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家訪打卡
❶ 老師到我家來家訪了,我想知道老師家訪要多長時間,主要講什麼,謝謝
首先,你要明確一點,老師來家訪是為了你好,是為了和父母交流一下你在家裡的表回現和在學校的表現都是答什麼樣子的,然後再結合你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你的培養方案。不是為了折騰你,是為了培養你,讓你成為一個有用的,懂事的孩子。
我不清楚現在的老是用什麼方式教育孩子,我也不了解你的父母對你的教育方式是否粗暴,但是逃避解決不了問題。無論父母、老師怎樣對你,根本的出發點都是為了你好。可能因為年齡的差距你對他們並不認同,但是,你想想你帶著爸媽去外婆家,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不如就讓他們見面才好看下一步怎麼辦。
一個負責任的老師,是不會用學生的成績來衡量好壞的。同樣,一個好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必然不會太差。家訪時,要給老師和父母表個態,今後打算怎樣做。家長和老師也知道,不可能要求每一個孩子都成績優異,但是要把握一個度。成績要在中等,才能明白很多不知道的事情,要有學習的能力,愛學習、會學習。適當的玩游戲,幫助父母做家務。。。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孩子,各項你都是中等,那麼平均起來就是一個不錯的孩子了。加油吧!
❷ 老師家訪一般問什麼
1、問學習興趣,不問學習程度
老師可以有意識地了解一下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這樣做,可以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從而在今後的教育中對其予以特別的關注。
老師不宜直接詢問孩子的學習程度或類似於「學習情況怎麼樣」等話題,以免對孩子產生「先入為主」的偏見,或者讓那些原來學習不那麼優秀的孩子產生失落感。
2、問優點,不問不足
老師可以多詢問孩子有哪些優點,這樣可以讓自己對孩子的認識更全面、更立體、更生動,也會讓孩子更加喜愛你,因為孩子明白——老師知道我有哪些優點。
老師不宜直接詢問孩子有哪些不足或缺點。這樣的問題容易引發家長和孩子的緊張情緒,甚至懷疑老師是不是會對自己或孩子產生偏見。孩子有沒有缺點,有什麼缺點,應該留待老師在今後的工作中仔細觀察了解,慢慢幫助孩子改正。
3、問家庭概況,不問個人隱私
老師可以問問孩子的家庭情況,比如家裡有哪些成員,家長從事何種工作,平時孩子更聽誰的話等。這樣做可以真實全面地了解孩子所處的生活環境,思考今後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幫助。
老師不要去窺探孩子家庭的隱私問題,比如家長的職務、社交圈等。這樣很容易引起家長反感,認為老師帶有其他目的。
4、問平時接送,不問作業監管
老師可以問問孩子平常上下學一般由誰負責接送,特別是對小學低段的孩子,可以記錄一下負責接送家長的聯系方式。對於自己上下學的孩子,老師要了解其出行方式,並做好安全提醒。這樣做能夠加深家校之間的了解,也可避免將來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
老師不太合適詢問孩子回家後作業由誰監管,因為會讓一些家長誤會老師是在推卸或轉移責任。現在網路上類似的報道比較多,難免會讓有些家長「想岔了」,反而影響了家校關系。要知道,孩子的成長應該是老師、家長、孩子共同努力的結果。
5、問愛看的書,不問報的興趣班
家訪時問一問孩子「喜歡看什麼書」,不僅可以了解孩子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還可以明確給孩子以及家長傳遞這樣的信息:老師非常關注孩子的閱讀。
如果有能力的話,還可以對家長指導孩子閱讀提一些好的建議,給親子共讀布置一些「任務」,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但是,像「報了什麼興趣班」這樣的問題,老師就不適宜去問。可能會讓家長或孩子產生這樣的感覺——老師鼓勵、支持學生參加課外補習,這顯然有違科學的教育觀。
❸ 老師要來家訪,需要做哪些准備
可以提前把房間收拾整潔,准備好自己對孩子學習方面的問題,具體准備如專下:
1、把房間收拾屬干凈,家庭成員不要穿著睡衣接待老師,顯得不夠莊重和禮貌。
2、和孩子一起把老師迎進門入座,給老師倒杯水。讓孩子在老師面前安靜坐下,表現得大方自然,禮貌地和老師對話,不要東跑西跑只顧自己玩耍。孩子可以自我介紹,也可以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
3、老師若有興趣,可以讓孩子帶領老師參觀下自己的小書房、書架上讀過的繪本、繪畫的作品以及DIY小製作等等。
4、家長可以適當向老師介紹自己的教育理念,表示願意配合老師的工作,並留下手機、微信等聯絡方式。老師離開時,和孩子一起送老師到門口,並禮貌道別。
注意事項:
1、家訪時家庭成員需做到熱情、不卑不亢、善於交流,表現出最真實的一面即可,切勿扭捏做作,反倒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
2、家長和孩子可以以輕松的心態來迎接「家訪」這件事,表現出最自然的狀態、最大的誠意就好,這也是孩子學習生活中的必經之路。
❹ 我們老師到家裡來家訪,應該准備什麼東西提議最好的採納
家訪的話首先要把家裡打掃干凈,這是最起碼的,要給老師留一個好的印象。一定要內在家裡容穿著得體,但是又不要太刻意,T恤加牛仔褲最佳。男生的話不用做太多,給老師拿拖鞋倒水,剩下的交給你的爸爸媽媽就可以了。如果是女孩子的話做的事就會比較多,除了做到接待客人最基本的禮儀之外,最好在家裡表現得乖巧懂事一點,主動做家務之類的。還有就是,如果家裡有擺放的水果,要擺到老師的面前,然後對老師說 老師您吃水果吧 ,不要把水果遞給老師,這樣的話如果老師拒絕了,你和老師都會比較尷尬。最後一點就是,如果不知道說什麼的話就不用主動說,但是如果老師問你事情的話你一定要比較積極地回答,這是一個人有教養的表現。總之就是大方,得體,自然,一切就都OK啦。
❺ 家訪入考核「兩頭不討好」
這種觀點不正確。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生活的變遷、工作方式的變動以及孩子、家長、老師本身發生的巨大變化,「教師家訪」變成了稀缺事,很少有「主動家訪」的老師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正式出台,方案提出,強化一線學生工作。
各級各類學校要明確領導幹部和教師參與學生工作的具體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系情況納入教師考核。將「教師家訪」納入了「教師考核」體系,一石激起千層浪。教育不僅是「校園里的事情」,還必須延伸到家庭里。
另外,現在城市裡邊,孩子們雖然在一個學校上學,但住址卻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地方。就像網友說的一樣,「教師的家」距離「學生的家」,會是十分遙遠的,交通擁堵不說,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因此,首先需要解決「時間從哪兒來」的問題。
現在每天上下學家長都會接送孩子,老師每天都會和家鄉見面,一般有什麼問題老師會在放學時告訴家長。家長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在上學或者放學時告訴老師。並且現在微信、手機等通訊手段如此發達不管是孩子、老師還是家長,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很方便地通過社交平台隨時溝通交流。
如果非要推行家訪,最好是鼓勵而非強制,把選擇權留給老師,因為真正需要家訪的應該是少數學生。而如果一刀切強行推行家訪,最終可能會出現「應付心態」,把「教師家訪」變成不得不「到學生家溜達一圈」,只是為了「考核不丟分」而去打卡的形式主義。
❻ 老師家訪,我應該注意什麼老師為什麼家訪我,家訪一般干什麼啊
老師家訪也就是跟你家長說說你在學校的情況,聽一聽你家長的意見,和你家長一起討論以下OK
❼ 老師要家訪,想讓幾個家長在一起,安排什麼場所比較合適
我覺得如果有需要幾個家長一起
和老師碰頭的話,
約在一個安靜的小茶館是很合適的。
幾位家長點上一壺茶,點上兩份小茶點。
開銷不會很大,可以談很久。
當然如果老師喝咖啡的話,也可以約在咖啡店。
❽ 老師來家訪,該怎樣接待
進門 倒杯水 (有的話吃點水果啥的,老師不要吃也不用強求) 聊會天 送到門口或樓下 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