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天津大學師生比

天津大學師生比

發布時間: 2021-09-20 03:38:03

❶ 天津大學的前身是什麼大學

天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重點大學,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學校座落在天津的高校園區南開區七里台,校園佔地面積14657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

肇基學府 洋洋大風(初創時期)

天津大學的前身北洋大學始創於中日甲午海戰之後。當時天津海關道盛宣懷通過直隸總督王文紹,稟奏清光緒皇帝設立新式學堂。光緒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1895年10月2日),光緒皇帝御筆欽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並由盛宣懷任首任督辦,校址在天津北運河畔大營門博文書院舊址。從此,誕生了中國近代的第一所大學。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北洋西學學堂正式更名為北洋大學堂。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津京,學堂校舍為敵兵所霸佔,設備、文檔案卷遭毀壞,學校被迫停辦。以後不容學堂復課,至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4月學堂方在西沽正式復課。1912年1月,北洋大學堂改名為北洋大學校,直屬教育部,1913年又改稱國立北洋大學,此後一直沿用此校名至1928年更名為國立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止。

天津北洋西學學堂一開創就是名符其實的大學,並以高水平的新式大學出現。創辦之始就援照美國模式辦學,在功課設置、教學內容、教科書、教學方法上,全面引進西方教育模式。學堂設立頭等學堂(大學本科)、二等學堂(預科),學制各為四年,經過八年,培養出專門人才。同時,資送頭等學堂畢業生出國留學也是學堂創辦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創辦之時,頭等學堂設專門學(即科系)四門:工程學、礦務學、機器學、律例學,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學堂增設鐵路專科,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又設鐵路學堂,上述學門皆為當時中國社會所急需,體現了北洋大學「興學救國」的創辦宗旨。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北洋大學堂開學復課時,分設法律、土木工程、采礦冶金三個學門,後應外交需要附設法文班、俄文班,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開辦師范科,至此北洋大學已成為包括文、法、工、師范教育諸科,初具綜合性的新式大學。

校史沿革
——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大事年表——

天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重點大學,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學校座落在天津的高校園區南開區七里台,校園佔地面積14657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

肇基學府 洋洋大風(初創時期)

天津大學的前身北洋大學始創於中日甲午海戰之後。當時天津海關道盛宣懷通過直隸總督王文紹,稟奏清光緒皇帝設立新式學堂。光緒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1895年10月2日),光緒皇帝御筆欽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並由盛宣懷任首任督辦,校址在天津北運河畔大營門博文書院舊址。從此,誕生了中國近代的第一所大學。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北洋西學學堂正式更名為北洋大學堂。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津京,學堂校舍為敵兵所霸佔,設備、文檔案卷遭毀壞,學校被迫停辦。以後不容學堂復課,至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4月學堂方在西沽正式復課。1912年1月,北洋大學堂改名為北洋大學校,直屬教育部,1913年又改稱國立北洋大學,此後一直沿用此校名至1928年更名為國立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止。

天津北洋西學學堂一開創就是名符其實的大學,並以高水平的新式大學出現。創辦之始就援照美國模式辦學,在功課設置、教學內容、教科書、教學方法上,全面引進西方教育模式。學堂設立頭等學堂(大學本科)、二等學堂(預科),學制各為四年,經過八年,培養出專門人才。同時,資送頭等學堂畢業生出國留學也是學堂創辦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創辦之時,頭等學堂設專門學(即科系)四門:工程學、礦務學、機器學、律例學,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學堂增設鐵路專科,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又設鐵路學堂,上述學門皆為當時中國社會所急需,體現了北洋大學「興學救國」的創辦宗旨。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北洋大學堂開學復課時,分設法律、土木工程、采礦冶金三個學門,後應外交需要附設法文班、俄文班,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開辦師范科,至此北洋大學已成為包括文、法、工、師范教育諸科,初具綜合性的新式大學。

篳路藍縷 窮理振工(專辦工科時期)

1919年原采礦冶金學門又分為采礦學門、冶金學門。1917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對北洋大學與北京大學進行科系調整,北洋大學改為專辦工科,法科移並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工科移並北洋大學。從此,北洋大學進入專辦工科時代。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在教育上試行大學區制,北洋大學改稱「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不久大學區制廢止,北洋大學暫稱「國立北洋工學院」。

從1920年6月起,北洋大學專辦工科,設有土木、采礦、冶金三學門;後學門改稱系,至1935年北洋工學院設有礦冶、土木、機械、電機共四個系(內分七個工程組);為了提高學術及技術水平,北洋工學院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開始成立研究所,1934年,其組織章程(含招考研究生)經教育部核准,1935年初,開始招收研究生,首屆研究生於1937年「七·七」事變前畢業,並被授予碩士學位。

三工連理
薪火相承(抗戰時期)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7月30日,天津淪陷。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幹,設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3月,西安臨時大學改稱國立西北聯合大學。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聯大改組為西北大學、西北工學院、西北師范學院和西北醫學院。

國立西北工學院由北洋工學院與北平大學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和私立焦作工學院合組而成,學院設在陝西固縣古路壩,初設土木、電機、化工、紡織、機械、礦冶、水利、航空八個系,後又增設工業管理系。

1941年10月,中國工程師學會及各專門工程學會在貴陽舉辦聯合年會。藉此相聚之機,各屆北洋校友就復校事宜進行了磋商,會談決定在呼籲恢復國立北洋工學院的同時,籌設私立北洋工學院,由全國北洋校友共同籌辦。在此壓力下,國民政府行政院於1942年12月將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學升格為國立英士大學,將其工學院劃出,獨立為國立北洋工學院,任陳藎民為代理院長,因工學院地處浙江泰順百丈口鎮,故史稱「泰順北洋工學院」。與之相呼應,李書田於1944年春在西安籌建了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下設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兩系,並以北洋治學精神主持西京分院,分院學生刻苦攻讀,奮發讀書蔚然成風。
百川歸海 西沽重興(理工結合時期)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天津收復。北洋廣大師生和各地校友提出了恢復國立北洋大學的強烈要求。1946年初,教育部正式下令恢復國立北洋大學,著力在天津西沽北洋大學原址復校。此後,泰順北洋工學院、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學院和北平部(理學院院長陳藎民接受「北平臨大第五分班」,建立北洋大學北平部)四校師生先後返津參加復校。

1946年10月22日北洋大學正式復校開學。復校後的國立北洋大學,在原來工學院的基礎上,增設了理學院,從此北洋大學進入理工結合時期。工學院初下設土木、水利、采礦、冶金、電機、航空、機械、化學工程學系八系,後增設建築工程學系和紡織工程學系;理學院設置與工學院關系密切的物理、化學、數學、地質學四個基礎學科系。復校後,北洋大學以「研究高深學術,培養專門人才」為宗旨,制定了「決不忽視窮究學理,同時注重科學應用,使理工有機結合起來」的教學方針,並積極付諸實施;同時,成立土木、水利、采礦、冶金和化學工程等五個工程研究所,積極開展學術交流與科學研究,並著手招收研究生,以培養高級專業人才和研究人員,被各界譽為「科學建國的堡壘」。

校史沿革
——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大事年表——

天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重點大學,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學校座落在天津的高校園區南開區七里台,校園佔地面積14657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

肇基學府 洋洋大風(初創時期)

天津大學的前身北洋大學始創於中日甲午海戰之後。當時天津海關道盛宣懷通過直隸總督王文紹,稟奏清光緒皇帝設立新式學堂。光緒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1895年10月2日),光緒皇帝御筆欽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並由盛宣懷任首任督辦,校址在天津北運河畔大營門博文書院舊址。從此,誕生了中國近代的第一所大學。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北洋西學學堂正式更名為北洋大學堂。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津京,學堂校舍為敵兵所霸佔,設備、文檔案卷遭毀壞,學校被迫停辦。以後不容學堂復課,至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4月學堂方在西沽正式復課。1912年1月,北洋大學堂改名為北洋大學校,直屬教育部,1913年又改稱國立北洋大學,此後一直沿用此校名至1928年更名為國立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止。

天津北洋西學學堂一開創就是名符其實的大學,並以高水平的新式大學出現。創辦之始就援照美國模式辦學,在功課設置、教學內容、教科書、教學方法上,全面引進西方教育模式。學堂設立頭等學堂(大學本科)、二等學堂(預科),學制各為四年,經過八年,培養出專門人才。同時,資送頭等學堂畢業生出國留學也是學堂創辦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創辦之時,頭等學堂設專門學(即科系)四門:工程學、礦務學、機器學、律例學,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學堂增設鐵路專科,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又設鐵路學堂,上述學門皆為當時中國社會所急需,體現了北洋大學「興學救國」的創辦宗旨。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北洋大學堂開學復課時,分設法律、土木工程、采礦冶金三個學門,後應外交需要附設法文班、俄文班,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開辦師范科,至此北洋大學已成為包括文、法、工、師范教育諸科,初具綜合性的新式大學。

[ 回頁首... ]

篳路藍縷 窮理振工(專辦工科時期)

1919年原采礦冶金學門又分為采礦學門、冶金學門。1917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對北洋大學與北京大學進行科系調整,北洋大學改為專辦工科,法科移並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工科移並北洋大學。從此,北洋大學進入專辦工科時代。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在教育上試行大學區制,北洋大學改稱「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不久大學區制廢止,北洋大學暫稱「國立北洋工學院」。

從1920年6月起,北洋大學專辦工科,設有土木、采礦、冶金三學門;後學門改稱系,至1935年北洋工學院設有礦冶、土木、機械、電機共四個系(內分七個工程組);為了提高學術及技術水平,北洋工學院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開始成立研究所,1934年,其組織章程(含招考研究生)經教育部核准,1935年初,開始招收研究生,首屆研究生於1937年「七·七」事變前畢業,並被授予碩士學位。

[ 回頁首... ]

三工連理
薪火相承(抗戰時期)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7月30日,天津淪陷。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幹,設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3月,西安臨時大學改稱國立西北聯合大學。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聯大改組為西北大學、西北工學院、西北師范學院和西北醫學院。

國立西北工學院由北洋工學院與北平大學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和私立焦作工學院合組而成,學院設在陝西固縣古路壩,初設土木、電機、化工、紡織、機械、礦冶、水利、航空八個系,後又增設工業管理系。

1941年10月,中國工程師學會及各專門工程學會在貴陽舉辦聯合年會。藉此相聚之機,各屆北洋校友就復校事宜進行了磋商,會談決定在呼籲恢復國立北洋工學院的同時,籌設私立北洋工學院,由全國北洋校友共同籌辦。在此壓力下,國民政府行政院於1942年12月將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學升格為國立英士大學,將其工學院劃出,獨立為國立北洋工學院,任陳藎民為代理院長,因工學院地處浙江泰順百丈口鎮,故史稱「泰順北洋工學院」。與之相呼應,李書田於1944年春在西安籌建了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下設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兩系,並以北洋治學精神主持西京分院,分院學生刻苦攻讀,奮發讀書蔚然成風。

[ 回頁首... ]

百川歸海 西沽重興(理工結合時期)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天津收復。北洋廣大師生和各地校友提出了恢復國立北洋大學的強烈要求。1946年初,教育部正式下令恢復國立北洋大學,著力在天津西沽北洋大學原址復校。此後,泰順北洋工學院、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學院和北平部(理學院院長陳藎民接受「北平臨大第五分班」,建立北洋大學北平部)四校師生先後返津參加復校。

1946年10月22日北洋大學正式復校開學。復校後的國立北洋大學,在原來工學院的基礎上,增設了理學院,從此北洋大學進入理工結合時期。工學院初下設土木、水利、采礦、冶金、電機、航空、機械、化學工程學系八系,後增設建築工程學系和紡織工程學系;理學院設置與工學院關系密切的物理、化學、數學、地質學四個基礎學科系。復校後,北洋大學以「研究高深學術,培養專門人才」為宗旨,制定了「決不忽視窮究學理,同時注重科學應用,使理工有機結合起來」的教學方針,並積極付諸實施;同時,成立土木、水利、采礦、冶金和化學工程等五個工程研究所,積極開展學術交流與科學研究,並著手招收研究生,以培養高級專業人才和研究人員,被各界譽為「科學建國的堡壘」。

[ 回頁首... ]

改天換地 北洋新生(建設多科性工業大學時期)

1949年1月,天津解放,4月,北洋大學在原校址正式開學復課。

1949年11月起,北洋大學隸屬中央教育部直接領導。此後,北洋大學師生積極配合新中國的高等教育改造,進行了增強教師陣容、課程改革、管理體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初步完成了學校的新民主主義改造。改造後的北洋大學實行校、院、系三級管理,學校設立理學院、工學院,共設有物理、數學、冶金、土木、水利、采礦、機械、化工、航空、紡織、建築工程、地質工程等12個學系,學系下設水利實驗室等14個實驗室,還設有機械實習工廠與紡織實習工廠。同時,北洋大學的科學研究和培養研究生工作,在改造後也取得了充足的發展,設有冶金、土木、采礦、水利、化工等5個工程研究所,成為當時我國培養研究生的重要基地。

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並,定名為天津大學。

在半個多世紀的歷程中,北洋大學為祖國培養了數千名高級專門人才,成為政治、經濟、科技、教育等各界的棟梁,為我國采礦、冶金、石油工業的創建,為機械、水利、土木工程的開拓,為紡織、化工、航空、電機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外交家王正廷、數學家秦汾、礦冶學家王寵佑、法學家王寵惠、詩人徐志摩等傑出人才都曾就讀於北洋大學。革命先驅、廣州起義總指揮張太雷烈士也是北洋大學早期畢業生,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法學家趙天麟、教育家張含英等曾任北洋大學校長。機械專家石志仁、化工專家侯德榜等曾在校任教,在大批校友中,有50餘名專家、學者成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之前,天津大學設土木、水利、采礦、紡織、冶金、機械、電機、化工、地質、數學、物理共11個系。

院系調整中,南開大學工學院,津沽大學工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燕京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的化學工程系,北京鐵道學院的建築工程系等院系並入天津大學;天津大學數學系、物理系並入南開大學。此後,從天津大學調出的科系還有:抽調地質組組建北京地質學院(今中國地質大學);抽調冶金系、采礦系金屬礦組組建北京鋼鐵學院(今北京科技大學);抽調采礦系採石油組並入清華大學;抽調采礦系採煤組至中國礦業學院(今中國礦業大學);抽調電信系至北京郵電學院(今北京郵電大學);抽調水利系農田水利及土壤改良專業至武漢水利學院(現已並入武漢大學);抽調土木工程系測量專業至武漢測繪學院(現已並入武漢大學);礦冶工程系調唐山成立河北礦冶學院;紡織工程系調出成立河北紡織工學院(今天津工業大學);化學工程系造紙專業調往天津輕工業學院(今天津科技大學)。1958年又從天津大學抽調力量重新組建河北工學院(今河北工業大學)。

經過全國規模的院系大調整,一方面,天津大學集中了並入院系的優勢,成為全國重點工科大學;另一方面,從天津大學調出的科系歷史悠久、優勢突出,把北洋大學的優良傳統帶到了祖國各地,為新中國工業體制的建立與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調整後,天津大學遷入南開區七里台新校址,下設機械工程系、電力工程系、電信工程系、土木建築工程系、化學工程系、紡織工程系、水利工程系7個工科系,20個專業和13個專修科,另設化工研究所和石油工業學校。此後,經過幾年的調整、發展,天津大學已逐步形成為多科性工業大學格局,並在此基礎上闊步前進,將學校建成了全國規模最大的多科性工業大學之一;1955年天津大學重新招收研究生,著力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形成了完整的研究生培養體系,成為我國重要的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1958年8月13日,毛澤東主席視察了天津大學,並就學校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高等學校應抓住三個東西:一是黨委領導,二是群眾路線,三是把教育和生產勞動結合起來。」1958年末在北京舉行的「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展覽會」上,天津大學展出的項目居全國高校之首,受到各方面的重視。1959年,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在高等學校中指定一批重點學校的決定》,天津大學被定為首批16所重點大學之一。在此前後,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周恩來、鄧小平等也先後來校視察工作,對天津大學的工作和已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和贊揚。

1966年,天津大學設有無線電電子工程、光學與精密儀器、水利工程、機械製造工程、動力與自動化工程、土木建築工程、化學工程等7個系、38個專業。在隨後的十年「文革」期間,學校正常的教學、科研工作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影響了學校事業的正常發展。1977年全國恢復統一高考後,天津大學全面撥亂反正、整頓教學科研秩序,教育質量日益提高,並於1978年恢復招收碩士研究生。1978年2月,天津大學第一批恢復了文革前直屬教育部領導的重點高校地位。

校史沿革
——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大事年表——

天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重點大學,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學校座落在天津的高校園區南開區七里台,校園佔地面積14657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

肇基學府 洋洋大風(初創時期)

天津大學的前身北洋大學始創於中日甲午海戰之後。當時天津海關道盛宣懷通過直隸總督王文紹,稟奏清光緒皇帝設立新式學堂。光緒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1895年10月2日),光緒皇帝御筆欽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並由盛宣懷任首任督辦,校址在天津北運河畔大營門博文書院舊址。從此,誕生了中國近代的第一所大學。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北洋西學學堂正式更名為北洋大學堂。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津京,學堂校舍為敵兵所霸佔,設備、文檔案卷遭毀壞,學校被迫停辦。以後不容學堂復課,至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4月學堂方在西沽正式復課。1912年1月,北洋大學堂改名為北洋大學校,直屬教育部,1913年又改稱國立北洋大學,此後一直沿用此校名至1928年更名為國立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止。

天津北洋西學學堂一開創就是名符其實的大學,並以高水平的新式大學出現。創辦之始就援照美國模式辦學,在功課設置、教學內容、教科書、教學方法上,全面引進西方教育模式。學堂設立頭等學堂(大學本科)、二等學堂(預科),學制各為四年,經過八年,培養出專門人才。同時,資送頭等學堂畢業生出國留學也是學堂創辦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創辦之時,頭等學堂設專門學(即科系)四門:工程學、礦務學、機器學、律例學,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學堂增設鐵路專科,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又設鐵路學堂,上述學門皆為當時中國社會所急需,體現了北洋大學「興學救國」的創辦宗旨。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北洋大學堂開學復課時,分設法律、土木工程、采礦冶金三個學門,後應外交需要附設法文班、俄文班,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開辦師范科,至此北洋大學已成為包括文、法、工、師范教育諸科,初具綜合性的新式大學。

[ 回頁首... ]

篳路藍縷 窮理振工(專辦工科時期)

1919年原采礦冶金學門又分為采礦學門、冶金學門。1917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對北洋大學與北京大學進行科系調整,北洋大學改為專辦工科,法科移並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工科移並北洋大學。從此,北洋大學進入專辦工科時代。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在教育上試行大學區制,北洋大學改稱「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不久大學區制廢止,北洋大學暫稱「國立北洋工學院」。

從1920年6月起,北洋大學專辦工科,設有土木、采礦、冶金三學門;後學門改稱系,至1935年北洋工學院設有礦冶、土木、機械、電機共四個系(內分七個工程組);為了提高學術及技術水平,北洋工學院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開始成立研究所,1934年,其組織章程(含招考研究生)經教育部核准,1935年初,開始招收研究生,首屆研究生於1937年「七·七」事變前畢業,並被授予碩士學位。

[ 回頁首... ]

三工連理
薪火相承(抗戰時期)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7月30日,天津淪陷。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幹,設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3月,西安臨時大學改稱國立西北聯合大學。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聯大改組為西北大學、西北工學院、西北師范學院和西北醫學院。

國立西北工學院由北洋工學院與北平大學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和私立焦作工學院合組而成,學院設在陝西固縣古路壩,初設土木、電機、化工、紡織、機械、礦冶、水利、航空八個系,後又增設工業管理系。

1941年10月,中國工程師學會及各專門工程學會在貴陽舉辦聯合年會。藉此相聚之機,各屆北洋校友就復校事宜進行了磋商,會談決定在呼籲恢復國立北洋工學院的同時,籌設私立北洋工學院,由全國北洋校友共同籌辦。在此壓力下,國民政府行政院於1942年12月將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學升格為國立英士大學,將其工學院劃出,獨立為國立北洋工學院,任陳藎民為代理院長,因工學院地處浙江泰順百丈口鎮,故史稱「泰順北洋工學院」。與之相呼應,李書田於1944年春在西安籌建了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下設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兩系,並以北洋治學精神主持西京分院,分院學生刻苦攻讀,奮發讀書蔚然成風。

❷ 天津大學的歷史

天津大學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現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素以「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和「愛國奉獻」的傳統享譽海內外。
天津大學的前身北洋大學始創於中日甲午海戰後。
1892年盛宣懷上任津海關道後,開始籌備辦學。
1895年10月2日,光緒皇帝御筆欽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盛宣懷任首任督辦,校址在天津北運河畔大營門博文書院舊址。

1896年北洋西學學堂正式更名為北洋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命名為「大學堂」的高等學校。
1899年,天津北洋大學堂的第一屆學員畢業。1900年元月,學堂頒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張大學文憑。由於成績最優,香港學員王寵惠成為「欽字第壹號」文憑獲得者。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津京,學堂校舍為敵兵所霸佔,設備、文檔案卷遭毀壞,學校被迫停辦。至1903年4月學堂方在西沽(今河北工業大學紅橋校區東院)正式復課。
1903年北洋大學堂開學復課時,分設法律、土木工程、采礦冶金三個學門,後應外交需要附設法文班、俄文班,1907年開辦師范科,至此北洋大學已成為包括文、法、工、師范教育諸科,初具綜合性的新式大學。
1912年1月北洋大學堂改名為北洋大學校,直屬教育部,1913年又改稱國立北洋大學,至1928年更名為國立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

1917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對北洋大學與北京大學進行科系調整,北洋大學改為專辦工科,法科移並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工科移並北洋大學。從此,北洋大學進入專辦工科時代。
1928年,北洋大學改稱「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不久大學區制廢止,北洋大學暫稱「國立北洋工學院」。北洋工學院於1933年開始成立研究所,1934年,其組織章程經教育部核准,1935年初,開始招收研究生,首屆研究生於1937年「七·七」事變前畢業,並授予碩士學位。
1938年3月,西安臨時大學改稱國立西北聯合大學。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聯大改組為西北大學、西北工學院、西北師范學院和西北醫學院。

國立西北工學院(又名國立西北聯合大學工學院)由北洋工學院(即天津大學)與北平大學工學院、焦作工學院(中國礦業大學)、東北大學工學院(即東北大學)合組而成,學院設在陝西城固縣古路壩。
1941年10月,各屆北洋校友就復校事宜進行了磋商,決定在呼籲恢復國立北洋工學院的同時,籌設私立北洋工學院,由全國北洋校友共同籌辦。在此壓力下,國民政府行政院於1942年12月將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學升格為國立英士大學,將其工學院劃出,獨立為國立北洋工學院,任陳藎民為代理院長,因地處浙江泰順,故史稱「泰順北洋工學院」。同期,李書田於1944年春在西安籌建了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下設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兩系,並以北洋治學精神主持西京分院。
理工結合時期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天津收復。北洋廣大師生校友提出了恢復國立北洋大學的強烈要求。1946年初,教育部正式下令恢復國立北洋大學,著力在天津西沽北洋大學原址復校。此後,泰順北洋工學院、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學院和北平部四校師生先後返津參加復校。
1945年10月22日北洋大學正式復校開學,並增設了理學院,進入理工結合時期。復校後,北洋大學以「研究高深學術,培養專門人才」為宗旨,制定了「決不忽視窮究學理,同時注重科學應用,使理工有機結合起來」的教學方針,並積極付諸實施;同時,成立土木、水利、采礦、冶金和化學工程等五個工程研究所,積極開展學術交流與科學研究,並著手招收研究生,被各界譽為「科學建國的堡壘」。
1949年1月,天津解放。4月,北洋大學在原校址正式開學復課。
1949年11月起,北洋大學隸屬中央教育部直接領導。
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並,定名為天津大學。沿用至今。

❸ 天津大學入黨

如果不是班幹部,成績也不好基本上本科階段最好就混個預備黨員了。不過要是社團做得好和團委老師熟也行。最重要的是要活躍,讓人知道你,選你才行。咱學校先是推薦入黨積極分子(每個黨支部每年5個左右)----預備黨員(每個支部3人左右)-----正式黨員(同前),總培養期為兩年左右。期間不能掛科,有掛科就延期。

❹ 有關天津大學的光電子專業的相關問題

這個專業的師資很強,但是就像你說的,沒有其他知名高校搞這個,所以現在的就業面不是很寬。但是,出國留學還是可以的,其實在天大,哪個專業你考出高的GRE成績,托福成績,再加像樣點兒的排名,出國都不是問題。

❺ 天津大學好不好

天津大學非常好。天津大學(Tianjin University),簡稱天大,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甲午戰爭」失敗後,學校在「自強之道以作育人才為本,求才之道以設立學堂為先」的辦學宗旨下,由清光緒皇帝御筆硃批,創建於天津,由盛宣懷任首任督辦。學校初名北洋大學堂,內設頭等學堂(大學本科)和二等學堂(大學預科),頭等學堂設四個學門:律例、工程、礦務和機器。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津京,學校被迫停辦,後於1903年4月在天津西沽武庫復校。1912年1月,「北洋大學堂」定名為「北洋大學校」,1913年定名「國立北洋大學」,1928年大學區制試行,更名為「國立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1929年,根據《大學組織法》學校更名為「國立北洋工學院」。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遵教育部令學校西遷,9月10日與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和北平研究院共同組建國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3月,臨大改稱「國立西北聯合大學」。1938年7月,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改組為國立西北大學、國立西北工學院、國立西北師范學院和國立西北醫學院。其中,北洋工學院與北平大學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和私立焦作工學院合組國立西北工學院,校址設在陝西省城固縣。抗戰時期,學校各界校友要求恢復國立北洋工學院,國民政府行政院於1942年12月將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學升格為國立,將其工學院劃出並獨立為國立北洋工學院。1944年李書田在西安籌建了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


抗戰勝利後,國立北洋工學院(泰順)、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學院和北平部(理學院院長陳藎民接收「北平臨大第五分班」,建立北洋大學北平部)四校師生返回天津,恢復國立北洋大學,1946年復名「北洋大學」。1951年,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並,由國家定名為天津大學。1952年全國范圍內的高校院系調整開始,天津大學調出十幾個系組,充實和建立了一批新的大學,哺育了蹣跚起步的中國高等教育。1959年被中共中央指定為國家首批重點大學。改革開放後,天津大學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

天津大學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迄今為國家和社會培養30多萬高層次人才。

長期以來,經過全校師生的不懈努力,天津大學已成為一所師資力量雄厚、學科特色鮮明、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居於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天津大學設有衛津路校區、北洋園校區和濱海工業研究院校區。衛津路校區佔地總面積136.2萬平方米,北洋園校區佔地總面積243.6萬平方米,濱海工業研究院校區佔地總面積30.9萬平方米。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36900人,其中本科生19177人,碩士研究生12966人,博士研究生4757人。有教職工5066人,其中院士14人,「973」首席科學家17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9人,中組部「萬人計劃」入選者51人,教授894人。

學校堅持「強工、厚理、振文、興醫」的發展理念,形成了工科優勢明顯、理工結合,經、管、文、法、醫、教育、藝術、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學科布局。現有72個本科專業,3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9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天津大學共有25個一級學科參評,進入A類學科數達到14個。其中,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進入A+檔、4個學科進入A檔(2%-5%)、9個學科進入A-檔(5%-10%)。11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前百分之一,其中3個進入ESI前千分之一。由我校牽頭培育組建的「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成為全國首批14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之一。在最新一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由天津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成果獎7項,其中由鍾登華等完成的《邁向新工科的工程教育改革與實踐》、王靜康等完成的《規范引導、協同育人、均衡發展的中國化工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研究與實踐》2項成果獲一等獎。現有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7人;國家級教學團隊9個;國家級精品課程42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9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5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6門;國家虛擬模擬實驗教學項目5項;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6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10個;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27種;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3個;全國示範性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4個,是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入選學校。

學校科研實力雄厚,始終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近5年來,共獲國家三大獎2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5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0項。共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別為水利工程模擬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8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33個、天津市工程中心23個、天津市國際合作基地36個。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2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於2019年10月正式啟動建設;獲批建設合成生物學前沿科學中心,是教育部首批批復建設的7個前沿科學中心之一。學校獲批8個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葯學院獲批「高校國際化示範學院推進計劃」。

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成立「中國-東盟工科大學聯盟」與「中國與中歐國家科技創新大學聯盟」,成立「中國—東盟智慧海洋教育中心」及「國際能源合作機構—APEC可持續能源中心」。學校與世界上47個國家和3個地區的242所高校、研究機構及公司簽署協議。在海外成立了3所孔子學院,分別是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孔子學院、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孔子學院和法國尼斯大學孔子學院。

❻ 天津哪個大學最好

南開大學,簡稱「南開」,位於天津市,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建設高校。南開正式成立於1919年,抗戰期間曾和北大、清華臨時組建大學,遷往昆明,即鼎鼎大名的西南聯大,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後回遷復校。南開大學有三個校區:八里台校區、津南校區、泰達校區,在校師生約3萬人。

天津大學,簡稱「天大」,坐落於天津,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其前身為始建於1895年的北洋大學。目前有衛津路校區、北洋園校區、濱海工業研究院三個校區,在校師生約4萬人。天津大學師資力量雄厚,進入A+檔的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為其最突出學科。

天津醫科大學,簡稱「TMU」或「天醫」,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其前身是創建於1951年的天津醫學院,目前有主校區(位於和平區)以及廣東路校區(位於河西區),在校師生約1萬多人。另外,天津醫科大學還有7家大學醫院。

❼ 天津大學是985還是211

天津大學既是是985也是211。天津大學(TianjinUniversity),簡稱「天大」,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北方經濟中心天津,其前身為北洋大學。

始建於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素以「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和「愛國奉獻」的傳統享譽海內外。1951年,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並定名為「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確定的16所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教育部、天津市、國家海洋局共建高校。

位列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劃」、「111計劃」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首批重點建設大學,卓越大學聯盟成員,「中歐工程教育平台」、「中俄工科大學聯盟」合作高校。

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建築老八校」之一,榮獲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單位。學校的辦學目標是將天津大學建設成為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國際化的世界一流大學。

(7)天津大學師生比擴展閱讀:

一、綜合性大學發展時期:

1995年5月,天津大學通過國家「211工程」部門預審,成為中國首批建設的重點大學之一;1995年10月2日,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建校一百周年慶祝大會隆重舉行。

全校師生員工和2萬余名海內外校友參加了這一盛大慶典。百年校慶之際,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喬石、李瑞環、榮毅仁等分別題詞,李瑞環、李嵐清、吳階平、孫孚凌等出席慶典。

天津大學從1997年始推行學院制改革,實行校、院兩級管理體制,將原有的辦學系和所組建為11個學院。

同時,從1985年起學校即開始試行有計劃、有指導的學分制,在此基礎上,學校又進行了專業結構調整,注重理工結合、文理滲透、學科交叉與綜合。

2000年,天津大學入選「985工程」建設高校。

2009年,天津大學化工專業通過「Master Level」國際認證,天津大學化工專業成為國內高校首家通過IChemE認證,也成為亞洲僅有的兩所通過「Master Level」認證的高校。

這標志著天津大學化工專業已經與英國的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和帝國理工大學等世界著名大學的化工專業共同躋身世界前列。同年9月,天津大學濱海工業研究院成立。

二、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有教職工4578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8人,雙聘院士17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56人,天津市「千人計劃」入選者135人。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42人,「973」首席科學家有17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7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2人。

「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入選者4人,具有正高以上職稱的教職工762人,教授697人。有國家創新研究群體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9個,教育部創新團隊8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個。

❽ 河北工業大學和天津大學誰更早

天津大學更早,天津大學是公認的北洋大學堂的正統續傳,而河北工業大學是北洋工藝學堂,1903年的起源。雖然北洋大學舊校址現在是河北工業大學。

❾ 天津大學的動畫專業怎麼

專業特點:本專業具有優良的教學條件,現有二維動畫工作室、定格動畫工作室、三維動畫工作室、綜合工作室、數字合成機房、數字錄音棚、動畫生產車間、動畫演播廳等專業實驗室和創作室、創作設施,同時積極引進和培養專業師資,匯集了一批在藝術界、動漫界、網游界享有盛譽、藝術修養豐厚、學科背景綜合的專家學者和一批藝術思維活躍、富有開拓精神的藝術教育人士。
專業培養:在人才培養上採取了獨具特色的兩段式培養模式——通識教育 +工作室培養,將專業核心課程和學科基礎課程進行整合優化,通識教育階段,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動畫專業人才必備的基礎理論、綜合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同時注重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實踐培養階段上,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工作室培養方式。
成果動態:在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生在建築動畫、工業動畫、虛擬現實、漫畫創作、動畫短片創作、數字影視製作等領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承接了許多科研項目的動畫部分製作,大量動漫作品在國內外獲獎,主要有亞洲青年動漫展、中國(北京)國際大學生動畫節、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學院獎、上海大學生電影節、創意大師賽、全國大學生原創動漫大賽、天津青年動漫展、天津市大學生創新成果大賽、天津美展等諸多獎項。
考研就業:畢業生就職於全國各大中小型動畫公司、廣告公司、影視節目製作公司、游戲製作公司、網路公司、專業院校,其中很多已經成為項目的負責人甚至部門主管;也有部分畢業生在各省市電視台工作,就業率高達 98%,博得同行的一致好評;現每年就有十位(每屆的 20%)優秀學生免試被推薦到中國傳媒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985」、「211」學校攻讀碩士研究生。正是有了他們的實力與努力,為學校贏得了榮譽,也為我們的畢業生就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前景。

熱點內容
八年級上冊物理概念 發布:2025-05-07 01:23:45 瀏覽:527
多的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07 00:54:37 瀏覽:517
關於地理的詩 發布:2025-05-07 00:35:37 瀏覽:727
二年級語文詞語表 發布:2025-05-07 00:19:34 瀏覽:381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 發布:2025-05-06 23:43:19 瀏覽:45
化學品出口 發布:2025-05-06 23:23:29 瀏覽:236
福建女教師危秋潔 發布:2025-05-06 23:12:50 瀏覽:545
卧薪嘗膽歷史人物 發布:2025-05-06 22:26:37 瀏覽:539
高一物理緒論 發布:2025-05-06 22:18:38 瀏覽:850
美國歷史大事年表 發布:2025-05-06 22:17:54 瀏覽: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