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良好師生關系的特徵

良好師生關系的特徵

發布時間: 2020-11-19 07:52:50

『壹』 師生關系有哪些基本的特點

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

1、尊師愛生

尊師就是尊重教師,尊重教師的勞動和教師的人格與尊嚴,對教師要有禮貌,了解和認識教師工作的意義,理解教師的意願和心情,主動支持和協助教師工作,虛心接受教師的指導;

愛生就是愛護學生,它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的重要體現,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感情基礎,是教師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培養學生熱愛他人、熱愛集體的道德情感基礎。

2、民主平等

民主平等不僅是現代社會民主化趨勢的需要,也是教學生活的人文性的直接要求和現代人格的具體體現。

3、教學相長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促進學生的學,學生的學促進教師的教,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的。教學相長包括三層含義:一是教師的教可以促進學生的學;二是教師可以向學生學習;三是學生可以超越教師。

4、心理相容

心理相容指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在心理上協調一致,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表現為師生關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1)良好師生關系的特徵擴展閱讀:

師生關系培養的方法:

1、提高師德修養

提高師德修養,塑造高尚師德形象。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與生命教育有機結合,和諧學生的心靈。

3、師道尊嚴

構建師生關系的新走向(雙向式「師道尊嚴」)。

4、改革教育制度

改革教育制度,促成師生關系和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師生關系

『貳』 師生關系的本質是什麼在我國現代教育中,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有哪些

是師生關系的本質是:教育關系。

師生之間的教育關系是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務而產生的。這種關系是從教育過程本身出發,根據對教師與學生在教育活動中各自承擔的不同任務和所處的不同地位的考察,對兩者關系作出的教育學意義上的解釋。

教不嚴師之惰,一般來說,在教育活動中,教師是促進者、組織者和研究者,而學生一般是參與者、學習者,同時又是學習的主人和自我教育的主體。

這種關系形式,並不隨教師和學生的主觀態度而轉移,而是由客觀條件所決定,並且在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活動中得以表現。

教育關系的建立,首先取決於教師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制於教師的專業知識、教育技能和人格力量等。

在教育關系中,教師與學生的活動中心都與教育目標有關,並體現著學校教育工作的任務與特點。

這種關系既應符合教育科學規律,又應體現教育創造藝術,既能為師生雙方提供最大的發揮主體力量的空間,又能使雙方的力量形成有效合力,從而使學生獲得和諧發展。

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

1、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師生關系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

2、師生心理相容,心靈的互相接納,形成師生至愛的、真摯的情感關系。

3、學生自主性精神,使他們的人格得到充分發展。

4、學生在與教師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展自己,獲得成就感與生命價值的體驗,獲得人際關系的積極實踐,逐步完成自由個性和健康人格的確立

5、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教育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心靈成長的愉悅。

(2)良好師生關系的特徵擴展閱讀:

構建和詣師生關系的方法: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的關系。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具有思想力和創造力的活體,他們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活躍的思想,快速接受事物的能力,他們對世界有自己獨特的理解。

2、建立合作互動的師生關系

合作互動的師生關系,就是指使學生成為教育過程的平等的參與者,師生之間由此而形成的相互理解、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人際關系特徵。

3、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師要深入學生,在課間盡量創造條件,與學生進行接觸,如與學生談心,與學生游戲。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的變化,讓自己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近的親密朋友。

『叄』 理想的師生關系的特徵

理想的師生關系
應該是尊師愛生
民主平等
教學相長
後來有人加了一個心理相容

『肆』 哪種師生關系模式容易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徵

民主型的師生關系模式容易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徵
參考資料:2015年教師招 聘考 試《教育基礎知識》單選題專項練習(一)

『伍』 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尊師、民主平等、教學相長。

『陸』 新型師生關系具有什麼特點

我國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
(一)尊師愛生
現代教育中的「尊師愛生」不是封建等級關系、政治連帶關系、倫理依附關系,而是師生交往與溝通的情感基礎、道德基礎,其目的主要是相互配合與合作,順利開展教育活動。
尊師就是尊重教師,尊重教師的勞動和教師的人格與尊嚴,對教師要有禮貌,了解和認識教師工作的意義,理解教師的意願和心情,主動支持和協助教師工作,虛心接受教師的指導;愛生就是愛護學生,它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的重要體現,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感情基礎,是教師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培養學生熱愛他人、熱愛集體的道德情感基礎。
尊師與愛生是相互促進的兩個方面: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尊重和關愛換取學生發自內心的尊敬和信賴,而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和信賴,又可激發教師更加努力地工作,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氣氛和學習條件。
(二)民主平等
民主平等不僅是現代社會民主化趨勢的需要,也是教學生活的人文性的直接要求和現代人格的具體體現。它要求教師理解學生,發揮非權力性影響,並一視同仁地與所有學生交往,善於傾聽不同意見,同時也要求學生正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學會合作和共同學習。
(三)教學相長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促進學生的學,學生的學促進教師的教,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的。「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教學相長包括三層含義:一是教師的教可以促進學生的學;二是教師可以向學生學習;三是學生可以超越教師。
(四)心理相容
心理相容指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在心理上協調一致,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表現為師生關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在教學過程中,師生的心理情感總是伴隨著認識、態度、情緒、言行等的相互體驗而形成親密或排斥的心理狀態,而不同的情緒反應對學生課堂上參與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起著重大的影響。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所學的各門課程是有不同情感的,它影響著注意力和時間的分配,帶來了各門課程學習的不平衡。這些都可以從師生心理關系等因素上找到原因。

『柒』 簡述題 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特徵

民主平等、教學相長、心理相容、尊師愛生

『捌』 理想的師生關系有哪些表現如何建立理想的師生關系

一、 教師自我了解和了解學生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條件。
教師的自我了解是自我教育的依據,了解學生則是對學生因材施教的依據。因此,教師首先需要了解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嚴於解剖自己,正確評價自己,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並據此進行自我修養、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正如19世紀德國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只有當他自己致力於他自己的教育和教養時,他才能實在地培養和教育別人。」其次,教師又要深入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個性差異等。教師既要理解學生,將心比心,關懷備至,又要對他們循循善誘,嚴格要求。教師只有在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進行自我教育和教育學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 師愛生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要求。
師生關系是社會制度和人際關系在學校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封建社會的師生關系是師道尊嚴,教師有絕對的權威,甚至對學生進行嚴厲體罰,學生也必須絕對服從。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關的關系是金錢關系,師生關系也受到這種金錢關系的污染影響。社會主義社會的師生關系則是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師生關系,尊師愛生是建立這種新型師生關系的基本要求。一個班,關起門來就是一個大家庭。如果,這個大家庭中的每一個同學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關心著、幫助著、照顧著、鼓舞著,那麼他便是溫馨的,溫暖的。尊師和愛生是密不可分、互相聯系又互相促進的。教師受到學生的尊重,就會產生光榮感,從而更加熱愛學生和熱愛教育事業,更加自勵自勉,處處身教言教都給學生以良好的榜樣影響。而學生受到教師的關懷愛護,又會更加尊重和熱愛教師並聽從教師的教誨。
三、 正確的學生觀和教師觀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因素。
正確的學生觀是教師愛生的基礎,而正確的教師觀則是學生尊師的基礎。教師的學生觀大致可分為兩類:有的教師卻片面地認為學生中調皮搗亂者多,愚蠢不可教育者多,因而他們處處與學生相悖而行,造成師生關系緊張,或者對學生失去信心,放棄教育。與之相反,有些教師認為不管是聰明的還是笨拙的,聽話的還是頑皮的學生,都是可愛的,可以教育好的,因而他們總是以滿腔熱情、堅強的意志、高明的教育教學藝術把學生教育好。可見,教師的學生觀影響教師的工作態度,也影響到教育的效果。教師不僅應有正確的學生觀,而且要深入了解學生的教師觀。學生的教師觀往往是教師的學生觀的反映。學生尊敬教師,是向師性的反映,不能代表學生的教師觀。學生的教師觀比較復雜,不能簡單地看成只是兩個極端:尊師心理和輕師心理。師生雙方都要遵循認識的一般規律,從感性到理性,從現象到本質,冷靜、客觀、全面地考察分析對方,才能樹立比較正確的學生觀和教師觀,從而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
四、 教師的民主作風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主因素。
教師的民主作風對生關系的影響極大。有些教師不學習和研究心理學、教育學和教學法,不從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上努力,而只是盲目地追求個人權威,他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管自己的要求和做法是否全合乎教育規律和原則,是否有利於學生的身心發展,而一味要學生言聽計從。他們還任意懲處學生,使學生受到心理壓抑卻不敢發表意見,這種獨斷 專行的教師作風是造成最壞的師生關系的主要原因。據有關心理調查表明,學生最喜歡的是和藹可親、具有民主作風的教師;學生最討厭甚至內心怨恨的則是那些專制型的教師。因此,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平等與學生相處,教育教學中發揚民主作風,才能促進師生雙方互相信任,把師生關系推向和藹。要相信,師生之間是心相通、情相連的,學生的心靈永遠向他們的教師敞開著。

『玖』 教育意義上的師生關系應該具備哪些特點

1.坦抄白或明朗-----彼此誠實不欺詐。

2.關心-----彼此都知道自己受對方所重視。

3.獨立性------一方不依賴另一方。

4.個體性------一方允許另一方發展其獨特的個性與創造力。

5.彼此適應對方的需要-----一方需求的滿足不以另一方需求的犧牲為代價。

熱點內容
歐文投籃教學 發布:2025-05-14 06:35:52 瀏覽:580
對配班老師的評價 發布:2025-05-14 06:34:41 瀏覽:344
師德的人物 發布:2025-05-14 06:33:09 瀏覽:175
教師師德個人總結 發布:2025-05-14 05:39:36 瀏覽:667
教師招聘考試模擬題 發布:2025-05-14 05:15:15 瀏覽:455
葯物化學習題 發布:2025-05-14 04:23:45 瀏覽:642
教育培訓章程 發布:2025-05-14 04:13:05 瀏覽:634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庫 發布:2025-05-14 03:21:37 瀏覽:461
小學語文拍手歌 發布:2025-05-14 02:17:21 瀏覽:531
魔獸有哪些 發布:2025-05-14 01:45:05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