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校園水吧出兌
Ⅰ 准備在 大連 開一家上海的「快樂檸檬」飲品店,請大家幫忙選地點。謝謝
不知道您的代理權拿沒拿下來啊!!!我個人的意見是等到明年在開啊!!!因為飲料的消費旺季是在夏天!!!我覺得定位很重要!!!您給的那網站我看過了~~~看上去是比較有檔次的那種快速消費品!!!!目前在大連的最具人氣的兩個地方也就是青泥窪和西安路商圈了!!!但是我覺得吧一杯七八塊錢價格就和麥當勞和KFC相差不是很多了(我說的意思是也許您代理的這口味確實不錯,但是適應市場得有個過程,這樣才能讓消費者了解知道他!!所以就像我說的,你最好在等等在開,等到來年開春的時候我覺得是最佳時機,因為現在天氣越來越涼的不是飲料產品的旺季,在一個就是我所說的,定位很重要我覺得第一家店必須在青泥開,分店可以考慮西部商圈。羅斯福,跟和平都是不錯的選擇啊!!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那裡有人氣!!!有人氣有一定有生意!!!要我說啊百年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啊!!!羅斯福也不錯!!!!和平有潛力!!!主要是看你定位了啊!!!記住第一家一定要在青泥窪商圈開!!還有就是《定位》看了很多回復!!我覺得校園根本就沒什麼潛力!!可以說一點都沒有!!!你絕的在校園周邊開你的東西和超市的瓶裝飲品有什麼優勢么???劣勢就不說了,最大的就是不方便帶進學校。打開了就必須喝完!!!所以說給你建議到學校開的人他們基本上就是沒做過快速品消費這個行業,在一個校園,工廠局限性太大,,天天就是那麼些人,就是一潭死水,遊客啦,流動人群了,逛街購物的人群很少很少,大部分就是以學生工人為主!!!不適合快速消費品的買賣。我覺得在等等在開!!!現在勝利地下有家呵呵效果怎麼樣你自己看看去吧!!
Ⅱ 徵求 論文II 兩篇 200分
《中學生消費透視》
春風吹遍了中國大地,國民生產總值年年遞增,人們的物質也因此有了很多的改進,生活水面也由溫飽奔向小康.使得父母對子女們「千依百順」,每月都會給零用錢他們,但青少年的消費額超乎想像地多,而且他們也不滿足現狀,肆意花費零用錢,對錢財根本沒有節約的觀念。今中學生這種自有一派的消費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探究一番。
吃名牌、穿名牌、用名牌……高消費浪潮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社會的許多角落,而曾被譽為一方凈土的校園也「在劫難逃」。無論是腰纏萬貫的「大款」,還是收入欠豐的「工薪族」,甚至土裡刨食的農民,只要條件允許,他們為孩子花錢似乎從不吝嗇。於是,在校園里,就多了那麼些打手機、聽MP3、穿NIKE、吃麥當勞的「校園款爺」。
最近我們小組對惠陽一中這所中學進行調查,發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95份,男生43份,女生52份。經過認真統計核查後加以分析後,得出以下結果:
一. 學生平時零用錢
1.每月零用錢
每天放學時,各個中小學校門口的一些雜貨店、小吃攤就熱鬧起來了,店門攤前圍滿了各年級的學生,店主攤販對學生兜里的幾個錢可是動足了腦筋。消費品市場上針對學生一族
而設計的各種學慣用品、生活用品也日益始豐富多彩起來。但是這些"追Cool一族"兜里到底有多少零花錢?
從我們可以看到學生月零用錢在50元以下的佔32%;50-100佔32%;100元以上佔了36%;且200元以上人數佔了33%.考慮到中學生的絕對人數,這個消費群體的消費能力不容低估.
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有了超高速的發展,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也許你會有疑問,只是中學生的零花錢怎麼會看到經濟高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呢?這要聯繫上面那個問題,中學聲零用錢的主要來源——家長,家長們就是組成中國經濟社會的元素,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如果家長們的工資每月不足800元,他還會給孩子每月200元的零花錢嗎?先不說零花錢過多會不會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單是從透過學生現象看社會本質這個方面來講,這個調查結果是喜人的,誰看了都會會心一笑。
2.零用錢流向
那麼青少年學生的零用錢平時都用在了什麼地方呢?統計結果顯示:用於娛樂消費的佔32%;用於購買書籍的佔19%;用於零食、飲料等佔了18%;用於其它消費的佔了31%;
書籍是學生成長的精神養分,現在的文化書市也較為繁榮,課外的,課內的;娛樂性的,電腦知識類的;趣味愛好類的,文學小說類的,等等書籍在圖書市場上都能買到,家長對於孩子購買書籍也持贊成態度,總希望孩子能多長知識,所以書籍消費成了學生零用錢的一大消費方向。但書籍消費遠低於娛樂消費.
現在中學生的消費領域已不止局限在購買學慣用品上,而上網、買衣服、買零食、娛樂等已逐漸進入高中生的消費領域了。每當放假,營業網吧、商店、娛樂場所總是火暴異常,上網、購物成為學生消費的領頭潮。從我們的調查看娛樂消費就佔了32%,我們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在現在市場上大大小小的網吧里,我們可以看到一群群高中生坐在電腦前上聊 QQ ,那種痴迷的樣子,是我們在校園里,難以看到的。據我們了解,在營業網吧上網,上網費用大約為 2.5元 / 小時,而且上通宵網的學生並不少。一個普通高中生每餐飯大約 3- 5 塊。然而有的學生在上網方面的消費遠遠超過他們的生活費。偶爾上網嘻樂聊天輕松一下並不是壞事,但學生上網時間通常不低於 2 小時。很多人在第二天的課堂上打瞌睡,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上網娛樂或許是e時代下的必然產物,可能這個數字會隨著信息通道的越發快捷而有所上升。
購買娛樂性物品其實是體現了青少年的獵奇心理,總是跟著時尚走。青年學生在消費活動中的獵奇心理,他們往往會被新產品食品、玩具、圖片、服飾所吸引,會不知不覺地「掏口袋」,對自己從沒接觸過的東西、游樂活動,總是心動動,去嘗試一下。這決定於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固有特徵對時尚有著本能的敏感;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自我意識急劇發展,他們強烈地需求社會承認他們的「自我價值」,承認他們是「不凡的新一代人」,這種心理驅使他們追求時尚。中學生本是消費者,但令人困惑的是很多學生不是根據自己的主觀需要和能力來決定自己的消費行為,而是盲目地講攀比。一部分中學生出現不良消費現象,究其原因,有中學生自身的思想偏差;當今社會發展良好,人民生活消費好轉,造成家長對子女消費行為的遷就,我們了解到,不少家長自己節衣縮食,卻給孩子設計了「吃的講營養,穿的要漂亮,玩的要高檔,用的要排場,」的理想模式。這種超前消費為特色的生活方式,助長了學生們的不良消費行為。
3.零用錢是否夠用
我們結合圖(3)這個圖表看這是一個零用錢是否夠用的調查統計圖,答是人數佔了60%,似乎說明不了什麼心理趨勢上的問題。但其中的幾份答卷讓人看了心裡百感交集,恐怕再好的心情也會頓時消失。
在96張問卷中,有幾份回答每月花費200元以上的問卷(不包括正餐費)。他們的回答是零用錢不夠用。這已經不是什麼社會發展快慢的問題了,而是非常具體的問題。每月200多元的零用錢還不夠用,不知一位下崗的工人或是靠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維持生活的人看到這份調查問卷時會是怎樣的感受,看到那樣的情景,我想誰也笑不出來了吧。
據了解,現在的社會上有成百上千的人在靠社會保障金度日,每天有一批又一批的工人下崗,全國還有數以萬計的人連最低生活保障金也拿不到,在靠乞討艱難過活,說這些並不是讓你去怎樣幫助他們,而是要明確自己手中的錢的分量,那不僅僅 圖(3)
是一打紙幣,更是父母的血與汗。我想,所有的父母給孩子零用錢都是為了孩子能更好的學習,而我們也要把這些錢用到該用的地方。
調查表明,現今中學生對自己作用的錢做過系統結算的人數較多,但沒想過的和從來不會想的佔了28%,這個比例較大,造成了中學生們亂花錢的懷習慣的,對青少年的成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二. 請客風
學生們和朋友消費時請客的佔了28%;AA制佔了45%;其他佔了一大
一股「請客風」正在一些中、小學校園蔓延,入隊、入團要請客;評上「三好學生」、當上 幹部要請客;考試、競賽取得好成績要請客;過生日自然也要請客。請客者中,排場些的是下館子,一頓幾十元、百把元不稀奇;中檔的或買一個大蛋糕,或到食堂要上幾個菜)吃一頓,開銷也不小;最簡單的是給全班五六十名同學每人買幾顆糖,也得花費二三十元錢。如此破費究竟是為什麼?
一位初二的學生說,他也不想這樣做,但是為了「面子」又不能不這樣做,同學都這樣,不能讓別人說自己太小氣。一位初三的學生解釋:「這是時尚!只有這樣才能顯示豪爽、夠朋友,請客送禮也是在衡量友情的深淺,這是一個潮流!」據悉,這種請客風在初三和高三的學生中尤為嚴重,一些學生節衣縮食攢零花錢,有的甚至不吃午飯。還有的學生為了這種時尚不顧家庭實際,把手伸向家長。許多同學開始的時候都沒有刻意的去做這些事,都是等到事件和資金相撞時才採取的消費,而之後便慢慢形成了習慣,同學
之間多多往來自然是好事,但不要把大量的零用錢開銷來當作友誼的籌碼,這不僅是種錯誤的消費心態,也是種不妥當的人際交往方式.
我們小組對於中學生的「請客風」,分析了「三憂」
一憂增加了家庭負擔。現在上上下下「減負」的呼聲極高,如果把亂收費等視為「狼」,那麼這股「校園請客風」就是「虎」。「狼」來了還可以找政府撐腰,而這由「小皇帝」們自己造出的「虎」來了,你找誰去?
二憂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在學校,孩子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文化知識、學習如何做人。「請客」之事既分散孩子的學習精力,更會讓奢侈風和虛榮心侵蝕孩子純潔的心靈。
三憂損害了學校形象。請客,就要用錢,因擔心家長不給,有的孩子往往就說學校又要收這費收那費,學校則會無故被罵一通或是因有人上告而受一場虛驚。
三. 購買動機
調查表明,中學生中求實購買動機較普遍,22%的被調查者有較強的求實動機,這些中學生購物時注重商品的質量和效用,理性傾向明顯。更希望通過消費行為表現自我,展示自己的個性,更注重所購商品的社會聲譽和象徵意義。
求美購買動機佔主導地位的被調查者有32%,高於求實購買動機.:商品「美觀別致」屬性的女生遠多於男生。把商品對人體的美化、對環境的裝飾、對精神生活的陶冶等作用放在更為突出的位置上,追求商品美感帶來的心理享受。
另有15%的學生求廉購買動機強烈。學生求名牌動機在消費動機中佔了31%,比例和求外觀動機差不多.占的比例較大.求名動機是一種以追求名牌商品或仰慕某種傳統的名望為主要特徵的購買動機.消費者對商品的商標、商店的牌號等特別重視,喜歡購買名牌產品.在購買時受商品的知名度和廣告宣傳等影響較大.一般而言,青年人、收入水平較高的人常常具有這種購買動機. 下面我們將做進一步的調查
四. 名牌意識
從我們的調查可以看到中學生們在購物時,挑選名牌的程度.對名牌「十分關注」的學生有15%,「一般關注」的有43%,「不太關注」的佔26%,「不關注」的佔16%.從數據中看出現今中學生的名牌意識十分的強.
和其他年齡段的消費者一樣,中學生仍然具有從名的消費特徵,這一時期他們對影視歌星、運動員、探險家、社會高層政客極為關注,尤其是對前衛名人更是趨之若鶩,因而便有了大批的「哈韓」、「哈日」族,我們也能看到穿著某球星隊服上學的中學生。針對這一消費特徵,許多以中學生為目標消費者的商家不惜重金邀請明星加盟代言產品。他們吃高級食品,喝高級飲料,穿名牌服裝,戴高貴首飾,逛精品商店。他們追逐的是豪華氣派。
一個品牌之所以成為名牌,是因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特別是近幾年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上去了,消費一些名牌產品,提高生活質量也在情理之中。當然,如果中學生在學習階段為了名牌而形成攀比之風,影響學習,這是不可取的。攀比名牌的問題不在於名牌產品本身,而在於中學生的心理。我想即便是沒有這些名牌,有的人也會用別的消費方式來進行攀比。所以,我認為:要改變如今中學生名牌消費中的一些不良現象,還是應該從思想素質教育入手,而非單一的排斥名牌產品。我們反對攀比,但不反對名牌.
在校園攀比風氣的影響下,許多學生認為穿、用名牌是跟得上時代的標志,是值得驕傲的,保持儉朴則是貧窮落後的表現。可是要知道,我們現在還只是中學生,沒有工作,沒有經濟收入,花的完全是父母的血汗錢。父母辛辛苦苦地供我們讀書,是希望我們全心求學,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如果我們一味地追求名牌,追求享受,這既不利於我們優良品質的形成,讓人變得虛榮,同時也難免會牽扯精力,消磨意志,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辜負了父母的希望。
五.手機消費
時代在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手機也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
上走進中學校園,隨處可見中學生在校園里拿著手機「煲」電話粥,或一邊走一邊投入的玩游戲,發簡訊。課時此起彼伏的手機響鈴干擾了正常教學秩序,手機不良簡訊的泛濫給學生成長帶來危害。
部門資深專家指出手機輻射對少年的發育成長具有一定危害作用。中小學生手機族在壯大,心靈和身體的健康均需要陽光呵護。在我們調查中,我們發放了95份問卷中有38個有手機,擁有手機佔了調查的40%。而其中他們的每月平均金額如圖(7)所示.0-50元佔了13%;50-100元佔了16%;100-200元佔了32%;200以上佔了39%;如此巨大的學生消費群體,及其巨大的每月手機金額讓我們不得不進行研究。
中學生的手機話費為什麼會如此高?據了解,中學生熱衷發簡訊是一個重要原因。惠陽一中的言同學說,自己平時很少打電話,手機費大部分花在發簡訊上,一天發四五十條簡訊是很平常的事。她說:「有時候在回家的路上就能和同學互發20多條簡訊。」他告訴我們,很多同學都是「拇指一族」,而話費也大多是花在了簡訊上。一位家長說了他的憂慮:「你說小孩一天發上百條信息,哪還有心思學習呀,早知道就不給他買手機了」。
我組成員對中學生擁有手機有幾點分析:
一是不安全。手機是貴重物品,孩子帶手機上學很惹事。上體育課或搞其他活動時容易丟失,給老師增加不必要的麻煩。一些不法分子見手機起意,專搶中學生手機,有的還傷了孩子。孩子之間因打手機和發簡訊息不當,也引起了不少糾紛。
二是影響學習。許多學校的任課老師反映,有的學生上課接手機,影響自己也影響老師和同學。有的學生偷偷發簡訊,壓根兒不注意聽講。已經發現多名學生因迷戀發手機簡訊成績下降。
三是引發攀比心理。只要手機新款一出來,總有許多中學生纏著父母買。給孩子買吧,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不給孩子買吧,怕同學瞧不起孩子,難為了家長,助長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六.壓歲錢
壓歲錢年年發,孩子們年年拿,那麼這些還未成年的孩子們手裡的錢到底流向了何處?因此我們小組進行了調查。
1. 壓歲錢多少。
通過我們的調查,壓歲錢在600元以下的佔了24%;600-1200元佔了33%;1200-2000元的佔了24%;2000元以上的佔了22%;從數據看出我國現今家庭的經濟情況較好。
富起來的孩子們按捺不住花錢的慾望,校門口的小店裡買這買那的學生多起來了,游藝廳里也出現了他們的身影,不少學生出手大方。
《純凈水是否「純凈」》
蒸餾水應該屬於接近100%的水吧!
經純水處理後的水叫純凈水。在居民家中飲用的各種非天然水較多的是純凈水。那麼,純凈水到底有多純呢?
飲用純凈水是指用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作為水源,採用水處理法,如蒸餾法、去離子法、離子交換法或滲透法等去除水中的無機或有機物後,通過臭氧裝置進行滅菌,並在百級清潔度的密閉灌裝條件下灌裝,產品的特點是不含任何添加物。
純凈水的主要質量指標有兩個:一是水的純凈程度,以電導率與高錳酸鉀值為主要檢查指標;二是水的衛生狀況,以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為主要檢查指標。目前,市場上純凈水產品質量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菌落總數超標,二是理化指標中的電導率和高錳酸鉀消耗量不合格。
專家提醒消費者:1、購買純凈水時,要仔細觀察水的透明度、看看瓶底有無絲狀沉澱,再將瓶子倒過來,看瓶蓋是否有滲漏。2、最好選用小瓶裝的純凈水,在整體純凈水中小瓶裝純凈水合格率較高。當使用大瓶裝純凈水時,建議在幾天內用完,因為瓶蓋打開之後,就會進入環境空氣,受到微生物侵襲,所以專家建議是幾天之內用完。3、最好選擇大廠名牌產品,因設備先進,質量體系健全,產品質量較有保證。
有關專家認為,正常人適當飲用純凈水,有助於人體的微循環,但不宜長期飲用。由於它不僅除去了水中的細菌、病毒、污染物等雜質,也除去了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如鈣、鎂幾乎被除凈。因此,長期飲用會影響體內電解質酸鹼平衡,影響神經、肌肉和多種酶的活動,特別是老人和兒童,如不及時補充營養鈣質,容易缺乏營養和患缺鈣症。
......
Ⅲ 校園水吧怎麼樣
裝修得比較好,可以無線上網,還有兩個鞦韆飲品有很多種,奶茶豆漿果茶。。。但版是上次去買豆漿發現他權家的豆漿就是用市面上買的豆漿粉沖的,不過紅豆豆漿會在裡面加一點紅豆,但是還是覺得2食堂的原磨豆漿比較健康口味一般,但是價格比學校裡面的其他冷飲店要貴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