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要來家訪
1. 兒子上小學一年級,老師要來家訪,請問有經驗的媽媽來說說,家訪要准備什麼
就是來家裡了解了一下孩子的情況,家長及家庭的情況,來的時候感覺像朋友一樣聊聊天咯,也沒什麼特別緊張的,lz放心。。。。
2. 小學三年級老師來家訪該說什麼好
答--老師家訪是老師了解學生學習就好的方法,家長要支持老師對孩子在家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如實和老師講,共同和老師培養好孩子。
3. 小學老師來家訪怎麼辦、
老師來的時候不要頑皮,叫家長不說你的壞話。
4. 老師來家訪要准備什麼
可以提前把房間收拾整潔,准備好自己對孩子學習方面的問題,具體准備如下:回
1、把房間收拾干凈,家庭成員答不要穿著睡衣接待老師,顯得不夠莊重和禮貌。
2、和孩子一起把老師迎進門入座,給老師倒杯水。讓孩子在老師面前安靜坐下,表現得大方自然,禮貌地和老師對話,不要東跑西跑只顧自己玩耍。孩子可以自我介紹,也可以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
3、老師若有興趣,可以讓孩子帶領老師參觀下自己的小書房、書架上讀過的繪本、繪畫的作品以及DIY小製作等等。
4、家長可以適當向老師介紹自己的教育理念,表示願意配合老師的工作,並留下手機、微信等聯絡方式。老師離開時,和孩子一起送老師到門口,並禮貌道別。
注意事項:
1、家訪時家庭成員需做到熱情、不卑不亢、善於交流,表現出最真實的一面即可,切勿扭捏做作,反倒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
2、家長和孩子可以以輕松的心態來迎接「家訪」這件事,表現出最自然的狀態、最大的誠意就好,這也是孩子學習生活中的必經之路。
5. 小學三年級老師來家訪該說什麼好
第一,和老師介紹孩子在家的實際學習和生活情況。比如寫作業時間、做家務情況等等,這樣可以讓老師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第二,和老師詳細了解孩子在校情況,最近有什麼特殊地方需要家長一起關注,有哪些需要家長表揚,哪些需要家長和老師一起幫助孩子的地方。第三,針對和老師溝通的情況,制定關於孩子的改進和表揚計劃,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是要給孩子好的確切標准。最後,家訪後也可以和孩子溝通一下。針對改進計劃與孩子確認,可以根據孩子意見進行進一步調整。
6. 老師來家訪需要准備什麼東西
為了讓家長更好地配合學校工作,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老師要來家裡進行家訪。那麼作為家長,要做好哪些准備呢?
1、安排好時間。
老師進行家訪之前,一般都會打招呼。家長要安排好時間,最好所有的家庭成員都在場。因為這樣可以讓所有人都了解孩子的情況。
2、拖鞋、紙杯、水果等物品的准備。
最好准備一次性拖鞋、一次性紙杯,這樣可以更衛生。當然也可以准備一些瓜子、水果之類。老師不一定會吃,但是會顯示處家長的待客之道。
3、回想一下孩子最近的表現,取得了哪些進步。
尤其是在學習上取得了哪些進步,對學校和老師准備說哪些表示感謝的話語。這些話,可以讓老師在以後的工作中,對自己的孩子更加關心。
4、孩子存在哪些問題,尤其是在家裡面的問題,希望老師提出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
孩子還存在很多不足,在學校就拜託老師了,那麼在家庭教育中還存在哪些困惑,希望老師給點什麼建議?
5、衛生打掃,主要是客廳。
一個家庭的衛生情況,直接顯示出家風家貌。老師來之前一定要打掃好衛生,尤其是客廳,其他房間老師去的可能性比較低。這樣會給老師留下很好的印象。
6、與孩子溝通好,不要太興奮,同樣不要太拘謹。
老師要到家裡來,最緊張的可能是孩子。有些孩子會顯得很興奮,內向的孩子又會顯得很拘謹。這樣都不利於交流,讓孩子放輕松,就像家裡來了客人一樣對待。
7. 老師要來家訪應該和老師說什麼
學正小學一位班主任劉老師,已經開始對全班37名學生進行家訪。每天下午,劉老師會去約好的家庭家訪,一天走三四戶,到晚上9點半結束。
「我去家訪時,這位媽媽也剛進家門。她對我說,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可以請爺爺奶奶帶,她一周回來看望一次;上小學了,就要自己多花些時間陪,多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思想,培養好的習慣。」李老師說。
家訪對於老師了解一個學生的情況是有好處的,但是卻不能改變一個學生的環境。
8. 老師要來家訪怎麼辦
老師來家訪其實並不可怕,做好以下幾點就可以輕松避免挨罵和尷尬,具體如下:
1、看習慣
老師來家訪,首先看孩子在家是什麼狀態。比如,是不是愛惜自己的東西,拿出的東西會不會歸回原位,與家人說話是不是態度良好等等。孩子的習慣是在平時積累養成的,家長並不能靠一時的突擊改變孩子的習慣。
2、看溝通
家訪的時候,老師通常和家長聊得比較多。其實這個時候,老師也會偷偷觀察,孩子在干什麼。不少家長有一個誤區,過分地鼓勵孩子要多發言,敢於表達,卻往往忽略了,傾聽也是一種能力。
3、看父母
家訪時,老師也會觀察父母的言行舉止以及對孩子教育問題的參與度,因為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有一個家庭,老師去家訪的時候,媽媽不在,爸爸和爺爺、奶奶接待了老師。
老師問出的所有問題,幾乎都是奶奶答的,爸爸很多都說不知道,甚至還要打電話去問媽媽。這些小細節,都可以看出父母雙方,在家庭教育中的參與度高不高。
4、看房間
大多數孩子都有自己的房間或相對獨立的學習空間,老師家訪時也會到孩子房間看一下。比如看一下房間擺設,玩具、書本整理得如何,這些常態下孩子生活學習的環境,這個空間是否整潔有序,可以看出孩子的生活習慣,也折射出孩子的學習習慣。
(8)小學老師要來家訪擴展閱讀:
老師家訪的注意事項:
1、提前帶孩子整理下自己的房間、書桌、玩具、課本等;將房屋打掃干凈,簡單准備一些茶水小食,穿著得體大方。還有在家最好不要穿著睡衣接待老師,顯得不夠莊重和禮貌。
2、和孩子一起把老師迎進門入座,給老師倒杯水。讓孩子在老師面前安靜坐下,表現得大方自然,禮貌地和老師對話,而不要東跑西跑只顧自己玩耍。孩子可以自我介紹,也可以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
9. 老師來家訪我們家長應該怎麼做
家訪是每個家庭都會面臨的事情,但是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家訪,讓人覺得手足無措的。
方法/步驟
1,也有老師去看孩子們的書架上有什麼樣的書,比如房間整整齊齊,孩子們有沒有獨立的學習空間等。 這是為了了解孩子平時的特長和喜好。
2,看父母:老師最關心的是家庭關系,夫妻關系是否融洽,是否與老人同住,平時由誰接送等,老師最關心的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誰更關心孩子,誰更關心孩子的教育。 監護人的職業,社會資源,時間自由等也可以作為選擇委員會成員時的參考。
3,看孩子:新生家庭訪問是班主任了解孩子的重要手段。 教師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看孩子:1。 個人情況。 包括性格類型,表現力,思考邏輯,生活習慣,身體協調性等(可能有老師讓孩子當場跳幾根繩子)。
2.在學習之前做好准備。 對於准幼小的生命,老師可能會讓孩子寫下自己的名字,檢查握筆的姿勢,筆順是否正確,並在現場進行指導。
家長一定要認真聽,接受分數。 這也是家長配合老師,加強家庭學校教育的好機會。
家長盡量不放過家庭訪問。 在老師的考察中,監護人參與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家長和孩子都在場,老師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情況。 因此,建議家長在約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在家等老師。 為了不讓出差盡量不加班,也不讓老人一個人處理, 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在家庭訪問中的介紹,提問回答,監護人「向前沖」,不讓老年人代替。
注意自由裁量權。 老師問孩子的個人問題時,新入學,新入學的孩子的表達可能不清楚。 這時,來自監護人的信息變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