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德立教

師德立教

發布時間: 2021-09-22 02:03:47

1. 教師如何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

一、進行教師道德修養的基本途徑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 努力學習師德理論,樹立人民教師道德的理論人格。師德理論是教師進行職業道德修養的指導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別善惡、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領域里戰勝那些錯誤的,落後的道德觀念。只有在道德修養中以教師道德的先進典型作為自己思想行為的楷模,鼓勵自己,在思想意識中凝聚著教師道德原則和規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質作為自己行為的目標,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養不會迷失方向,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有較高教師道德修養的人民教師。 第二, 參加社會實踐,做到知行統一。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進行教師道德修養,是教師修養的根本辦法。在教師道德修養的過程中,從教師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師的道德行為和習慣,自始至終都是在社會實踐中和教育教學完成的。教師只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在處理師生之間、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及教師與社會其他成員之間的關系中,才能認識自己的行為是與非,才能辨別善與惡習,才能培養自己良好的教師道德品質。如果只是「閉門思過」、「坐而論道」,脫離實踐去修養,那麼教師道德修養就要成為一句空話。二、進行教師道德修養,還必須掌握一定的方法: 1、正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正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促進個人進步的內在動力和外在推動力,是教師道德修養的根本方法,由於教師工作的艱辛、繁重、復雜,教師在道德修養上會出現反復或曲折,也會因種種原因產生這樣那樣的缺點或錯誤,都是在所難免的。對於這個問題,關鍵是如何對待自己在道德實踐中出現的違背教師道德的言論和行為。正確解決方法是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2、 學習先進教師的優秀道德品質。因為先進教師是存在於社會之中,生活在教師隊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夠以直觀形式啟發教育和感染教師,進而影響教師的思想和行為,監督和促使他們以先進人物為榜樣,取長補短,提高道德修養水平。學習先進教師的優秀品質,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多讀教育界名人的傳記和模範教師的先進事跡。這些名人身上都具有優秀的道德品質,體現著高尚的道德情操,多接觸他們,以便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己的行為趨於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要求。二是學習身邊的模範教師,他們生活在自己身邊,看得見、摸得著,影響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三、加強自身修養,展現人格魅力 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對靈魂塑造的過程中,同時也要不斷的塑造自己。教師既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表率,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全社會文明的楷模。要自覺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愛崗敬業 在時下市場經濟條件中,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的關系,不計較個人得失,發揚「紅燭」精神,甘做「人梯」,安於「粉筆生涯」,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懷,獻身教育,鞠躬盡瘁。 2、熱愛學生 教師僅僅把功課教好是不夠的,還要多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學生的一生著想。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學生,關愛學生,因勢利導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還要尊重和信任學生。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感情,允許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切不可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認真評價學生的行為,和善平等地對待學生。當學生進步時,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贊美之辭;當學生犯錯或退步時,教師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評侮辱之話泛濫。多一點微笑,多一點贊美,多一點信任,你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3、為人師表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只有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才能有力地說服學生,感染學生。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好榜樣;教師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來教育和感化學生。 誠實正直,勤奮好學,禮貌待人,是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具體體現。如果教師缺乏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沒有遠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敗。教師要教育學生勤奮刻苦,好學進去,自己必須勤奮好學,廣學博覽,精益求精。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用文雅和親切的語言啟迪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影響教育學生。 綜上所述,教師道德修養是教師職業道德要求的一項根本內容,教師應該通過上述途徑和方法,積極地進行道德修養,在外界客觀因素的影響下,更主要地通過自身不懈地努力,日積月累,經過長期的鍛煉,就能夠成為具有良好教師道德修養的教師。 新安縣洛新區龍渠小學黨喜鋒

2. 作為教師怎樣加強師德建設

我覺得作為老來師,既需要有威自嚴,也要平易近人,不能老是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對待學生,要包容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不能以壓抑學生的天性,也不能歧視學生,對於被別的同學歧視的同學要格外關心,要為這個學生做主,不能息事寧人的方式取得暫時表面的平靜。

3. 師德師風建設 詩歌

1、《尋雍尊師隱居》

唐·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撥雲尋古道,倚樹聽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鶴眠。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譯文:

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遙世外不用記年。

撥開濃雲尋找古老的山間古道,奇樹聽那塗塗的流泉。

溫暖的花叢中卧著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鶴在眠。

與雍尊師交談起來一直到江水已籠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獨自走下煙雲彌漫的寒山。

2、《酬問師》

唐·劉商

虛空無處所,彷彿似琉璃。

詩境何人到,禪心又過詩。

譯文:

虛空的心是無所不在的,就像古時候的琉璃瓦是那樣的明凈。

誰能到達詩詞中那樣的心境狀態呢,只有禪心才能產生美妙的詩詞。

3、己亥雜詩·其五

清代·龔自珍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

浩浩盪盪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像從枝頭上掉下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4、《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譯文:

綠野堂建成之後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指著宅子說這是裴令公的家啊。

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布天下,哪裡用得著再在門前屋後種花呢?

5、《新竹》

清·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譯文:

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

下年又有新長出來的,會長得更高。

4. 如何開展好師德教育

師德教育培訓材料:(第一課時) 熱情主動——教師走向成功必備的第一心態 一、成功取決於積極主動的心態 先給老師們講個故事: 一個牧師正在准備講道的稿子,他的小兒子卻在一邊吵鬧不休。牧師無可奈何,便隨手拾起一本舊雜志,把色彩鮮艷的插圖—— 「一幅世界地圖」。撕成幾片,丟在地上,說道:「小約翰,如果你能拼好這張地圖,我就給你2角5分錢。」 牧師以為這樣會使約翰花費上午的大部分時間,但是沒過10分鍾,兒子又來敲他的房門。牧師看到約翰如此之快地拼好了一幅世界地圖,感到十分驚奇:「孩子,你怎麼這樣快就拼好了地圖?」 小約翰說:「這很容易。在另一面有一個人的照片,我就把這個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後把它翻過來。我想如果這個人是正確的,那麼,這個世界地圖也就是正確的。」 牧師微笑起來,給了他的兒子2角5分錢。「你替我准備了明天講道的題目:如果一個人是正確的,他的世界也就會是正確的。」 這故事啟示我們: 如果你想改變你的世界,改變你的生活,首先就應改變你自己。如果你的心理態度是積極的,你的生活也會是快樂的;如果你心理態度是消極的,那麼,生活也會是憂傷的。 再給大家講個故事: 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經常住的店裡。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還打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心愛的表妹在一起,但是背靠著背。 這三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表妹背靠背,不是沒戲嗎?」
高種嗎?戴斗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跟你表妹背靠背,不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就要到了嗎?」 秀才們一聽,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後來居然中了個探花。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發: 積極的人,象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消極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想法決定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心若改變,態度跟著改變; ◆態度改變,習慣跟著改變; ◆習慣改變,性格跟著改變; ◆性格改變,命運就會改變! 所以說:態度決定一切! 二、教師養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首先,以微笑面對教育教學生活; 其次,客觀地評價自己,認清自己的價值和位置。 第三,保持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把作息時間安排得井然有序; ◆制定適合自己的教學目標,並能為這個目標努力奮斗; ◆多鑽研教法學法; ◆多關注學生的個性,多關心學生的發展; ◆多讀些聖賢哲理與名人傳記,從中汲取戰勝挫折的勇氣; ◆多進行教育教學總結和反思,並及時整理。 三、在生活的細節中表現出你的主動熱情! 1、昂首走路; 2、恰到好處地有力握手; 3、坐姿要不失身份; 4、運用手勢表現你的進取精神; 5、聲音做到誠摯自然,飽含信心與精力; 6、坦然的目光會增加你的信心 7、表現出豪邁的一面;
8、把積極的思想存入你的大腦; 9、將你的步伐加快四分之一; 10、比別人早到單位; 11、該認真時就全身心投入,該快樂時就開懷大笑。 四、師愛——教師熱情之魂 教育過程是一個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教育對象是一個有血有肉、有獨立思想和意識的個體,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情感的發揮具有重要作用。溫總理會見出席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頒獎大會代表和北京市優秀教師師德報告會主講教師代表時,說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愛心。沒有愛心,就沒有教育。對學生要關愛,要寬容,要耐心,這樣才能體貼入微,把他們教育好。 教育是愛的藝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有了愛,你才會耐心地去傾聽學生的心聲,用心去開啟學生的心靈,虛心去接受學生的意見,熱心去解決學生的困難,他才會真正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也才能使自己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 教師熱情的具體表現在於: (1)成熟的情感 ◆對引起情緒的原因能產生適度的反映; ◆情緒比較穩定,對不同的內心體驗具有較強的調節和控制能力; ◆愉快、活潑、積極的性質的情緒佔主要成分; ◆熱愛生活,積極向上; ◆親近社會,關注人類社會發生的重要事件,對生活有信心; (2)富有同情心 ◆滿腔熱情,親近學生,喜愛學生; ◆對待學生親切和藹,善解人意; ◆相信學生是積極向上的,相信學生的潛能; ◆尋找機會主動接觸學生,善於與學生交往; ◆敏感體貼,及時覺察學生的情緒變化,並作出情緒反映; ◆關心每一位學生的生活和健康,充滿愛心; ◆對待困難學生(學習、經濟)給以更多的愛心和幫助。 冰心曾說: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邊,隨時栽種,隨時開花。但願我們每位教師都能像冰心所說的那樣,讓愛的陽光灑滿教室的每一個角落,讓愛的雨露滋潤每一個學生的心田,我們也一定能夠創造教育的奇跡。
師德培訓材料(第2學時): 主題:如何做一名有素質、有修養、有品味的好教師 一、 敬業,樹立師德形象 1、敬業要有誠心 這是一個教師必備的最基本的心態。無論是上班時還是下班後;無論是校園內還是校園外;無論是心情好還是心情壞,都會自主、自覺地意識到:我是教師,我應該擔任這份職業的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一絲不苟地對待教育中的任何一件事。 2、敬業要有恆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之路艱巨而漫長,它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如果能該行,就該行吧,如果不能改變現狀,那隻有耐心、有恆心地潛心於研究業務,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一個學困生,不是靠一次兩次的輔導教育就能轉化,他需要一年、兩年的關注、輔導、教育,甚至更多! 3、敬業要有愛心 教育要根植於愛。馬卡連柯曾說過:「愛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它總在創造奇跡、創造新人,唯有愛,教師才會用快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才會把辛苦的教育事業當作樂趣來從事,它能使教師感到每個學生的喜悅和苦惱都在敲打他的心,引起他的思考、關懷與擔心。」,面對差生,我們要想:「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捨得放棄嗎?面對犯錯的孩子,我們要想:「假如我是孩子」我多麼希望他人的理
解和諒解。這種設身處地,充滿愛的換位做法,會使問題解決得更好,更完美. 二、 豁達,收獲快樂的心靈 我們是「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教師,我們更應該有一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豁達無邊的心靈,唯有一顆充滿愛的心靈才能賦予教育以震撼的力量,否則只是蒼白無力的教育。我們教師應該有能諒解學生點滴錯誤的包容之心,才能讓他們收獲陽光與歡笑,收獲一顆快樂、懂得感恩的心! 三、學習,成就教育事業 一位教育者說過:「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不重復自己、不斷探索、不斷創新,這樣的教師不會停止對生活的撞擊,即使他成不了一位教育家,他也會擁有詩意的教育生活,他的生命也會更有意義。」而不重復自己,不斷挑戰自我,其前提就是學習。沒有學習,一切都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一個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不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 1、教師應該學習前人的教育財富。古有孔子、孟子,今有於永正、魏書生;外有馬卡連柯,中有陶行知,他們都是教育先驅,教育典範。 2、教師應該學習多方面的知識。從平常的教學中,我們經常會感到自己知識的貧乏。因此,教師應該博覽群書,歷史地理生物軍事藝術文學哲學醫學上無所不包無所不知,教師除了該有的學歷外還應該有經歷有閱歷,行萬里路讀萬本書,課堂上才能信手拈來,得心應
手。 3、 教師應該多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網路時代如果與網路絕緣,那無異於新的睜眼瞎了。更何況現代信息技術設備已經越來越多地進入我們的教學生活,誰也不會否認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會使課堂更生動,課堂效果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向身邊的人學習,向自己學習。從身邊學習老教師、優秀教師的教育經驗,班級管理經驗;從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學習去對比去研究去總結去反思。在反思中認真總結教育得失,不斷去改進自己的教育方法,就會不斷的進步。

5. 對教師師德師風的建議

1.教職工應注意加強學習,特別是在思想上,應做到自己保持先進。

2.建立教師與學生溝通的通暢渠道。建立好這一渠道,有利於教師更好地和學生交流,以便教師及時幫助學生,學生也可以隨時向老師反映情況。渠道暢通了,師德建設的成果則更能顯現。

3.建立好任課教師與輔導員老師的聯系,以便及時發現學生在生活或學習上的問題

6. 師德教育的材料有哪些

師德是社會公德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符合教師職業特點的一種行業公德。它又是社會文化長期積淀的特定的一種道德觀念、道德准則、道德行為的綜合體。同時,作為社會的一種道德觀念,它與其他的觀念一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不同歷史時期的師德觀必定反映出其不同時代的特徵,新時期的師德內涵也應體現新時代的精神風貌。因此,人們應從時代特點看待教師形象,教師更應以新的風貌展現於改革的浪潮中,社會應賦予師德以新時期所特有的內涵。否則,錯誤地理解師德內涵不僅會影響教師隊伍的建設,對社會主義教育事業造成不良後果,還將直接影響到社會主義建設的偉業。清楚的理解師德的內涵,對新時期的師德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教師應怎樣理解師德。
首先,新時期的師德應表現為一種對社會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就是為建設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奉獻自己取之於社會的文化財富和精神財富。這種使命和責任著眼於對全體學生的培養,著眼於學生德、智、體、美等多方面全面發展。
其次,新時期的師德應體現時代賦予教師的時代特徵。不僅體現在教師自我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和道德修為,還包括先進的社會觀、教育觀、教學觀、師生關系觀。
再次,新時期歷史時期雖為師德加入了新的內涵,還應認識到師德也表現為一種文化傳統、道德傳統,教師的形象有歷史賦予的光環。率先垂範、為人師表、有學問等素質便是歷史賦予師德形象的必要因素。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以身立教、為人師表」又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工作是培養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遠影響的是教師的人格因素。有人將教師喻為學生人生的引路人,是十分有道理的。第四,教師還應認識到教師本身在時代的社會價值,不宜妄自菲薄。「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因此,作為教師要看重自我,懂得自重。陶行知先生說:「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首先師自重。」
二、社會應怎樣理解師德。
首先,教師是一種社會人。教師作為一種職業,它就具有一般普通人從業的特點,教師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在社會上,人們特別是家長及教育行政的領導們,要清楚的認識到教師首先是普通人,然後才是從事教育行業的教師。
其次,教師作為一種職業,與其他職業一樣,有著本行業的特點,人們應尊重行業的特點,應尊重學校那樣的育人聖地。教師在社會上是一種具有雙層人格形象的群體,在學校是教師,他們這時具有教師的一面,他們應為人師表,恪盡教師的本職,這是他們應盡的職責;走出校園,出沒於大街小巷、留連在集市、擁擠在公共汽車里等等時候,他們是社會的普通一員,必須允許他們做社會的普通一員,這是他們應有的權利。
第三,教育行業肩負著與其他行業所不同的責任,教師是傳承文明的載體,是培養下一代的園丁,他們的從業行為理應受到社會的監督;從事教育事業的人,理應挑選社會的精英,對於無師德不適宜從事教育工作的人,理所當然要從本行業清除出去;對社會如此重要的行業理應受到相應的物質和精神上的待遇。
三、對師德的錯誤認識。
教師本身對師德的錯誤認識。一種認識,認為自己是教師,不是一般的普通人,他們自詡清高,盲目尊大,最終走向孤獨,他們將像隱居山林的「隱者」在不被理解的挫折中倒下,談不上樹立師德形象。另一種認識,無論在從事職業還是非從事職業時,都將自己劃為普通人一類,只不過是上完自己那堂課了事,他們不注意教師形象,只認為教師也是一般的人,這種人完全喪失了師德。還有一種認識,自己是教師要處處謹小慎微,在保持自己的形象的同時筋疲力盡,最後,認為自己得不償失而最終喪失師德形象。還有的自以為是知識分子,人民教師,理應得到最好的待遇,沒有認識到自己首先是社會人,在沒得到自己期望的待遇後自暴自棄,喪失師德。這些都應為教師認識戒。
社會對師德的錯誤認識。教師理應思想好、行為端、知書達禮、對人禮讓三廂、謙和恭順;教師的言行舉止,無論何時何地都應是社會的表率和楷模。

7. 韓愈以一身立教,而為師於百千萬年間,其身亡而其教存是什麼意思

認為師德長存於天地之間,雖世事變遷,而這一教育之魂永恆。

現實中,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教育傳統,師道在不斷的傳承中發展,逐步積累和豐富了中華民族的師者風范要求。

重溫師道的含義,繼承和發揚傳統師道,從傳統中汲取營養,讓教師這一職業在今天依然能夠成為學生的榜樣,成為文化傳承的精神使者,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教育就是這樣一條綿延不絕的河流,它既是中華文化的承載者,更是傳統師德的承載者。不同時期,因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變化,主流學說因之改變,教育風尚隨之而動,但師德作為教育之靈魂,核心之所在,卻堅守著它的原則,在穩固中尋求發展。

(7)師德立教擴展閱讀:

古人關於師德的詩詞語錄:

1、孔子為萬世師表,確立了中國傳統師德的典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要為學生樹立榜樣,重視師德師風;「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發憤忘食,樂以忘憂」,教師的治學精神,對學業的鑽研,既成就教育,更惠及學生。

2、西漢楊雄倡導師者的楷模作用,「師哉,師哉!桐子之命也。務學不如務求師。師者,人之模範也」(《發言·學行》)。此論與啟功先生題寫的「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及其相近。

3、宋朝朱熹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白鹿洞書院教條》),認為師德之美在乎博學,在乎謹慎,在乎思索,在乎奮進。

8. 師德師風包含哪些內容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台,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著鮮花的嬌艷。

夜闌人靜,耳邊又傳來那熟悉的歌聲 :

任風/翻閱背影的日子/燭光將記憶/搖曳成孩子的身影/夕陽/便凝重了教師魂……

曾經懷著對遠方神聖的熱切嚮往,為了朝拜遠方那心目中的聖地,青年教師們把青春年華紮根於三尺講台而無怨無悔;中年教師們將家庭擱置一旁而全身心地撲在教學工作上;老教師如老黃牛一般埋頭苦幹而不知疲倦。他們,所面對的不止是幾十雙求知的眼睛,而是一個需要用愛來傾注的浩瀚的海洋;他們,猶如辛勤的農夫,鍾愛自己的這片土地,一年又一年精心耕作、無私奉獻。

我永遠忘不了讀大一時的第一節計算機網路工程課。那天我們提前到了指定的教室,預備鈴響了,大家嘰嘰喳喳的聊天聲並沒有停下來。這時,有同學注意到進來了一位杵著雙拐的人,背著筆記本點腦,正微笑著看著我們,大家都好奇地看著他,他就是我們的老師?不會吧!幾個比較搗蛋的男生在後排嘀咕著。前排的幾個同學趕忙跑上前想幫他把筆記本電腦接過來,並上前攙扶他,可是他笑笑拒絕了。他走上講台,並沒象我們所想的那樣坐到椅子上,而是站在講台邊,這時候教室里已經是鴉雀無聲了,「大家好,我叫王峰,從今天開始將由我為大家講述計算機網路這門課程,好現在我們開始上課。」他廣博的知識,流利的講解很快就吸引了我們,而且在兩個小時的授課中他沒有一分鍾是坐著的,一個健康的人站那麼久也會很累,不要說是一個沒有雙拐就連站都站不起來的殘疾人。每次上課他都准時到教室,無論刮風下雨。由於他不方便寫黑板,他都是在電腦上演示,所以每次上課都要背一個沉甸甸的筆記本電腦,有的時候還要加上一個投影儀。他給我們上了兩年的課,我們從來沒有看到他坐在椅子上講過課。他淵博的學識,嚴謹的教學深深地震撼著每一個同學。後來我們還知道,他是思科網路學院的負責人,計算機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還是雲南省優秀青年教師,我們都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看到他也讓我們感到慚愧,一個殘疾人能夠取得這樣得成就,我們卻連他的十分之一都達不到,當我們把這個想法告訴他時,他只是輕輕地笑了笑。——我承認,王峰老師是我最為尊敬的一位老師,也是我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一位老師。

——從王峰老師身上,我讀懂了「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他用言和行詮釋了「教師」這兩個字的全部含義。

教師,這個神聖的稱呼,它如磁石吸引我游離的目光,安撫我躁動的心河。「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在辛勤耕耘的同時,自然會有收獲和回報。我逐漸感悟到人生的哲理:甘於寂寞是成熟的標志。因而我感覺自己在前進,在成長。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培根說的一句話,我們不應該像螞蟻單是收集,不應該像蜘蛛只從肚裡抽絲,我們應該像蜜峰,既採集又整理,這樣才能釀出香甜的蜂蜜。

古今中外無數事例證明,育人單憑熱情和干勁是不夠的,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為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

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史煙飄過,回看今天。走上三尺講台,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台,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

其實,在我們中間也不乏這樣的教師。記得那是開學的第一天……

我們總會嚮往輝煌燦爛的明天,但明天是由每一個今天壘成,有嚮往有行動有堅持,方會使剎那變成永恆,使夢想變成現實。昨夜微霜初渡河,今晨秋風凋青發。每一項新的工作,對我來說都是一項挑戰,我告誡自己只要大膽去做,生命便會實實在在,只要放手去干,事業便會充滿陽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讓自己在充實中完善自我,在寧靜中儲積生命的動力。還是魏書生說得好:把自己平凡的工作當作宏偉的世界去研究,你就會發現無窮的樂趣。
教育,是無私奉獻的事業;教育,是愛的事業。我走上講台時間不長,教學工作剛剛起步,我親眼目睹了老教師們愛崗敬業、講求奉獻作為,親耳聆聽了老教師們不畏艱苦,牧牧不倦、潛心教書育人的感人事跡,親身感受了那為了祖國和人民,為了孩子的明天,真誠奉獻的博大情懷。在學校繁忙的工作中,我看到了老師們的奉獻和忠誠。我深深懂得,我肩上的擔子不輕,我要走的路還很遠,很遠……

青年詩人汪國真的一首詩道出了無私奉獻者的心曲: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只有挖掘自己靈魂深處的真誠,

把握瞬間的輝煌,

擁抱一片火熱的激情,

教師,是一個神聖的稱呼;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是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參考資料:http://cfan.net.cn/info/20072.html

9. 以身立教 為人師表 師德論文

做個好老師!要不就不要當老師!

10. 師德師風教育培訓內容

一、愛國守法——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倡導「愛國守法」就是要求教師熱愛祖國、遵紀守法。

第一,愛國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支撐。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中國各族人民道德品質的重要特徵,是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熱愛自己的祖國是每個公民的義務,也是每個教師的神聖職責和義務。

第二,守法要求教師依法執教。守法是《憲法》所規定的所有社會組織、國家機關和公民的基本義務,是指守法主體以法律為自己的行為准則,依照法律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活動。教師職業的示範性,要求教師成為守法的楷模,對受教育者的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把熱愛祖國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權利職責用,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二、愛崗敬業——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這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倡導「愛崗敬業」就是要求教師對教育事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沒有責任感就辦不好教育,沒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師要始終牢記自己的神聖職責,志存高遠,並在深刻的社會變革和豐富的教育實踐中履行自己的光榮職責。

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始終牢記自己的神聖職責,對工作高度負責,要熱愛自己所在的崗位,具有高度的責任感,積極主動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

三、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

倡導「關愛學生」就是要求教師有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的`情感和愛心。親其師,信其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調節教師與學生關系的基本行為准則。

因此,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教師的天職。

教書育人是教師最核心的職責與任務。教書是育人的主要手段,育人是教書的根本宗旨,二者相輔相成,辯證統一。倡導「教書育人」就是要求教師以育人為根本任務。

所以,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五、為人師表——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倡導「為人師表」就是要求教師言傳身教,以身立教。「為人師表」對教師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作為一名教師,教師要堅守高尚情操,嚴於律己,以身作則。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教師自己要言傳身教,以身立教,在各個方面率先垂範,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影響學生。

六、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不竭的動力。

倡導「終身學習」就是要求教師做終身學習的表率。終身學習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職業特點所決定的。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熱點內容
小學師德建設計劃 發布:2025-05-06 08:56:14 瀏覽:184
恆企教育自考 發布:2025-05-06 06:59:35 瀏覽:793
語文和數學的英語 發布:2025-05-06 06:50:13 瀏覽:334
人教版化學必修一課件 發布:2025-05-06 06:08:36 瀏覽:895
物理中離子 發布:2025-05-06 05:25:32 瀏覽:619
2017年湖北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06 04:58:36 瀏覽:444
their用英語怎麼讀 發布:2025-05-06 04:22:24 瀏覽:723
掌心家教教師 發布:2025-05-06 03:35:42 瀏覽:769
語文書全解 發布:2025-05-06 03:27:50 瀏覽:416
調用數學函數 發布:2025-05-06 02:47:40 瀏覽: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