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德能勤績
德即遵守法律法規。尊重領導,顧全大局,團結協作,廉潔自律,謙虛謹慎,注重禮儀。不說不該說的話,不表不該表的態,不吃不該吃的請,不收不該收的禮,不做不該做的事,不建不該建的議,不逾不該逾的矩。
不推過,不扯皮,不耍橫,不張狂,不說情,擺正位置,找准角色。為人寬容厚道好相處,做事公正廉明能周全。能夠時刻維護集體形象,維護政府形象,維護個人形象。
能是學習法律法規,學習方針政策,學習專業知識,學習為人之道,學習謀事之術,學習歷史,學習技能。用知識武裝自己,大膽探索,勇於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辦文、辦事、辦會能力,能講會說,善於協調,靠水平和能力樹形象,求進步。
勤指勤奮工作,勤儉節約。把事業當天職,視懶惰為恥辱。積極做到手勤、腿勤、嘴勤、腦勤。以勤補拙、以勤養德、以勤修身、以勤求績、以勤立信、以勤做人。
績指成果和業績。靠成績展示能力,表現水平,塑造自我。不僅願想願說願做,而且敢想敢說敢做,還要會想會說會做,更要正想正說正做。用拿得出、看得見、摸得著、感得到的績效,取得受人信任、支持、理解、尊重的資格,用領導肯定、同事認可、下級滿意、群眾擁護打造自己工作、學習、生活的發展空間。
(1)高校教師德能勤績擴展閱讀:
「德」由四個方面構成:
1、政治品德。即指辨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以及建立在這個世界觀基礎上的政治立場等。具體表現為政治立場堅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廉潔奉公、辦事公道、品德高尚等方面。
2、倫理道德。即指在處理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時所表現出的思想品德。包括大公無私、犧牲精神、相容性等。
3、職業道德。是指在從事職業活動中,用高尚的道德指導本職崗位職業活動的具體實踐。包括職業上的原則性、事業心、責任感、政策性等。
4、心理品德。是指個性心理傾向、動機、興趣、理想品德是否高尚。包括:行為動機、性格特徵、志趣愛好等方面。
以上構成「德」的四個方面,政治品德是最重要的,因為政治品德是決定工作人員的成長及發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政治品德是核心,政治品德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方向起作用;倫理道德對交往對象產生作用;職業道德對社會勞動起作用;心理品德對個人成長起作用。
在考核工作人員「德」的過程中,關鍵是考核其政治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
2. 高校教師應該具備哪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