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白桑中學

白桑中學

發布時間: 2021-08-22 16:04:06

❶ 為何說是疏勒白桑

來源及分布

本品種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蠶桑科學研究所從疏勒縣農家桑樹中選出。屬白桑種。分布於喀什地區各縣,以疏勒縣栽培較多。

特徵

樹形開展,枝條細長稍彎曲,有下垂枝,皮灰褐色,節間微曲,節距6.2cm,葉序2/5,皮孔小,以圓形為多,14個/cm2。冬芽長三角形,棕褐色,尖離,副芽多而大。全、裂葉混生,全葉心臟形,裂葉缺刻較淺,缺刻數1—8個,平展,深綠色,葉尖短尾狀,葉緣乳頭齒,葉基淺心形,葉長14cm、葉幅12cm,較厚,葉面光滑,無縮皺,光澤較強,葉片平伸,葉柄細短。雌花,椹小而少,玉白色(圖版173)。

特性新疆和田栽培,發芽期4月15—18日,開葉期4月19—24日,發芽率82%,生長芽率18%,成熟期5月14—19日,是中生中熟品種。秋葉硬化期9月下旬。發條力強,側枝多,每米條長產葉量春57.7g、秋48.6g,每公斤葉片數春700片、秋450片,葉片占條、梢、葉、椹總重量的46.1%,年畝產葉量987kg。葉質中等,含粗蛋白質16.91—21.53%、可溶性糖9.34—16.24%。經養蠶鑒定,萬頭繭層量春4.47kg、秋3.21kg,壯蠶100kg葉產繭量春5.82kg、秋6.0kg。抗旱、耐寒性較強。

栽培特點

宜養成低、中干樹型。適時疏芽留枝,可增加產葉量。由於枝條多,發芽率高,適合條桑收獲。適宜新疆蠶區栽培。

❷ 白桑的介紹

白桑,是一種神秘而名貴的藏族花卉!她的含義是智慧。「白桑」也用來形容智者擁有很高的智慧。送給師長或你尊重的合適的人:一束水仙和白桑花,表示尊敬他的智慧。因為水仙表示尊重!在辦公室擺放白桑,表示擁有者對智慧的尊崇和渴望!此外,白桑是種樹,原本生長於西藏高原,很難將其繁殖在家中。在北京、上海一些居住在別墅區的有文化追求素養的富人家後院往往會種植一株白桑,表示對智慧的尊重和渴望。

❸ 為什麼是淮陰白桑2號

來源及分布

本品種是江蘇省淮陰縣農家品種。屬白桑種。二倍體。分布於江蘇省北部地區。

特徵

樹形稍開展,枝條細長而直,皮棕褐色,節間直,節距3.8cm,葉序2/5,皮孔多為小圓形,9個/cm2。冬芽三角形,棕紅色,貼生,副芽大而較多。葉卵圓形,平展,深綠色,葉尖銳頭,葉緣鈍齒,葉基近截形,葉長14cm、葉幅11cm,較薄,葉面光滑無皺,光澤強,葉片平伸,葉柄細短。雌花,椹小而多,玉白色帶微紅(圖版86)。

特性

江蘇省鎮江市栽培,發芽期4月8—16日,開葉期4月17—23日,發芽率64%,生長芽率14%,成熟期5月10—15日,是中生中熟品種。秋葉硬化期9月中旬。發條力強,側枝多,每米條長產葉量春57g、秋50g,每公斤葉片數春1200片、秋550片,葉片占條、梢、葉、椹總重量的34%,年畝產葉量1360kg。葉質較優,含粗蛋白質28.2—30%,可溶性糖10.5—11%。經養蠶鑒定,萬頭繭層量春5.2kg、秋4.1kg,壯蠶100kg葉產繭量春5.6kg、秋6.61屯。中抗黑枯型細菌病、污葉病、白粉病,中感黃化型萎縮病。抗旱性中等,耐濕性較強,較耐寒。

栽培特點

以用葉為主,應養成低、中干桑,並多養支幹,多留條,可減少側枝,作條桑收獲;養成高幹桑或喬木式,可增加產椹量,作果、葉兩用桑。適於長江流域和黃河下游地區栽培。

❹ 李世民的第三子吳王李恪的生平及後代

李恪,唐太宗第三子,母乃隋煬帝之女。

鬱林王恪,始王長沙,俄進封漢。貞觀二年徙蜀,與越、燕二王同封。不之國, 久乃為齊州都督。帝謂左曰:』吾於恪豈不欲常見之?但令早有定分,使外作籓 屏,吾百歲後,庶兄弟無危亡憂。」十年,改王吳,與魏、齊、蜀、蔣、越、紀六 王同徙封。授安州都督。帝賜書曰:「汝惟茂親,勉思所以籓王室,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外之為君臣,內之為父子,今當去膝下,不遺汝珍,而遺汝以言,其念之 哉!」坐與乳媼子博塞,罷都督,削封戶三百。高宗即位,拜司空、梁州都督。恪 善騎射,有文武才。其母隋煬帝女,地親望高,中外所向。帝初以晉王為太子, 又欲立恪,長孫無忌固爭,帝曰:「公豈以非己甥邪?且兒英果類我,若保護舅氏, 未可知。」無忌曰:「晉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舉棋不定則敗,況儲位乎?」帝乃止。故無忌常惡之。永徽中,房遺愛謀反,因遂誅恪,以絕天下望。臨刑呼曰: 「社稷有靈,無忌且族滅!」四子,仁、瑋、琨、璄並流嶺表。顯慶五年,追王郁 林,為立廟,以河間王孝恭孫榮為鬱林縣侯以嗣。神龍初,贈司空,備禮改葬。
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稱其肖己, 欲立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長孫無忌(文德皇後的哥哥)的反對。長孫無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個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後來,無忌輔立李治後 ,就借口「謀反案」殺李恪「以絕眾望,海內冤之」。在李世民的兒子中,數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卻死於冤獄。
從太宗立李治為太子以後賜吳王恪書可以看出,太宗逝世之前,他都還是很有野心的,太宗書誡之曰:「吾以君臨兆庶,表正萬邦。汝地居茂親,寄惟籓屏,勉思橋梓之道,善侔間、平之德。以義制事,以禮制心,三風十愆,不可不慎。如此則克固盤石,永保維城。外為君臣之忠,內有父子之孝,宜自勵志,以勖日新。汝方違膝下,凄戀何已,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故誡此一言,以為庭訓。」若吳王恪是個太過於本分的人,太宗也不必如此費盡苦心地告誡他。
李泰改封之地發現李恪後人

鄖縣發現的《李氏宗譜》為工楷謄寫的石印本,全譜兩冊,現保存於鄖縣白桑關高廟村村民李朝奎家中,由於年代久遠,這兩本家譜已有多處破損。《李氏宗譜》卷首為《上諭十六條》,這是唐王朝宗室治家家訓,接著便是李世民冊封李恪為吳王的詔書——《封吳王恪誥》。邢方貴在查閱了許多相關資料後認為,該地一支李姓村民,正是李世民的三皇子吳王李恪的後代。

攜譜從江西遷往鄖縣

李恪的後人在鄖縣,這聽來似乎像天方夜譚。不過,按家譜里的記載似乎又確有其事。

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李恪的第十一世孫李道攜其弟李術、李衍及家人逃往江西建昌隱居。自當時起,李唐王朝的這支後人便一直記載著家譜,到了清乾隆年間,李氏的一個支派攜家譜遷往鄖縣高廟定居至今。李朝奎家裡的《李氏家譜》便記載著這一分支此後直至1944年46代家族繁衍遷徙狀況。而據知情者介紹,鄖縣的《李氏家譜》與江西李氏後人的家譜的前半部分完全一致。

《李氏家譜》發現後,李氏後代相當的激動,不少人都想重新編修《李氏家譜》。今年65歲的李氏後裔李朝清是鄖縣白桑中學的退休職工,從1999年開始,他就開始研究李氏的家譜,經過幾年的調查考證,他自己畫出了李氏譜系圖,在其他李氏後人的幫助下,2002年,修繕後的《李氏家譜》正式問世。《李氏家譜》共印了50本,李朝清將其分發給了李氏的後裔,每戶一本。

❺ 想知道: 湖北十堰市鄖縣白桑關鎮高廟中學 在哪

學校位於湖北省鄖縣白桑關鎮高廟村街上,原來的高廟鄉。我也是這個學校畢業的!

❻ 白桑有哪些形態特徵

白桑原產我國。分布於全國各省份,以西北、東北、西南栽培較多,生長於海拔100~2470m的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喬木或灌木,喬木樹干單一而直立,枝條細長而直,皮灰褐或青灰色。芽較小,三角形或廣卵圓形。葉多為卵圓形或廣卵圓形,多為裂葉,也有不裂及裂與不裂葉混生,葉面深綠色或綠色,無毛,有光澤,平滑或糙,無縮皺,葉背色較淡,脈上有疏毛,脈腋有簇毛,葉尖為鈍頭、銳頭或尾狀,葉緣為鈍銳鋸齒,葉基淺心形,或截形;葉柄較長而細。花雌雄同株或異株,雄花序呈圓筒形下垂,花序柄細長,雌花序卵圓形或橢圓形,雌花短花柱或無花柱,柱頭內側具乳頭狀突起。聚花果橢圓形,成熟紫紅色、白色、貽紅色。

白桑

❼ 白桑關鎮的社會事業

白桑關鎮境內有各類學校22所,在校學生3927人,其中中學2所,小學20所,幼兒園1所,擁有中心學校管理機構1個,教職員工227人,其中高中級職稱150人,白桑關鎮的中小學生入學率100%,2007年白桑關鎮順利通過省政府和國家的「普九工程」驗收,達到了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標准。醫療衛生白桑關鎮境內各類衛生院(所、室)26個,其中鄉級衛生院1個,社區服務部站1個,衛生室、診所24個,在崗醫護人員62人,其中高中級職稱人員15人。從2006年開展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以來,極大地解決了農村人員就醫難、看病貴的問題。
廣播電視白桑關鎮境內文化基礎豐厚,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迅速。至2007年有鄉鎮廣播電視網路站1個,電視網路覆蓋24個行政村,電視網路入戶率達到98%,有線電視安裝率達96%以上。旅遊名勝白桑關鎮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關隘稱謂,境內名勝有雷峰埡隧道、高原水庫、梨花寨風光、石佛寺等。

❽ 關中白桑是什麼

來源及分布

本品種是陝西省周至縣地方品種。屬白桑種。二倍體。分布於周至、渭南等縣。

特徵

樹形稍開展,枝條細長而直,皮色灰黃帶青,節間直,節距3.3cm,葉序2/5,皮孔圓、橢圓形,6個/cm2。冬芽正三角形,棕褐色,貼生或尖離,副芽小而少。全、裂葉混生,裂葉多,缺刻深,深綠色,較平展,葉尖銳頭,葉緣鈍齒,葉基淺心形,葉長14cm、葉幅11cm,葉面光滑無皺,葉片平伸,葉柄細短。雌花,椹小而較少,玉白色或粉紅色。

特性

江蘇省鎮江市栽植,發芽期4月10—13日,開葉期4月15—22日,發芽率68%,發芽勢整齊,成熟期5月11—16日,是晚生中熟品種。秋葉硬化期9月中旬。發條力強,側枝較少,每米條長產葉量春90g、秋70g,每公斤葉片數春900片、秋500片,葉片占條、梢、葉、椹總重量的48%,年畝產葉量1200kg。葉質較優,含粗蛋白質19.92—27.71%可溶性糖10.13—經養蠶鑒定,萬頭繭層量春4.57kg、秋3.80kg,壯蠶100葉產繭量春7.35kg、秋6.5kg。輕感污葉病,中感黃化型萎縮病。較抗旱、耐寒。

栽培特點

宜養成低干密植栽培,可增大葉形,進行條桑收獲;零星栽植,應養成小喬木,以便整枝疏芽。適於陝西省中、南部地區及其相類似地區栽培。

❾ 吐魯番白桑是什麼

來源及分布

本品種又名吐魯番大白桑,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蠶桑科學研究所,從吐魯番縣農村地方品種中選出,屬白桑種。三倍體。分布於吐魯番盆地的吐魯番、鄯善等縣,以吐魯番縣葡萄溝栽培最多。

特徵

樹形開展,枝條細長而直,有下垂枝,皮棕褐色,節間直,節距3.7cm,葉序2/5,皮孔大小中等,橢圓形,10個/cm2。冬芽正三角形,棕褐色,貼生,副芽小而少,葉心臟形,平展,深綠色,葉尖銳頭或短尾狀,葉緣乳頭齒,葉基深心形,葉長11.6cm、葉幅10.9cm,較薄,葉面光滑,稍有細皺,光澤較弱,葉片平伸,葉柄細短。雌花,椹較少,中大,玉白色。

特性

新疆和田栽培,發芽期4月14—18日,開葉期4月20—23日,發芽率80%,生長芽率8%,成熟期5月14—17日,是中生中熟品種。秋葉硬化期9月上旬。發條力較弱,側枝少,每米條長產葉量春119g、秋62g,每公斤葉片數春654片、秋460片,葉片占條、梢、葉、椹總重量的44%,年畝產葉量1020kg。葉質較優,含粗蛋白質20.39—21.65%,可溶性糖9.06—12.77%。經養蠶鑒定,萬頭繭層量春5.23kg、秋3.38kg,壯蠶100kg葉產繭量春6.64kg、秋6.44kg。抗旱性強,耐寒性中等。

栽培特點

宜養成中、高幹樹型。9月下旬剪梢,可減少凍枯梢。適宜新疆各蠶區栽培。

熱點內容
美國研究生數學專業排名 發布:2025-07-12 02:36:31 瀏覽:902
臨沂市教育局網站 發布:2025-07-12 01:04:56 瀏覽:246
教師節資料50字 發布:2025-07-12 00:58:21 瀏覽:345
老師面試班 發布:2025-07-11 23:57:06 瀏覽:802
如何鋪地磚 發布:2025-07-11 22:46:37 瀏覽:232
田靜老師 發布:2025-07-11 22:21:52 瀏覽:758
文科生物會考知識點 發布:2025-07-11 21:32:18 瀏覽:808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學 發布:2025-07-11 21:21:02 瀏覽:729
寶藍色校園 發布:2025-07-11 20:31:21 瀏覽:714
幼兒教師演講稿精選 發布:2025-07-11 14:51:14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