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第五中學
簡介:永川五中建校於1945年,原址永川板橋鎮,出入之迂也。五中人將愚公移山之精神加以變通,於1974年搬遷至永川市三教鎮陡溝湖旁。
注冊資本:233萬人民幣
『貳』 重慶主城中學排名
重慶市一中 重慶市教委直屬重點 重慶市沙坪壩沙南街2號 (023)65303495
重慶市南開中學 重慶市教委直屬重點 沙坪壩區
重慶市八中 重慶市教委直屬重點 沙坪壩區小龍坎 023-61703030
重慶市巴蜀中學 重慶市教委直屬重點 渝中區
西南師范大學附中 重慶市教委直屬重點 北碚區
重慶市育才中學校 重慶市教委直屬重點 九龍坡區謝家灣正街92號 68822468 86051188
川外附屬外國語學校(一外) 重慶市教委直屬重點 渝中區石橋鋪
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 2006年1月授牌 南岸區黃桷埡龍洞坡70號 62471190
重慶市求精中學校(六中) 渝中區
重慶市第七中學 沙坪壩區
重慶市第十一中學 南岸區
重慶市第十八中學 直轄後首批確認市重點 江北區
重慶市第二十九中學 直轄後首批確認市重點 渝中區鄒容路139號
重慶市三十七中 大渡口區唯一的市重點 大渡口區
重慶清華中學 直轄後首批確認市重點 重慶市李家沱土橋 023—62590560
重慶市復旦中學校 渝中區
重慶市巴縣中學 直轄後首批確認市重點 巴南區魚洞鎮黃溪口18號 (023)66222304
重慶市鐵路中學 九龍坡黃桷坪電力五村100號 023-68503808
重慶市楊家坪中學 九龍坡區楊家坪
重慶市南坪中學校 第三批市重點(2004授牌) 南岸區
重慶市渝高中學校 第三批市重點(2004授牌) 渝中區石橋鋪
重慶市兼善中學 北碚區
重慶市朝陽中學 北碚區
重慶市渝北中學校 原江北縣中學 渝北區(兩路)漢渝路38號 67829344(校辦)
重慶市江北中學 北碚區水土鎮新華路171號 023-68230292
重慶市鳳鳴山中學 沙坪壩區鳳鳴山36號 023-65209806
重慶市西藏中學 2005年9月授牌重慶市沙坪壩區歌樂山靜石灣25號 65503583
重慶市長壽中學 始建於1904年長壽區東面林庄壩上 023-40244047
重慶市萬州中學 直轄後首批確認市重點 重慶市萬州區五橋百安大道 58561769
重慶市萬州第二中學 重慶市萬州區
重慶市萬州第三中學 2006年1月授牌 重慶市萬州區
重慶市奉節中學校 第三批市重點(2004授牌) 重慶市奉節縣永安鎮環城北路80號 023-56596053
重慶市開縣中學
重慶市開縣臨江中學校 第三批市重點(2004授牌)
重慶市雲陽中學 直轄後首批確認市重點
重慶市巫山高級中學 2006年1月授牌
重慶市巫溪中學 2006年1月授牌
重慶市梁平中學
重慶梁平聚奎中學 2006年1月授牌
重慶市忠縣中學
重慶忠縣攏山中學 2006年1月授牌
重慶市涪陵第五中學
重慶市豐都中學校 第三批市重點(2004授牌)
重慶市璧山中學
重慶璧山來鳳中學 2006年1月授牌
重慶市大足中學
重慶市銅梁中學校 直轄後首批確認市重點 023-45632525
重慶市銅梁一中 2006年1月授牌
重慶市合川中學校 第三批市重點(2004授牌)
重慶市永川中學校
重慶市永川萱花中學校 第三批市重點(2004授牌) (023)49862902
重慶市永川北山中學 重慶市永川北山路4號 (023)49802951
重慶市江津中學
重慶市江津二中
重慶江津市聚奎中學 2004授牌 江津市白沙鎮郊
重慶市綦江中學 直轄後首批確認市重點
重慶市榮昌安富中學 重慶市榮昌縣安富鎮體育路19號 023-46321529
重慶市黔江中學 直轄後首批確認市重點
重慶市黔江區實驗中學
重慶市彭水中學 2006年1月授牌
重慶酉陽二中 2006年1月授牌
『叄』 重慶市涪陵第五中學校的辦學歷史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涪陵五中前身——今四川省、重慶市創辦最早的13所新式小學校之一「涪州官立模範高等小學堂」在涪陵城西秦義園誕生,由此拉開了涪陵五中在冠蓋里、秦義園持久辦學,振興與發展涪陵現代教育的序幕。
辛亥革命後,1911年,「涪州官立高等小學堂」改名「涪陵縣立高等小學校」,並實施「注重道德教育,以實利教育、軍國民教育輔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新教育方針,執行新的課程標准。
民國九年(1920年)12月,為解決涪陵高小畢業學生讀書難問題,四川省東川道道尹公署批准將涪陵縣立中學和涪陵縣立高小合辦,取名「涪陵縣立中小合校」。
民國十年(1921年)1月,四川省東川道道尹公署委任李述銘為校長。同年春,在秦義園涪陵縣立高小設初中部,「涪陵縣立中小合校」正式誕生。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秋,根據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規定,涪陵縣立中小合校小學部與中學部正式分離,小學部遷育園單設;中學部留原地,定名涪陵縣立初級中學校,簡稱「縣中」。
民國三十年(1941年),涪陵縣立初級中學開始辦高中,校名改為「涪陵縣立中學校」。
1950年4月,川東區涪陵行政專員公署決定,涪陵城內原有涪陵縣立中學校、涪陵縣立女子中學校、四川省涪陵中學校3所公立中學合並,實行高、初中分部辦學。高中部定名「省立涪陵中學」,校址在秋月門外秦義園,為川東行署文教廳直接聯系重點學校。
1955年7月,涪陵專員公署決定將「涪陵中學高、初中兩部分分為兩校辦理」,初中部即改為『四川省涪陵第五初級中學校』,今「涪陵五中」之名正式誕生。
1972年,涪陵五中開始招收高中。
1973年改名「涪陵第五中學校」。
1976年定名「四川省涪陵第五中學校」。
1981年被批准為四川省重點中學。
1983年,易名為四川省涪陵市第五中學校。
1997年重慶直轄後,改名重慶市涪陵第五中學校。
2001年,被確認為重慶市首批重點中學。
2003年8月,為支持國家三峽工程建設,涪陵五中整體搬遷至涪陵橋南天子殿居委辦學。
2010年5月,該校國際部成立。
2011年11月11日,學校舉行建校100周年慶典。
2014年,涪陵五中先後與涪陵七中、涪陵八中、涪陵十中、涪陵十七中、涪陵十八中以及涪陵區大順中學簽訂捆綁發展、合作協議。
『肆』 重慶五中學校好不好是重點中學嗎
你好,重慶廣益中學(原重慶5中),始建於1892年,從傳教士羅貝特·陶維新在重慶大梁子(今渝中區新華路)招收男生行課,1894年遷校至下都郵街23號(今解放碑美美百貨),由清廷川東道台批准,始稱廣益書院,1898年改稱廣益學堂,1904年由下都郵街遷往巴縣崇文里(南岸區黃桷埡現址),更名為廣益中學。1928年,因反教運動,學校與英國倫敦基督教公誼會脫離關系,由國人楊芳齡接辦,改制為重慶市私立廣益中學校。同年,四川省政府委員、川東軍閥劉湘親贈學校「江巴學校之冠」匾額。如今已有122年悠久歷史,校友遍及海內外,辦學碩果累累。
2001年進入重慶市聯招學校行列,是重慶市第一批市級「文明禮儀示範學校」、南岸區「示範中學」、2007年4月升為重慶市重點中學。「登高自卑,行遠自邇」是學校的校訓,校風為:「文明、進取、求實、創新」,教風是:「守德、樹人、學高、嚴謹」。「勤學、求真、多思、重行」是學風。
建議:咨詢一下在該校就讀和畢業的同學。
『伍』 有誰聽說過重慶巴三中和巴五中的
重慶巴五中和巴三中位於重慶市南岸區長生橋鎮,兩所中學都是初高中一體。
『陸』 重慶市江津第五中學校怎麼樣
重慶市江津第五中學校,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重慶市江津第五中學校更多信息和資訊。
『柒』 重慶三中和五中哪個好
肯定是三中啊。三中是重慶市重點中學,毫不誇張地說,就是重慶最好的中學,重慶名校都是說的一三八中和巴蜀,但是真正能和南開(三中)媲美的可能就只有巴蜀了。五中沒聽說過。
『捌』 重慶市五中在哪
重慶市涪陵第五中學校是涪陵百年教育發展的縮寫。其前身為始創於1870年的「涪州書院」,1877年更名為「桂馨書院」,1903年州署改書院為「官立模範高等小學堂「,1973年定名為「涪陵第五中學校」,1980年被批准為四川省重點中學,1997年重慶直轄後被確定為市級重點中學。2003年8月,學校由原址秦義園整體搬遷至涪陵橋南天子殿居委,新校佔地340畝,建築面積11.7萬平方米,建設投入1.6億余元,全面實現了標准化、現代化,成為三峽移民和涪陵教育投資的大手筆。 重慶市涪陵第五中學校位於涪陵城西長江之濱,白鶴梁畔,是一所現代化示範性高級中學,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現在是重慶市重點中學、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重慶市電教示範學校。學校現有教職員工400多人,教學班近110個,學生7000餘人。
『玖』 重慶市涪陵第五中學校怎麼樣
簡介:重慶市涪陵第五中學校,位於重慶市涪陵區,是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重慶市首批重點中學、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重慶市電教示範學校。 學校前身為創建於1903年的官立模範高等小學堂,先後經歷了涪陵縣立初級中學、涪陵縣第五初級中學校、四川省涪陵第五中學校、重慶市涪陵第五中學校等10多個發展階段。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佔地348畝,共有104個教學班,其中高中90個班,初中14個班,學生近7500人,在職教職工378人。
注冊資本:803萬人民幣
『拾』 重慶廣益中學(原第五中學)怎麼樣在重慶排名多少和石柱中學比起來哪個好些
相對而言,石柱中學要好一些,是市重點,而廣益還沒評上重點。重慶廣益中學(原重慶5中),始建於1894年,已有115年悠久歷史,校友遍及海內外,辦學碩果累累。 2001年進入重慶市聯招學校行列,是重慶市第一批市級「文明禮儀示範學校」、南岸區「示範中學」。「登高自卑,行遠自邇」是學校的校訓,校風為:「文明、進取、求實、創新」,教風是:「守德、樹人、學高、嚴謹」。「勤學、求真、多思、重行」是學風。以2001年進入聯招學校行業為起點,學校發展又步入了新的歷史時期,承百年底蘊,樹現代品牌,辦精品,出奇葩。而今,學校全體師生員工正昂首闊步,邁向新的征程——重慶市重點中學。 重慶石柱中學位於重慶市東南部,長江南岸,石柱縣城,創建於1910年,1982年被原四川省首批命名為重點中學,1999年又被重慶市首批確認為重點中學。學校佔地470畝,分初、高中兩個校區,在校學生10300多人,教職工470餘人。其中高中部佔地420畝,教職工323人,88個教學班,學生6100多人。學校先後獲得了全國精神文明先進集體、重慶市百佳文明單位、市級綠色學校、市級教育科研實驗基地先進集體等十餘項國家級、市級榮譽稱號。自恢復高考以來,已向高校輸送了萬余名優秀學生,其中考入清華、北大、中科大等名牌重點大學1711餘人,清華、北大20人。高考升學率達90%以上,是渝東地區享有盛譽的重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