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線上家訪
一、溝通作用。家訪是老師和家長進行「平等」溝通的一個最主要的方式。
二、了解作用。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每個家長對學生的要求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難處,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才能做到對症下葯。
三、協調作用。家訪可以協調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發展方向的看法以及教育方法,只有目標一致,才能有的放矢;只有方法一致,才能形成合力。
四、強化作用。強化家長在學生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五、親合作用。與家長的親合、與學生的親合是家訪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只有親合了,學生才會更喜歡你,班主任的工作才會更好做。
② 學生家訪內容有哪些
學生家訪內容主要是學生在學校的表現,老師會跟家長談一下,然後家長跟老師說一下孩子在家裡的表現,最後在一起討論針對該學生,如何提高他的學習成績。
③ 在幼兒入園時家訪屬於線上還是線下
在幼兒園入園時,家訪一般都是線下家訪,老師會親自上門做家訪,了解一下孩子在家的一些習慣和行為,也了解一下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
④ 教師怎樣實現有效家訪
家訪,是班主任和家長接觸溝通的一種傳統方式;家訪,是學校教育向家庭延伸的一座古式橋梁;家訪,是教師、家長、學生形成教育合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因此,做好家訪工作,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共同搞好學生的教育工作,是教師的主要工作和責任之一,也是做好班級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然而對家訪工作的重視程度和處理方法不同,對學生產生的作用與效果截然不同。那麼教師如何做好家訪工作,下面就自己的工作所見所聞所做談幾點做法和建議。
一、 適當電訪,重視家訪。
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們的通訊工具越來越先進,幾乎所有的教師都把「家訪」變成了「電訪」。電訪,方便快捷直接,不受時空的限制;但電訪,往往就事說事,大多說學生最近的表現多麼差;將學生的不良表現及時告知家長,的確認真負責;而實際上是讓家長責罰及打罵學生,以期收到教育和管理效果。孰不知如此下來卻適得其反,學生會討厭你,對抗你,甚至發展到惡性循環,「摁下葫蘆起來瓢」,搞得教師焦頭爛額,無心教學。電訪再快,我們教師不能動輒向家長告狀,否則,那隻能說這個教師的教育有問題;因此,教師要改變電訪的觀念,讓家長感受到打電話是在關心他的孩子,讓家長了解到發信息是在幫助他教育孩子,讓學生也明白教師是在挽救他。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從心理上接受教師給家長打電話這個事,也從情緒上消除對教師的反感。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個優秀的教師應盡量登門造訪。只有進村入戶走訪家庭才能真正了解學生成長的環境、了解家長的文化素質以及家庭教育狀況,才能對學生進行全面認識、分析、理解,真正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有個學生叫孔令軍,上課不學習,平時還遲到,屢教不改,簡直無可救葯,筆者到家中走訪時,才發現父母到沈陽打工,周六周天自己在家,在這種家庭生活使他養成了我行我素的行為;他已經頹廢到打死不學的地步,筆者只能從紀律方面來約束他,不至於在教學中發生沖突。還有一個學生叫韓曉霞,她生病了,並且住進了醫院,筆者就帶領部分學生前去病房探望;當扣開房門時,面對突然到來的老師和同學,這位女生是熱淚盈眶,家長也激動不已,他們獲得的這種溫暖是電話無法傳遞的。教師上門家訪,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個激勵,對家長也是個觸動。這樣容易在教育學生時形成合力,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端正態度,准備家訪
伴隨著「千名教師訪家長、萬名家長進校園」的春風,許多像筆者一樣的農村教師也開始重視家訪工作了。不可否定,有些教師進行家訪,是出於應付差事的態度,家訪只是走走過場;這種教師在家訪中,對學生的優點和缺點往往模稜兩可,缺點提得不尖銳,優點說得不明顯。這樣多好,不得罪家長;但家長既感受不到學校教育的力量,也覺察不出自己孩子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仔細分析這一現象,就會發現,教師的家訪工作實質上存在著表層與深層的矛盾。表層工作是指家訪的次數、形式等一些具體的實際工作;深層工作是指家訪中所做的准備工作,思想工作以及事後的研究工作等。深層工作進行的深淺、質量如何,往往不能用次數、形式來衡量。可見,一個教師的家訪能做到哪一步往往是由教師的工作態度決定的。負責任的教師所進行的家訪一般都是有針對性的,有目的性的,他們以解決具體的問題為目的,以達成一定的協議為效果,這樣的家訪才有意義。
在完成某次家訪前,教師要先了解學生的自身情況:在校表現中的優缺點,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狀況,哪些方面該肯定表揚,哪些方面該提出批評或改正的建議,教師還應明確家訪的目的,還要通過學生了解一些家庭情況,對教育子女的態度,這樣能更快地找到共同的話題,更好地進行交流,有針對性地解決好一兩個突出問題,能提高家訪的實效。
例如,生活在單親家庭的王建成同學,父親經常以「打」代「教」,孩子漸漸形成冷酷、放盪不羈、自以為是的性格,情緒不穩定,富有攻擊性,厭學上網,心理脆弱,不服管教,是一個「問題」學生。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准備了四個話題:
1、探討粗暴教育的後果,讓家長受到教育,改進自身教育方法。2、分析學生不良行為產生的原因,如愛的缺失,孤獨無聊,交損友等。3、建議家長做到:第一要與王建成多交流多關愛體現長輩的關心。第二要重視家庭活動,引導孩子興趣的轉移,從泡網吧厭學中轉向健康高雅的興趣和愛好中,在活動中拉近父子之間的距離。第三要教育孩子學會寬容,忘掉那些令自己傷痛的悔恨的事,樂觀的面對未來。4、教師自己的教育方法:用愛心撫慰王建成同學的創傷,善於發現他的閃光點。引導王建成用友情彌補親情,讓他生活在一個充滿真情友愛的班集體里,確實感到自己不幸中又特別幸運。對其行為上嚴格要求,生活上關心照顧。
成功的大門始終為有準備的人敞開著。凡是精心准備的家訪,確實讓家長接受教師的建議和措施,也能讓家長領會教師的誠心和幫助,為家訪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基礎。
三、確定時間,藝術家訪
我們每一位教師手下都有好幾十學生,不可能同時家訪,所以這家訪也得有個輕重緩急。安排得好了,就可以事半功倍,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安排得不好,沒有目標、沒有重點,很有可能就要誤事。筆者認為開學初優先安排家訪的是學習上和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習進步較大的和思想波動較大的、經常遲到的和連續兩天曠課的、還有家庭有重大變故的;其他的可以放在寒暑假。先家訪誰後家訪誰有了計劃,但家長不一定在家或者抽不出空,那就要在時空和方式上靈活一點,或者在集頭巷尾,或者往後推遲,或者電話家訪。盡快在三至五周內完成大部分學生的家訪工作,讓家長接觸到新的教師,總結過去存在的問題,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而教師也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掌握學生信息,了解學生的各種困難,使自己開展班級工作和教學工作能心中有數,便於自己在思想上,行動上制訂措施去解決問題。
教師在於家長談話的時候,說話要有方向,講究藝術,切不可漫無邊際地閑聊。否則,既浪費了自己的時間,也耗費了家長的熱情,使家長對老師的談話失去興趣。在反映學生在學校的學習、行為表現情況時,先列舉一些好的方面,表達出對一個孩子的肯定,讓家長看到孩子的希望;再對學生的缺點委婉地指出,通過表揚別的學生在某個方面的優點來提醒家長,讓家長明白自己的孩子在這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後該朝那個方向努力。這樣,不僅在家長面前給學生留了面子,拉近了師生距離,而且也使談話氣氛活躍,場面融洽和諧。但是對後進生或雙差生的家訪,要多聽家長的傾訴和無奈,不能有厭煩情緒,因為家長會覺得孩子比你想像的還要差。只要教師稍微一表揚,比方說:孩子腦瓜機靈,學一定行;平時見老師就喊老師好,還幫著打掃衛生。這樣學生臉上有光,他會出自於感激,有所改變。其實自己的孩子表現如何,各個家長心裡都有數,用不著數落他孩子的不是,免得搞得大家都不愉快。
四、作好記錄,鞏固家訪
多數教師家訪後,對學生不聞不問,認為家訪回來就意味著完成了一項任務。這是錯誤的。可以說,這樣的家訪反映在學生身上的效果不會理想。因為家訪必定引起學生心理不同程度的震動,學生心理正在進行著「積極思想」與「消極因素」的對抗,正急需外部動力的輔助,以達到思想上的凈化和改良。
筆者認為每次家訪後,應及時地寫出詳盡的家訪記錄,把家訪的過程、家訪達成的共識、家訪中受到的啟發及家訪中發現的問題一一記錄下來。筆者在家訪中,寫了一些感人的「家訪日記」,並發到網上,讓學生去閱讀,從中獲取精神力量進行自我完善;有時拍攝一些精美的「家訪照片」,通過多媒體展示給自己的學生,供學生來觀賞,從中獲取自信的勇氣來自我激勵;有時結合家訪中了解掌握的資料,對學生重新分析評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通過深化教育來引導學生自我成長;也可以採用學生監督和老師疏導相結合的方式,及時與學生約談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防止學生錯誤行為的發生。 這樣,家訪的實效就會得以鞏固和強化,而我們的教育教學行為才會更有成效。
家訪是一種傳統,更是一個不老的話題,「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家訪是一座橋梁,好是兩顆心靈的交匯的地方,「能讓你從迷惘里掙脫」;家訪是一種途徑,也像一盞額頭上的燈,「照亮你夜行的路」。家訪作為溝通家庭與學校的橋梁,我們教師應該不斷地嘗試家訪的新方法,探索家訪的新思路,使得這種溝通方式能更有效地進行下去;我們教師應積極主動進行家訪,以贏得家長對教育工作的支持,真正地實現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聯系與結合,實現教育成效的最大化,讓我們的教育浸透真誠的人情味。
⑤ 老師線上家訪,家長怎樣回答
老師在進行家訪的時候,家長主要就是要100%的告訴老師你的孩子在家裡的所作所為,因為只有這樣老師才可以為你的孩子設計出比較完美的教學方案。
⑥ 怎麼和幼兒家長做線上家訪
老師應提前和家長約好時間,線上家訪時間最好控制在15-30分鍾之間。家訪時間過長可能導致談話失去中心,甚至影響家長的時間安排;而時間過短則會導致家訪談話不夠充分,信息遺漏等。
1.與家長談話內容大綱
家訪前需預設問題,理清家訪思路,把控訪問節奏,准確高效的獲取所需的關鍵信息。
預設問題參考
疫情期間全家生活是否正常、順利
家人身體狀況、是否與疫情當地人員有來往接觸
家中防疫工作是怎麼做的(必要的防疫工具,如:消毒工具、口罩是否齊全)
近期家長是否復工以及家庭日常外出狀況
孩子在家的作息時間是怎樣的
孩子在家的自理能力、語言能力、動作發展能力如何
對於老師發布的親子作業,孩子是否願意積極參與、期間是否遇到什麼困難
孩子在家的性格表現如何
父母在教育陪伴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些什麼問
2.與孩子談話內容大綱
線上家訪,記得告訴家長讓孩子也要參與。通過與孩子的交流,增進師生距離,進一步了解孩子假期的生活學習狀態。
預設問題參考
孩子是否知道為什麼沒有開學
孩子是否知道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
家中這段時間發生了哪些變化?(比如父母出門要戴口罩、只能和老師在網上見面、爸爸媽媽在電腦上辦公等)
詢問孩子每天在家的生活內容安排
是否想念老師和幼兒園的小夥伴,期待回幼兒園。
⑦ 一、為什麼要開線上家訪
家訪是對國家負責,為了不讓農民心裏面有不滿,開線家訪特別好
⑧ 學校家訪一般怎麼決定去誰家的
去近的再去遠的,或者先去調皮,人家的再去乖人家的。
⑨ 線上家訪是什麼意思
這個詞的意思就是說,不用直接見面家訪,而是通過網上視頻交流進行家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