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民國校園歌曲

民國校園歌曲

發布時間: 2021-07-31 00:55:16

⑴ 請問當時民國時期,校園都流行什麼歌曲

送別三民主義歌祖國歌勉女權等等

⑵ 誰知道類似『夜上海』之類的經典歌曲、

《夜上海》屬於經典流行音樂,類似的有《光陰的故事》《往事只能回味》《葬心》《何日君再來》《玫瑰玫瑰我愛你》。

1、《光陰的故事》

《光陰的故事》被評為「100首必聽經典老歌之一」。 光陰的故事是由羅大佑填詞和譜曲,而原唱是張艾嘉,最早收錄在專輯《童年》中。羅大佑用他深情的嗓音唱紅了《光陰的故事》歌詞,《光陰的故事》成為了經典校園民謠。



2、《往事只能回味》

《往事只能回味》,尤雅演唱的歌曲,由林煌坤作詞、劉家昌作曲。演唱版本很多,原唱的是1970年尤雅版本和1975年劉家昌版本。

1970年,尤雅憑著由劉家昌譜曲、林煌坤填詞、海山唱片發行的國語歌《往事只能回味》 轟動華人地區的歌壇,並塑造了一位玉女型的歌星。

3、《葬心》

《葬心》,台灣歌手黃鶯鶯演唱的一首影視歌曲,由姚若龍、小蟲作詞,小蟲作曲、編曲,收錄於1991年12月30日由滾石唱片發行的《阮玲玉電影原聲帶:葬心》中。該歌曲是1991年張曼玉主演電影《阮玲玉》的主題曲。

4、《何日君再來》

《何日君再來》是中國近代最受歡迎的經典中文歌曲之一,1978年,華語女歌手鄧麗君將其重新演繹,收錄於唱片專輯《一封情書》中,此曲立即在華掀起熱潮。

5、《玫瑰玫瑰我愛你》

《玫瑰玫瑰我愛你》知名的國語歌曲,原名「玫瑰啊玫瑰」,作詞吳村,作曲陳歌辛。旋律輕松明快,奔放昂揚,將城市情懷和民族音調巧妙地匯成一體;歌詞形象鮮明,詩意盎然,表現了「風雨摧不毀並蒂連理」的情懷。

⑶ 求二三十年代歌曲

你說的應該是學堂樂歌。內容很多,例如:我們非常熟悉的《送別》,還有一手,現在被台灣的中華民國定為所謂『國歌』,就是黃埔軍校的校歌,名字叫《三民主義歌》。還有一首叫《工農兵團結起來》,也是學堂樂歌時期很有代表性的作品。至於民族音樂家的作品更多:如任光所做《漁光曲》,賀綠汀所做《梅娘曲》等等。以下是關於學堂樂歌的一些資料,希望能幫到你:學堂樂歌簡介
學堂樂歌是隨著新式學堂的建立而興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學堂開設的音樂課或為學堂唱歌而編創的歌曲。清末民初,當時的政治改革家們主張廢除科舉等舊教育制度,效法歐美,建立新型學校,於是一批新型的學校逐漸建立了起來。當時把這類學校叫做「學堂」,把學校開設的音樂課叫做「樂歌」科。所以「學堂樂歌」,一般就是指出現於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的學校歌曲(類似當今的校園歌曲)。學堂樂歌的倡導、推廣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啟蒙音樂教育家為代表。今天的年青人可能很少人認識它們,但在我國近代音樂史上卻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早期的的學堂樂歌以舊曲填新詞為主,用中國民歌、小調的曲調或歐美歌曲的曲調填進創作的新詞。這可以說是它們的特點之一。具體概念
學堂樂歌指的是20世紀初期,隨著新式學堂的建立而興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學堂開設的音樂課或為學堂唱歌而編創的歌曲。中國近代的新音樂以學堂樂歌為代表,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作為中國音樂歷史上的新品種,學堂樂歌的出現不僅有著深刻的社會的內因,還有著鮮明的外力作用。它「對於學校音樂教育的啟蒙,對於中國走向近代化社會的行程,起到了促進作用」。產生背景
19世紀末,在變法維新思潮影響下,「創辦新式學堂,引進西方先進教育體制,開展現代科學教育」的潮流開始興起。1902年,清廷頒布《奏定學堂章程》,1905年,廢除科舉。新式學堂紛紛建立,中國現代教育由此發軔,音樂作為美育的方式在那個時代先進人物的心目中佔有著重要的地位。中國的知識分子們開始意識到,如若不想在被欺負,只有「學夷以制夷」。只有學習西方現代科學,才能了解我們的差距,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迎頭趕上,縮小差距。發軔之初
在新式學堂內開設的「樂歌」課,就是仿照西方學堂的教育體制所設立的。最初我們是學習的日本人的辦學方法。之所以學習日本,是因為它從1868年明治維新後,開始全面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科學技術和教育體制,在亞洲成為了一個「西方化行為方式和封建主義思想混合體」的社會,在綜合國力方面全面超越中國。所以,早期中國留學生大多選擇日本為留學地。這些早期的「海歸」們,認識到現代音樂教育之於國民素質的重要性,所以有的人開始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回國後成為了早期的音樂教師
[編輯本段]創作手法
學堂樂歌的創作,處於中國近代音樂文化的起步階段,它是許多嚴肅的學者努力探索的結果,他深受維新運動和維新思想的影響。同其他方面向西方學習一樣,在音樂創作上也大膽吸取,只要認為有用,均可「拿來」。
這些歌曲絕大多數是根據現成的歌調填以新詞而編成,而由編寫者自作曲調的數量極少。這可能與我國過去對詩、詞、曲等可詠唱的作品的創作方式就是根據現成的歌調、曲牌填以新詞有關,同時也與當時從事學堂樂歌編寫的人懂得專業作曲技術的極少有關。
後來逐漸改為選取歐美的歌曲來進行填詞,沈心工曾對此點專門作了自述。例如,沈心工編的《勉學》是根據美國藝人歌曲《羅薩•李》的曲調進行填詞的;而他編寫的《拉纖行》是根據俄羅斯民歌《伏爾加船夫曲》的曲調填詞的;沈心工作詞的《話別》,是根據原法國民歌《一個半小時的游戲》的曲調填詞,而且這首歌的影響一直延續到現在。此外,象李叔同編寫的《送別》,是根據美國通俗歌曲作家奧德威的《夢見家和母親》的曲調填詞;李叔同編《大中華》,根據義大利作曲家貝里尼的歌劇《諾爾瑪》第一幕第三場中的樂隊進行曲曲調填詞;葉中冷編《跳舞會》,是根據當時英國國歌的曲調填詞的;馮梁作詞《尚武精神》,根據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盧梭所作的喜歌劇《鄉村卜者》中一首舞曲曲調填詞的,等等。
以我國民族音調填詞的學堂樂歌數量不多,代表性的歌曲有:秋瑾作詞的《勉女權》(與華航琛作詞的《體操》同調);沈心工作詞的《纏足苦》(與沈心工作詞的《蒼蠅》同調);沈心工作詞的《採茶歌》;華航琛作詞的《女革命軍》;李雁行和李倬編的《女子從軍》;文君作詞的《桃花院》;以及前述李叔同作詞《祖國歌》等。
之所以產生這種情況,既存在客觀的原因,也存在思想認識上的原因。客觀原因是:一方面由於我國學堂樂歌的產生、最初就是參照日本早期學校歌曲的經驗發展起來的,而他們開始就是主要採取外國的現成歌調進行填詞的;另一方面,當時我國熱情從事學堂樂歌編寫的作者多數是留學國外的、或國內積極贊成維新的新派知識分子,他們中多數對我國的傳統音樂、特別是民族民間音樂不甚熟悉;同時,從本世紀初清廷轉而支持「廢科舉、辦學堂」的改良主張,為了滿足迅速發展起來的新學堂急需學校的教師,曾一度大量聘請日本的教師來我國擔任教學,其中包括一定數量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和「蒙養院的保姆」(即幼兒園的保育員),他們對我國的傳統民間音樂則更不熟悉。主觀原因是:當時我國有關政治、經濟、文化的改革,主要就是引進歐美和日本的體制和經驗,而要改掉的主要就是與封建體制密切相連的傳統舊文化(包括傳統的「舊樂」),因而當時確實不少有改革要求的知識分子認為只有用西樂才能起到振奮人心、鼓舞士氣的效果。盡管當時這種思想認識是符合大多數積極擁護改革要求的進步主張,但今天看來應說是存在一定片面性的。因為事實上象以我國的傳統音調進行填詞的《祖國歌》和《勉女權》都是當時比較受歡迎的學堂樂歌,它們也並不因此給人任何萎靡不振的影響。當然,在辛亥革命之後,這種現象也逐步有一定的改變。代表人物
在學堂樂歌的興起和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最早的一批音樂教育家。這些早期的音樂先驅們大多都有留學背景,而且在出國學習時,音樂也不是其主修專業。但是,出於對音樂的愛好和對祖國教育事業的責任,他們後來紛紛投身於「學堂樂歌」創作和傳播之中,為中國普通音樂教育的創始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這時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柯政和、辛漢等等。
歷史意義
1、為中國近現代音樂史貢獻了一批早期的優秀聲樂作品,開「新音樂」創作之先河;
2、使「集體歌唱」這一歌唱形式深入人心,為後來的群眾歌詠運動打下了基礎;
3、通過樂歌的傳唱和學校音樂教育,西方基本音樂理論和技能開始系統地、大范圍地在中國傳播;
4、培養了中國近代音樂史上最早的一批傳播和創建、發展學校音樂教育的人才,為後來中國近現代音樂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⑷ 民國時學校教的《地球歌》的完整歌詞有嗎

繼母後媽片尾曲《地球你好嗎》
演唱:黑鴨子
歌詞:
當天空不再是藍色,小鳥不會飛翔。
當江河不再有清澈,魚兒也離開家鄉。
當空氣不再是新鮮,花朵也失去芬芳。
當烏雲遮住了太陽,世界將黑暗無光。
當冰山漸漸地融化,地球是一片汪洋。
當大地乾枯了村莊,眼睛也失去渴望。
當城市川流不息的車,從此沒有一點安詳。
當童話失去了森林,仙女也丟了魔棒。
當冰山漸漸地融化,地球是一片汪洋。
當大地乾枯了村莊,眼睛也失去渴望。
當城市川流不息的車,從此沒有一點安詳。
當童話失去了森林,仙女也丟了魔棒。
當玩具變成你的衣裳,從此沒有天真幻想。
當貪婪拚命地追逐,沒有動物與你歌唱。
讓我們一起熱愛吧,讓我們一起唱,讓我們一起呼喚,地球你好嗎?
讓我們一起熱愛吧,讓我們一起唱,讓我們一起呼喚,地球你好嗎?
讓我們一起熱愛吧,讓我們一起唱,讓我們一起呼喚,地球你好嗎

⑸ 中國民國時期時間段

應該是1912-1948,1912年元旦,孫中山宣布成立中華民國,所以要重1912年開始算,而49年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了,所以不能算作中華民國。

⑹ 請問當時民國時期,校園都流行什麼歌曲

誰說民國混亂,可以這樣說民國是中國前後100年最為輝煌的時代。
教育:當年的內北洋大學是與劍橋,哈佛容同等地位的大學(可惜的是只開設本科生,但據說其畢業生可以面試到國際上任何一所大學深造)。西南聯大即使在戰亂也培養了眾多的一流人才,科研水平也保持一流水平。
經濟:上海是整個亞洲唯一的金融中心,其地位遠遠大於現在的東京,香港。
文化:這就不用說了,另外上海是國際上僅次於好萊塢的第二大電影出品地,其捧出的明星(著名的「百樂門前的回眸一笑」)迷倒千萬英雄豪傑。
政治:穩步推行民主(到了46年蔣介石已經是2億張選票以90%的支持率當選的),在國際地位很到,以全球四大國的身份進入聯合國,二戰時蔣擔任遠東戰區總司令,統領整個盟軍行動。「時代」上的封面人物經常是中國人。

至於你說的大學生流行歌曲現在我們只能知道名字,不知道調子所以意義不大。但是當時的大學生報國的熱情很高,玩玩全權把國家當做自己的生命,蔣介石一句「十萬青年十萬兵」立馬就招到了20萬大學生自願參軍。我很嚮往那個時代。

⑺ 誰能幫我翻譯一下閩南語歌曲《國民學校》

阮 故 鄉 港 邊 彼 間 比 阿 爸 卡 老 的 國 民 校
wuǎn gòu hiōng gàng bīn hi(第四聲)gān bǐ ā bà kǎ lǎo gòu mǐn hòu
(我故鄉港邊那間比爸爸還老的國民學校)
地 動 彼 年真 有 福 氣 政 府 欲 加 翻 新
dì dāng hi nǐ jīn wū hòu kì jìng hù mi già huān sīn
(地震那年真有福氣,政府想要翻新)
復 雜 的 計 劃 牽 涉 庄 頭 所 有 派 系
hòu za ē gie wei kān xìa zhēng tǎo sǒ wǔ pài hīe
(復雜的計劃牽涉庄頭所有派系)
一 時 黑 白 兩 道 吵 嚨 袂 停
jǐe xǐ wū běi liǒng dē cà lòng mie tǐng
(一段時間黑白兩道都吵不停)
有 人 講 學 校 的 路 一 定 愛 買 伊 的 地
wǚ lǎn gòng hǎ hào ei lòu ì dìng ài mìe yī ei dei
(有人說學校的路一定要買他的地)
有 人 決 定 田 無 愛 種 要 起 一 個 商 場
wǔ lǎn guà ding chǎn mé ai jing mie ki jǐ ei xiǒng dǐon
(有人決定不種田 要去一個商場)
人人 有 計劃 人人 攏 咧 車 盤 翻
lǎnlǎn wǔ gie wā lǎnlǎn lǒng lie qiā bǎn gìng
(每個人有計劃,每個人都要找翻天)
動 用 所 有 關 系 欲 去 申 請
deòng yiōng suǒ wū guān heì mi ki xīng qìng
(發動所有關系要去申請)
無 人 管 學 校 前 彼 條 馬 路 每 天 攏 嘛 篷篷英
mě lǎn giàn hǎ hào jǐn hi diǎo meà lòu dǎ gān lòng mà pòngpòngyīng
(沒人管學校前那條馬路,每天都會很多灰塵)
連 公 車 不 時 都 會 找 無 所在 通好停
lian gong qiā bè xǐ lǒng hie cei mě sòzāi tāng hè tǐng
(連公車經常都會找不到地方停車)
不 驚 風 不驚雨 每 日 准 時 來 學 校 可 愛 的 學生
mě ging hōng mě gīng hōu mie gǐ zǔn xǐ lǎi hǎ hao kè ai ei hǎ xīng
(不怕風不怕雨,每天准時到學校可愛的學生)
尚 驚 上 班 的 汽 車 趕 路 不 願停
xiōng gīan xiōng bán ei ki qiā guàn lò mě guan tǐng
(最怕上班的汽車趕路不願停)
紅 燈 邊 仔 彼 個 囝仔
áng dīng bīn ei hi hie jīn à
(紅燈旁那個孩子)
有 誰人 會 當 帶 伊 過 馬 路
wǔ xiàn lǎn ei dàng cuā yī gui mé lou
(有哪個人可以帶他過馬路)
罵 來 罵 去 彼 陣 大 人
mà lai mà ki hei dīng ā lǎn
(罵來罵去那群大人)
拜託 恁 聲 音 不 通 相 吵 啦
pài tōu nin siang yín me tāng siāng chà là
(拜託你們聲音不要太吵啦)
蕭煌奇 - 國民學校

新 計 劃 聽 講 征 收 市長 殷 表 兄 新 買 的 舊田
sīn gie wei tía gòng jīng xiu qì dio yīn biào hian sin mie ei gǔchǎng
(新計劃聽說徵收市長的表兄新買的舊田)
真正 不幸 有人 開槍 暗 殺 一 個 議 員
jīn jiag bò hing wu lan kuī qing aun sau jǐ gòu gi guǎn
(真正不幸有人開槍暗殺一個議員)
最後 的計劃 不是 所有人 攏 滿 意
zuèi huào ei gie wei me sī sǒu wu lan long muà yi(第四聲)
(最後的計劃不是所有人都滿意)
現實 親 像 馬路 永 遠 攏 袂 停
hiàng xǐe qīn qiong mé lòu yǐng wuǎn long mie tǐng
(現實就像馬路永遠都不停)
無 人 管 學校 邊 出 現 酒店 甲 網咖 也 有賺食間
mě lǎn giàn hǎ huào bin chu hiàn jiu dian gà wuǎng kā yā wu teàn
jiǎ gīng
(沒人管學校出現酒店和網吧也有妓院(紅燈區)
連 議長 攏有股 正 經 back有夠硬
lian gi dio long wu guò jing gīng wu guào dīng
(連議長都有股份,後台很強硬)
欲 落 成 彼一 日 有 真 多 人來 學 校 抗議 甲 游 行
mì luo xǐng hi jǐ gǐ wu jīn zei lan lai hǎ huào kòng gi gà ióu hǐng
(快建成那一天有很多人來學校抗議和遊行)
歸條 馬路 上 攏 總 是 選 舉 的 聲 音
gui diǎo mé lòu dìng long zòng xì suǎn gǐ ei siang yín
(整條馬路上都是選舉的聲音)
紅燈邊仔彼個囝仔
áng dīng bīn ei hi hie jīn à
(紅燈旁那個孩子)
有誰人會當帶伊過馬路
wǔ xiàn lǎn ei dàng cuā yī gui mé lou
(有哪個人可以帶他過馬路)
罵來罵去彼陣大人
mà lai mà ki hei dīng ā lǎn
(罵來罵去那群大人)
拜託恁聲音不通相吵啦
pài tōu nin siang yín me tāng siāng chà là
(拜託你們聲音不要太吵啦)

甘 不 知 恁 的 子 弟
gān me zhain nin ei zhù dēi
(難道不知道你們的子弟)
需 要 安 靜 來 讀 冊
sū yiào an jing lai deǎ ceà
(需要安靜地讀書)
一天 到晚 惦 這 吵 鬧 的人
jǐe gāng gào aun dian jiā chà nào ei lan
(一天到晚在這里吵鬧的人)
恁 甘 不 識字
nin gān me muà gī
(你們難道沒讀過書)
紅燈邊仔彼個囝仔
áng dīng bīn ei hi hie jīn à
(紅燈旁那個孩子)
有誰人會當帶伊過馬路
wǔ xiàn lǎn ei dàng cuā yī gui mé lou
(有哪個人可以帶他過馬路)
罵來罵去彼陣大人
mà lai mà ki hei dīng ā lǎn
(罵來罵去那群大人)
拜託恁聲音不通相吵啦
pài tōu nin siang yín me tāng siāng chà là
(拜託你們聲音不要太吵啦)

紅燈邊仔彼個囝仔
áng dīng bīn ei hi hie jīn à
(紅燈旁那個孩子)
有誰人會當帶伊過馬路
wǔ xiàn lǎn ei dàng cuā yī gui mé lou
(有哪個人可以帶他過馬路)
罵來罵去彼陣大人
mà lai mà ki hei dīng ā lǎn
(罵來罵去那群大人)
拜託恁聲音不通相吵啦
pài tōu nin siang yín me tāng siāng chà là
(拜託你們聲音不要太吵啦)

閩南語和漢語互翻,還要注音,可能有很多紕漏,經常說本地話,也沒去研究,就這樣了,不懂再問我吧!

⑻ 民國年間的校園歌曲:本人讀小學四年級時是1948年,還沒解放。老師教過一首歌,至今還記得,曲調優美

歌名是:
《跑跑跑》

歌詞是:
跑跑跑,跑跑跑,努力向山跑!
山風吹,太陽照,空氣新鮮景緻好。
花兒開,鳥兒叫,山上風光多麼好!
你跑,我跑,大家跑!

⑼ 民國年間的校園歌曲本人讀小學時老師教過一首歌曲,歌中內容是鼓勵青少年鍛煉身體歌詞「暖風吹。太陽照,

歌曲名稱

⑽ 1927年到1937年的歌

《抗敵歌》原名《抗日歌》,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後,音樂家黃自有感於神州山河遭敵寇侵略荼毒,欲喚起人民抗敵愛國意志所作。整首歌曲為黃自所譜曲、韋瀚章作詞,於同年11月9日由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學生在上海的廣播電台中首次播唱,並由勝利公司灌製成唱片,是中華民國第一首抗日愛國歌曲。

抗敵歌的譜曲優美而流暢,主調雄壯澎湃,節奏緊湊有力,層次分明、氣勢磅礴。整首歌主要由兩個樂段組成,第一樂段的音調豪邁而肯定,領唱與合唱一問一答,彷彿群眾集會上宣傳鼓動的熱烈場面,第二樂段的合唱採用反復輪唱的方式,形成一呼百應的效果。其歌詞充份展現了當時國人同仇敵愾、團結抗日的愛國熱情,也唱出了中國人民誓死報國的抗日心聲,可謂抗戰期間最有名的愛國歌曲之一。

抗敵歌傳頌至今雖已逾70年,其仍被採用為中華民國國軍莒光日電視教學節目《一寸河山一寸血》單元的主題曲,足見其代表性的意義。

歌詞
中華錦綉江山誰是主人翁?我們四萬萬同胞!
強虜入寇逞凶暴,快一致永久抵抗將仇報!
家可破,國須保!
身可殺,志不撓!
一心 一力 團結牢!
努力殺敵誓不饒!
努力殺敵誓不饒!

中華錦綉江山誰是主人翁?我們四萬萬同胞!
文化疆土被焚焦,須奮起大眾合力將國保!
血正沸,氣正豪!
仇不報,恨不消!
群策 群力 團結牢!
拼將頭顱為國拋!
拼將頭顱為國拋!

黃自(1904年3月23日-1938年5月9日),字今吾,中國上海川沙人,中國著名作曲家。

黃自幼飽讀詩書,尤愛音樂。1916年入北京清華學校,開始接觸西洋音樂。1924年清華學校畢業,赴美國俄亥俄州歐柏林學院留學,攻讀心理學,畢業後於1928年轉入耶魯大學學習西洋音樂的理論與作曲,1929年畢業後回國。返國後任教於上海滬江大學、國立音樂專科學校等學校。1935年,黃自發起創辦了第一個由全華人組成的管弦樂團——上海管弦樂團。著名的音樂家賀綠汀、朱英、江定仙、林聲、林聲翕、劉雪庵等,皆乃黃自門生。

黃自《天倫歌》、《踏雪尋梅》、《花非花》、《采蓮謠》、《本事》,清唱劇《長恨歌》等作品,不但旋律婉美流暢,且富民族特性;此外,他也是《中華民國國旗歌》的作者。抗戰時所作的《抗敵歌》、《旗正飄飄》,更能激發國人敵愾同仇之心。1938年因傷寒大腸出血症在上海與世長辭。

由於黃自從習西樂與協助國民政府譜寫抗戰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長期被視為資產階級音樂學閥,其作品被認為是感情頹靡的輓歌。其弟子賀綠汀等也遭到嚴厲批判。直到改革開放之後,黃自的貢獻才重新獲得中國大陸音樂界的重視。

熱點內容
如何提高孩子的語文 發布:2025-05-21 17:15:45 瀏覽:668
物理陽極是 發布:2025-05-21 17:00:30 瀏覽:272
假如我是老師500字 發布:2025-05-21 16:54:37 瀏覽:510
高一數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發布:2025-05-21 14:29:26 瀏覽:697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方案 發布:2025-05-21 13:29:14 瀏覽:494
求生之路在哪裡下載 發布:2025-05-21 12:53:48 瀏覽:796
關於數學名人名言 發布:2025-05-21 12:49:49 瀏覽:889
美女老師讓我 發布:2025-05-21 12:43:26 瀏覽:891
武漢漢陽美術 發布:2025-05-21 12:19:40 瀏覽:787
高二物理補課 發布:2025-05-21 11:08:24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