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校園暴力扒衣服

校園暴力扒衣服

發布時間: 2021-08-31 21:39:47

校園暴力扒衣犯法嗎

犯法,侵犯隱私。

❷ 三名中國留學生在美凌虐同胞獲重刑 美國對待校園暴力有多嚴

美國怎樣治理校園暴力?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2015-06-28
□CFP供圖 有專家指出,和世界各國一樣,中國目前校園霸凌現象也日趨嚴重,但對這一問題的認識相對滯後,需要從「長遠發展的高度」來正視問題並著手解決。「霸凌事件愈演愈烈,可能導致孩子未來走向兩個極端:受欺負的孩子自卑,欺負人的孩子無視法律。這兩種情況對社會未來發展都將產生負面影響。」
■新聞背景
近來,國內外多起青少年施暴事件引發輿論關注:國內如浙江慶元4名初中生將一名小學生關在黑屋裡毆打,用繩拴脖子、用煙頭燙身體;國外如美國洛杉磯12名高中留學生對兩名女同學拳打腳踢、扒光衣服拍照、用煙頭燙傷乳頭。
上述案例使人們意識到,校園暴力已經成為多國面臨的頑疾,且呈現低齡化等趨勢。其他國家對這類案件的處置有什麼不同及可借鑒之處?
就美國校園暴力狀況,記者采訪了多次受理青少年犯罪案件的美國刑事辯護律師鄧洪。
電腦時代霸凌頻發
鄧洪從業18年來,處理過大量青少年和留學生刑事案件,不少牽涉校園暴力。據他了解,美國校園霸凌案例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左右開始增多。
「在80年代,一般認為美國人對孩子的教育屬於比較開放式的。有時候小孩子在校園里玩鬧甚至是惡作劇,美國的家長經常會說,『kidswillbekids』(孩子終歸是孩子),對孩子的行為都不會太介意。但是,80年代中期的研究、特別是心理學研究顯示,學校霸凌事件越來越嚴重。」
研究顯示,校園霸凌案例增多的主要原因是電腦時代來臨,「孩子們都在玩暴力電腦游戲,缺少社交及社交技能訓練」。
鄧洪說,電腦時代來臨過程中,美國社會更加多元化,而問題也隨之出現。例如,一些兒童對殘障、擁有不同膚色或不同宗教信仰的同學進行嘲笑,甚至暴力相向。
上世紀90年代,美國校園霸凌發生率達到高峰。當時統計顯示,每3個學生中就有一人受過同學欺凌。
鄧洪說,校園霸凌事件日趨增加,使當時的學生分成兩類:受欺負的同學和欺負人的同學。雙方各自結成幫派,頻發沖突。華裔學生幫派「華青幫」80年代在洛杉磯與拉丁裔學生幫派多次沖突,就是學生間「以惡制惡」現象的典型案例。
校園槍案敲響警鍾
由於美國憲法修正案賦予民眾持槍的權利,個別學生持槍進入校園,製造震驚全美的血案。
1999年4月20日,兩名學生持槍進入科羅拉多州哥倫拜恩高中,槍殺12名學生和1名教師,造成另外24人受傷。時隔一年後,加利福尼亞州斯托克頓發生校園槍擊案,5人死亡。
警方調查發現,上述兩起槍擊案中,行凶學生都是校園霸凌受害者。他們由於在學校被其他學生欺負,精神受挫,以殺人作為報復。
上述校園血案促使美國社會反省槍支泛濫問題,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校園霸凌現象。鄧洪說,校園槍擊案敲響了警鍾,使人們認識到,校園霸凌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受欺負的同學可能產生嚴重自卑心理、甚至自殺傾向,或者萌發報復念頭、做出過激行為;欺負人的同學由於法律不健全、懲罰不嚴厲,可能愈加無法無天,逐漸目無法紀,長大成人後經常觸犯法律。

❸ 小學生校外遭欺凌,被拖鞋抽臉衣服塞鞭炮,「熊孩子」該如何治理

2020年11月12日,廣西柳州市柳江區一名小學生被欺負的視頻在網上流傳。

在視頻中,穿著校服的男孩被一群男孩圍住。男孩跪在地上,被其中一個男孩踢到地上,然後他們輪流上前毆打男孩。

其中一個男孩脫下鞋子,猛擊男孩的頭部,而其他男孩繼續踢男孩。

更重要的是,其中一個男孩把一個點燃的爆竹放進了一個小學生的口袋裡。

視頻從頭到尾都伴隨著被打男孩的哭聲,讓人非常生氣。

有的孩子由於家庭原因,逐漸形成了脾氣壞、打架、擠別人等壞習慣。

無論如何,父母都應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予足夠的關注,並教會他們對與錯。

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能一味縱容,要給孩子適當的懲罰,通知他要做事。

當孩子受到壓迫時,也要告訴孩子,不能忍氣吞聲,要採取合理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❹ 遭遇校園暴力,我該怎麼

前不久,在朋友圈裡,一則關於江西永新幾名女生接連對一位下跪女生扇耳光、拽頭發實施暴力的視頻十分火爆。這條視頻長達5分鍾,在實施暴力期間,被打女生一言不發,而打人者一邊施暴,一邊還嬉笑罵臟話。

此前,網上還曝光了多起校園暴力事件:浙江慶元初中生暴打小學生事件;四川樂至3名未成年女生對另一名未成年女生施暴並拍下與受害女生裸著上身的合照;廣東汕尾,一名初中女生被十名女生扒衣服毆打,並被拍裸照、視頻上傳網路……

面對這一起起惡性校園暴力事件,我們也不禁要問:孩子們小小年紀怎麼就下得了如此狠手?是什麼原因造就了他們的暴力人格?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應當從中汲取什麼教訓?

家長看法:父母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長邱女士:這些出手打人的娃娃平常在家估計都是父母的乖孩子,如果不是視頻里的畫面,我都不敢相信孩子們竟會做出這種事兒!近期被曝光的幾起青少年暴力事件令我非常詫異,也感到痛心,如今個別孩子出現反差如此大的舉動,更應該引起所有家長深思。

孩子們喜歡模仿大人的舉動,如果家裡的父母都是以暴力解決問題,那麼孩子也容易誤入歧途。如果家庭生活中父母的相處方式就是爭吵、打架,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也有負面的影響。

家長趙

❺ 未剪輯的校園暴力扒衣服

這樣不好
我們要文明
不能隨便八別人的衣服

❻ 校園暴力,一群女大學生打一個女生並扒掉

告訴家長和老師或者直接打110

❼ 女孩在學校被一群女同學,扒光衣服,毆打辱罵,長時間折磨,圍觀的有很多男女同學,起鬨拍照,鬨笑聲不斷

不要找人去報復之類的,這種情況你直接提示法律訴訟,控告那些人賠償精神損失費,真的,不是玩笑

❽ 校園暴力事件案例

案例主要講的是未打掃衛生起爭執釀命案,三位在校學生均獲刑,具體如下:

鄭某、李某、鄭某某與被害人王某某系同班同學,2012年7月,因被害人王某某值日但未打掃衛生,鄭某某與王某某發生口角;之後,王某某在路過鄭某座位時在鄭某背部推了一下,引發推搡廝打;一旁的李某、鄭某某也參與到毆打中。最終造成王某某頭部重傷,後經救治無效死亡。案發當日,鄭某與鄭某某先後被警方抓獲歸案,李某在其親屬陪同下投案自首。

法院一審後,判處鄭某有期徒刑七年、李某有期徒刑二年、鄭某某有期徒刑二年。一審宣判後,鄭某、鄭某某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8)校園暴力扒衣服擴展閱讀:

沒有可以復制的青春,同樣沒有完全相同的校園暴力事件——盡管其中或許有著太多的共因可尋。因為,每一起事件中的「主角」,若總是面目模糊的「施暴者」與「受害者」,很可能意味著對他們的拯救與干預是隔靴搔癢式的。事件成因越復雜,在尋求解決辦法上,越需要耐心和見微知著,如此才能真正找出規律與破解良方。

對於這些未成年人而言,在當前刑法懲戒難以介入的情況下,他們最終基本上還是要回歸家庭,回到他們「熟悉」的成長環境。那麼,對他們的「改造」,就必然離不開對這種具體環境的干預。

熱點內容
語文練習與測試六年級上冊 發布:2025-05-16 05:07:12 瀏覽:666
英語代詞表格 發布:2025-05-16 04:23:00 瀏覽:442
生物之最 發布:2025-05-16 01:24:17 瀏覽:701
生物醫葯峰會 發布:2025-05-16 01:03:54 瀏覽:210
科倫博泰生物 發布:2025-05-16 00:28:34 瀏覽:308
徐老師來巡山投稿 發布:2025-05-16 00:26:18 瀏覽:571
桑巴雙人舞教學視頻 發布:2025-05-15 22:29:39 瀏覽:479
月子餐老師 發布:2025-05-15 22:16:43 瀏覽:160
人們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5 21:26:05 瀏覽:209
2017高考數學文 發布:2025-05-15 15:11:48 瀏覽: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