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書香校園的意義

書香校園的意義

發布時間: 2021-08-02 02:50:41

① 書香校園伴我成長

書香校園伴我成長
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象沒有了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了翅膀。可見,書籍對於我們來說,何其重要。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書籍;一個人的自我完善,離不開書籍;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強盛,同樣離不開書籍。中華民族有著古老而悠久的歷史,光輝而燦爛的文化,我們看到長城的雄偉,故宮的博大,兵馬俑的浩盪。同時,我們不能忘記虎門的硝煙,圓明園的火光以及被日本帝國主義踐踏過的國土。12歲的周恩來高呼: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今天,中華民族已經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了,可是我們任重而道遠,我們要為國家的富強而讀書,要為民族的騰飛而讀書。魯迅小時候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由於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刻把獎章拿到街頭賣了,然後買了幾本書和一串紅辣椒。每當夜裡讀書,寒氣難當時,他便摘下一個紅辣椒,放進嘴裡咀嚼,辣得滿頭大汗,用這種方法驅寒堅持讀書。魯迅先生的勤苦讀書,使他成為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毛主席青年時期就曾整天呆在圖書館,坐在宣囂的馬路旁看書,書籍使他不斷的接受新思想的洗禮,從而讓他帶領全中國人民走上謀求解放的道路。這些名人的事例告訴我們:成功之路無不是以書籍為奠基。

② 你對學校創建書香校園有什麼好建議

(1)班級圖書架中的圖書由學生自己進行管理,可能會出現學生不自律導致圖書流失或損壞。

解決方案:嚴格選出學生管理員進行規范化管理,分配給每個學生一部分書籍進行管理,在每本書上貼上管理員標簽,讓借閱者明白該書有誰管理,以防管理錯亂。將所有學生參與進來管理,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老師責起監督和引導作用。定期對學生進行普及圖書分享、自覺自律的理念,圖書借閱管理制度嚴明化。

(2)在安裝圖書架和換書等環節中,因工作量比較大,有可能出現人手不足問題而導致普及速度比較慢。而且招募的志願者也可能出現責任感不強導致工作質量出現問題。

解決方案:招募一隻經驗豐富並且有強烈愛心和責任感的核心志願者團隊,成立閱讀小組,專門為書香校園項目服務,並經常定期進行培訓和維護,保證每次活動都有充足的儲備人員。

(3)有部分小學生沒有手機可以通過網路學習,部分學校也還可能不具備多媒體設備,對早讀、午讀播放詩歌/童謠等環節可能沒有辦法實施。

解決方案:鼓勵學生與家長交流,讓家長訂閱我們的公眾號,每晚與孩子通過微信一起學習,同時還可以增加父母與孩子的互動,加強家長對學習的好感。對於沒有多媒體設備的學校,可以通過鼓勵有準備的學生或值日生主動上台分享,同時鍛煉學生的表達和演講能力。

(4)部分不愛讀書的學生可能對閱讀和圖書不感興趣,從而在活動中參與性不積極,不配合活動的開展。

解決方案:對於有志願者定期到學校開展第二課堂或者興趣班的學校,我們協調志願者每次給學生上課前必須先朗誦一篇小故事或者詩歌、童謠等,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在學校定期開展閱讀主題活動或者晚會,志願者教學生表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趣味節目,比如朗誦與音樂、繪畫、舞蹈等的結合,激起學生的興致,引導學生對閱讀的喜愛。

(2)書香校園的意義擴展閱讀:

書香校園的項目意義:

精讀一本好書,點亮一盞心燈;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與名著為伴,塑造美好心靈。

為積極開展校園書香文化建設,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藝術氛圍,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道德,讓老師與學生在閱讀中放飛理想、感悟歷史、體驗社會、了解科學、拓展思維、憧憬未來,引導廣大師生多讀書,讀好書。形成讀書熱潮促進優良學風校風養成,推進文明校園、和諧校園建設。

③ 書香校園徵文

書香校園
我的學校很美麗,這里有五彩繽紛的花朵;兩棟聳立的教學樓;鬱郁蔥蔥的樹木與充滿歡聲笑語的操場。但如果你問我這里最特色的風景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是校園里三三兩兩捧著書的學生們。

漫步在校園里,隨處可見看著書的學生。他們或邊走邊看,或坐在長椅上閱讀,或坐在花壇邊上閱覽……他們看的書各式各樣,比如科技書;比如作文書;比如圖畫書;比如故事書;又或者是雜志書刊……他們的年齡也不同,有一二年級的小朋友,也有五六年級的大同學。大家看得多認真啊,有些同學甚至連表情也隨著故事情節的變化而變化:開心,憤怒,傷心……看著他們,我彷彿也看到了故事的內容,看到了人物的處境。聞見了濃濃的書香味。
不僅是學校里,就連班級里也掀起了一股「讀書風」。一下子,角落裡的圖書角成了班裡最受歡迎的地方。下課後,一群同學便爭相擁向小小的圖書角。不一會,那兒就人聲鼎沸。只見大家各自拿著一本書,站在。只見大家各自拿著一本書,站在擺書的課桌旁,入迷地看著。看完一本,又迅速抽出一本,繼續看起來了。很快,上課鈴打響了,大家只好放下手中的書,戀戀不舍的坐回座位上課了。
生活在這個充滿書香的校園里,我的知識也得到了濃厚的熏陶。漸漸地,我從小時對書的排斥到現在對書的如飢似渴,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離不開在學校的功勞。而其中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寫作文了。我作文中的好詞好句,就是從書中積累起來的。書中的小知識,也被我運用與作文之中。所以,當我的作文一次次在講台被朗讀時,我心裡總會想起學校,想起我看書時的情景。
我的校園是一個充滿書香氣息的美麗學校,在這里,我學會了做人的道理,深深體會到讀書的快樂。

④ 提倡"全民閱讀"打造"書香中國"有何意義

(1)有利於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利於促進經濟 和社會的協調發展;有利於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有利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這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這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 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 (2)開展「讀書節」 「讀書月」知識競賽、讀書講坐等活動,引導人們養成讀書的習慣;加 強農家書屋建設,免費開放圖書館,降低圖書價格,讓人們看得起書,方便看書;實施文化 精品工程,優化閱讀環境,優化圖書內容,讓人們開卷有益;開展「書香校園」 「書香社區」 活動,激發人們的讀書興趣。 (3)有必要。理由:閱讀書籍屬於高雅生活情趣,有益身心健康;能開闊視野、增長智慧 和才幹;有助於提升我們的道德境界。
你好,望採納。

⑤ 書香校園是什麼意思

書香校園(貧困山區教育扶貧項目)。

通過書香校園項目,豐富老師的教學素材,促進老師對閱讀的興趣與激情,增加師生互動交流的機會,並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熱情和文化素養。

廣西壹心貧困山區助學服務中心,與南寧市超過100所農民子弟學校開展合作,以打造《書香校園》的方式,幫助學校實現教育多元化,校園生活豐富化,從環境上引導孩子「精讀一本好書,點亮一盞心燈;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與名著為伴,塑造美好心靈」。

為積極開展校園書香文化建設,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藝術氛圍,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道德,讓老師與學生在閱讀中放飛理想、感悟歷史、體驗社會、了解科學、拓展思維、憧憬未來,引導廣大師生多讀書,讀好書。形成讀書熱潮促進優良學風校風養成,推進文明校園、和諧校園建設。

(5)書香校園的意義擴展閱讀:

書香校園項目架構計劃

書香校園項目由四個子項目組成:生命成長故事、開放式圖書架、區域性圖書館/室、八桂閱讀論壇。

書香校園項目的總體目標

通過書香校園項目,豐富老師的教學素材,促進老師對閱讀的興趣與激情,增加師生互動交流的機會,並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熱情和文化素養。

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力,逐步養成多讀書、多思考、讀好書、好讀書的習慣,讓學生積累豐厚的知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校園書香文化養成,推進文明校園、和諧校園建設。

⑥ 書香校園

什麼是「營造書香校園」?就是通過創造濃郁的閱讀氛圍,整合豐富的閱讀資源,開展多彩的讀書活動,讓閱讀成為師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進而推動書香社會的形成。
之所以要「營造書香校園」,是因為:書籍是我們了解歷史和認識世界的一扇窗口。人類的智慧和文明,只有書籍可以保存。書籍是經驗教訓的結晶,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採掘不盡的富礦,是走向未來的基石。讀書是人類重要的學習方式,精神的提升和傳承必須強化閱讀。一個養成了讀書習慣的人是一個自由而幸福的人。
我經常說,怎麼樣評價閱讀對於一個學校的意義都不為過。蘇霍姆林斯基先生曾經講過,一個學校可以什麼都沒有,只要有了為教師和學生精神成長而提供的圖書,那就是教育。我也曾經說過,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你們去看,一個人的精神是怎麼成長起來的,當我們離開母體的時候,我們軀體的發育靠什麼?靠最初母親的乳水的喂養,以後靠我們每天的食物,而精神呢,精神的成長不可能從父母那裡遺傳的,需要我們每一代人重新開始學習,精神是不可復制的,這學習的過程本質就是閱讀的過程。學校教育就好像母親的乳水,在我們人生的關鍵時期,它能給我們營養和滋潤,但是到了兩三歲以後如果再吃母親的乳水,那麼這個孩子一定是營養不良,身體發育不良,你需要主動進食,汲取各種各樣的營養。精神的發育也是如此,一個僅僅讀教科書的學生,絕對不是一個發育優良的人,他就是一個精神發育不良的孩子,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與他們的閱讀都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
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最優秀的民族都是與他們的閱讀緊密聯系的。猶太民族為什麼那麼強大?為什麼這個在公元70年後就失去了祖國,到處流浪,寄人籬下的民族,卻產生那麼多世界級偉人呢?為什麼他們依然能保持自己獨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呢?從馬克思,到愛因斯坦,再到弗洛伊德,20世紀人類三次思想大飛躍為什麼無一例外的都是猶太人?馬克思,他的唯物史觀,徹底改變了我們人類對歷史、社會的認識,現在人類遇到任何問題,差不多都不會忘記到馬克思那裡去尋找答案,所以,西方有一門「幽靈學」,就是專門研究馬克思的。愛因斯坦也是猶太人,他的相對論,改變了我們對物理世界,對於時間和空間的認識。弗洛伊德,猶太人,他的精神分析學說,改變了我們人類對自我的認識。此外,海涅,卓別林,畢加索,門德爾松,柏格森,胡塞爾,大衛•李嘉圖,盧森堡,基辛格,斯皮爾博格; 量子力學開創者波爾和波恩、 原子物理學開拓者費米、控制歐洲金融命脈的羅斯柴爾德家族,華爾街的超級富豪摩根,第一個億萬巨富洛克菲勒,股神巴菲特,鋼鐵大王卡耐基,都是猶太人。
佔美國2%-3%人口的猶太人成就如下:全美200名最有影響的名人中,猶太人佔一半;全美100多名諾貝爾獎得主,猶太人佔一半 ;全美名牌大學教授,猶太人佔三分之一;全美律師中,猶太人佔四分之一;全美文學、戲劇、音樂的一流作家,猶太人佔60%;華盛頓和紐約兩地的大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中,猶太人佔40% ;美國的百萬富翁中,猶太人佔三分之一 ;美國國會參議員中,猶太人佔10名;美國國會眾議員中,猶太人佔27名 。
猶太人人口1300多萬占人類總人口的0.2%-0.3%。 1901-2001年共有68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猶太人(或者說猶太裔)有128位,占總獲獎人數的19.84%。其中獲物理學獎的有39人,占物理學獲獎總數的24% ;化學獎獲獎者23人,佔16.8%;生理學和醫學獲獎者51人佔29.1%;經濟學獎獲得者14人,佔36.84%;文學獎獲得者12人,佔13% ;和平獎獲得者9人,佔10.98%。
許多研究認為,猶太人的成就與他們視書如命、崇尚讀書是息息相關的。在猶太人家中,可以沒有高檔傢具,但不能沒有書櫥書架。猶太人還有一個世代相傳的習俗,就是書櫥一定要放在床頭,而不能放在腳邊。因為他們視書為高潔之物,若放錯了位置,會被認為是對書不敬而受到指責。
據說,一種有趣的風俗從古代一直保持到今天,「在許多猶太人家裡,當小孩稍微懂事時,大人就會翻開一本《聖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後叫小孩子去舔。這種做法的用意不言而喻:書本是甜的。」也因此,猶太民族常常被稱為「書的民族」(People of the book)。當我們了解到猶太民族是這樣一個嗜書如命的民族,我們就不難理解曾經飽受苦難的猶太民族,之所以能傳奇般的崛起,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因了。
正因為閱讀對於民族和國家的競爭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推進全民閱讀。亞洲四小龍中最具危機意識的新加坡,提出來Thinking Schools, Learning Nation(思考型學校,學習型國家)的口號。從2001年11月開始,新加坡嬰兒出生時,醫院的護士叮囑產婦的事項中,竟然有「如何讀書給嬰兒聽」一項。這就是新加坡政府提出「天生讀書種,讀書天倫樂」(Born to Read,Read to Bond)。
早在1987,里根總統就簽署法律,規定當年為美國「讀書年」。作為突顯城市認同的讀書節,在美國比較著名的就是紐約讀書節。從1979年開始,每年9月的最後一個周末,在第五大道上紐約將舉辦熱鬧的讀書節活動—「紐約是書鄉」(New York is Book Country)。美國圖書館學會在2000年5月推出「從出生就閱讀」(Born to Read)計劃,鼓勵父母教養出熱愛閱讀的小孩。在美國,不管是柯林頓時代的「美國閱讀挑戰」運動,還是布希的「閱讀優先」方案,都大力提倡讀書。1997年末,美國政府掀起了一場「閱讀挑戰行動」,柯林頓總統親自作了「美國閱讀挑戰行動報告」,在《為美國的教育,行動起來!》的演說中,他提出了教育發展的三大目標和應遵循的十大原則,其中之一就是開展閱讀運動。2001年初,布希政府發布了《不讓一個孩子落後》(No Child Left Behind Act)的教育改革議案,其中指出,美國存在兩個民族:一個能閱讀,另一個不能。該法案中關於閱讀改革的力度之大令全球矚目,僅僅2001年就為「閱讀領先」行動投資了9億美元。2009年2月,剛上任不久的奧巴馬總統與妻子米歇爾來到首都華盛頓一所小學,一起為孩子們朗讀介紹美國登月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的兒童讀物片斷,與全班師生合影、握手、擁抱,還送上滿滿兩個牛皮紙袋的書。
1998年9月到1999年8月,是英國閱讀年,教育部長布朗奇宣示要借著閱讀年的推動,改變英國人對於閱讀的態度,重拾閱讀的樂趣,「打造一個舉國皆是讀書人的國度(Build a Nation of Readers)」。
法國讀書節始於1989年,自誕生起就秉承「為每人提供一條合適的閱讀路徑」的信念,法國讀書節每年一屆,團結了作家、譯者、出版社、書商、圖書管理機構和讀書協會等眾多機構,共同發起組織數千場盛大的活動。傾國家全力去推動的閱讀節慶在世界上還是比較罕見的。
為了改變與歐盟其他國家相比國民接受教育程度低下的現狀,提高國民的文化教育素質,2006年6月,葡萄牙社會黨政府推出一項「國家閱讀計劃」。「政府官員認為,閱讀水平是學術上獲得成功的關鍵,這種能力必須從「固定的方式」中獲得,而且從孩子們小時候抓起是一個關鍵。」
1999年8月,日本參眾兩院就通過決議把2000年定為「學生讀書年」。2001年11月,日本制定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讀書活動的法律》,指定每年的4月23日為日本兒童閱讀日,政府更是投入650億日元,敦促各級學校、社會和地方政府加緊腳步,改善下一代的讀書環境。
世界已進入知識世紀,一切的競爭與價值都以知識為主,而一切知識的基礎都自閱讀開始。如果今天的小孩,二十年以後的社會棟梁,不愛閱讀,或者與其它國家相比,不喜閱讀,那麼二十年後的國力強弱及社會進展,在今天即已註定勝負。鑒於閱讀與國家未來的深刻認識,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把閱讀作為重要的國家戰略,用盡各種辦法推動全民閱讀。讀書是一個國家非常重要的活動,我們的閱讀率在下降,背後的問題並不是閱讀下降本身,而是民族素質的下降。一個國家不能靠巨大的人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更重要的是靠人口的素質。在中國由人口大國、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的關鍵階段,全民閱讀無疑是一種最廉價、便捷、有效的方式。只有重視在全社會范圍內倡導閱讀,推動閱讀社會更好更快地形成和發展,我們才能在較好的國民素質以及民族精神境界之上,真正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不竭動力!
正是基於上面的認識,我們把書香校園建設作為整個新教育實驗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點,也是六大行動的基礎。我們堅信,沒有書香的校園,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校,沒有書香的校園,教育只是一個訓練的場所。我們希望書香校園是新教育實驗為學校打下精神底色的一項最重要的活動。
當今,學校閱讀的缺失令人痛心。由於升學考試的巨大壓力,學生和老師不僅承受沉重的體能負擔,還有很大的精神壓力。學生每天都在教科書、習題中度過,心理狀態、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都令人擔憂。為了實現師生與人類崇高精神的神聖對話,「新教育實驗」在充分研究、積極實踐的基礎上,形成了「營造書香校園行動計劃」。實驗學校將孔子的誕辰日(9月28日)設立為新教育校園「閱讀節」,並倡議這一天為全國「閱讀節」。實驗學校加強了圖書館、閱覽室建設,並嘗試建立開放式圖書廣場、每班配備圖書架,重視超文本圖書館的建設,研究利用網路開展閱讀。實驗學校提供專門、保量的閱讀時間給師生,鼓勵學生家庭建設家庭圖書架,形成「書香家庭」。實驗學校圖書館向家庭和社區開放,並形成校際合作、區域流動。本著基礎性與發展性、科學性與人文性、經典性與時代性、民族性與世界性統一的原則,我們還組織上百名專家在近萬份問卷基礎上,歷時6年擬定了《新世紀教育文庫》,向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教師推薦閱讀書目各100種,以年度為界限正式公布。我們還將成立「書香俱樂部」,作為師生開展讀書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指導各實驗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為各實驗學校讀書活動提供導讀、評價等服務;促進各實驗學校讀書群體之間的交流和聯誼。山東臨淄的金茵小學,蘇州崑山的柏廬小學,吳江的金家壩、同里小學,浙江寧波萬里國際學校,江蘇武進的湖塘橋小學等學校,它們都創造了很多有效的讀書活動。讀書,讀課本以外的好書,正在成為這些實驗學校師生的一種文化自覺。
如何推進書香校園等建設?可以從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第一是環境和氛圍。我們知道,做任何事情,一個好氛圍還是很重要的。很多學校,一進大門,就可以看到「一個人的精神發展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今天你閱讀了嗎」、「閱讀,讓師生精神起來」等警句。通過環境的布置,創造校園的整個氛圍。很多學校,甚至連一花一草一木都給它配上詩歌,整個學校的閱讀氛圍創造得很好。所以環境氛圍的創造,在我們這個推進閱讀的過程中還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是物質載體。讓每個師生擁有自己的藏書架,或藏書箱,每個人都應該有一部分自己最喜歡的書,這些書會伴隨我們的一生。每個班級里要有圖書櫃,學校可以配上好書,如果學校沒那麼多錢買,就鼓勵學生帶兩本好書,放在這個圖書架上,一個月一換,這樣一方面讓學生的圖書架慢慢形成,學生一個月帶兩本書來充實這個架子,來換這個架子,可以跟大家分享和交流。另外,可以建立年級圖書廣場。下課了,休息的時候,中午的時候都可以到這個廣場來閱讀,晚上回家,也可以把學校圖書廣場的書帶回家去看。
第三是活動。要推動孩子的閱讀,搞活動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通過活動,激發學生對書的熱愛。比如寧波的一個學校,做了一個活動叫感動接力,每一個學生,每一個老師推薦一本曾經感動過自己的書,寫上這本書為什麼感動我,然後把這本書捐給學校,學校做了一個長廊,陳列這些書, 任何老師、學生都可以任意取架子上的書閱讀。這些活動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推動閱讀。還有把作家請到學校,讓作家和學生面對面。跳蚤書市,主題閱讀等等,各種各樣的活動,設計得五彩繽紛。關於閱讀,你只要用心去做,就會想到很多很多辦法。精彩閱讀,創造精彩人生。
第四是組織載體。閱讀也需要各種各樣的組織,如學校讀書俱樂部、讀書會等,讓老師和學生自己來建立這樣的團隊,不一定強制每個老師參加讀書會,自願報名參加,但是報名的時候都要簽合同,就是說,參加讀書會,就要明白自己的權利、責任、義務是什麼,每個月要讀多少書,個人作出計劃,然後才有資格參加教師讀書會。當然他有權利,權利就是得到學校無償送給他的書,不參加讀書會的老師,就拿不到這個書。在我們推薦的書目里有一本《兒童發展》,這是非常好的一本書,是關於兒童的最好的教科書。但是這本書不太好讀,為什麼?一千頁。有一個學校的讀書會就採取每人一章交流讀書等辦法,一個學期就讀完了。這樣,每個老師認真讀一章,進行交流,他就知道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了,最精彩的片斷他都知道了,再回頭,再去讀書,就很方便了。集體閱讀的方式,對於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凝聚力有很大的作用。有的時候我們一個人讀,讀不下去就丟在一邊了,但當你要講的時候就一定要讀很多,很多你讀不懂的地方,你真正用心讀進去,就能把它讀懂。平時不感興趣,但當你要寫論文,真正讀的時候,你發現可以讀得懂。過去沒有時間的,因為有壓力,也可以讀了。所以讀書沙龍、讀書俱樂部是很好的組織形式。總而言之,書香校園建設還是需要行政的力量去推動的,也需要非正式組織來推動。
第五是課堂。我們知道,閱讀要進入課本,這是很重要的。目前在我們的課程體系下,如果沒有專門的閱讀課,對於閱讀技能的養成,對於閱讀行為習慣的訓練,是非常不利的。比如快讀,我們需要快讀的時候,一天一本書輕輕鬆鬆能讀完,因為他有快讀的技能。有些書需要精讀,有些書需要快讀,需要快讀的就快讀,需要精讀的就精讀,我覺得這些都是通過課堂的方式能夠解決的,那麼就要發揮我們語文老師的作用,比如說通過閱讀課來推動閱讀。當然閱讀不僅僅是語文,還包括科學,科學書的閱讀指導也很重要。我們很多學校的其他學科的老師,特別是數學,有些學校的數學閱讀,做得非常非常精彩,學生通過大量的數學書的閱讀以後,寫的數學日記很漂亮。
第六是評價。怎麼樣有效地評價讀書的情況,這個也很重要。比如我們很多學校評選讀書之星,他會因為一顆星而激動。比如書香班級的評選,我們很多學校,為了推進讀書,搞了書香班級的評選,書香班級的牌子是流動的,每個年級只有一個或是兩個,那麼大家通過爭這個書香班級來推動讀書。包括書香家庭,我們現在在很多學校還推進親子活動,讓母親和孩子一起來讀,親子共讀,對學生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親子共讀,在我們的很多實驗學校推動以後,我覺得效果非常好,帶動了很多家庭的學習,父母的學習,又會帶動孩子的學習。
朱永新:《新教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版,第51-57頁

⑦ 關於以書香校園為主題的文章

書香中,有「青海長雲暗雪山」的壯美,有「雲深不知處」的悠然,有「作別西天雲彩」的惆悵,有「白雲無盡時」的曠達。單單一個「雲」字,在不同的書香里竟大不相同,這無不令人感嘆:書中的世界是多麼絢麗多姿!

書香,從遙遠的歷史中飄來。自古以來,書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古人愛書,也敬重書。古人常介紹文人為「飽覽群書」,可見書在古人心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古人當然也愛讀書,正因為如此,才有了陸游「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愉悅,杜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感慨,蘇軾「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天下書的壯志情懷。

伴隨著他們的詩句,淡淡的書香飄過悠悠歲月;伴隨著他們的感慨,縷縷的書香流過華夏大地;伴隨著他們的情操,春風般的書香落入我的心田。

漸漸地,我的書房也縈繞著淡淡的書香。漸漸地,我也愛上了書。高爾基曾說過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確實,書教會了我很多。我從書中懂得了愛,從書中懂得了美。無論是書香里的波濤風雨,還是書香里的酸甜苦辣;無論是書香里的悲歡離合,還是書香里的雲卷雲舒,一切都是那麼令人陶醉,就這樣沉醉,就這樣任其心潮起伏。

還記得看得次數最多的書就是《紅樓夢》。小時候看的是連環畫版的,裡面形形色色的人物吸引了我的眼球,甚至有時照著它自己臨摹,對於其中的內容,只知道主人公很可憐。稍微長大了些,看少年版的,漸漸了解到林黛玉和賈寶玉凄慘的愛情故事,也認識了一群多才多藝的女子。小學畢業後,第一次看了原著版的《紅樓夢》,才發現了一點點紅樓的氣息:表面「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的大觀園,背後暗藏著多少鮮為人知的勾心鬥角……今年暑假,我又一次翻開這本裝幀精緻的《紅樓夢》,依舊是繁華的榮國府,依舊是熟悉的那些人,依舊是黛玉含淚悲吟的葬花,依舊是寶玉如醉如痴的幻境,依舊是寶釵香汗淋漓的撲蝶……但一切,讀起來都與以前不同。歲月悄悄流逝,書香未變,可看書的人卻悄然變化。

一本紅樓,伴我走過童年,也會伴我走向另一個階段。不經意間,發現書櫃里的書已「改頭換面」,不再是以前的童話,也不再是以前的作文,飄過的是一絲平實而又飽含哲理的書香,它帶領著我跟隨余秋雨踏上《文化苦旅》,去見證歷史的悄然變遷;它陪伴著我與冰心一同凝望《繁星·春水》,去感受天真無邪的童心;它引領著我同徐志摩回首《再別康橋》,去聆聽他內心的萬千離愁……

「一杯清茶道漢唐,一卷經書寫春秋」,書香帶領我目睹滄海桑田,書香伴隨我感悟事態變遷,書香教會我感受生活,書香引導我傾聽心聲,書香也讓我發現:

讀書,是一種快樂。從春花讀到秋月,從夜雪初霽讀到朝暾甫上,在春秋默然交替里,在歲月寂然運行中,心靈因書感動,時而喜,時而憂,時而感嘆,時而領悟,一波三折,起起伏伏,都不失為人生快事。

⑧ 如何營造書香校園

可以在校園設置讀書報欄,在學校張貼宣傳學習讀書的標語,可以組織相關的讀書學習的演講比賽,可以由學生會設立讀書學習協會或者社團,在餐廳學生密集的地方播放讀書學習的小電影渲染書香氛圍。

這些方法都是可以實行的哦

熱點內容
中學安全教育教案 發布:2025-05-21 04:19:50 瀏覽:517
做愛的教學 發布:2025-05-21 03:39:29 瀏覽:183
傑肽生物 發布:2025-05-21 03:31:26 瀏覽:234
風暴教學 發布:2025-05-21 01:54:07 瀏覽:649
一年級語文上冊二單元試卷 發布:2025-05-20 23:20:20 瀏覽:349
初二數學期末考試 發布:2025-05-20 22:00:40 瀏覽:127
裸體校園 發布:2025-05-20 21:56:21 瀏覽:950
廣州英語四級 發布:2025-05-20 21:53:57 瀏覽:970
三年級下冊語文日記 發布:2025-05-20 20:31:44 瀏覽:233
生物雲計算 發布:2025-05-20 19:54:23 瀏覽: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