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訪是傳統
關於教師家訪的做法 教師怎樣做家訪?做好家訪還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要有備而訪。班主任家訪前要確定家訪的目標,討論的問題,同時要對被家訪學生在校的表現,各科學習情況,興趣愛好,優點,缺點等都了如指掌.這樣即可以在家訪時信手拈來,提高家訪的時效,又可以讓家長感到老師很關心學生,從而拉進家長與教師間的距離,便於更深入的交談.
2、要提前預約。家訪前,必須與學生家長提前約定好家訪的時間.現在許多家長都忙於工作,常常不在家,如盲目家訪,不僅會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也會大大影響教師自己的情緒.事先約好時間,也有利於學生家長安排好家庭事務,防止尷尬的場面出現.
3、要選擇時間。家訪時最好選擇在放學後,雙休日,這樣學生也可以在場,不僅能聆聽到老師與家長談話的內容,又能讓學生當著家長與老師的面說說心裡話,從而增強家訪效果.家訪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延誤家長的工作.
4、要注意觀察。教師進學生家裡前,要注意觀察學生家庭周圍的社會環境;進學生家裡後,通過觀察學生與父母的交談,家庭的環境布置等,以此來了解社會環境與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因素.
5、態度要謙和。教師和家長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與家長不是敵人,共同的目標都是為了教育好孩子,所以我們要相信大多數家長是通情達理的,要主動地與家長溝通。
6、要講究技巧。班主任在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情況時要掌握分寸.對於表現好的學生既要肯定優點又要指出不足,要求家長不要放鬆要求;對於某些方面較差的學生,不要一味指其缺點,要善於發現閃光點.
7、改變觀念,「家訪」不是向家長告狀。傳統的教育方法,使「家訪」這個詞等同於「做壞事」、「沒事不家訪」、「家訪沒好事」。
8、改變「家訪」的方式,家訪不應是主角缺席的「審判」。很多「家訪」的場合,老師或家長會讓學生暫避,這樣的做法往往會讓學生產生猜疑情緒,對家訪產生懷疑,容易產生誤會。
2. 家訪的重要性
、家訪老師通過與學生、與家長交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習環境、學生的個性以及在家的表現,了解更真實、更全面的學生情況,了解到家長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為今後的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2、家訪老師通過向學生家長講述學校的基本情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強家長的責任意識和信任度,使家長也主動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來,更有信心地和學校攜手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二、家訪的目的:
是對學生的家庭教育和成長環境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從而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給予合適的引導。這需要老師自發的責任心和社會教育改革的共同推動。
1、家訪,是家庭訪問的簡稱,是進行個別家庭教育指導的一種常用的有效方式,主要是解決兒童、青少年的個別的家庭教育問題。
2、主要由學校的教師和幹部到學生家庭進行訪問,一般是與家長溝通情況,交流感情,密切關系,商討共同教育兒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這種指導方法比較靈活機動,便於進行,而且指導得比較具體,更具有針對性。
三、家訪老師去學生家長家裡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思想上要重視家訪。家訪是班主任密切與學生家長聯系的一種最常用的方法,勤於家訪,善於家訪是班主任帶好班的訣竅之一。通過家訪,可以跟家長交流情況和交換意見,統一認 識,這樣既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工作,又幫助家長改進家庭教育,從而能形成教育合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學校教育而無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致、復雜的任務。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礎上,而家庭教育是一門培養人的科學。」通過家訪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是兒童健康成長的關鍵。必須充分認識家訪的重要意義。
2、家訪應有準備地進行。去家訪之前,應當做好充分的准備,首先要提前告訴家長,否則,學生家長不在家,白跑了一趟,既浪費時間,又達不到目的。第二,必須估計到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意想不到的情況,做好克服困難的心理准備。第三,應針對學生的情況具體分析,想要說什麼,最好在心裡有個提綱,到時一五一十,侃侃而談,從容不迫,有條有理,家長聽起來肯定認真,覺得老師工作細心,很負責任。
3、選擇適當時機家訪。有利的時機是成功的重要保證。例如學生生病在家上不了學校、學生取得優秀成績、後進生有很大進步、學生生活遇到了困難、學生之間產生誤會,以及學生犯了嚴重錯誤時進行家訪效果是最好的。
4、家訪要講究藝術性。家訪時的談話最講究技巧,談話是指通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親切交談來進行。首先要尊重學生。特別是那些有多種缺點且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從愛心出發,不要以偏概全,一差皆差。應該從表揚其優點開始,打開家訪局面,使家長體會到嚴是愛、松是害,不管不教要變壞;向家長匯報時要挖掘他們在學校的點滴的進步,不要當面告狀,不能把家訪當作告狀的機會,特別不能當著學生的面向家長數落學生,要告訴學生犯了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學生。交談中盡量做到多鼓勵,少批評。當然鼓勵也要適可而止,避免使學生產生驕傲自滿,沾沾自喜的情緒,同樣也要指出其不足之處,提出教育建議,希望獲得家長的配合,這樣家訪的氣氛會比較融洽,家長比較容易接受,孩子也會消除恐懼心理,願意改正缺點,增強進步的信心。
3. 家訪是什麼意思
家訪就是去家裡看看,和父母聊聊天,了解一下你的生存環境,家庭成員,主要社會關系和你的主要簡歷!
4. 家訪的優點和缺點
家訪是我國教育的傳統「法寶」之一,教師通過走訪學生家庭,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生活和學習環境,可以有針對性地採取有效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對於了解「問題學生」的思想根源,有時一次家訪比什麼都管用;對於普通的學生,一次家訪有可能造就一個「明星」;對於心目中的好學生,一次家訪可能會發現其潛伏的一些問題。
初中生應該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強的學習能力,是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之一。通過家訪,可以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增進同家長的感情,以便找到更多更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
家訪是老師、家長和學生相互溝通的一座橋梁。如果能很好的利用這一手段,會對教育、教學工作產生很大的幫助。
電子家訪雖說具有「短、平、快」的特點,但傳統家訪的作用是現代通訊工具無法替代的,它既可增強家校間的橫向聯系,又能進一步融洽師生間的關系。
鑒於家訪對孩子成長的諸多好處,有能力的老師是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家訪的。
做班主任時,家訪對我的教育教學工作都起到了無可替代的積極作用。現在不做班主任了,而我任教的兩個班的女班主任家庭負擔都比較重,家訪對他們來說困難比較大。所以,我准備以科任教師的身份對學生進行家訪,在有利於自己工作的同時還可以為班主任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
5. 傳統的"上門家訪"能被"電話家訪"和"網路家訪"取代嗎
這個我覺得不太可能,有些事情可以通過電話,網路去解決。但是只有面對面才能感覺最深。
6. 網路信息時代,家訪是否還有必要
對於當前網路通訊技術發達,有些人認為班主任家訪沒有必要,我不贊同這種觀點。
第一,家訪是班級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師同學生家長溝通的必要途徑。盡管現在通訊工具很發達,但家訪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功的家訪可以增進教師和學生及其家長的了解,從而更有效的實施個別教育,還可以促進家長和社會對學校工作的認同,樹立好的社會形象,這是網路通訊不可比擬的。
第二,傳統的家訪能拉近老師與家長、學生之間感情上的距離,促進老師和家長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現如今,老師用電話郵件和家長交流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三,總之家訪是學校與家庭的有效互動,家訪是聯系學校與家庭的一座橋梁,通過家訪能促進學校和家庭共同配合,提升教育效果,促進孩子健康發展,因此進行家訪是有必要的,是其他方式不可取代的。
7. 家訪的目的及內容是什麼
1、督促其端正學習態度,確立學習目標;
2、交友問題;
3、幫助其制定學習目標以及學習方法;
4、如何提高控制力;
5、鼓勵其向「更高、更強」的目標沖刺,在年級中往前沖;
6、端正其異性交往觀;
7、作為班幹部怎麼自律,避免和同學矛盾問題;
8、鼓勵、肯定其學習積極性;
9、作具體方法指導,以期可以獲得成績上有進步;
10、幫助她如何控制自己急躁的性子;
8. 家訪跟政審有什麼區別
政審和家訪是徵兵中的兩個程序,兩者有區別。
徵兵的第一步是體檢,體檢結束後是政審,政審結束後是家訪,家訪結束後是通知,希望可以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