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傑肽生物

傑肽生物

發布時間: 2025-05-21 03:31:26

㈠ 到底什麼生物電,為什麼能治病

到底什麼是生物電,為什麼能治病
生物電按摩為什麼能治病? 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支節,溝通上下內外的通道。科學家測試:在人體表經絡線上電阻比鄰近肌肉小,實際上經絡就是人體的生物電系統。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就是氣不通,血不通,氣滯則血瘀,不通為萬病之根源。為什麼氣不通,就是生物電不通,植物神經不能順利指揮各組織器官、臟腑的氣血運行,新陳代謝,所以就慢慢生病了。人體的生物電弱了,會造成氣不通、血不通,我們的方法是「用外來電強化人的生物電,」、電動生磁,磁動生電,這是電動機和發電機的原理,近代磁療的興起,也是應用這一原理,磁和電的關系是表裡關系,磁體是外加磁源,穴位是生物電流的觸點,經絡是傳輸電流的通道(生物電波)。當磁場作用於穴位,電壓、電位就發生變化,激發生物電流產生電磁波,然後傳到全身的經絡,傳到中樞神經形成刺激,對病變部位進行調整。

根據生物磁學的理論,病變是人體內磁場失調造成,人體代謝活動的結果,會產生頻率不同、波形各異的生物電流和生物電磁場,我們用外來電強化人體生物電,這外加的生物電轉化為磁場作用於經絡穴位上,對體內磁場失調給予補償、調整,使不正常的高級神經活動恢復平衡,協調興奮和抑制的過程,就能防病治病。

一切生命現象,如肌肉運動、大腦興奮、抑制、神經傳導等都與電子的傳遞有關。血管內含有水和鉀、鈉、鎂、鈣等多種無機鹽類物質,當磁力線與血管成垂直方向運動時,便產生電磁流體力學現象,產生微電流,磁場可導致生物電量和質的變化,人體中有順磁性物質(鐵、氧、鎂等)可被磁化,而磁化了的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加速,代謝功能得到加強。人體磁場增強,可使單核吞噬系統功能加強,,白細胞就活躍、健壯,便可對炎性病症產生效果。在微循環中,血球是在一層靜電的磁墊上流過毛歲困消細血管的,所以改變生物電流或生物磁場,便可改變微循環。

使人體內血液產生微弱生物電流,使陰陽離子增多,血流速度加快,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改善人體微循環,加快代謝產物的排出,調節人體陰陽平衡,疏通人體經絡,氣血得以暢通,人體周身的血液循環得以正常.,故能促使細胞再生。

生物電經絡療法,核心是一個「通」字,點穴位一瀉千里,生物電通了,磁場強化了,氣通了,血通了,微循環改善。有脹痛、紅腫發炎,有病理性產物,很快排走了,所以對很多病都能產生立竿見影的療效。

人體是一個非常復雜精密的自動調節、自動控制系統,每一個器官也是一個自控系統,它們有明確的分工、獨立的職能、又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大腦是總指揮系統,它接收全身各部門的信息和外界的各種信息,經分析處理後再發出指令,指揮各部門協調工作,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都會對某些部門造成影響。這也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思想和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內病外治、外病內治、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治療原則。

既然電場、磁場影響生理變化,就會影響疾病。在活體中各器官乃至每個細胞、細胞內的各種物質都在不停地運動,所以中醫對疾病的認識都是動態分析,在運動、變化中信息的傳遞當然是至關重要的,中醫講的「不通」其中包含了信息傳遞障礙這層意思。所以疾病的形成,除了與生物電場、生物磁場的強度有關,還與各器官、各細胞間的信號傳遞有關。據研究發現,抑制癌基因信號傳遞障礙錯誤,可能引發癌變,胃細胞和小腸細胞間的通訊障礙可導致霍亂、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重症肌無力、無名痛等很多疾病,與信息傳遞障礙有關。

造成信號傳遞障礙及錯誤的原因很多,如:營養不良、體內某些元素不足或超標、長期接觸某些有害物質、外傷、手術後遺症、長期服葯、電磁輻射、運動不足或過量、睡眠不足或過長,精神緊張、生氣等……但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人體生物電太弱,不足以在神經線上傳輸信息,造成信息傳遞障礙或錯誤。

如果已形成生物電場(生物磁場)失調或信息傳遞失誤,就應該藉助外加生物電進行補償或調整,使其恢復正常。

人體生物電經絡療法基於外加電場(磁場),對人體電場(磁場)的影響,尺睜和人體電場與疾病的關系來預防和治療疾病。屬於中醫學的外治范疇,因為能量級高,所以能夠快速打通經絡、穴位,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增強筋骨、平衡人體生物電場,提高人體免疫力和自我修復能力,激活神經細胞、恢復傳導功能。

人體生物電經絡療法是用點穴、推拿按摩治病,手接觸病人即感酥麻,將房間內的普通電流,感應到醫師身上,電經人體調控為乎知人體容易接受的生物電流治病信息,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或經絡穴位,因為看不見電線、電極,病人不會恐懼,就有利於治療。根據不同的病症、部位,配合不同的手法施治。因為是從人身上輸出的生物電,所以其電壓、電流、波型、頻率、赫茲,和產生的靈波最易為病人所接受,所以會立即產生顯著的治療效果。現代科學證明,生物電治病的機理:

1、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治療後皮膚發紅。經測定在治療後15min皮膚溫度增高。血液循環量能增加140%,可持續30min以上。這是因為:①電流促使皮膚釋放組胺,直接或間接地擴張小動脈。組胺還作用於毛細血管,使內皮細胞加寬,通透性增加。已證實在治療後,陰極下皮膚組胺含量超過對照組近1倍,陽極下亦有升高。②電流電解致蛋白質分解成血管活性肽,亦有擴張血管作用。③剌激感覺神經末梢經突觸反射性地擴張血管。

2、改變組織含水量:電流作用下人體蛋白膠體溶液同時出現電泳和電滲現象。

3、改善局部營養和代謝:電流能改善組織的營養和代謝,能改善血液循環,使組織細胞胞膜疏鬆通透性增加,所以各種物質交換加快。

4、抗菌作用:抑制細菌生長已為很多實驗所證實,因為它能改善淺層組織的循環和營養,提高抵抗力,電極下的酸鹼產物,能直接抑制細菌生長。

5、對靜脈血栓的影響:電流有溶栓和使血管再通的作用,電流治療後成纖維細胞增殖,伸入血凝塊中,使血栓機化,體積縮小,離開陽極,退向陰極側,血管再通。應用電流較大,時間較長。

6、促進骨折癒合:電流陰極有促進骨折癒合的功能。長期骨不連接達10年之久的病人,經陰極電流治療後其癒合率達83,7%。電流能使骨內膜增殖,髓腔內組織化生骨化,軟骨內骨化,線粒體聚集和釋放鈣鹽等,與正常骨的生長發育相同。由於電場引力,陰極下吸引鈣離子增多,而氧張力低,同時陰極加強了骨折處的壓電效應的負電性。這都有利於骨痂的形成。治療應在骨折後一周開始為好。

7、對神經興奮性的影響:在電流作用時神經興奮性可發生以下變化:①陽極下興奮性降低——陽極電緊張;②陰極下興奮性升高——陰極電緊張;③長時間或大電流作用時,陰極下興奮性亦降低——陰極抑制。

8、電流的抗腫瘤作用:電流產生的酸鹼變化可使腫瘤組織變性壞死、分解。國內外都曾有人將電流進行動物腫瘤的治療實驗,並用於治療深淺部局部癌獲得較好效果。

「人類的身體是世界上最精細最微妙的有機組合,在這個組合中,有千千萬萬個細胞,每天都在生長,新陳代謝,各自發揮出不同的功能,使人類可以生活,行動,思想,感覺。所以,細胞的狀態對於人體的狀態是極為重要的,。如果我們能以一種細胞聽得懂的語言,指示細胞生長得快一點或慢一點,改變它們的功能,或組織新的細胞組織,那將是一項科學上的偉大突破。
轉發
加入這個小組»
>發布新話題
>去中國傳統文化小組

其它話題
我國古典詩歌對中學生人文素養的積極

㈡ 學習生物科學的可以到那些企業工作,特別是外企,都有哪些企業

生物的就業方向幫你查詢了一下,大概有如下這些企業和方向:

有醫葯公司,諾華、gsk等,做些 克隆、表達、純化、細胞培養、發酵等方面的
有診斷公司,羅氏等,做些分子診斷、蛋白檢測、化學分析、表面修飾等
有外包公司,美迪西、葯明康德等,給客戶做測序、合成多肽或核算、純化、葯理毒理、動物實驗、臨床研究等
有比較專業的生物公司,諾維信、英傑、普洛麥格等,做酶、分子、微生物等方面的。
還有儀器公司,ABI(已經被英傑收購)、PE(鉑金艾爾默)、賽默飛世爾等。去裡面做技術支持、應用工工程師的多些

祝你好運。

㈢ 何謂中心法則如何基於該法則來解釋生物形狀的遺傳和變異

中心法則(英語:genetic central dogma),又譯成分子生物學的中心教條(英語:The central dogma of molecular biology)
首先由佛朗西斯·克里克於1958年[1]提出,並於1970年[2]在《自然》上的一篇文章中重申:
"The central dogma of molecular biology deals with the detailed resie-by-resie transfer of sequential information. It states that such information cannot be transferred from protein to either protein or nucleic acid. (分子生物學的中心法則旨在詳細說明連串信息的逐字傳送。它指出遺傳信息不能由蛋白質轉移到蛋白質或核酸之中。)
是指遺傳信息從DNA傳遞給RNA,再從RNA傳遞給蛋白質,即完成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的過程。也可以從DNA傳遞給DNA,即完成DNA的復制過程。這是所有有細胞結構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則。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復制(如煙草花葉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為模板逆轉錄成DNA的過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對中心法則的補充。
中心法則經常遭到誤解,尤其與遺傳信息"由DNA到RNA到蛋白質"的標准流程相混淆。有些與標准流程不同的信息流被誤以為是中心法則的例外,其實朊病毒是中心法則現時已知的唯一例外。
遺傳信息的標准流程大致可以這樣描述:"DNA製造RNA,RNA製造蛋白質,蛋白質反過來協助前兩項流程,並協助DNA自我復制".
作用
中心法則是現代生物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規律之一, 其在探索生命現象的本質及普遍規律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極大地推動了現代生物學的發展,是現代生物學的理論基石,並為生物學基礎理論的統一指明了方向,在生物科學發展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遺傳物質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細胞的遺傳物質都是DNA,只有一些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這種以RNA為遺傳物質的病毒稱為反轉錄病毒(retrovirus),在這種病毒的感染周期中,單鏈的RNA分子在反轉錄酶(reverse transcriptase)的作用下,可以反轉錄成單鏈的DNA,然後再以單鏈的DNA為模板生成雙鏈DNA。雙鏈DNA可以成為宿主細胞基因組的一部分,並同宿主細胞的基因組一起傳遞給子細胞。在反轉錄酶催化下,RNA分子產生與其序列互補的DNA分子,這種DNA分子稱為互補DNA(complementary DNA),簡寫為cDNA,這個過程即為逆轉錄(reverse transcription)。
意義
由此可見,遺傳信息並不一定是從DNA單向地流向RNA,RNA攜帶的遺傳信息同樣也可以流向DNA。但是DNA和RNA中包含的遺傳信息只是單向地流向蛋白質,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蛋白質的信息逆向地流向核酸。這種遺傳信息的流向,就是克里克概括的中心法則(central dogma)的遺傳學意義。
任何一種假設都要經受科學事實的檢驗。反轉錄酶的發現,使中心法則對關於遺傳信息從DNA單向流入RNA做了修改,遺傳信息是可以在DNA與RNA之間相互流動的。那麼,對於DNA和RNA與蛋白質分子之間的信息流向是否只有核酸向蛋白質分子的單向流動,還是蛋白質分子的信息也可以流向核酸,中心法則仍然肯定前者。可是,病原體朊粒(Prion)的行為曾對中心法則提出了嚴重的挑戰。

熱點內容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總結 發布:2025-05-21 06:53:13 瀏覽:312
夜景英語 發布:2025-05-21 05:00:05 瀏覽:188
中學安全教育教案 發布:2025-05-21 04:19:50 瀏覽:517
做愛的教學 發布:2025-05-21 03:39:29 瀏覽:183
傑肽生物 發布:2025-05-21 03:31:26 瀏覽:234
風暴教學 發布:2025-05-21 01:54:07 瀏覽:649
一年級語文上冊二單元試卷 發布:2025-05-20 23:20:20 瀏覽:349
初二數學期末考試 發布:2025-05-20 22:00:40 瀏覽:127
裸體校園 發布:2025-05-20 21:56:21 瀏覽:950
廣州英語四級 發布:2025-05-20 21:53:57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