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中學生文萃

中學生文萃

發布時間: 2021-08-22 01:08:59

中學生文萃讀後感1000字

《中學生文萃》創刊時,我上高二。正是對寫作和投稿極其狂熱的時候。和很多人一樣,我從心底里歡呼這本雜志的誕生。我給它起的宣傳語是:這是一片屬於中學生的沃土,自己耕耘,自己收獲。
當時,並沒有公開徵集雜志的宣傳語。我和主編丁仁祖老師認識較早,我知道雜志創辦的過程,我說,中學生寫、中學生辦應該作為我們的一個特點。這條宣傳語後來印在雜志上,也印在宣傳頁上。
最早的特約中學生編輯有兩人,一個是我,一個是寶雞的張福剛。當時,想叫特約中學生編委,時任陝西教育學院院長沒有同意,他說成年人叫編委,中學生還是叫編輯吧。
每次去教育學院,我都會提一些刊物,是我平時收集的。我建議丁老師學習人家的長處,特別是裝幀設計,希望能洋氣一點。我不但當面給丁老師說,還多次寫信,但是,卻很難改變,一是雜志沒有錢請高水平的美術編輯,二是丁老師認為實在一點好。也許這也是刊物的一個風格吧。
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丁老師一個人在辦這個刊物。作為學生編輯,我力所能及地幫他做一點事。我以雜志的名義約不少人寫稿。一九九三年上海首屆東亞運動會點燃聖火的「東亞聖女」閻華也回信了。正在中國人民大學上學的童話作家馬璇應約寄來了稿子。丁老師還讓我以他的名義給當時的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寫信,希望他為刊物題詞,後來他果然題了詞。我也幫著看一些讀者來信,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個中學生說啟功寫的「中學生文萃」這幾個字不好看,像火柴棍棍。他可能不知道,這正是啟功的風格。
我的那些喜歡文學的好朋友,也被我介紹了過來。暑假,我們一起幫丁老師編稿,校對雜志。周盼紅住在市二十六中學,他騎自行車過來,進教育學院大門時,沒有人提醒他要領一個車牌,等到出門,問他要,他沒有,就走不了了。後來只好把車鎖到車棚,坐公共汽車回家。他曾辦過一份叫《追求》的手抄報,刊首語是他寫的,我選登在雜志上。劉峰的一組散文詩《被雨聲圍困的村莊》也是我編輯的。之前,在學校,我們有過短暫的交流。
我和很多人的第一次見面,也是在教育學院。王琪那時候還在陝西第一工業學校上學。張斌峰高考後,來編輯部送稿,他後來做過雜志「心靈之約」欄目的主持人。周盼紅也當過一個欄目的主持人,他的筆名叫安達。一九九四年暑假,在編輯部,我們送楊廣虎和閻妮一起去北戴河參加文學夏令營。
我們在教育學院的食堂吃飯,晚上就住在編輯部里。鋪一張涼席在樓道,幾個人躺在一起,涼風吹來,很是愜意,我們經常聊到很晚才睡。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我們這些人,後來大部分都做過報紙編輯和采訪工作。在《中學生文萃》的這段經歷,應該算是新聞生涯的最開始吧。
上大學後,我和雜志聯系越來越少。後來因為報刊整頓,雜志准備停辦,我還寫過回憶的文章,後來又說可以繼續辦下去。再後來,丁老師不再擔任主編。
雜志早已更換了名字,但是,我們這些人,還是喜歡以《中學生文萃》的名義聚會。時間流逝,如同小學生放學,開始是排著整齊的隊伍,人數眾多,頗具規模,走著走著,各到各家,長長的隊伍變短了。每當想起,難免會有一絲絲的難過,過去的日子真的再也回不來了。
有的人也聯系不上了,比如燕怡。我上大學後,他給我寄樣刊,給我寫信。我記得有一次他為雜志拉到了贊助,寫信告訴我,好像自己得到了很大一筆錢,興奮之情洋溢在紙上。而現在也找不到他了。
去年夏天,弟弟幫我整理堆放在老屋裡的那些雜志,其中也有《中學生文萃》,實在太多,他留下了一些,大部分都處理掉了。我感到惋惜,但也不能責備他。回到家,再看當年的雜志,竟然感到有一點點陌生。如此投入地去愛一本雜志,可能只有少年時代才會那麼去做,可惜我的少年時代已經離我越來越遠了。

⑵ 中學生文萃寫什麼題目為好

即將告別友情的時代

⑶ 中學生文萃讀後感《黑靈魂》

這本書,封皮色調單一,毫不艷麗。三個不起眼的蠅頭小字「黑魂靈」便是這本書的名字。樸素的封皮,低調的名字,反而為這本書平添了一絲神秘,讓人有一種去探索的渴望。
書中有很多個小故事,但讓我記憶最深的就是黑魂靈了。故事大概講得是一個傻子男孩餓暈在河岸上,恰巧遇到了放魚鷹的爺爺駕著小船路過這里。爺爺就把他救了並收留了他。於是他開始和爺爺一起生活,放魚鷹,而黑水手就是其中的一隻魚鷹,它正在很快的老去。
它幾乎抓不到一條魚了,不論它多用力的去扎猛子,都是沒用的,偶爾抓住條拇指大的,它就會顯出一副的尷尬的樣子,不知是交給爺爺還是自己吞下,這時總有幾只魚鷹去奪它口中的小魚,每次爺爺看到後都會嚇嚇那些魚鷹,之後把黑水手撈上來,讓它休息。這時爺爺總會安慰它。餵食時,總把最好的魚給黑水手,而其它的魚鷹卻都認為不公平,它本來就抓不到大魚,為什麼還要吃最好的魚。每到這時,黑水手總是陷入困窘而不敢去接爺爺的魚。直到有一天,它不見了,爺爺和男孩四處找它,最後找到了黑水手和一條三十二斤重的大魚。爺爺說,你這又何苦呢?
後來黑水手一直癱瘓著,它無數次想站起來,結果都失敗了,因為它把一生的力氣都用完了。爺爺也病了,之後爺爺就天天賣魚鷹,賣來的錢爺爺沒有用來治病,而是都收在包中。有一天,爺爺讓孩子去買白蠟燭和酒,然後再讓他挖個洞。爺爺用酒把黑水手灌醉,之後把它埋在洞里了,說過不了多久我也來陪你。
直到把黑水手埋好後,爺爺對傻孩子說,我要走啦!孩子點點頭。爺爺一連三天沒有吃,只是讓孩子走時帶上包,裡面有爺爺給他的錢,讓爺爺的身體隨水漂流,並告訴他,他不傻。第二天早上,爺爺離開了人世,孩子對著小船消失的方向說,我不傻。然後笑了起來。
讀完這個故事,黑水手和老爺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黑水手它擁有一顆孤傲的靈魂,它不屈從於日漸老去的命運,不甘心在被嘲諷的環境中屈辱地生活,那怕用盡生命的最後一點氣力,也要捍衛自己的榮譽和尊嚴。而爺爺卻是另一種品質,他偉大而勇敢。偉大是因為他處處都為孩子著想,勇敢是因為他能坦然面對死亡。
爺爺的死雖然只用了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卻給了我無盡的感觸,他一生堅強,卻又坦然面對不可抗拒的人生命運,終老而無憾。
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無論我們選擇不甘平庸,爭強好勝的一生,還是平淡踏實,與世無爭的一世,只要我們能堅守信念,坦然面對,生命都一樣精彩而富有意義。

⑷ 中學生文萃,夜夜想起媽媽的話文章

那年冬天,雪特別大,天特別冷。
肆虐的狂風像一頭受傷的野狼,高一聲低一聲地嚎叫了一整夜。我極不情願地從熱被窩里爬出來,裹上早已凍透了的棉衣棉褲,立刻感到徹骨的寒冷。定定地望著早已打好的行李卷,不爭氣的眼淚一個勁地在眼窩里打旋。「我還是別去上學了,行嗎,媽?」「不行!」媽一邊把手裡的柴草扔進灶膛,一邊回過頭來,「不上學,長大了……」一股濃煙從灶膛里噴出來,嗆得媽咳嗽了老半天,「不上學,長大了能有什麼出息?」
含淚咽下大半碗熱湯面,我在兄弟們的簇擁下,冒著漫天風雪上路了。媽抹著眼淚,顫巍巍地把一個花布包塞到我手裡:「拿上,這是你的學費飯費,出門在外不比家裡,該花的錢別捨不得,錢不夠了,寫封信回來,再給你寄。」我接過沉甸甸的花布包,我一下子感到自己長大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責任感開始在心底升騰。我知道,這個小布包里的那一疊面值不等的紙幣,是那頭不肥也不大的年豬換來的;我知道,媽所謂的「再寄錢來」,指望的還是喂大牆角的那頭連走路都打晃的小瘦豬;我更知道,為了喂大那頭小瘦豬,媽還要付出許多汗水。
走在幾乎無人涉足過的雪地上,媽又把連日來說過八百遍的話重復了兩百遍。說來說去,無非還是那兩句話——好好學,長出息。媽每說一遍,我都鄭重地點一下頭。
不知不覺間,熟悉的草舍熟悉的村莊走出了我們的視野。我再一次勸媽別送了,媽為我拍去身上的雪花:「好好學,長出息,別想家。」我含淚點頭,迎著風雪,走向遠方。過了許久,我回頭一望,媽媽還默默地立在風雪之中。我放下挎包,立正站好,給媽深鞠一躬……
此後,我一次又一次把足跡疊印在熟悉的鄉間小路上,媽也一次又一次地把我迎回送走。到1981年初秋媽再次送我的時候,我的書包里已經裝入了一張中專的錄取通知書。
小弟結婚時,我們兄弟4人相聚。酒酣耳熱,小弟問我:「這些年在外奔波勞頓,最難忘的是什麼?」我說:「是媽那兩句話——好好學,長出息。」大哥和三弟相視一笑:「兄弟所見略同。」於是,大哥提議,我們4人來到母親面前,畢恭畢敬地敬了4杯酒。媽喝了酒,一一囑咐我們:「好好學,長出息。」
好好學,長出息。兩句普普通通的話,一直激勵著我。在許多同學耐不住學校艱苦的生活條件哭著飛回父母羽翼下時,是媽那兩句話讓我留了下來;在繁重的工作任務幾乎將我壓垮時,是媽那兩句話讓我咬緊牙關挺直腰桿;在物質利益向我招手時,是媽那兩句話讓我不為所動。這些年,我一步一步地前行,靠的是努力,而動力正是媽媽的那兩句話。
夜夜想起媽媽的話。媽媽的話,簡單明了;媽媽的話,博大精深。讀媽媽的話,讀的是人生;實踐媽媽的話,實踐的是理想。得意時,想起媽媽的話,不會迷失腳下的路;失意時,想起媽媽的話,就會擦乾眼角的淚,堅定地繼續上路;迷茫時,想起媽媽的話,就能找到北斗,看到朝陽。

⑸ 上海中學生報和中學生導報文萃哪個

《中學生報》是中國教育界最富影響力的校園主流媒體之一,創刊於1981年。2006年被國家新聞出版署評為全國優秀教育教輔報。
《中學生報》立足廣東,面向全國,讀者分布密謀最大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外省發行呈良好勢頭。《中學生報》的讀者主要包括中學生、中學老師、學生家長以及教育專家、教育管理部門領導等。最新調查顯示,《中學生報》平均傳閱率為7人,有效讀者已逾百萬。 [1]

⑹ 評《中學生文萃》

學第一周周一班會,老班又領著全班同學重新學習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後,我深有體會.我作為一名中學生,應該時刻以規范來約束自己.做到准時到校不遲到,預備鈴響迅速進教室,課本學慣用品准備好.因故遲到應向老師報告,得到同意後才能進教室.上課時集...

⑺ 中學生文萃第六期讀後感五百

中學生文萃讀後感

⑻ 初中訂月刊有天天讀寫和中學生文萃,哪本好

這是因人而異的,看你喜歡哪些開葯,看看自己哪方面比較薄弱,當然是要鞏固自己薄弱的地方,考上好的高中,然後考上好的大學,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而不單單是是否有助於考試了?

⑼ 中學生文萃是書還是報刊

1-341 中國中學生報(文萃) 39.6是一種報刊。

熱點內容
臨沂市教育局網站 發布:2025-07-12 01:04:56 瀏覽:246
教師節資料50字 發布:2025-07-12 00:58:21 瀏覽:345
老師面試班 發布:2025-07-11 23:57:06 瀏覽:802
如何鋪地磚 發布:2025-07-11 22:46:37 瀏覽:232
田靜老師 發布:2025-07-11 22:21:52 瀏覽:758
文科生物會考知識點 發布:2025-07-11 21:32:18 瀏覽:808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學 發布:2025-07-11 21:21:02 瀏覽:729
寶藍色校園 發布:2025-07-11 20:31:21 瀏覽:714
幼兒教師演講稿精選 發布:2025-07-11 14:51:14 瀏覽:105
燃料電池歷史 發布:2025-07-11 13:49:58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