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師生關系
① 華南理工大學是從中山大學分出來的嗎
好像是當年經過一些調整。。。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山大學工學院的土木工程系、電機工程系、機械工程系、化學工程系、建築工程系,以及中山大學農學院農化系農產加工組;華南聯合大學工學院的土木工程系、機械工程系、農機工程系、建築工程系及土木專修科、建築專修科;嶺南大學工學院的土木工程系、電機工程系;廣東工業專門學校的機械工程專修科、水利工程專修科、化學工程專修科;湖南大學化工系;廣西大學化工系;南昌大學化工系;武漢交通學院橋梁專修科;武昌中華大學化學系(部 大門分)等9所院校的工學院和有關系科合並成立華南工學院,校址於中山大學原址(石牌)。院系調整後,實行專業設置,全校共設15個專業、14個專修科,分為6個系:土木工程系、機械工程系、電機工程系、水利工程系、建築工程系和化學工程系,以輕工為主,又以化工見長。
校園景色(11張)
1952、1953年經院系調整,華南工學院的水利學科、專業、師生和設備調入組建武漢水利電力大學(2000年合並到武漢大學)
1953年,華南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的熱力發電廠裝置專業、電機工程系的發電廠配電網及配電系統專業、水利工程系的中小型水力發電站專業、電機系發電站變電所電機專修科調至武漢華中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前身)
1953年,華南工學院鐵道專業調至長沙組建長沙鐵道學院(2000年組建合並成立中南大學)
1954年,華南工學院無機物工學專業調至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理工大學前身)
1954年,華南工學院水利系(科)調至武漢組建武漢水利電力學院(2000年合並到武漢大學)
1955年,華南工學院測繪專業的師資、設備調往武漢組建武漢測繪科技大學(2000年合並到武漢大學)
1956年,由當時的華南工學院、南京工學院、交通大學三所院校的電訊工程專業合並在四川成都組建了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電子科技大學前身)
1958年,由我國著名電子學專家馮秉銓教授、徐秉錚教授及部分師生,恢復建立華南工學院電訊工程系(無線電系)
1958年,華南工學院分割成華南工學院和華南化工學院
1962年,華南工學院和華南化工學院合並為華南工學院
1970年,華南工學院再次被分割,分為廣東工學院和廣東化工學院
1978年,廣東工學院和廣東化工學院合並成立華南工學院
1996年廣東工學院與廣東機械學院,華南建設學院成立廣東省重點大學廣東工業大學 1988年,華南工學院更名為華南理工大學。
1995年,廣東電力專科學校並入華南理工大學。
② 華南理工大學有什麼專業
華南理工大學的專業有:法學類、法學、知識產權、運動訓練、英語、日語、廣告學、傳播學、編輯出版學、藝術設計、工程力學、機械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車輛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材料類等。
一、法學
培養目標:培養能系統掌握法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我國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能夠運用法學理論知識來分析、解決實際法律問題,具有較高外語水平、計算機操作能力和較好語言表達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民法、商法、經濟法、刑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知識產權法、國際經濟法、國際私法。
二、英語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較強英語交際能力,科技英語應用能力,英語國家文化知識,以及廣泛的理工、經貿、人文、法學等多學科交叉知識,並通曉計算機的高級復合型和應用型英語人才。
主要課程:基礎英語、英語聽力、英語閱讀、英語口語、高級英語、英語寫作與修辭、翻譯理論與技巧、口譯、英語視聽說、英美文學選讀、科技英語翻譯、商務英語語言學導論、日語、德語、高等數學、計算機應用、統計學、經濟學、電路與電子技術、機械學原理等和工科類專業的基礎課程。
③ 網傳華南理工大教授王雨磊性侵女生,此事是否屬實
這件事情目前還未被證實。所以我們目前還無法確認是教授性侵女學生還是對方故意污衊造謠。我們先來看一下整件事情的經過。
10月9日,有網友在網上發了一個帖子稱,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王雨磊涉嫌性侵女學生,帖子中還配有疑似受害女生的求救錄音。現場錄音中,一名女生哭喊道:“幫我伸張正義,他強奸了很多人...”
所以到目前為止,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還沒有明確的結果。如果王雨磊被證實涉嫌性侵,那他已經構成了犯罪,必須負刑事責任。如果王雨磊所說的是真的,那麼,當事女生的行為則可能涉嫌誣告陷害罪。不管怎樣,相信警方會出一個公正的結果和處置。對於這件事,你們怎麼看呢?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吧。
④ 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的學院簡介
溯源歷史,華工的校園具有悠久的法律文化傳統。半個多世紀前,為中國法治建設、法學教育與研究做出過傑出貢獻的原中山大學法學院就坐落在湖光山色映襯著的美麗的華工北校區。今天,沿著百步梯拾階而上,原中山大學法學樓(現華工12號樓)即可呈現於眼前。華工法學院有一支同樣年輕的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的教師隊伍:教師平均年齡不到40歲,全部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其中一半以上是具有博士學位的來自海內外的中青年教師,學院具有博士學位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人數的92%以上; 在這里,法學院擁有自己的相對獨立的法學樓和3個模擬法庭;有收藏8萬余冊圖書、近百種中外學術期刊和兩套中外專業資料庫的獨立的專業圖書館; 有安裝了40餘台電腦的電子專業課室和閱覽室;有供師生休閑的「法律人家」咖啡書屋,陳列上千冊最新出版的法學圖書,並免費為閱讀和交流的師生提供咖啡、茶水;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室,具有良好的科研條件;還有自己的法律博物館、法律職業技能演練室、案例演示室以及學院休閑庭院等。
學院現有法學與知識產權兩個本科專業;有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包括法學理論、法律史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訴訟法學、刑法學等在內的多個學科招收法學碩士研究生;是全國80所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之一,全國8所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知識產權方向培養試點單位之一,同時還是全國60個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之一;隸屬於學院的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地方法制研究中心是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已成長為支撐學科發展、凝聚學科特色的重要平台;承擔了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我國地方法制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等多個國家與省級研究課題;在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地方法制建設、知識產權戰略、財稅法、犯罪學等多個學術領域中,學院在省內外具有獨特的研究特色和重要地位。
目前, 廣東省內10多個著名律師事務所、專利事務中心、政府部門、 司法機構參與了學院開展的各項實踐性教學活動、學術講座、學生文體活動,大大豐富和活躍了學生的學習生活。 每年為畢業生舉辦的畢業典禮和「法律人之夜」晚會,吸引了許多老師、同學和家長的參與; 學院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法學院、紐約大學法學院、比利時新魯汶大學法學院、馬來西亞大學、印度德里大學、台灣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等境外高校建立了多種形式的合作關系,推動學院的國際化。華工法學院是一個年輕的法學院,也是充滿活力的法學院,歡迎大家加入我們的學院建設。
⑤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行為不當被解聘,行為不當具體指什麼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行為不當被解聘,行為不當具體指他性侵女大學生。他擔任著華南理工大學的教授和導師,同樣也是中國的共產黨員。身為一個名牌大學的教授,做出不符合道德和倫理的事情,首先是他的品行不端,其次他敗壞了教師行業的職業形象,影響到了整個社會和學校的風氣。因此華南理工大學也迅速的在網上發出一則通知,解聘了王雨磊,他嚴重的違反了教師的職業操守。
學校要更改自己的制度,盡量讓老師的權力變小一點,而學生也應該學會保護自己,別讓這種歹徒逃脫法律制裁!
⑥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學院簡介
1982 年,工商管理學院的前身管理工程系成立。1992年,華南理工大學在管理工程系和社會科學系工業經濟教研室的基礎上組建成立工商管理學院。
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工商管理學院充分發揮自己在學科基礎、地緣方面等的優勢,建立了包括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在內的教育體系。學院現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與博士後流動站,這兩個一級學科均為廣東省重點學科。擁有管理決策與系統理論、工業工程與管理工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會計學、企業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及MBA、EMBA、MPAcc、工程碩士、資產評估等5個專業學位授予權。設有工商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等5個本科專業及1個工業工程2+2本碩連讀復合型本科專業。此外,學院設有高級管理培訓中心,已成為華南地區培訓界的領跑者。
學院現設有決策科學系、工業工程系、管理學系、財務管理系、會計系、技術與經濟管理系、市場營銷 7 個學科系,擁有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新型工業化發展研究院、中國企業戰略管理研究中心、廣東省中小企業研究咨詢中心、工業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評估研究中心、產業分析與政策研究中心、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中心、企業信息化與知識管理研究中心、現代製造信息系統研究中心、風險投資研究中心、華南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中國市場營銷管理研究中心、決策科學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資本市場與公司財務研究中心、人力資源研究中心、供應鏈整合與服務創新研究所等14個研究機構,及廣東省創新方法與決策管理系統重點實驗室1個。
工商管理學院現有在校生3800多人,其中本科生1200多人、碩士生(含專業學位碩士生)2400多人、博士生170多人,是國內規模最大、學科最齊全、建制最合理的商學院之一。學院與工商企業界和政府部門聯系密切、合作廣泛,擁有一支在解決企業管理問題方面具有很強實踐經驗與能力的師資隊伍。目前,共有教職工134人,其中專任教師 116 人,教授 32 人, 博士生導師共29人(含返聘3人、兼職2人),在職且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 人,副教授 46 人。教師中博士研究生畢業所佔比例達到70.6% 。
近年來,學院在高級別科研項目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累計獲批40多項國家級課題,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2項,傑出青年基金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項。到校科研經費居全國商學院前列,2006年至今一直在每年1000萬以上,2010年突破2000萬元。與此同時,學院教師學術成果的數量和質量也不斷提升,僅2011年在國內外重要期刊上發表的論文200多篇,其中進入三大索引的論文100多篇。近三年,學院有3項成果獲得第五屆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有11項成果獲得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科研平台建設取得長足進展,2011年12月,我院獲批廣東省創新方法與決策管理系統重點實驗室。
工商管理學院擁有領先的辦學條件和教學設施,現有辦公樓一棟 ( 汕頭校友樓 ) 和教學樓兩棟 (12 號樓和 22 號樓 ) ,建築面積達 1. 2 萬平方米,全面實現無線網路覆蓋。工商管理學院的兩棟教學大樓外觀宏大古樸,內部功能齊全,擁有多媒體課室、管理資料研究中心、國際會議中心、實驗室與計算機中心等公共科研和教學平台,是環境優越、智能化管理、適合高級工商管理教育的現代化教學中心;汕頭校友樓是學院的行政、科研樞紐,學院為每位教師提供了個人教學科研辦公室,購買了豐富的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和商業資源全文資料庫供師生使用。 學院一貫注重教學質量,著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應用能力,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參與課外學術創新活動與社會實踐,以提高學生的管理實操能力。學院與眾多國際知名大學及研究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為師生提供了豐富的國際交流與實踐機會。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學院形成了「開放、務實、創新」的辦學特色,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管理人才,而這些傑出校友,為中國特別是華南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更新日期2013年2月)
⑦ 成都大學、華南理工、江蘇大學,連續發生哪3件事,讓師生一言難盡
師生們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個安靜的教學環境和學習環境,但是不知從何時開始,大學的這個清凈之地,突然也變得喧鬧起來,也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聲音。
成都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江蘇大學這三所高校都攤上了事,家長為此感到擔心,而學生也更加憂心。
01 成都大學、華南理工、江蘇大學,連續發生3件事這些天大家都在關注的三件事情,這三件事情分別發生於三所重點大學,在校師生們對此,可以說是一言難盡。
第一件事情:華南理工大學王雨磊教授被解聘
來自華南理工大學的王雨磊教授被曝出對學生存在侵犯,華南理工大學在得知此事之後,立即成立了專門的調查工作組,經過查實,王雨磊教授嚴重違反了教師基本的職業道德,華南理工大學對於王雨磊給予了解聘的處理。
第二件事情:江蘇大學一名學子墜樓身亡
江蘇大學袁子健墜樓身亡的事件也讓網友們很關注,袁子健在與自己的母親告別之後,就從6樓的衛生間跳了下來,父母難以接受孩子在學校墜樓身亡的現實,家長質疑學校校方對此事有所隱瞞,而對於這一起事件的具體原因,警方還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3、也要重視學校領導的心理健康
有的學校領導可能會面臨很大的工作壓力,比如這次成都大學黨委書記毛洪濤在自己所留下的絕筆信當中,就寫道到自己在成都大學工作一年,已經是頭破血流,承受了很大的工作壓力。
因此除了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外,其實也應該關注和重視學校領導的心理健康問題。
互動話題:對於成都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以及江蘇大學所發生的這三件事情,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中分享!
⑧ 華南理工解聘王雨磊,他做了什麼被解聘
原因是他做出了違反師德的事情。
一、事情經過。事情發生在10月9日,一名女生在華南理工大學校園內跪地哭訴,她哭喊王雨磊QJ了她,被王雨磊QJ的人不止她一個,還有很多女生。這個女生在地上跪著哭訴地時候旁邊被很多保安圍住,站在旁邊的還有這個學校的老師。當有學生過來問發生了什麼事情的時候,這些學生被告知“沒什麼事”。當時華南理工學校的有關負責人也在一旁,但是卻沒有一個人上前去安慰這個女生。
學校作為一個教書育人的地方,老師的師德很重要,如果老師自己都是個禽獸不如的東西,那他能傳授給學生什麼樣的價值觀呢。想必這件事情之後,華南理工大學的聲譽也是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你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說說您的看法!
⑨ 華南理工大學都有什麼專業
北校區
1.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由原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裝備與控制工程學院、汽車工程學院三個學院合並組建而成,擁有材料加工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和機械工程(一級學科涵蓋六個二級學科)、材料加工工程、化工過程機械等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設有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國家級特色專業、廣東省名牌專業)、機械電子工程(廣東省名牌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安全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車輛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等9個本科專業。 2. 建築學院:前身為創建於1932年的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建築工程系,1938年並入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1952年組建華南工學院建築系。1979年成立綜合甲級建築設計研究院。1997年建築學院成立,由建築學系,土木工程系和建築設計研究院組成。2008年1月學校學科重新調整,土木工程系遷出,建築學院由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築系、城市規劃系、建築設計研究院和《南方建築》編輯部組成。學院有1個國家培育的二級重點學科(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和1個廣東省一級重點學科(建築學),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5個碩士點,3個本科專業(建築學、城市規劃、景觀設計)。先後孕育了莫伯治、佘峻南、容柏生、張佑啟、何鏡堂、吳碩賢等六位院士,袁培煌、黎陀芬等九位國家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3. 土木與交通學院:成立於2008年1月,是由原土木工程系和原交通學院合並而成。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管理7個本科專業,土木工程、工程力學專業為廣東省高等學校名牌專業。 4. 電子與信息學院:前身是無線電系,創建於1952年。1956年,根據國際形勢和國防建設的需要,以當時華南工學院無線電系為主,組建了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該院大部分師生調往成都。1958年,由我國著名電子學專家馮秉銓教授、徐秉錚教授及部分師生,恢復建立華南工學院電訊工程系(無線電系)。學院現有一個博士後流動站,6個博士點,8個碩士學科點,其中通信與信息系統是我國第一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也是華南地區唯一的信息類國家重點學科及華南理工大學"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學科。TCL集團總經理李東生,創維集團總裁黃宏生,康佳集團總經理陳偉榮等為該院畢業生。 5.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於1995年,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學院擁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材料科學與工程(含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工程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生物醫學工程;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理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其中材料科學與工程是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是省級重點學科;4個本科專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含無機非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建築裝飾設計與新型材料、材料化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材料與元器件)、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其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是廣東省名牌專業。 6.化學與化工學院:於2008年1月成立,由原化學科學學院和化工與能源學院合並而成。學院的基礎和前身是 1952 年全國院系調整時,由中南地區 4 所大學的化工系合並組建的華南工學院化工系。開設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制葯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動化、化學生物學5個本科專業,其中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為廣東省名牌專業。 7.輕工與食品學院:2008年3月由華南理工大學原輕工與食品學院和資源科學與造紙工程學院合並而成。學院由國家教育部與廣東省政府共建,是首批進入教育部「211工程」、「985工程」建設的單位之一,是我國輕工和食品工程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本學院的制漿造紙工程、製糖工程、食品科學學科均成立於1952 年,是華南理工大學學科歷史最長、教學與科研實力雄厚的專業。 8.理學院 數學系:數學系坐落在校內風景秀麗的東湖畔,1952年華南工學院建校之初成立了數學教研室, 1958年建立工程數學系並開始招生;1960年力學教研組並入,改名為數理力學系,設應用數學、計算數學、應用力學三個本科專業。77年恢復高考並招收77、78級數學師資班(著名數學家侯一釗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數學力學和工程力學兩個專業同時招生,在基礎上於1979年成立數學力學系;1981年獲得基礎數學碩士學位授權點;1987年分別成立了應用數學系和工程力學系;2002年,應用數學系、應用物理系、應用化學系合並為理學院;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2004年7月,在理學院應用數學系的基礎上成立了數學科學學院。 現有三個本科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其中「數學與應用數學」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是廣東省名牌專業。學院現有「應用數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和「數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物理系: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於2004年由原應用物理系組建而成,按行政編制分為三個系和二個中心,即應用物理系、微電子學系、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系、物理實驗中心和電子工藝教學實習中心。學院三個本科專業應用物理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技術)和光信息科學與技術每年招生近200人;設有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含博士後流動站)和物理學一級學科碩士點,並在凝聚態、聲學、光學、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和材料物理與化學等五個方向招收碩士研究生,在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和電路與系統等三個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 9. 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於2002年1月,其前身為1961年原華南工學院成立的自動化系。2001年自動化專業被廣東省教育廳評為省名牌專業。 10.電力學院:1994年由華南理工大學與當時的廣東省電力工業局聯合共建。學院設有電力工程系、電力電子工程系、動力工程系等三個系,,畢業生以其專業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而受到社會及用人單位的厚愛,供需比約1:6,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一直排在學校前列。 11. 工商管理學院:成立於 1982 年,現設有決策科學系、工業工程系、管理學系、財務管理系、會計系、技術與經濟管理系和市場營銷 7 個學科系,有工商管理、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和財務管理5個本科專業,其中,工商管理專業是廣東省名牌專業。 本學院以本科教育為基礎、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擁有5個本科專業,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管理科學與工程),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MBA)、國民經濟學、會計學)。現有各種類型的在校學生2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100多人,碩士研究生600多人,碩士研究生課程班學生600多人,博士研究生50人。 建立了管理科學研究所、經濟學研究所和工業工程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從事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有11項,其中重點項目兩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正在進行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正在從事的省部級基金項目20項;正在從事的其他縱向和橫向項目31項。其中與香港中文大學教師合作從事的研究項目有4項。3年以來,學院教師發表的論文300多篇,其中在國內核心期刊和統計源期刊的論文近200篇。整個學院的科學研究工作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其中教職工106人。教師中有教授23人,副教授28人,研究生導師4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46人。至2001年九月,50歲以下的教師佔80%,研究生畢業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比例達到50%,博士畢業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13%.學院已經形成了一支結構趨於優化、素質較高、老中青相結合的師資隊伍。 除了利用整個學校的資源以外,學院現有一個教學樓和一個辦公樓,共計10000平方米左右。其中普通教室(安裝了投影儀)15間,多媒體教室5間,語音教室1間,電腦實驗室1間,多媒體實驗室1間。其中汕頭校友樓(主要用於MBA的教學)所有教室和活動場所都具備了上網的條件和安裝了空調。目前該院擁有期刊閱覽室和圖書室各1間,現有圖書1萬冊,期刊217種。 其主要優勢表現在:(1)地處華南,尤其是廣東,毗鄰香港接近海外,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和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地方,是發展工商管理教育的理想市場;(2)華南理工大學是華南地區歷史最悠久、學科配套最齊全和教學科研水平最高的工科大學,她所培養出的7萬多學生是廣東工業技術人才的主力,這些學生將是該院發展高、中級工商管理教育和培訓的理想對象;(3)華南理工大學的工科背景和傳統使她的工商管理學院具有了與一般綜合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不同的特點,這就是學院與工業企業的關系密切,教師在解決企業管理問題方面具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在培養實用性企業管理人才方面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在過去2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工商管理學院充分發揮以上優勢,本著「開放、務實、求新」的學院文化和教學風格,致力於為華南地區經濟發展提供高水平的研究型人才,致力於為企業培養大量高素質的應用型管理人才,努力為華南理工大學成為「華南地區高層次科技和管理人才的搖籃」而發揮作用。在泛珠三角邁向「世界級經濟圈」的同時,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也將向世界知名商學院不斷邁進。 12. 思想政治學院:成立於2009年4月,是直屬於學校的專門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科研的獨立二級單位。她是一個既年輕而又具有較長發展歷程的新學院。 13.公共管理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成立於2009年4月,由原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發展而來。下設行政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兩個系,一個MPA教育中心和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研究所、政府決策與績效評價研究所兩個研究所。 學院現有一個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有行政管理、土地資源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高等教育學、教育技術學等五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一個公共管理專業碩士(MPA)學位授權點。設行政管理一個本科專業。 14. 外國語學院:創建於1985年。有英語(科技英語方向)和日語兩個本科專業。 15.體育學院:體育學院的前身為華南工學院體育教研室,始建於1952年,1992年改為體育部。經過50多年的辛勤耕耘,師資隊伍、教學質量、訓練水平、科研能力不斷提升。2006年1月,學校根據發展的需要,成立了體育學院,專業建設、學科建設、課程建設等工作開始起步。目前學院下設三個系、兩個教學團隊、一個廣東省體育產業研究基地。學院現有一支專業素質較高,業務能力較強,結構較為合理的體育師資隊伍,有專職教師6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1人;有博士學位的5人,碩士學位的19人。承擔著全校約3.9萬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體育教學、群體活動和訓練競賽工作。
南校區
16.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是我國高等學校最早從事計算機科研與教學的單位之一。1958年開始計算機科學研究工作,1960年設立計算機專業,1981年成立計算機系,2001年成立了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軟體技術、網路工程、信息安全工程4個本科專業。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為廣東省首批名牌專業。 17.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於2004年成立,位於風景秀麗的華南理工大學南校區。現有生物工程、生物技術、生物醫學工程3個本科專業,其中生物工程專業為廣東省名牌專業。近兩年,保送研究生中大部分人順利通過了清華、北大等著名高校、生物領域國內拔尖機構的面試,占學院保研人數的90%。 18.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設環境科學系、環境工程系和環境科學與工程設計研究院等教學、科研機構。學院有環境科學(含環境健康與安全方向)、環境工程(含建築環境與設備方向)和給水排水等三個本科專業共五個培養方向。 19.軟體學院:成立於2001年11月,是教育部直屬的38所示範性軟體學院之一,擁有華南地區唯一的軟體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0. 新聞與傳播學院:成立於2004年7月,設四系二中心:「新聞傳播系」、「文化傳播系」、「品牌傳播系」、「藝術傳播系」和「教學實驗中心」、「人文素質教育中心」。4個本科專業:傳播學(跨媒體新聞方向)、編輯出版學(網路傳播與電子出版方向)、廣告學(品牌傳播方向)、數字媒體藝術。 21. 藝術學院:成立於2004年7月16日,其前身為華南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藝術系。2002年開始面向全國招收音樂表演專業本科生,2004年招收音樂學碩士研究生,同年增設藝術設計學和舞蹈學兩個本科專業並招生,2007年開始招收藝術設計學碩士研究生。藝術學院現有兩個二級學科---音樂學、舞蹈學。首任院長為二級教授、音樂學博士何平。學院現有高級職稱教師16人,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30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000餘人。附設有華南理工大學青年交響樂團和交響管樂團、華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合唱團和舞蹈團。 22. 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2004年7月16日正式成立,其前身為華南理工大學原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法學系。首任院長為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西北政法學院法學研究所原所長、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理論專業博士生導師葛洪義教授。2004年11月17日,該校與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合作創辦知識產權學院。2004年11月17日,該校與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合作創辦知識產權學院。知識產權學院與法學院合署辦公,法學院黨政機構兼為知識產權學院黨政機構。 23. 經濟與貿易學院: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位於風景宜人、設施優良、管理先進的廣州大學城,是華南理工大學目前規模最大,重點發展的學院之一。學院設有經濟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物流工程、旅遊與酒店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等7個學系和相應的7個本科專業,有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數量經濟學、金融工程與經濟發展、物流工程與管理、電子商務工程與應用、旅遊管理等9個碩士學位點,項目管理、物流工程等2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點,金融工程與經濟發展、物流工程與管理等2個博士學位點。截至2009年底,學院有在校本科生2589人、研究生439人、博士生50人,形成學士—碩士—博士三個層次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110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1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超過70%,其中不少人具有國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或較長時間的國外學習工作經歷。另外,學院聘請了6位國內外的知名學者和銀行家、企業家為兼職教授或顧問教授。學院重視學術和對外交流。先後成功舉辦了「廣州(小谷圍島)金融論壇」和「中美旅遊發展論壇」等高層次學術交流活動。學院每學期均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前來講學,目前已與美、英、日、澳和香港地區的一批著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學術聯系與教育合作關系。學院與地方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國內外業內的著名企業有著廣泛聯系和密切合作。 24.設計學院:設計學院成立於2010年5月,由本校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的工業設計與圖學研究所、藝術學院的藝術設計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新型建築材料與裝飾設計專業方向等組建而成。學院設有「工業設計」、「藝術設計」兩個本科專業。其中「工業設計」專業在2001年開始招生;「藝術設計」(含空間設計,產品造型設計,綜合藝術與材料表現,陶瓷藝術,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設計與表演五個方向)專業在2004年開始招生。目前,學院在讀本科生620多人。學生在校期間成績達到規定要求的,可修讀其他專業的輔修、雙專業或雙學位。近年來,學生參加國內外的設計大獎賽均獲得了優異的成績。「工業設計」、「設計藝術學」兩專業均為碩士點,在讀碩士研究生50多人。學院現有教職工60多人,教授5人、副教授18人、高級工藝美術師1人、中級職稱27人、初級職稱3人,其中專任教師50多人,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40多人。學院有一個國家級的教學團隊;學院的CAD實驗教學中心是機械基礎教學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組成部分;學院還擁有電腦設計室、天光畫室、綜合材料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設計、陶瓷設計等專業教室和實驗室。 25.國際教育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於2004年7月16日掛牌成立。 學院下設學院辦公室、招生及項目辦公室、留學生管理辦公室、對外漢語教學辦公室以及跨文化傳播研究中心。學院全體工作人員均接受過專門訓練,教學經驗豐富,責任心強,富有進取精神。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幾乎所有教職員工都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其中,行政人員當中在海外獲得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約佔80%,教學人員當中具有博士學位、高級職稱的達30%,有的還曾在海外長期從事過國際教育等領域的研究,經驗相當豐富。目前,華南理工大學的留學生教育已形成多種類、多層次的格局。在學科建設、教學體系、課程設置、師資力量、教學設施、教學管理等方面都適應留學生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並具有自己的特色與優勢,特別是科技漢語(IT漢語),商務漢語等特色課程已被實踐證明是切實有效並符合我校實際的。學院除提供長、短期的普通漢語課程及上述特色課程外,還開設廣東話、老人文化游學團、中國文化系列、預科培訓以及冬、夏令營等漢語文化課程。學校各專業都招收留學生,重點推薦的專業有建築學、土木工程、城市規劃、計算機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電力工程、空調工程、機械工程、食品工程、生物工程、工商管理、國際貿易等。
⑩ 為什麼華南理工大學簡稱華工
華南理工大學的歷史沿革: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以當時的嶺南大學、國立中山大學、華南聯合大學三校的工學院為主體,以及湖南大學、廣西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等中南五省共12所院校的有關系科合並,在當時的國立中山大學原址建立了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前身)
1953年,華南工學院將機械繫的動力部分、電力部分調至武漢組建華中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前身)
1954年,華南工學院將無機物工學專業調至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理工大學前身)
1955年,華南工學院將測繪專業的師資、設備調往武漢組建武漢測繪科技大學(2000年合並到武漢大學)
1956年,由當時的華南工學院、南京工學院、交通大學三所院校的電訊工程專業合並在四川成都組建了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電子科技大學前身)
1958年,由我國著名電子學專家馮秉銓教授、徐秉錚教授及部分師生,恢復建立華南工學院電訊工程系(無線電系)
1958年,華南工學院分割成華南工學院和華南化工學院
1962年,華南工學院和華南化工學院合並為華南工學院
1970年,華南工學院再次被分割,分為廣東工學院和廣東化工學院
1978年,廣東工學院和廣東化工學院合並成立華南工學院
1988年,華南工學院更名為華南理工大學。
從華南理工大學的歷史沿革就知道剛創立的時候國家就已經定位為工科性大學(主要是學習蘇聯的辦學模式吧),而且還是四大工學院之一,不管是在哪個時期,華工的「主力部隊」都是工科,即使是現在不論是博士點、碩士點、重點學科還是重點實驗室仍然是工科佔大部分,理科相比起來就顯得渺小了,當然華工現在的發展方向是綜合性大學,理科和文科的比重會慢慢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