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坪中學
Ⅰ 有誰知道臨武盧家圩的歷史
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衡(陽)寶(慶)戰役,殲滅白崇禧主力4萬餘人。接著,解放大軍直驅南下,逼近郴州、永州地區。11月中旬,中共湖南省委召開有省軍區、解放軍46軍負責人和湘南四個地區地委書記參加的會議,會上成立湘南剿匪指揮部,確定郴縣地區嘉禾、藍山、臨武三縣為湘南剿匪重點,並對剿匪戰役作了周密部署。21日,46軍發布了湘南剿匪命令,由136師擔任主攻剿匪任務,在137師和郴縣分區部隊配合下,將敵徹底圍殲在湘南一帶。136師接到主攻任務後,立即進行總動員,並作出「從實際出發,靈活運用戰法,實行內線包圍,穿插分割並殲滅敵人」的戰略部署,決定從永州祁東縣境內兵分三路出發,408團擔任東路攻擊,經新田縣進入嘉禾、石橋、普滿一帶,直插位於臨武縣西南的華蔭山南麓。407團為西路,過新田縣境直攻藍山縣城,爾後插入華蔭山與東路部隊匯合,將從嘉禾、藍山等地南逃的殘匪夾擊並殲滅。406團為中路,經新田縣正義圩直逼嘉禾縣城,最後攻佔匪指揮中心藍山毛俊地區。
同月,郴縣地委通知李莎青赴郴面談,並在聽取匯報後,將嘉禾地下黨組織分布及活動情況轉告解放軍第46軍136師,並指示郴縣分區部隊所屬湘南支隊獨立團(雷孟炎部)配合136師做好在嘉禾、藍山一帶的剿匪准備。
29日,解放軍第136師406團、407團從祁東縣金蘭橋出發,越過新田縣境向嘉禾、藍山、臨武挺進。在逼近嘉禾時,師長曾雍雅與郴縣地委書記穀子元共同研究解放嘉禾的具體事宜。為了和平解放嘉禾縣城,減少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損失,郴縣地委、嘉禾地下黨組織交代革命元老李國柱之子李萼昭繼續做好李紫卿的轉化投誠工作。406團團長王世選以團部名義給國民政府嘉禾縣長李紫卿寫了一封具有勸降內容的信:
本部奉命解放嘉禾,拯救全境人民。閣下前曾派員與我軍聯絡願和平解放嘉禾,時致函閣下,盼即派員出城, 以免兵臨城下,全境人民累受炮火之災。
三年來人民解放戰爭已快結束,不久全國即將解放。現我入川大軍已於壹號解放重慶;入桂大軍解放廣西三大都市並收復縣城十八座;入黔大軍解放貴陽,收復縣城數十座。在三年解放戰爭中,我軍殲白、李匪幫將近六百萬人,俘將級車官將近一千五百名。當我大軍挺進平津時,傅作義將軍接受毛主席八項和平條件,北京和平解放;我軍向湖南長沙進軍時,程潛、陳明仁將軍高舉義旗,長沙和平解放。……白崇禧在湘南憑借粵漢、湘桂兩路,在衡寶間阻我大軍南下,(我軍)只在邵陽一戰,(就)殲其主力四個師,白匪抱頭鼠竄,回師廣西老窠。我軍進入廣西,並沒遇到白匪的任何抵抗,(白匪)頭也不回地往西南逃跑。事實告訴了戰犯們,告訴了反動派們,(這些人)只有放下武器才是出路,不然的話,跑到天涯海角,解放軍也要最後將其殲滅。
我們想閣下早已認清時局,當我大軍進抵湘南,即派員(與我們)聯絡,願和平解放嘉禾。這是很好的,我們歡迎。
根據戰場情況,136師臨時決定將406團兵力分為兩路。以二營為一路,配屬團炮兵連、團偵察連兩個班,12月5日6時,在新田縣橋下洞與團主力分開,向嘉禾奔襲。另一路為團主力一、三營,長途奔襲直搗匪心臟部位藍山火田渡、毛俊,威脅敵情指揮中心。
12月初,解放軍偵察員來到廣發鄉中心小學直接找臨時負責嘉禾地下黨組織工作的李華春聯系。李華春派人到楚江把家中珍藏的《嘉禾縣志》首頁上的木版地圖取下交給偵察員,並派黨員李天祥隨偵察員到新田縣,向136師406團首長匯報嘉禾境內敵我力量的情況和地形狀況。
得知解放大軍壓境,嘉禾國民政府當局受到極大震懾。12月2日,縣長李紫卿帶領縣政府、縣自衛隊和警察中隊部分人員悄然轉移出城,在石羔、甫口一帶伺窺時局和城內外動靜。
5日晨,解放軍406團二營冒著雨寒急進到達廣發圩。中共嘉禾地下黨組織按既定分工,立即組織黨員和「紅鷹社」成員分頭做炊事、搞宣傳。廣發中心小學地下黨員、紅鷹社社員用五色紙寫了以「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打倒地主惡霸、土豪劣坤」、「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內容為主的數百份宣傳標語並將眾幅標語以及事先由李瀝青寫好並油印的《迎接嘉禾解放告全縣同胞書》迅速張貼在坦坪、石橋、蓮荷、珠泉等村口和縣城門口路段。李瀝青、李寰熙、毛中心、李曼格、李良德等人則隱蔽在縣城東門小溪的閣樓上編發《迎解快報》,號召全縣同胞以實際行動迎接解放大軍的到來。解放軍進駐廣發圩適逢圩日集圩,但不抓夫、不擾市、不嚇唬群眾,紀律嚴明,深受群眾歡迎。廣發圩、水頭嶺、大塘等村群眾紛紛前往路口和扎營處,給解放軍送來熱氣騰騰的茶水,體現了熾熱的軍民深情。
在廣發圩短暫休整後,解放大軍組織一個突擊隊,由事先了解嘉禾情形的偵察員陳國鈞率領,攜帶輕武器走在前頭,大部隊和重型武器隨後跟進,前往解放縣城。行進至清偉鄉蓮荷路段時,解放軍遇國民黨南京交警總局中將郭墨濤殘部逃匪,敵人在平世村附近向解放軍虛晃數槍後,頭也不回地向南嶺山方向逃去。
過了蕎麥塘村,解放軍兵分三路,一路進駐石羔背村、一路進駐含田村、一路進駐文家村,分別占據城東的文廟嶺、城北的含田村後壠山和城西北的禁山嶺等高地,形成包圍狀逼近嘉禾縣城。戰斗部署就緒,指戰員用望遠鏡觀察縣城周圍動靜,發現城南、城東、雙涼亭等地敵人在活動,即命令迫擊炮手向城南門口雙涼亭方向開了三炮。頓時,城外交警殘部驚慌失措,抱頭向車頭橋方向逃竄;城內守員緊閉城門,亂作一團。接著,解放軍指戰員發動政治攻勢,宣傳黨的開明政策,迫使敵人速降。下午4時,解放軍浩浩盪盪從東門進城,五星紅旗高高插在東門城樓上,縣城解放了。晚上,在城外等觀時局的國民政府縣長李紫卿派人交信給解放軍406團,說明離城原因,允諾翌日率部進城交械受編。6日晨,李紫卿帶領縣自衛大隊、警察中隊和政府職員,按照預先規定地點和形式,在縣立中學交械受編,共有150餘人,交出長短槍100餘支,其中機槍2挺,電話總機1部。此後兩天內,解放軍安排人員對原縣政府、警察局、自衛隊的檔案進行清理,隨即查封,對舊軍政人員進行集訓。
縣城及大部分地區解放後,嘉禾城裡城外,上上下下,到外洋溢著一派喜慶的氣氛。廣大人民歡欣鼓舞、奔走相告,革命歌曲村村唱響,秧歌舞蹈處處盛行。縣城在縣立中學操場召開群眾大會,舉行聲勢浩大的遊行活動。廣發鄉中心高小等眾多老師白天堅持教書外,還在晚上趕排文藝節目,練唱革命歌曲,扎制燈籠火炬等,以豐富多彩的活動慶祝解放和勝利。
(二)清剿匪部殘余的戰斗
衡寶戰役後,國民黨交警總局東南辦事處主任王春暉指揮的交警5個總隊、1個旅和中將謝聲溢指揮的湘南縱 隊、保一師等反動武裝盤踞在嘉禾、藍山、臨武一帶負隅頑抗。根據王、謝匪部兵力集中控制著廣大山區,並有反動政權支持等特點,解放軍採取「以集中對集中」的辦法,以軍事進剿為主,政治攻勢為輔的方針,集中六個團的兵力,東西合圍,中路突破,全面追剿嘉禾及附近一帶匪部。
11月29日,408團從祁東縣歸陽鎮與在金蘭橋鎮的406團、407團同時出發向新田、嘉禾挺進。為秘密接敵,團部採取小部隊化裝成地方幹部和籌糧隊先行,爾後主力跟進方式向目標奔襲。12月4日,到達距嘉禾邊境七公里的新田太平圩,經向群眾了解,證實普滿圩一帶盤踞著國民黨交警十七總隊隊長雷中和部殘余和國民黨交警總局東南辦事處中將謝聲溢指揮的「湘南縱隊」。團部便命令偵察排前往偵探,一營隨後跟進。在當地兩位村民的帶領下,排長李德友秘密沖進貴賢鄉茶塢村雷中和家,雷中和在其妻掩護下膽喪逃脫。李德友隨即靠近普滿圩側邊庵子里的匪司令部,並出其不意向內投擲手榴彈,敵人被炸死傷數人。戰斗中,李德友被敵匪的手榴彈擊中,壯烈犧牲①。
接著團部命令一營對殘匪的活動地貴賢鄉普牽山一帶進行急速包圍。敵人在山上構築了工事,重機槍、機槍火力交叉掃射,一營七連進攻3小時,造成傷亡20多人,仍未攻下普滿陣地。迂迴進攻的八連、九連也同樣遭到敵人的頑強抵抗,而且敵人越打越多,部隊只好暫緩攻擊,偵察敵情,重新調整兵力布置。
經全面偵察,原來就在我軍進攻的前一夜,王春暉調集2個支隊800多武裝潛伏增援普滿敵軍。據此408團團長馮松雲將二營調往普滿,重新調整火力。
5日凌晨,408團一營、二營向普滿敵人發起攻擊。部隊先用炮火封鎖敵人的退路,解放軍發揚趕打近戰夜戰的特點,猛打猛沖,沖入戰壕里同敵人展開肉博戰。刺刀見紅,敵人雖然有先進的武器,畢竟沒打過正規戰,紛紛被斃倒下,有的則趁著夜幕逃往縣城方向。經過二十五分鍾激戰,解放軍共消滅敵匪125人,全殲匪「湘南縱隊」第四支隊一大隊,俘大隊長厲英等八十三人。接著,408團乘勢而進向南奪占臨武盧家圩,主力迅速向華蔭山挺進。
在控管縣城、穩定局勢的同時,解放軍406團命令二營部隊迅速向南挺進。一路打入泮溪鄉袁家村一帶,只遇到零星槍炮的抵抗,解放軍便進入袁家村。一路向南平鄉塘村方向進發,配合大部隊圍攻湘南一帶殘匪總部。
郴縣分區部隊、第137師早已對湘南一帶殘匪形成了外線包圍圈。12月5日,第136師各路進剿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奔襲和迂迴穿插任務,並在華蔭山以北的嘉禾塘村圩、藍山竹管寺等地區對敵形成內線包圍圈。匪首王春暉所率國民政府交警第二、四、十四、十七、十八總隊殘部、保一師及嘉禾、藍山、臨武三縣自衛隊殘余共計一萬二千餘人被分割圍困。其中交警十八總隊殘部、四總隊一部和交警二旅二千餘人,被解放軍406團主力部隊包圍在塘村圩一帶。敵人的防禦部署和指揮被打亂,腹背受擊,首尾不能相顧。6日夜,406團二營在塘村北面與敵接觸,營長趙華指揮營部猛打猛沖,殲敵一個排,但大股敵人趁夜脫逃。翌日凌晨,指戰員發現在西側高地上有敵人,當即命令四、六連出擊,敵人倉惶向西逃竄。解放軍不顧疲勞,在當地群眾協助下緊追敵人,行至藍山縣詹家坊路遇國民黨交警十八縱隊的大股土匪。面對大股土匪,解放軍談判小組沉著冷靜,採取以弱制強、以假制假策略,命令司令員在敵翼兩側吹響沖鋒號,迫擊炮手則炮轟敵陣營,虛造圍敵聲勢,擊破了敵匪「假投誠、真頑抗」的鬼把戲,智擒包括增援人員在內的敵匪一千餘人,活捉敵縱隊長汪瑞文。詹家坊戰斗結束後,解放軍主力返回塘村圩。隨後數日,406團按上級安排與407團、408團三面合圍並攻佔匪首王春暉總指揮部毛俊圩。136師所屬部隊也從此陸續就地轉入零星搜剿殘匪的階段。12月15日整個嘉藍臨戰役宣告結束。幾天後匪首王春暉在逃至長沙湘江碼頭時被守候多時的解放軍擒獲。
在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縣廣發鄉排樓村
Ⅲ 了解家鄉的歷史故事,愛我桂陽為題寫一篇徵文稿。
桂陽是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郡,有著深厚的人文歷史和秀麗的自然風光,尤其是近些年來,隨著文明城市和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古郡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激發廣大青少年愛家鄉愛自然的情懷,引導他們用眼睛去發現和挖掘身邊的美,用筆去書寫和謳歌美的自然美的人文,讓美的桂陽展現在世人面前。即日起,桂陽縣青少年文學愛好者協會和桂陽縣教育基金會聯合舉辦「愛我家鄉尋美桂陽」徵文活動。
為確保徵文活動有序開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徵文活動主題
「愛我家鄉 尋美桂陽」
二、徵文活動要求
徵文體裁以散文和詩歌為主,字數兩千字以內。要求藝術地描寫我縣自然風光和人文地理,抒發出真情實感,生動形象地再現出桂陽的名山勝水和美麗鄉村的面貌變化,做到言之有物、行文流暢、文字鮮活。
三、徵文時間和投稿方式
徵文截止時間為2015年11月30日。要求用電子文檔,統一以word文檔形式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所有文稿請註明作者姓名(學生則註明指導老師)、通訊地址和聯系電話。
四、獎勵辦法
1、徵文截稿後,將邀請有關專家組成評委會,分小學組、中學組、成人組,對所有參評徵文進行統一評選並向獲獎者頒發獲獎證書及獎金。
2、獲獎文章將在《舂陵文苑》、《今日桂陽》、《桂陽文學》及相關網站優先發表。特別優秀的文稿向省市一級文學刊物推薦。
五、工作要求
歡迎社會各界人士積極投稿,各學校要廣泛發動,精心組織,並挑選出優秀作品參與徵文活動。各鄉鎮學校每校學生推薦作品不少於2篇、教師作品不少於1篇。城區學校每校學生作品不少於10篇、教師作品不少於3篇。
Ⅳ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縣、亂收學費.我倆女兒在坦坪鄉公立中心小學讀書,收了200元學雜費初中收了300元學雜費...
你是一個SB么?人家也要賺錢養家,你想想,你賺錢還不是想盡辦法各種手段都出才能賺到錢,人家老師就不要活了啊!都互相體諒一下,一個學期4個月也就多了500,每個月100快,買你的孩子心安。
Ⅳ 湖南省嘉禾縣有哪些高中
確切的說是三所
前面的老鄉弄錯了啊 嘉禾二中高中部現在垮了 沒高中了 只有初中部
嘉禾一中算一所 在新校區
嘉禾一中老校區就是現在的嘉禾五中 那裡有復讀生 也有好幾百人
其次就是坦坪的一所職高了
真正的高中就只有嘉禾一中了
悲哀~~~嘉禾的教育越來越不受重視了
Ⅵ 鄉鎮高中與縣一中差多少
確切的說是三所
前面的老鄉弄錯了啊 嘉禾二中高中部現在垮了 沒高中了 只有初中部
嘉禾一中算一所 在新校區
嘉禾一中老校區就是現在的嘉禾五中 那裡有復讀生 也有好幾百人
其次就是坦坪的一所職高了
真正的高中就只有嘉禾一中了
悲哀~~~嘉禾的教育越來越不受重視了
Ⅶ 蓮荷鄉的湖南省嘉禾縣蓮荷鄉
蓮荷鄉位於嘉禾縣縣境西北,距縣人民政府駐地城關填8公里。東臨坦坪鄉和鍾水鄉,南與盤江鄉相鄰,西北接廣發鄉。鄉政府駐蓮荷墟場,轄石燕、石丘、蓮荷、平世、樓胡、大田嶺、小鳳、松家、富陽、水溪10個村,1個居委會。鄉內田土肥沃,荷塘遍布,每到夏季,蓮子飄香,荷花爭艷,又因設有圩場,故而得名蓮荷圩。鄉政府以駐地蓮荷圩去「圩」字為名。1961年始設蓮荷人民公社,1964年撤消公社建制,將所轄平世、蓮荷、松家、富陽、水溪、大田嶺、樓胡等行政村劃屬廣發公社;將石燕、石丘、小鳳等行政村劃屬坦坪公社。1978年,又將劃出的10個行政村歸回合並,復為蓮荷公社。1984年改為現名。全鄉總面積2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51.4公頃,3880戶,14018人。境內石燕河、平世河、水溪河流經境內,境內土地肥沃,鄉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經濟作物以優質煙葉、三味辣椒、花生、豆子、各種小水果為主。境內水利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水產養殖業和客貨交通運輸業發展很快。鄉年工農業總產值8500萬元,年財稅收入100萬元。境內有省道215線與縣城相連,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2000年搬遷新建了鄉農貿市場,100%的行政村實現「水、電、路、訊」樣樣通,90%的村道實現了水泥硬化。鄉內設有中學1所、小學10所、醫療機構1個 。
特產:水溪辣椒
歷史文化:哭嫁歌
2008年通過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等方式,新引進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項目有2個,爭取了S215線蓮荷段油化改造工程,投資100萬元以上項目有12個,有力地推動了項目建設,促進了我鄉經濟的穩步發展。2008年完成GDP7398.5萬元,農業總產值6287.2萬元,工業總產值1111.3萬元,人平純收入4593元,分別比2007年增長305萬元、505萬元、260.5萬元、242元。
我們把加強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著力點來抓。通過採取政府引導、市場拉動、典型帶動、政策推動等措施,確立標准化、生態化發展方向,狠抓了烤煙、果木種植、生態養殖三大板塊經濟,完成了樓胡煙水配套工程,爭取36萬元實施馬婆寨煙水配套工程。目前,我鄉建立生態農業示範園1家,牲豬養殖百頭以上的規模大戶5戶,新增烤煙種植 面積300多畝,新增沼氣池21座。爭取資金180萬元對石燕村土地進行了整理;投入資金18萬元完成了盤江水庫、大田嶺水庫渠系的改造工程;完成馬婆寨自然村人飲工程。農業基礎地位得到不斷鞏固,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為構築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始終把維護全鄉社會政治大局穩定作為鄉人民政府的最大責任。堅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整治,全力實施「五五」普法,提高全民法制意識,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深入了開展「察民情、解民憂」和「大接訪、大下訪、大整治」活動,全年共處理信訪案件36起,,確保了全國「兩會」、「五一」、「十一」、「北京奧運會」等特防期間「零上訪」。大力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基層維穩網路建設和責任落實,排查各類矛盾糾紛40多起,做到了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及時化解在基層。我們充分發揮政法綜治部門的職能作用,穩控多起突發事件,嚴厲打擊刑事犯罪行為,有效維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通過開展鄉與鄉、村與村之間的睦鄰友好活動,較好地消除了各類宗派矛盾糾紛,做到了邊安內和
認真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移民扶持等惠農政策,全面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和種糧積極性。積極爭取林業扶持,加大了對林業投入力度,採取有效措施,提高退耕還林質量。實行了免費義務教育,今年惠及學生1706名,其中初中生430名,小學生1376名,減免學費4萬元。新農覆蓋面擴大,全鄉參合農民8960人,參合率達到65%,660人共獲住院補償90萬元。通過培訓農民工860人次,輸轉農村剩餘勞動力5000餘人,實現勞務收入3800萬元,認真落實好優撫政策,召開了在鄉復退軍人代表座談會,走訪了200名80歲以上老人,為他們發放了慰問品。加大了對弱勢群體和災民的救助力度,74名孤寡老人、孤兒、重度殘疾人和252戶特困戶分別納入「五保」、「農村低保」,初步建立了社會保障體系。
Ⅷ 嘉禾高中教育水平如何
確切的說是三所
前面的老鄉弄錯了啊嘉禾二中高中部現在垮了沒高中了只有初中部
嘉禾一中算一所在新校區
嘉禾一中老校區就是現在的嘉禾五中那裡有復讀生也有好幾百人
其次就是坦坪的一所職高了
真正的高中就只有嘉禾一中了
悲哀~~~嘉禾的教育越來越不受重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