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教育敘事
做 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要做一個充滿愛心的人……這些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一時體現愛心,容易,長期永葆愛心,很難;愛優秀學生,容易,愛發展中有明顯缺陷的差生,很難。
一、愛從心中流出
於漪老師說:「表達師愛,不是寫在紙上、說在嘴上的,真懂,要用自己的言行來實踐的;老師對學生要滿腔熱情滿腔愛,做到師愛盪漾。」師愛盪漾,追求自然和諧,細雨潤物。講求真切、透徹、持久。
「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學生無論品德還是智慧都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羅素語)。而愛的核心卻是善。教師職業如何為善?從教師職業道德中更是難以盡數。從教師愛崗敬業的情感到樂業、勤業、精業的實踐,從教師的言傳身教到教師的自我修煉,從教師學而不厭的鑽研進取到教師誨人不倦的忘憂情懷。等等,形成了教師職業道德的規范體系,無不包含著何以為善的道德策略。
一位哲人說過:「沒有一顆善良的靈魂,就沒有美德可言。」師德是教師的良心。當一個教師不斷充實、完善自身,使思想達到一定境界時,一切都變成了自然的行為,學生也會自然地感受到老師的愛。
二、身教重於言傳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座右銘:「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師應當以身作則」、「以教人者教己」曾激勵了無數獻身於教育事業的有志者。
教師的一言一行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的眼睛是「錄像機」,耳朵是「錄音機」,大腦是「計算機」。錄下的信息存在「計算機」中,然後指導他們的行動。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時刻觀察著教師的一舉一動並在某些方面進行模仿。
教育本身是一種以人影響人,以人帶動人,以人提升人的活動。要使學生有遠大理想和信念,教師自己必須具有遠大理想和信念;要使學生關愛他人,有崇高的道德,教師自己必須關愛他人,具有崇高的道德;要使學生不搞淺嘗輒止,具有深刻的研究精神,教師自己必須不搞短期行為,具有深刻的學術耐心;要使學生思維活躍,善於創新,教師必須思維活躍,善於創新;要使學生遵紀守法,不搞學業舞弊,教師自己必須嚴格遵守紀律和法規、不搞實績舞弊。
要使學生待人講究禮儀,彬彬有禮,教師自己必須待人講究禮儀,彬彬有禮;要使學生的人格健全和完美,教師自己的人格必須健全和完美。實踐證明,教師只有將自己的道德和人格提升起來,才能提升學生的道德和人格。正人先正己,時時做學生的表率,否則,即使你說的天花亂墜,頭頭是道,不注重自身修養,也不會得到滿意效果。教師的人生理想、價值標准、幸福追求,行為選擇,無不影響著學生。
當然,現代教育是一種全新的開放式和立體式的教育,任何一位學生全面健康的成長,不僅僅是學校的教育,它是來自家庭、學校、社會各個渠道的「合力」,可在學生身上產生作用和效果。但我們應該清楚,學校教育對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教育途徑,其內涵:是肯定弘揚來自多方面對學生成長有益的東西,和認識批評對學生成長有害的東西,教育學生獲得綜合素質,提高鑒別能力。
三、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為之而奮斗
在當今社會經濟條件下,教師這個職業不是人們追求的職業,「吃得清淡,穿得素淡,出去辦事遭人冷淡,就象蠟燭一樣一生半明半暗,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正是這一職業的真實寫照。雖然黨和國家在努力提高教師的待遇,但還是杯水車薪,即便這樣,教師工資每提高一點,就會遭到社會上一些人的非議,好像教師天生就應該清淡,最多隻能是溫飽。
能夠滿足溫飽,這種情況是中國教育界多少年形成的一種現狀。在我們選擇這個職業時就已經很清楚這種狀況。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我們沒有理由再抱怨,只有為之而奮斗,就應該義不容辭地擔負教書育人、傳承文明的神聖責任。
教師從事的不僅僅是一份職業,而是教育人、塑造人的光輝事業。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是社會新風的倡導者,是人才成長的鋪路石。每個孩子誕生的時候,不過是個自然人,只有經過老師的培養,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具備了現代科技知識,掌握了生存發展的能力和方法,他才能是一個合格的社會人。師者如父,六年的教育,要為其考慮終身。
教師的職業是特殊的職業,我們不一定做到為講台而生,為學生而活,但也要對得起「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和「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的稱號。教師職業關繫到千萬人自我價值和人生理想的實現,關系著學生自由全面發展的程度。教師的事業心、責任心以及嚴謹的工作態度是一種對事業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奮斗的動力以及事業成功的保證。我們選擇了這個職業就應該無怨無悔,恪盡職守,為之奮斗終身。
四、高尚的師德,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是教育的保證
教師的勞動對象不是無生命的自然物質材料,而是有思想、有意識、有感情、有智慧、有個性的學生。教師是通過從事復雜的工作,通過創造性的勞動,為社會培養有用的人才。教師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對學生是最好的教育。道德高尚的教師才能教出品學兼優的學生。一個品德高尚的教師不僅是學生的,也是全社會的示範和楷模。
教育本身是一種以人影響人、以人帶動人、以人提升人的活動,一個精神豐富、道德高尚的教師,才能影響、陶冶學生的個性,學生對於教師都具有「向師性」,教師是學生心中的楷模,學生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將教師當做自己學習的榜樣,教師的每一個優良品德和表現,都會使學生深受鼓舞,甚至欣喜若狂;而教師的每一個不良的品德和表現,都會使學生遭受打擊,造成心靈的創傷。
因此,做為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錘煉崇高的品德,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用高尚的師德、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去教育影響學生,用自己的德行和知識努力使每一位學生成為有人性的人、有健康人格的人、有良好個性的人,防止出現學術淵博的怪物,多才多藝的變態狂和受過高等教育。
拓展資料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室,應當具備以下幾點素質:
①扎實的專業知識,這是作為一名教室最基本的本職工作需求。只有擁有了專業知識,才有機會站上三尺講台為學生授課,才有機會教書育人。
②熱愛學生,熱愛學生是一名教師的師德。而一名優秀的教師,更應該具備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呵護的能力。
③熱愛祖國,每個公民都應該熱愛祖國,忠於黨和國家,更何況是一名人名教師呢!
④愛崗敬業,只有當熱愛喜歡教師這個崗位,才能有更高的成就展現,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如果說一位教師連他自己的工作都不喜歡或者不感興趣,那怎麼可能會好好工作呢?怎麼可能成為優秀的教師呢?
⑤為人師表,作為老師,要在學生,同事,以及家人乃至更多的人面前展現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要做到讓大家心服口服才能稱得上為人師表,才能成為優秀的教師。
⑥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每個人都應該有終身學習的心態,隨著
時代的快速發展,肯定有更多的新鮮事物是我們不懂的,所以作為教師,更應該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新的東西,才能教學生更多更廣的知識。
B. 請你結合教育教學實踐以「學生學業評價中的師德」為內容寫一份不少於300字的教育敘事或選取一個典型案例撰
學生除了向書本學習之外,主要是向教師學習。在兒童、少年的心目中,教師言行就是道德標准,教師是智慧的象徵、高尚人格的化身。所以說教師的榜樣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思想、行為、作風和品質,每時每刻都在感染、熏陶
和影響著學生。學生的模仿和可塑性都很強,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道德面貌在道德教育中和力量是巨大的,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學生的眼睛是「錄相機」,耳朵是「錄音機」,腦子是「電子計算機」,錄下來的信號裝在「電子計算機」,然後指導他們的行動。所以要塑造下一代的心靈,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確實成為學生的表率。
率先垂範是為人師表的重要表現。常言道,「身教重於言教」,人民教師應該表裡如一,言傳身教。如果教師言行不一,說得漂亮,做得很差,這樣的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沒有威信的,而且會對他們心靈產生極壞的影響。每個優秀的人民教師應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在政治覺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方面都應成為學生的楷模。南京市特級教師斯霞說得好,「要使學生的品德高尚,教師自己首先應該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要使學生遵守紀律,熱愛集體,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教師首先要身體力行。」每位人民教師應嚴格要求自己,率先垂範,這是社會主義教師職業道德的一個基本要求。
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調整教師與學生相互關系的師道規范。師生關系是否協調,直接關繫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因此,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教師的天職。何謂愛呢?所謂愛是人的一種偉大感情,是主體之間誠摯而親密的感情聯系。教師尊重和信任學生,需要訴諸理智和感情,這種理智感情的聯系,表現為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尊重是熱愛的根據,熱愛是尊重的表現;沒有尊重便沒有熱愛,沒有熱愛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尊重。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C. 初中歷史備課與師德行為教育敘事
我感覺初中歷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習方法,在這之上要培養學生的各種高尚情操或者為人處世的基本規矩。所以在備課的時候要注意設計學生的閱讀、寫作等小活動以及各種歷史故事。關於教材中的死知識點無所謂的。
D. 學生學業評價中的師德教育敘事範文
作為一名教師,我時常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行為做一個公正的評價,使自身的教學成為有效的教學,努力做到在課堂教學評價中提升師德行為。 一、課堂教學評價應尊重學生
在課堂評價過程中,教師應該真正地把學生看作是自己的夥伴、朋友甚至是自己的孩子,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他們就象尊重自己最尊重的人一樣,鼓勵他們能在課堂上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對於積極的思想加以鼓勵,並在班級乃至全校加以推廣;對於消極的思想不能強加干涉,而是通過一些委婉的方式轉變他們的思想,讓他們心服口服,自願地接受老師的教育。這種尊重不是形式的,是骨子裡的,只有這樣,教學民主才能真正落實到實處,學生的創造潛能才能充分地發掘出來,孩子的學習才能真正有效。
二、課堂教學評價應真實生動
在課堂評價過程中,教師不要對學生的回答只是做出簡單評價,比如,「正確!」「很好!」「不錯!」時間長了,學生會對這種評價感到麻木,失去了回答問題的熱情,課堂上往往會死氣沉沉,只有老師或少數幾個同學在唱獨角戲,毫無生氣。這時,教師可以運用靈活多樣、具有感召力的評價語,比如,「你讀得真好,就像飛機上的播音員!」「大家都被你的朗讀深深吸引了,你願意再讀一遍嗎?」「你的回答太精彩了,我們為你驕傲!」「你的詞彙量真大,就象一本活字典!」「你的見解很獨特,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當學生聽到這樣的評價語時,他們肯定很激動,並會繼續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評價。這樣,課堂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就能夠被最大限度地調動,從而形成一個個教學高潮。
三、課堂教學評價應以激勵和表揚為主
在課堂評價過程中,教師應當用贊賞的眼光,多角度多方面地看待學生所做出的努力,並加以肯定。俗話說:「人怕剝皮,樹怕激氣」。其實際含有很大的鼓動成分,用得恰當,可以激發學生的斗氣和勇氣,使其產生一種積極向上,奮發亢進的良好心態,收到的學習效果就不言而喻了。比如,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課堂上不願意主動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即使他會做的題目也不敢舉手發言,這時老師可以輕輕的走到他的身旁,傾聽他的答案。如果他的答案是正確的,可以大聲地向全班宣布他的答案,面向全班同學對他加以表揚,並適時鼓勵他一定要樹立信心,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四、課堂教學評價應機智幽默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對象》中提出:「不論教育者怎樣地研究了教育學理論,如果他沒有教育機智,他就不能成為一個優良的教育實踐者。」一個具有機智幽默感的教師往往會是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充滿機智幽默的課堂教學評價,可以拉近師生的距離,解除尷尬的氣氛,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敏捷和靈活,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加深記憶,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起到積極的教育作用。比如,在一節英語課上,我讓學生討論北京的名勝古跡有哪些?其中一個男生回答說:我從來沒去過北京,我怎麼知道?聽到他的回答,我心裡很驚訝,可是我沒有表露出來,我卻面帶微笑地對他說:沒關系的,我這兒有一張介紹北京風景的VCD,我們一起觀看一下,看過之後,你一定能夠說出北京的名勝古跡了。你看,這樣不是又省時間又省錢嗎?學生們聽了我的話都開心的笑了,一起認真地觀看著VCD。
五、課堂教學評價應靈活多樣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均衡地對每位學生進行相應的評價,運用多種評價形式,鼓勵學生自評、互評以及調動學生家長參與到評價中來,以便提高學生反思和調控學習行為的能力。切實改變過去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的唯一標准,注重形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
總之,課堂評價對學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並已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因素。積極的課堂評價能夠使學生獲得鼓舞、鞭策,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創造性思維,使課堂教學知情相融。作為一名教師,筆者一定要努力做到在評價孩子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師德修養,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