真沒看過豬。」當被問到「對養豬有沒有概念」的時候,家住江蘇無錫市區的葉鵬說自己只在農場里看過牛、羊、雞,但對豬的印象「停留在屏幕上」。

他就讀於上海交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投遞的崗位是農產品分析師,專業並不對口。

不過,他曾在多家外人看來「高大上」的咨詢公司、基金公司實習過,對行業研究有一定經驗。「其實這個崗位,主要就是看數學。」他說。

「養豬公司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就是喂豬,感覺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但實際上第一產業是永遠不會倒的產業,而且集約化養豬跟以前也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在金融行業工作過兩年又回校念碩士,葉鵬對職業的選擇有更深體會。

經同學介紹,他才開始關注這家「從沒聽說過」但「月薪兩萬加」的養豬公司。記者發現,絕大多數前來應聘的非農學專業學生此前對這家企業都聞所未聞。

像葉鵬一樣被高薪吸引而來的學生不在少數。除了交大學生,還有來自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的應聘者。

復旦心理學碩士梁駿(化名)申請的崗位是總經理助理。他花了兩個小時擠地鐵,穿著專門為校招購買的千元西裝,趕來參加面試。

招聘會現場

養豬賣肉,「掉價」?

該企業招聘宣傳H5截圖

「有句話說,喜歡一個人,始於顏值。找工作也是一個道理。」做了兩個月的精英招聘,宋雲睿說自己遇到太多因高薪而來的畢業生,「希望他們真的熱愛這份事業,而不是僅僅看到工資高就盲目從眾。」

其實,名校學子養豬早非新鮮事。身為北大畢業生,因幹上殺豬一行而聞名的陸步軒曾說自己「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多年後主動選擇投奔北大師兄陳生的食品公司,稱「我在全國應是較頂尖的豬肉專家」。陳生也說,養豬賣肉是「能託付一生的行業」。

近年因環保壓力,行業轉型加快,各地豬場拆遷如火如荼,大量中小養戶逐步退出,溫氏、牧原、正邦、大北農等大型生豬養殖企業快速擴張,專業型人才的需求缺口激增。規模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提高,對養豬生產經營的管理要求越來越高。

溫氏集團2017-2018年將招聘技術及管理人才1700多人;牧原2016年校招報到668人,2017年激增至2310人,2018年的人才需求規劃更是達到2870人,其中精英招聘計劃共計252人。據宣講會發布信息,2015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的王春艷,正是牧原啟用的年輕人才之一,工作一年後就掌管集團人力資源部。

「大多數北上廣名校的學生,心氣比較高,不太願意進這種企業。企業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才以高薪為賣點。」在葉鵬看來,目前大眾還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養豬行業,但他覺得養豬和其他行業沒有本質分別。

「沒什麼掉價的。」梁駿對現代農業的前景和三四線城市發展頗為看好。

不過,宣講會上,除了感覺薪水「水分高」,不少學生還因和公司「氣場不和」而中途選擇退出。

企業文化跟不上擴張速度

「無論是總部還是子公司,離職率都很高。」舒克在今年7月12日入職牧原,進入某子公司發展建設部工作,於上個月辭職。他記得,總部校招應屆生500人大群,在他離開時只剩300多人。

「不可能所有精英生都當副總吧?很多人第二年工資反而沒有第一年高,從而大面積離職。」他說。

宣講會上,宋雲睿展示了拜豬大典、拜師大典等公司活動照片,並播放了董事長秦英林一段關於企業價值觀的講話,時間超過15分鍾,被學生們評價為「老氣橫秋」「形式主義」「個人崇拜」。

此外,「坐在酒店的床上面試」「多次打斷發言」等細節也讓應聘學生感到不被尊重。

舒克認為,公司最大的問題是企業文化跟不上它的擴張速度,「連我這個雙非985碩士都難以忍受」。他舉了一個例子:每天晨會,一堆人在外面站成兩排喊「好、很好、非常好」,還曾朗讀過《拜豬文》,「尊重豬就是尊重自己,崇拜豬就是崇拜自己」……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碩士畢業的吳康選擇了堅持。同樣在今年7月入職,他已經適應每天早上7點去豬場上班的生活。入冬以來,為了防止帶入傳染病菌,他和同事們都住在養殖場。最近正值培訓,有時晚上9點多才能吃上飯。「我是農村來的,可能更能吃苦一些。」

「現在工資還不太高,但公司這幾年發展較快,而且以成果為王,多勞多得,比較公平。」吳康對今後薪水的漲幅和晉升充滿信心。在他看來,應屆生應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走入社會了,就得有社會人的樣子。

「想養豬都不給你養」

張林是喜歡養豬的。

「你面對著一群豬總比面對一群人好吧?」身為農業與生物學院碩士的他,說自己不愛交際,跟豬在一起反倒輕松。「假如兩份工作能讓你得到相同的東西,那我肯定選擇養豬。」

像他這樣希望從事專業對口工作的屈指可數。同為畜牧學專業,張林的同學們大都決定轉行:「男生做金融、房地產,女生做醫葯、市場,或者去考公務員,沒人願意養豬。」

「目前很多中大型養豬企業、育種公司都面臨人才不足甚至是人才奇缺的困境,既缺乏高端技術人才、管理人才,更缺乏復合型人才,同時連一般的操作工、飼養員都不好找。」在畜牧類核心期刊上發表的《新常態下中國養豬業面臨的挑戰》一文中,湖北健豐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映紅寫道。

「我們這行,薪水不是問題。豬場廠長一年可以掙三四十萬元。」張林說,養豬從業人員的工資並不低,但工作地點大多遠離市區、環境封閉,往往一個月中半個月都在豬場。很多人考慮到照顧家庭和子女教育,往往是干個兩三年,再跳槽到飼料、獸葯行業。這兩年,農牧企業到一流高校引進高材生的做法成為風氣。據他觀察,最終去的大都還是農牧院校學生。

專業對口而且有豬場實習經歷的張林不甘心被淘汰,也好奇「到底什麼樣的人才能被錄用」。

「HR問我們『什麼叫生產管理』,有位同學的回答其實很專業,但HR說『生產管理就是把豬養好』。」張林覺得人力資源專員不夠專業,「生產管理不僅僅是把豬養好。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豬價很便宜的時候把豬養好管用嗎?不管用!還得做生產規劃,選擇豬肉合適的上市時間。」

不過,張林也承認,自己的確被面試官的一個問題難倒。「關於他們公司為什麼不走下游產業鏈,我回答得比較表面。」

「想養豬都不給你養。」他笑著說,「可能我確實不是精英吧。」

有畢業生懷疑:是不是在忽悠?

當記者詢問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碩士張林(化名)是否為高薪而來時,他笑著反問:「那還用說嗎?」

但他隱約覺得,事情沒有看上去那麼美好:「我就想看看到底是不是在忽悠。」

宣傳中的「首年薪水」高,是否代表隨後幾年也高?不少人開始猶豫:「總不能落差太大吧?第一年2萬元,第二年就1萬元……」

據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報道,該企業人事專員回應:「大部分人第二年都會成長起來,工資會比第一年高。」

網友熱議:清北學生不一定就能把豬養好

@Ealon_chen:現在養豬掃地當和尚都看學歷了,讓我們這些學渣怎麼辦?

@小龍?:不看人才是否靠譜,而是看出身門第。

@xu@Shanghai?:首年年薪, 學到了一個新名詞。

@Anita呆-:看著感覺不太靠譜,有沒有同感的?

@Lydia?:讓我們這些動物醫學院的情何以堪……正經的農業大學受的專業教育,正經的去豬場實習,正經的很多外面的公司把他們生病的家畜送到我們學院實驗室……卻還是抵不過大學是否頂尖這個金字招牌。

@卧龍?:行業不分貴賤,實力才是關鍵!

@刁志成?:中農,前些日子來過,薪水高,感覺不真實。

@暗香疏影?:清北不一定就能把豬養好……

@馬到成功?:按就讀學校開具薪酬,無疑等於將高考成績明碼標價。

㈡ 服務部養戶管理員是什麼意思

飼養員

http://www.qianlijob.com/Case/PostJobDetail.aspx?CaseID=125784

㈢ 上過大學的·談談自己大學四年都怎麼過的

大一到大三一定要做完!
無論你現在是大幾
無論你對於大學是多麼的絕望
無論你多麼不喜歡你的專業
無論如何 請朋友們好好看完這篇文章
我不能保證你能從此收獲多少
但是我保證每一位認真看完的朋友會受益於整個大學生活
他會教你少走彎路 少走的彎路與其他迷惑的同學相比 你就是走了捷徑
無論現在多麼浮躁 靜下心來 讀完他
我保證 你的大學生活從此 煥然一新
所有的想法都要去行動!
唯有行動方可幫你成功!
以此 自勉 同勉

大一到大三, 做好五件大事

大四的簡歷, 實際上不是用文字編寫出來的, 而是靠大一到大三的一點一滴的行動書寫出來的。一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簡歷, 來自於你從大一到大三所忙碌的五件大事: 學術、 技能、 社團、 實習、 考證。本節圍繞此五件大事展開。

一、 學術: 拿什麼證明你的「學習力」
知名的招聘單位, 一般會把學術成績當作一個重要的篩選標准, 以下這個問題在著名外企的網路申請表中幾乎是一個必問的問題:
Please indicate your academic standing ring each period of ecation that applies to you. Top 10% of students? Top 25% of students? Lower half of students? (你的學習成績排名第幾?綜合排名前10%, 25%還是中等偏下?)
招聘單位為什麼這么重視你的成績?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1) 成績證明了你的「學習力」。學習力, 與領導力、 創造力等重要素質一樣, 是任何大公司都極其看重的員工素質。 著名的西門子公司就把「學習力」列為應屆畢業生必須具備的九種職場素質之首(學習能力、 溝通能力、 關注客戶的能力、 結果導向能力、 戰略能力、 指導和幫助下屬的能力、 環境感應能力、 動手能力、 團隊能力)。
(2) 成績證明了你的競爭力。成績優秀的學生素質更高, 這個規律至少在90%的情況下是正確的。
(3) 成績證明了你的「上進心」。如果在學習中沒有爭上游的心態, 你怎麼可能在職場爭上游?
(4) 成績證明了你的責任心。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 如果你現在就不在乎自己的學習天職, 你怎麼可能在未來在乎自己的工作天職?
「我要發言!」當我在課堂上講到此點時, 總有學生舉手打斷, 或憤怒, 或無奈, 或喪氣:
憤怒女孩: 我是華南理工大學的, 高分子專業, 我不喜歡我的專業, 我恨死它了, 怎麼可能學得好呢?難道外企不知道「高分低能」這個現象嗎?(她的邏輯是: 我不喜歡高分子, 所以我沒有拿「高分」, 錯不在我呀!)
無奈女孩: 我是中山大學的, CGA會計專業, 我在班裡成績是中等, 所以自然拿不到什麼獎學金…… 我應聘四大有希望嗎?
喪氣男孩: 我也是中山大學的, 學的是計算機, 我大一大二時因為談戀愛, 一下子搞了兩門不及格。等到大三發現快要找工作了, 才知道必須把成績單弄得好看一點, 所以拚命學, 還好得了個一等獎學金。可是, 前天建設銀行招聘, 招聘方一看我有兩門不及格, 根本就不收我的簡歷。我怎麼辦呢……

筆者點評:
To憤怒女孩: 我的學生至少50%對所學專業「痛並恨著」。因為不喜歡, 所以成績不好, 合理!問題在於: 你沒有學習這門專業, 那麼你「自選興趣專業」是什麼?你是否在你感興趣的領域里很「專」?如果你在另外一個領域頗有心得和成績, 那也充分證明了你非常強的「學習力」, 尤其是你的自學能力!你說你喜歡市場營銷, 好, 如何證明?選修過哪些課程?是否參與過新東方學校或者別的公司市場部舉辦的「金點子創意大賽」?是否參與過企業到校園舉辦的市場宣傳?
To無奈女孩: 誰說你不夠強?能考上中山大學證明了你的「學習力」很強, 在四大非常中意的CGA(Chartered General Accountants中英文授課的會計專業)班能夠拿到中等成績再次證明了你的「學習力」! 在最優秀的人才當中保持中游, 這已經代表著非常強的「學習力」了!
To喪氣男孩: 其實招聘方並不在乎你哪一門不及格, 能夠考上中山大學的人在學習能力上不可能有問題。對方之所以要你提供成績單, 主要是想了解你是否是一個對自己的學業非常負責任的人, 道理很簡單, 頭腦聰明但是有科目不及格, 那隻能說明一個問題: 這人並不把成績當回事, 也就是說他沒有太強的進取心!這一點才是致命的。那麼你現在所能做的彌補就是把一等獎學金的證書和成績單釘在一起, 同時在證書旁邊註明: 只有10%的名額才能拿中山大學一等獎學金!或者提供一份詳細的說明在後面, 說明自己當時為什麼兩門科目不及格。
如果你現在是大一到大三的學生, 想一想這個問題, 拿什麼證明你的「學習力」?

二、 技能: 為職場「量身而學」
多數大學生在「被動」地學習各種技能, 既然學校要求我過四級或六級, 那麼我自然要拚命學習才能通過考試; 既然學校給我安排了電腦課程, 那麼我自然要學習如何使用WORD, EXCEL, PPT……
被動式學習可能會導致你的技能與市場脫軌, 或者說和市場結合得不夠緊密。 比如說, 當你費勁地拿到了四級證書, 卻發現招聘方要求的是「四級並且口語流利」; 當你自以為EXCEL用得相當不錯, 屈臣氏的銷售助理筆試竟然要求你用兩個EXCEL表格的數據進行運算, 然後自動生成第三個表格!
職場總是這樣清清楚楚地對技能提出要求:
* 廣東移動招聘話務員: 打字速度 30字/分鍾
* Citigroup(花旗銀行)招聘「信用卡客戶服務專員」: 能夠講廣東話
* 中國移動招聘人力資源助理實習生: 會使用SPSS統計方法
如果你從大一開始研究招聘啟事, 那麼你有三年半的時間「量身定做」自己所需要的技能; 如果你從大四開始准備, 你可能只有一個月甚至於一天的時間去准備!
所以說, 大一到大三的學生們, 從今天開始研究招聘啟事, 然後, 按照招聘啟事的要求, 「量身而學」去掌握各種技能吧!
三、 社團: 爭取做到「又大又專」
21世紀的大學生不再滿足於做書蟲, 而是注重發展自己的興趣, 張揚自己的個性。激揚青春, 盡情揮灑!這就催生了大學校園里林林總總的社團和組織: 愛心社、 DIY工作室、 E時代夢想工作室、 網頁製作發燒友、 青年志願者協會; 以及各種熱門主題的校園活動: 環保手工藝品設計大賽、 「小靈通杯」DV大賽、 三下鄉、 雅芳校園代理、 NOKIA手機road show(路演)……
縱觀新畢業生的求職簡歷, 每個人都羅列一大堆社團活動, 令人眼花繚亂。那麼, 招聘方到底看重哪些社團活動呢?
1. 大, 永遠是硬道理
既然每個人都能羅列出一大堆社團活動, 用人單位的胃口自然也越來越大。面試官會反復詢問你所策劃的活動的規模、 參與人數、 你所調動的人數和資源以及社會影響等等。相比之下, 面試官更傾向於錄用策劃過大型項目的申請人。相比之下, 「邀請北大青鳥印度專家來我校舉辦講座」肯定不如「與廣東發展銀行合作舉辦『點亮愛心』千人募捐活動」那樣吸引招聘方的眼球。

2. 專業社團, 更勝一籌
無論什麼樣的社團活動都能夠鍛煉大學生的領導能力、 溝通能力、 組織能力等等, 但是在招聘方的心目中, 你所參加的社團往往代表了你的性格、 興趣甚至求職趨向。
下面講述兩個真實的故事, 希望你在未來也能成為此類故事中的主角:

成功案例一:
學林, 2006屆中山大學通訊專業碩士畢業生, 在校期間是中大思科網路技術學院(校園培訓機構)的副主席兼講師。主要憑借這一背景, 學林被IBM的ITS部門錄用為Systems Services Representative Trainee。以下是他面試的一些片段:
招聘方: 你是否在較大的項目中承擔了工作?如果是, 你承擔了什麼工作?
學 林: 我一直在思科網路技術學院擔任職務, 從助教到講師, 最後競選為副主席。
招聘方: 你在項目中是否有過創新?
學 林: 有過。我第一次組織了「思科八校巡展」, 使得報名參加培訓的學生成倍增長。在此之前, 我們一直只在中大內部宣傳, 沒有主動到其他學校推銷。
招聘方: 你如何組織你的團隊?
學 林: 我先後組織招聘過60多名學生員工。關於組織團隊, 我認為首先要以身作則, 要求小組成員做到的, 自己要先做到, 哪怕是不遲到、 不早退之類的小事情。第二是要有技術上的權威, 這樣才能贏得大家的信賴和尊敬。第三是溝通與傾聽, 我們的團隊里很多都是班級裡面的尖子生, 智商很高, 也都願意表達自己的意見, 說得正確的我必須採納, 否則他可能就不幹了!本科生尤其年輕氣盛。他如果說錯了我也得找到證據說服他……
學林在整個面試過程中, 基本都是在和面試官講述自己在思科網路技術學院的活動。由於同屬IT領域, 面試官非常認同他的經歷。試想一下, 如果他主要參與的社團是「體育部」, 面試官會有同樣的認同感嗎?

成功案例二:
王志高, 華南農業大學2007屆畢業生, 軟體專業。第一眼看到他, 我立刻充滿了親切感。他矮小、 黑瘦, 一看就和我本人一樣, 一定來自於某個不為人知的小山村。不說話的時候, 他會被誤認為農民工, 或者工頭。同時, 我也立刻充滿了挫敗感, 因為我想像不出我如何能夠幫助他獲得一份好的工作。可是, 他做完了自我介紹之後, 全班同學立刻開始仰視這個160cm的男孩子:
「我來自潮州市, 大家可能有點驚奇, 因為我的外表欺騙了你們, 我看上去像是個土生土長的鄉下人。不過, 我的確和農村有緣, 我畢業於華南農業大學,而且, 我性格最大的特點就是朴實、 踏實、 誠實, 這些都是農民的優良品格。在班級里, 我的專業課是前三名。在社會實踐方面, 我已經在學校的勤工儉學社團『飛翔鳥計算機服務中心』工作了兩年。由於本人看上去比較老實可靠, 所以一直負責配件的采購工作。因此, 我非常熟悉計算機硬體知識, 也和華碩公司的工程師和經銷商建立了密切的聯系。 不過, 我個人更傾向於從事軟體開發工作。從大一到現在, 我一直是軟體協會的主要成員。大三的時候我的老師邀請我和軟體協會的其他幾名成員一起合作, 為華南最大的養殖公司溫氏集團開發了『孵化輔助系統』, 使得診斷壞蛋(雞蛋的蛋)的效率提高了50%!我希望畢業以後能夠從事軟體開發工作, 實現我的個人價值。」
至今, 我還清楚地記得, 志高的黝黑臉膛, 因為自信閃現出英俊的光彩, 女孩子們的眼睛裡, 忽閃出一絲愛慕, 雖然轉瞬即逝卻令人振奮。我對志高前途的擔憂一掃而光: 清晰的職業定位、 專業社團幾年的實踐經驗, 使得他在一群一米八的男孩中脫穎而出!
大學生應該根據自己未來的求職方向, 有目的地選擇一些和自己未來職位有關的專業性社團, 比如說:
文秘專業的學生可以考慮加入:
(1) 公關禮儀協會
(2) 廣播站
(3) 組織知名企業進行講座和培訓
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可以考慮:
(1) 網站設計或者電腦硬體維護等協會
(2) 到某個專業的IT公司(再小都可以)真正參與一個項目的開發
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可以考慮:
(1) 演講辯論協會
(2) 大學生創業行動等協會
希望做老師的學生可以考慮:
(1) 演講學會
(2) 辯論團(新東方永遠不會拒絕曾經是演講團或者是辯論團主力的求職者, 他至少會得到一次試講的機會!)
3. 當leader, 勝過當member
這是一個典型的外企書面題目: How many times in total were you president or leader of an organization, club, team, or committee while you were working on any university degree? Please write the name and year for each group below. Once? Twice? Three times or more?
從這個題目的設置上, 招聘方清楚表明了招聘的意圖: 你說你參加了某社團, 那麼你到底是個普通的member還是一個head? 你做過幾個學生組織的head? 其實招聘方的心裡話是: 如果你真的是學生領袖級的人物, 真的很有leadership, 那麼在四年大學生活中, 應該不只一次擔任過主席或副主席、 會長、 班長、 足球隊長等職位。
無論leadership還是team work spirit, 都是企業考查的重點。而關鍵在於, 具有leadership的人, 往往都非常擅長team work, 既能做領導, 也能被領導。而且, 這種人才往往能給企業帶來鮮活的沖擊力, 做出卓越的貢獻。
我的一個學員朋友, 為了當「頭兒」, 從學生會中撤出來, 跑去建設一個新成立的IT俱樂部, 作為三名員工之一, 她自然在大三的時候榮升主席之職。曲線救國的策略, 給她的簡歷增添了光輝的一筆。
大學生朋友們, 如果你的眼中只有四大、 P&G、 IBM這些超級企業, 從現在開始努力吧。多做leader, 把自己打造成校園排行榜top 1%!

四、 實習: 以實習積累「實力」
大學生從實習中能獲得什麼?
(1) 實現「實習——畢業——求職」三級跳。如果你的實習單位相當不錯, 再如果你的實習表現令老闆非常滿意, 你就可能直接拿到offer, 圓滿實現「實習——畢業——求職」的三級跳。
(2) 獲得職場前輩寶貴的指導。我們經常在韓劇中看到新來的員工恭恭敬敬地叫老員工「前輩」, 因為工作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前輩對本行業的就業秘密和長期職業發展了如指掌, 他手中也積累了寶貴的人脈資源。如果能獲得前輩的幫助, 哪怕僅僅是一些經驗的分享、 找工作的指導, 你都很有可能少走一兩年的彎路!
(3) 積累經驗!如果你實習的工作性質和你的求職目標一致, 那麼即使短短一周的實習, 也能讓你積累一定的經驗。
然而, 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 真正的實習經歷往往讓大學生失望至極。首先是大學生自己的原因, 他們找一個和自己本專業八竿子打不著的行業去實習。 其次, 用人單位都知道實習生是「飛鴿牌」的, 所以往往隨便讓他們干一點秘書忙不完的活兒, 甚至讓他們清茶報紙打發日子。前輩對你雖是客客氣氣, 但其實是對你這個「來也匆匆, 去也匆匆」的過客敬而遠之。現在, 我們借用幾個真實的案例, 分析一下實習的真正意義。
案例一:
小楊, 華農大學2006年畢業生, 計算機軟體專業。在廣東佳和軟體公司銷售部實習。小楊被安排的工作內容是打電話, 每天按照黃頁挨家公
司打電話, 詢問對方是否有上軟體系統的打算。工作了僅僅5天, 小楊突然「失蹤」(連招呼也沒打就再也沒露面)。而在簡歷上, 小楊寫
自己是個「有責任心的」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案例一分析:
小楊此次實習的失敗, 是因為他犯了以下幾個錯誤:
(1) 眼高手低。小楊學的是軟體, 但是他最不喜歡從事軟體開發, 因為與機器打交道顯示不出他善於交際的特長。於是他希望能夠做銷售
, 或討價還價, 或觥籌交錯, 或天南海北地出差, 多麼富有挑戰!然而現實實在令他大失所望, 一上班就打開黃頁, 挨個公司打電話:
「你好, 是計算中心吧?請問貴公司有上ERP的想法嗎?」 此種行為豈不浪費人才!難道我大學4年學出來就是為了給你打電話?!小楊的種
種想法在大學生中非常普遍, 也就是所謂的「眼高手低」, 看不起簡單的重復性的工作。 可是哪一份工作不是重復性的?麥當勞重復地炸著
薯條, 就像給自己炸出一根根金條。 佳和公司每年幾千萬的營業額, 不都是一個電話一個電話打出來的?
(2) 淺嘗輒止。小楊只要耐下心來, 仔細觀察一下周圍的老銷售, 他就會發現, 老銷售們所過的生活, 和小楊的理想非常貼近: 電話要
打, 酒要喝, 差要出, 價要討。萬丈高樓平地起, 最初的工作一定是無聊的、 重復性的, 那是因為你只是火車上的一個螺絲釘。往往企
業越大, 你越覺得自己渺小。可是, 只要你努力奮斗, 你就會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你會從火車尾被挪到火車頭, 左右著火車行進的方
向, 你的視野開闊了, 你看到了碧綠的原野和原野邊美麗的姑娘, 這就是成就感!
(3) 不敢溝通。如果你對工作不滿意, 你完全可以找總經理吐吐苦水、 談談困惑。三十八歲頭發就快要全部光榮退休的總經理, 急切地需
要從教育下一代中感受生命的活力。他會鼓勵你說: 「蓋茨不也是從車庫起家的嗎?俞敏洪不也刷過糨糊嗎?我老人家十年前不也天天打電話
嗎?而且, 如果你不喜歡做銷售, 也可以考慮到北京總部去做開發……」在困難面前, 不要選擇逃避, 要敢於向老闆說出你的困惑, 反正
你是實習生嘛, 如果這個老闆連容忍抱怨的氣度都沒有, 那你再選擇閃人也不遲。英文里有一句話說得很好: When things get you down,
don』t go and hide, come and talk to your boss. That』s what he is here for. 案例二:
小張, 廣東工業大學2007年畢業生, 通訊專業。因為同學們都認為小張經常有一些新想法、新思維, 他一直都幻想自己有可能成為一個優秀
的市場開拓人員, 成為某個大公司的品牌經理, 而且他暗暗地將目標鎖定在「寶潔市場部」。在校期間也參與了一些大公司在校園舉行的促
銷活動, 但總覺得不夠過癮。經過多方尋找, 他在暑假來到同班同學父親的朋友開的電腦銷售公司, 如願進入神秘的市場部打雜。暑假是電
腦銷售的旺季, 小張很幸運地參與了所有的市場活動: 在路邊搭台做road shows, 設計買電腦送列印機的宣傳活動, 甚至發小廣告等等。
經過一個暑假的實習, 小張發現喜歡上了這種蠻「刺激」的工作, 所以他堅定了自己放棄通訊工程本行的想法, 一心一意去把自己打造成一
個熟悉品牌推廣和促銷策劃的專業人才!
案例二分析:
顯然, 小張從暑期實習中獲益良多, 至少, 他從「想改行」變成了「堅決改行」, 確定了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從實習中, 他了解到了市
場工作的實質性內容, 發現了這份工作和自己興趣和特長的結合點, 增強了自信心。就這樣, 從大三開始, 小張已經開始走上了自己的「
職業發展之路」, 而他的很多同班同學, 仍然在廣泛地把簡歷投遞給各種各樣的公司, 仍然在抉擇著: 向左走?向右走?

案例三:
小陳, 華工大2007年碩士畢業生, 機械工程專業, 但立志從事銷售、 市場或管理工作。在華標街道辦事處黨委辦公室實習, 負責端茶、
送「雞毛信」。
案例三分析:
我很喜歡小陳, 因為他利用機械碩士所學到的杠桿原理, 把熱茶端得一點不灑。我怒其不爭地憤憤問他: 「到黨委辦公室實習?你將來要當
黨委書記嗎?你才是個團員哪!」小謝同樣氣憤: 「找不到合適的實習單位嘛!湊合一下不就完事了?」回過頭來看小陳的簡歷, 令人神往
: 組織部長!策劃籃球大賽、 繪扇大賽、 模特大賽!(嘖!) 惟一有可能把觸角伸出大學校園的機會, 就是實習, 小謝選擇了街道辦事
處。 小謝的實習經歷完全浪費了他寶貴的25歲的青春, 對職業發展幾
乎沒有起到任何促進作用。所以說, 找實習單位的時候, 盡量要做到專業對口, 或者至少是工作性質對你的胃口。

㈣ 有誰知道廣東溫氏集團有沒有在成都招人啊

我是做農牧的,雖然不是溫氏的,但是曉得他們很穩定,所以很少社會招聘。要有招聘也是校園招聘。

㈤ 大學要怎麼學習、安排啊,如果學習還是按照高中的方法會非常低效,要怎樣才能更加高效的完成學習任務呢

既然事情很多,那就啥都別想,一項一項做吧,
越是覺得迷茫,越是迷茫啊……

㈥ 大學生活怎麼過

我的文章對於沒有進取心的學生是不會滿意的,但希望你能耐心的看完。現在的學生說:上聯 上課一排全睡、打飯從不排隊、魔獸通宵不累、簡訊發到欠費 下聯 抽煙打牌全會、啤酒十瓶不醉、逃課成群結隊、考試基本不會 橫批 大學真累 上了大學才知道,網路游戲只玩免費的 上了大學才知道,錢是用來交重修費的 上了大學才知道,早上第一節課是用來睡覺的 上了大學才知道,課是用來蹺的,考試是用來掛的 上了大學才知道,校長是用來簽字的 上了大學才知道,上課時間是用來睡覺的,睡覺時間是用來打游戲的 上了大學才知道,食堂是可以免費贈送沙子的 上了大學才知道,做人是可以那麼墮落的活著的 上了大學才知道,學習是沒有用的,4級是最重要的 上了大學才知道,自己是失敗的 上了大學才知道,清晰的未來是在這 上了大學才知道,網速是用來下BT的 上了大學才知道,書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擺的 上了大學才知道,沒錢花是用來借的 上了大學才知道,QQ是怎麼用的 上了大學才知道,在宿舍自修是不可能的 上了大學才知道,ctrl+c的最佳用處 上了大學才知道,晚上是可以不用睡覺的 其實氛圍有影響.現在大學生就業大部分看關系所以...墮落!希望你出污泥而不然!掌握方法!如果大學好玩,畢業就不好玩了!未雨綢繆才有意義!為什麼大學生就業難怎樣度過大學生活?畢業就是失業嗎?我暫不提供治本之法,因為我們沒有發言權.現在通過治標也可以改善大學生的命運!第一,要好好讀書,生活在知識里,覺得很是快樂。第二,和朋友同學交好友情,能使你快樂。第三,生活費要充足。不要影響自己的身體。今年畢業550萬,加上去年累計未就業的450萬,求職人數超過1000萬!是個天文數字.需要新開1000人的企業10000家!平均每個縣市新開3家這可能嗎?公務員幾萬人是杯水車薪.一個字:難! 但是: 知識能改變命運! 大家能象高3一樣努力了嗎? 學到解決問題的能力了嗎? 改善人際關系了嗎? 創造積累個人財富了嗎? 想想這些問題答案就會浮出水面!其實大學很忙.千萬別讓父母花錢給你買時間玩!

熱點內容
小學英語教師個人述職報告 發布:2025-05-23 09:09:51 瀏覽:731
戀足師生 發布:2025-05-23 07:40:50 瀏覽:880
德宏州歷史 發布:2025-05-23 04:10:49 瀏覽:944
化學式hf 發布:2025-05-23 03:35:36 瀏覽:858
零基礎學b超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23 02:08:22 瀏覽:876
高一歷史期末試題 發布:2025-05-22 23:46:40 瀏覽:782
學美術賺錢 發布:2025-05-22 22:37:49 瀏覽:740
n97多少錢 發布:2025-05-22 20:56:55 瀏覽:451
大學數學的題 發布:2025-05-22 20:37:43 瀏覽:333
金聰老師 發布:2025-05-22 19:44:09 瀏覽: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