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南洋中學校長

南洋中學校長

發布時間: 2021-08-21 19:26:53

❶ 鹽城市南洋中學所有老師

直接登陸該學校的網站,上面應該有的,找不到的話,可以在網路上搜索該學校的網址
你或者直接去該學校的保衛科,門衛那邊一般都有該學校所有老師的聯系電話的,上面理所當然的就有名字了,而且還有每個老師教什麼課的都有的。
建議你使用第二種方法。

❷ 上海市南洋中學2011年在任校長是誰

現在是華育的校長在南洋,原來的去市二了

❸ 最近突然在流傳上海交大南洋中學,跟普通高中還不一樣嗎

上海交大南洋中學跟普通高中並沒有本質的區別,不過上海交大南洋中學教學質量還不錯,學校擁有多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中學教育方面有一定優勢。

學校擁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完善的醫療保健系統和一流的體育場。學習上竭力幫助所有孩子投身於21世紀的競爭,以「育人為本、人文培育、美育特色、全面發展」為目標。

使每個學生有所收獲,大多數學生學有所成,致力於最大限度激發學生潛能,健全人格,獲得終生學習和生活的能力。



(3)南洋中學校長擴展閱讀:

辦學理念

重視科技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和探索精神。重視人文教育,以優秀的民族精神和現代意識完善學生的人格

校訓「祖國高於一切、榮譽在我心中、誠信禮孝勤儉、才華獻給人類」,是我校對人文教育在實踐中的詮釋和建設校園文化的指南。它寄託著我們培養學生所追求的理想,立德要求,博大胸懷的熱望。



❹ 有沒有人了解過上海交大南洋中學啊,貌似很厲害的樣子

上海交大南洋中學是經市教委批准成立的一所大型、高標准、現代化、寄宿制高級中學。佔地150畝,校舍建築面積約5萬余平方米。

學校擁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完善的醫療保健系統和一流的體育場。

學習上竭力幫助所有孩子投身於21世紀的競爭,以「育人為本、人文培育、美育特色、全面發展」為目標,使每個學生有所收獲,大多數學生學有所成,致力於最大限度激發學生潛能,健全人格,獲得終生學習和生活的能力。

學校吸納全國各地優秀師資,專職任教。教師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多元的潛質,給教學帶來活力。

(4)南洋中學校長擴展閱讀:

與上海交大南洋中學名字相似其他學校:上海市南洋中學

上海市南洋中學創建於1896年,是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新式中學,被民國著名教育家吳稚暉譽為「中國之伊頓」,有著悠久歷史淵源和深厚人文底蘊。

「民國第一外交家」顧維鈞、「亞洲攝影之父」朗靜山、文學泰斗巴金,著名社會活動家朱少屏等九烈士,「中國現代鋼鐵冶金學和陶瓷學先驅」周仁等23位中外院士,秦汾、吳南軒、丁石孫等40餘位高校校長,以及著名學者錢玄同、愛國將領方瑩等各界精英均曾就讀於南洋中學。

1956年學校改為公立學校,1959年被確定為重點中學,2005年被評為「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級中學」。

❺ 我想了解一下,上海交大南洋中學

1學校概況

學校擁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完善的醫療保健系統和一流的體育場。學習上竭力幫助所有孩子投身於21世紀的競爭,以「育人為本、人文培育、美育特色、全面發展」為目標,使每個學生有所收獲,大多數學生學有所成,致力於最大限度激發學生潛能,健全人格,獲得終生學習和生活的能力。學校吸納全國各地優秀師資,專職任教。教師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多元的潛質,給教學帶來活力。老中青結合,以中青年為主。老教師有驕人的成績,中年教師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青年教師有扎實的專業知識。
學校德育培養模式和策略:規范+選擇+修養,重視人文教育,以「自主實踐教育、校訓系列教育」為抓手,以「警校共建德育實踐基地、軍民共建德育實踐基地、沙家浜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藍天下至愛社會實踐基地」為載體,使學生學會學習、生活和做人。
學校教學培養模式和策略:合格+特長+素質,「承認差異、提供選擇、分類遞進、重點突破、多元培育、全面育人」,努力構建育人的精品工程——高考升學率;特色工程——藝術特長生錄取率;基礎工程——學科達標率,順利畢業。三者協調發展,形成學校的品牌效應。[1]

2辦學理念
重視科技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和探索精神。重視人文教育,以優秀的民族精神和現代意識完善學生的人格
校訓「祖國高於一切、榮譽在我心中、誠信禮孝勤儉、才華獻給人類」,是我校對人文教育在實踐中的詮釋和建設校園文化的指南。它寄託著我們培養學生所追求的理想,立德要求,博大胸懷的熱望。

3學校榮譽
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園、上海市誠信建設先進單位、上海市價格誠信自律先進單位、金山區文明單位、金山區四星級行為規范示範校、金山區十佳優秀民間組織等。

4學校校長
校長:董俊平
董俊平,男,76年4月12日生,漢族,文學學士,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在讀,大學優秀共產黨員。上海市教師學學會會員,金山區百名優秀青年教師核心組組長,金山區高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金山區青語會理事。
上海市魅力教師、金山區新長征突擊手、金山區優秀班主任。曾榮獲金山區園丁獎、金山區教育系統才藝大賽一等獎等榮譽稱號。
2000年9月,師范大學畢業進入上海交大南洋中學工作至今,熱愛教育事業,親歷並參與學校創建發展的全過程,熟悉學校的一草一木,對學校的師生懷有深厚的感情。
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一線語文教學、班級管理和學校教學管理工作。2004年破格提升校長助理,2005年競聘為副校長,分管教學工作。2005年9月任常務副校長,協助校長主持工作。2007年1月至今,任學校校長、書記。[2]

5學校地址
地址:上海金山區亭林鎮亭楓公路1915號

❻ 上海市南洋中學怎麼

簡介:上海市南洋中學創建於1896年,是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新式中學,被民國著名教育家吳稚暉譽為「中國之伊頓」,有著悠久歷史淵源和深厚人文底蘊。1956年學校改為公立學校,1959年被確定為重點中學,2005年被評為「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級中學」。學校一直堅守「知行並進,為己積福、為家增光、為國楨干、為天下肇和平」的育人思想,恪守「儉朴、好學、自主、求實」的校訓,繼承「愛國榮校、科教救國、依法治校、人文和諧」的辦學傳統。長期以來,以學制健全、設備完善、師資優良、教學上乘、人才輩出而聞名滬上。「民國第一外交家」顧維鈞、「亞洲攝影之父」朗靜山、文學泰斗巴金,著名社會活動家朱少屏等九烈士,「中國現代鋼鐵冶金學和陶瓷學先驅」周仁等23位中外院士,秦汾、吳南軒、丁石孫等40餘位高校校長,以及著名學者錢玄同、愛國將領方瑩等各界精英均曾就讀於南洋中學……2014年9月,學校順利完成整體改擴建,百年老校實現華麗轉身,面朝徐匯濱江、上海西岸。新的時代,學校積極推進「初高中一體化管理機制改革」,在傳承中創新,在傳承中發展,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廉潔文化教育和足球運動等特色項目繼續享譽全市,正在實現新的跨越、走向新的征程。
注冊資本:364萬人民幣

❼ 卓炯的簡介

1936年至1938年,參加共產黨的外圍組織——廣東民族抗日先鋒隊。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第四戰區主編《新建設》、《陣中文藝》雜志,還寫了一些小冊子,進行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工作。1941年回中山大學任教,先後任講師、副教授,與王亞南共同鑽研《資本論》。1946年,被國民黨列入黑名單,黨組織通知他轉移到香港,後僑居泰國曼谷,任南洋中學校長兼中共支部書記。1948年9月回國,在雲南參加地下黨組織的人民武裝斗爭。1949年3月,任雲南省人民反蔣自衛軍第二縱隊政治部主任。

❽ 上海市南洋中學的師資力量

現有教職工157人。學校教師平均年齡36歲;35歲以下佔56.45%。特級教師2名,區拔尖人才2位,區學科帶頭人2人,局學科帶頭人2人,區中青年骨幹教師5人。有29人次獲市園丁獎、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4人次獲全國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榮譽。

❾ 上海交大南洋中學是民辦的,算是所謂的貴族學校嗎拜託各位大神

上海交大南洋中學不算是所謂的貴族學校。

主要利用非國有資產自願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經市教委批准成立的一所大型、高標准、現代化、寄宿制高級中學。佔地150畝,校舍建築面積約5萬余平方米。

學校擁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完善的醫療保健系統和一流的體育場。學習上竭力幫助所有孩子投身於21世紀的競爭,以「育人為本、人文培育、美育特色、全面發展」為目標,使每個學生有所收獲,大多數學生學有所成,致力於最大限度激發學生潛能,健全人格,獲得終生學習和生活的能力。

(9)南洋中學校長擴展閱讀:

學校校長

董俊平,男,1976年4月12日生,漢族,文學學士,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在讀,大學優秀共產黨員。上海市教師學學會會員,金山區百名優秀青年教師核心組組長,金山區高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金山區青語會理事。

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一線語文教學、班級管理和學校教學管理工作。2004年破格提升校長助理,2005年競聘為副校長,分管教學工作。2005年9月任常務副校長,協助校長主持工作。2007年1月至今,任學校校長、書記。

❿ 你知道南洋模範中學和南洋中學的關系

南洋模範中學和南洋中學之間沒有關系,是兩所獨立發展至今的學校。

1、南洋模範中學歷史變革如下:

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大理寺正卿盛宣懷上奏朝廷,由他督辦的招商局、電報局盈餘項下每年撥白銀10萬兩,在上海舉辦南洋公學。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何梅生先生正式提出建議:「在本校創辦高等小學一所,以立模範。並於蘇省南北分設同等之小學八所將以開通內地之風氣,而並為他省之先導。」何先生提出的附小要「作為模範」,既賦予南洋附小辦學的目標和傳統精神,也成為1927年學校更名為「南洋模範」的傳統因素。

南洋公學附屬小學定於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2月1日,正式開學。1927年秋,南洋公學附屬中小學脫離南洋公學獨立辦學,由林康侯先生提議用「南洋模範」作為校名,是年定名為「上海市私立南洋模範中小學」。

1930年,南洋模範增設高中部,1938年秋季增設女中部,1948年秋,在七寶又增設初中部分校。1956年1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接辦全部私立學校,南模中學與成義中學合並,改名為上海市第七十一中學,自此學校改為公立。

1956年暑期,武康路上的武康中學高中部(前私立滬新中學高中部)並入第七十一中學。1958年上海市第七十一中學改回原名——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傳承至今。

2、南洋中學歷史變革如下

南洋中學創設於創設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是上海最早由國人民間自辦的新式中學堂。

19世紀中葉,在「廢科舉、興學堂、育英才」的口號下,王維泰(字柳生)在松江秀野橋畔開辦學堂,1896年,校址遷至上海城廂大東門內王氏家祠(省園),利用祠堂余房、庭園,並添建一幢二層七楹(間)的「洋樓」,命名:育材書塾,進行教學。

1900年,王培孫奉叔父王維泰之命,接辦育材書塾。此時中國北方遭遇八國聯軍入侵,上海也人心惶惶,學生減員,財政困難。育材書塾雖也慘淡經營,但在校長沈竹書和校董及眾教員齊心協助下,得於共度難關。王培孫接辦育材書塾後,曾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國後不久即將校名改為南洋中學,時為1904年。

1907年,學校在龍華路日暉橋購地6畝,(今校址中山南二路225號)。1908年,又購地18畝建新校舍。新校舍繪圖監工為滬杭鐵路工程師徐文炯,另由校董龔模代為建造宿舍樓二幢。次年新校舍落成,遂遷新址(遷新址後,原房屋歸育材小學使用,1949年後在此處辦中華路一小,1970年代末舊屋完全拆除)。

1910年,南洋中學學生人數已超過350人。1911年,南洋中學成立校友會,在校友會全力幫助下,南洋中學校園、校舍及教學設施日趨完善。1913年添建理化實驗室。1922年由校友王元懋承包工程,建成一幢新校舍樓。

1930年,為紀念建校35周年,校友會捐建了一幢南洋中學科技館,內有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及階梯教室。1938年租借公共租界內北京路鹽業大樓五樓10間房屋作教室開學,師生共500多人,教師均義務授課。直至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原校舍才得以全部收回。

1956年,南洋中學由私立改為公辦學校。

(10)南洋中學校長擴展閱讀

1、南洋模範中學師資力量如下

學校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截止到2019年7月,學校有特級教師、高級教師60餘人;市區名師名校長基地成員、領軍人才8人;區拔尖人才1人;區、局學科帶頭人10餘人;徐匯區教育局中青年骨幹教師10餘人;碩士研究生及具有碩士學位者40餘人。

百年南模,有優良的辦學傳統,注重人格教育,培養創新精神,教學質量上乘,以理科教學見長聞名滬上,也十分重視學生人文精神培養和使用技能訓練。籃球、交響樂、科技、美育、國防教育和社團活動是南模中學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特色項目。每年有300多人次獲國際、全國及上海市各類獎項。

2、南洋中學師資力量如下

截至2019年2月,在職教師9人入選上海市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攻關計劃」,15人入選「種子計劃」,入選人數位於上海市普教系統學校前列。學校42%教師具有研究生(含博士)學歷學位,42%教師具有高級職稱(含特級)。

數學、物理、語文三個學科組為區學科基地,數學信息、物理勞技學科教研組為區示範教研組。校友始終關心母校發展並提供捐贈,全校每年有近30%學生可獲得學校頒發的王培孫獎學金、金鑰匙獎學金、陸伯勛理科獎學金、張雨文文科獎學金、張明為新生入學獎學金以及為困難學生設立的助學金等。

參考資料來源: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校名的歷史由來

參考資料來源: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學校概況

參考資料來源:南洋中學—上海檔案信息網(南洋中學(附圖))

參考資料來源:南洋中學—2019版上海市南洋中學學校介紹

熱點內容
2017年四川數學卷 發布:2025-05-18 00:16:14 瀏覽:719
中國社會科學院暑期 發布:2025-05-17 23:31:35 瀏覽:687
簡單廣場舞教學 發布:2025-05-17 20:37:48 瀏覽:13
二級學科博士點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125
永興教師招聘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664
高中教師資格證考試用書 發布:2025-05-17 16:29:17 瀏覽:52
小學教師的條件 發布:2025-05-17 16:21:01 瀏覽:419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題庫 發布:2025-05-17 16:14:16 瀏覽:819
夏威夷群島地理位置 發布:2025-05-17 16:10:46 瀏覽:949
奴隸老師漫畫全集 發布:2025-05-17 16:01:34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