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師生互動游戲
① 幼兒園晨會教師互動小游戲
串名字游戲
游戲方法:小組成員圍成一個圈,任意提名由一位成員開始,由他先介紹自己的「所在部門、自我姓名」,然後按照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向依次開始,第二名學員按同樣的方法來介紹自己,但是要說:「我是***後面的***」,第三名學員依然要說:我是***後面的***」。
循環相剋令
游戲說明:令詞為「獵人、狗熊、槍」,兩人同時說令詞,在說最後一個字的同時做出一個動作——獵人的動作是雙手叉腰;狗熊的動作是雙手搭在胸前;槍的動作是雙手舉起呈手槍狀。雙方以此動作判定輸贏,獵人贏槍、槍贏狗熊、狗熊贏獵人,動作相同則重新開始。
猜五官
游戲說明:兩人應對面,先隨機由一人先開始,指著自己的五官任何一處,問對方:「這是哪裡?」對方務必在很短的時間內來回答提問方的問題,例如如果對方指著自己的鼻子問這是哪裡的話,同伴就務必說:這是鼻子。同時同伴的手務必指著自己鼻子以外的任何其它五官。
官兵捉賊
游戲說明:用具:分別寫著「官、兵、捉、賊」字樣的四張小紙,人數:4個人。方法:將四張紙折疊起來,參加游戲的四個人分別抽出一張,抽到「捉」字的人要根據其他三個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細節來猜出誰拿的是「賊」字,猜錯的要罰,有猜到「官」字的人決定如何懲罰,由抽到「兵」字的人執行。
拍七令
游戲說明:多人參加,從1-99報數,但有人數到內含「7」的數字或「7」的倍數時,不許報數,要拍下一個人的後腦勺,下一個人繼續報數。如果有人報錯數或拍錯人則罰酒。
② 幫忙介紹幾個可以和幼兒園兒童進行互動的小游戲
一日之計在於晨
利用晨練時光,充分調動孩子熱情:與不同年齡的小朋友一起鍛煉身體;識別不同類型、不同職業的人;了解社區內各種生活設施和服務項目,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需要這些服務。
全家猜猜猜
媽媽爸爸與孩子坐在一起相互提問題,例如:每天家裡起得最早的人是誰?幼兒園里最喜歡小熊泰迪的小朋友是誰?一起猜測家裡的親戚、朋友以及孩子的小夥伴、幼兒園老師等,還可以擴展到家裡的物品以及社區的設施,如醫院、派出所等。
盒子里的秘密
參加人數4-5人,大家依次把一個小盒子往下傳遞。規則:音樂停止時,拿著盒子的人才可以拆開盒子看禮物;音樂再起時,拆開的盒子要被蓋好繼續傳遞。一輪傳遞結束後,遵守規則的人能夠能得到盒子里的禮物作為獎勵。
結識新朋友
讓孩子說出自己想要交往的對象,和他一起制定暑期交友計劃,比如:一個月內認識幾個朋友,採取什麼方式,達到什麼目的等等。與孩子一同設計各種漂亮可愛的便條,便條上有問候語、自我介紹、門牌號碼或聯系電話等等。讓孩子隨身攜帶便條,在遇到自己感興趣的對象時,親手將便條交給他們,當然,選擇對象時要注意安全性,最好將范圍控制在下區內。
易子而教
為了克服家庭教育和家庭環境固有的局限性,有必要擴大孩子的生活環境,變更活動范圍。假期里:兩個家庭都外出旅遊時,相互交換孩子;在隔壁鄰居之間進行短期"易子"活動;有親戚關系的城市孩子和農村孩子互換,到自己完全陌生的環境中體會不同的生活。
③ 關於太陽的幼兒園師生互動游戲
踩影子~地球圍著太陽跑~黑天白天~向日葵~都可以自己設定成小游戲
④ 幼兒園里邊有那些互動小游戲
老鷹捉小雞
丟手絹
捉迷藏
文藝比賽
鑽山洞
搶凳子
排排坐
踩地雷
跳皮筋
三個字
邁大步
⑤ 幼兒園老師上課時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的互動小游戲有那些
可以說些帶動作的兒歌,也可以做些數字游戲,也可以講些通俗易懂的故事給孩子,讓他有興趣學東西,這樣記得也比較牢固。
⑥ 幫忙出幾個幼兒園小朋友的互動游戲
丟手絹:小朋友們圍成一圈蹲下,其中A站起來,拿著手絹,開始在小朋友們身後版,繞外圈走。蹲著權的小朋友開始唱歌「丟,丟,丟手絹,輕輕的放在小朋友的後面大家不要告訴他」
歌曲結束之前丟手絹的小朋友必須把手絹放在某個小朋友B的身後,然後快速回到自己原本的位置。被選中的小朋友B必須第一時間發現手絹在他後面,拿起手絹追上丟手絹的小朋友A,算是勝利,否則就是失敗。
⑦ 幫忙介紹幾個可以和幼兒園兒童進行互動的小游戲
游戲名稱:水果蹲
玩
法:
1、1—5名幼兒分別戴上水果頭飾站成一排。
2、由其中一名幼兒先開始邊蹲邊念:「蘋果蹲,蘋果蹲,蘋果蹲完香蕉蹲。」戴香蕉頭飾的幼兒要馬上接:「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完葡萄蹲。」戴葡萄頭飾的幼兒接著念。
3、接不上的幼兒下場,繼續游戲的幼兒不能再提到已下場幼兒的水果名稱,否則也被罰下場,最後剩下的幼兒勝利。
游戲名稱:擊鼓傳花
玩
法:
1.由一人擊鼓,擊鼓人要背對眾人,以示公正。
2.隨著鼓聲「咚,咚,咚……」敲響,擊鼓傳花的游戲開始,花要從第一個孩子手裡傳遞到鄰近的孩子手裡,鄰近的孩子接過花後順手再遞給旁邊的孩子,花要隨著鼓聲依次不斷地往下傳。
3.鼓聲猛地一停,傳花的動作隨之立刻停止。
4.花落到哪位孩子手裡,她(他)就要高高興興地從座位上走到講台前,按規定表演一個自己最拿手的「節目」(或在事先准備好的小箱里揀出一張寫好字的紙條,如「請你唱一支歌」「請你跳舞」「表演一段繞口令」,並按紙條上規定的要求去做;或到主持人那兒抽個簽,按簽上的要求表演一個節目。)
5.鼓聲一陣兒緊,一陣兒松,花兒一會兒傳得快,一會兒傳得慢。鼓聲停止,花落在誰的手中,誰就要重復上述動作。
6.如果鼓聲停止時,花正好在兩人手中,則兩人可通過猜手心手背或其他方式決定負者。
⑧ 幼兒園大班師生一起玩的游戲
游戲1:熊貓挖筍——培養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及思維能力 玩法:有兩人一起玩,游戲時,兩人各將自己的熊貓放在自己一方熊貓家中,然後輪流擲六面體,誰擲出與自己熊貓衣服顏色相同的一面,誰就拿起自己的熊貓沿小路向圓圈處走一步,若擲出對方的顏色則不走動棋子,走完圓圈就可以挖竹筍,放入自己家,下次再擲自己顏色,再挖下一個竹筍,挖完所有竹筍,計算誰挖的多為勝。 游戲2:抽牌湊數——培養幼兒分析、概括及速算反應能力,理解加法互換,加減互逆的關系 游戲准備:每人三張同樣大的紙片,用小紐扣在紙片上分別畫1~3個小圓點,並寫上相應數字。 游戲方法:幼兒自由結合,每兩人一組游戲。以《石頭、剪刀、布》決勝負,勝者先抽牌,另一名幼兒湊數,進行三以內的組成、加減運算練習。算得對又快的幼兒得紅花一朵,游戲結束,紅花多的為勝。 指導建議: 1、牌面朝下,每次只能抽一張,抽多抽少都視為違規。 2、游戲之前先學會《石頭,剪刀,布》 游戲3:接龍卡片——識別長短、高矮、數字,學習排序 游戲准備: 1、長8厘米,寬4厘米的白卡紙若干。 2、幼兒2~4人一組,每人取5~6張接龍卡。 游戲方法: 1、數字接龍:根據卡片兩端的數字接龍。 2、長短接龍:根據從長到短接龍。 3、高矮接龍:根據從高到矮接龍。 4、數字多1接龍:按著卡片上的數字順序接龍。 5、數物接龍:根據物品的數量與數字接龍。 指導建議:教師應在一旁指導,出現錯誤及時糾正。 游戲4:送迷路的小動物回家——培養幼兒判斷、推理、思維能力 游戲准備: 1、動物卡片4張,迷路圖4幅,鉛筆若干。 2、幼兒分成4組。 游戲方法: 1、教師對幼兒說:"小兔、小雞、小鴨、小熊迷路了,不知道該走哪條路回家,小朋友,請你們送它們回家吧。" 2、幼兒分成4組,分別連接四幅迷路圖。 3、先連完者為優勝。 指導建議:鉛筆連線中途不能斷開,不能與圖中線路交叉。 游戲5:小羊請客——能將實物卡按數量的多少進行排序,並初步進行匹配相應點卡 游戲准備:小羊圖片一張;不同數量動物的卡片(1隻貓,兩只狗等);不同數量食物的卡片(一條魚、兩根骨頭等) 游戲方法: 1、今天小羊請客,教師分別出示小動物圖片,請幼兒觀察請了什麼小動物,有幾個? 2、請幼兒說說小羊應該准備一些什麼吃的來招待小動物? 3、請幼兒根據小羊請的小動物數量分別在餐盤里放上相對應的、同等數量的食物如:一隻小貓一條魚,兩只小狗兩根肉骨頭。 指導建議: 1、每次請客的動物數量可不同。 2、多次活動之後,可直接請幼兒擺放食物,然後再檢查食物的品種和數量是否提供對了。 游戲6:有趣的生活用品——培養幼兒觀察力、注意力 游戲准備:生活用品的拼圖和完整圖片。 游戲方法: 1、出示生活用品,請幼兒說說都有些什麼生活用品。 2、出示生活用品拼圖,請幼兒拼出這些生活用品。 指導建議: 1、游戲前幼兒積累相關的生活用品認知經驗。 2、游戲可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如兩人一組看誰拼得快。 游戲7:鞠躬和立正——發展注意力和反應力 游戲方法:全體幼兒自由站立在場地上,面向中心,幼兒遵照教師的口令做動作。教師站在場地中心,發出口令「鞠躬」或「立正」,幼兒的動作與口令相符。未根據口令做動作或動作做錯的幼兒立即退出遊戲。堅持到最後者為勝,在下一輪游戲中代替教師喊口令。 指導建議: 1、還可根據口令做相反動作。 2、口令可進行不同的變化,並有執行性。 游戲8:小偵探——發展注意力、觀察力與記憶力。 方法:全體幼兒自由地站立在場地上或坐在椅子上,選出一名幼兒扮演偵探,觀察大家的服飾後,暫時離開集體。然後讓一名幼兒脫下外衣隨意的給另一位幼兒穿,再請偵探回來,繼續觀察大家的服飾後,說出誰的外衣不見了,誰穿的不是自己的外衣。 指導建議:游戲中除讓幼兒調換外衣外,也可以調換鞋子,冬天可調換帽子、圍巾、手套等用品。 游戲9:泡泡糖——提高幼兒對身體各部位的認知。 玩法:請一位幼兒做小主持人,請若干幼兒游戲(人數是奇數)。主持人喊「泡泡糖」大家回應「粘什麼」,主持人說出身體的某個部位,幼兒就兩兩互相接觸主持人說的部位。比如,主持人說頭頂,幼兒就要兩人一組把頭頂相接觸。而沒有找到同伴的人被淘汰出局。當幼兒人數剩下偶數時,主持人要充當1人在其中,使隊伍始終保持奇數人數。最後剩下的兩人勝出。 指導建議:提醒主持人喊出的身體部位要有一定的可實行性。 游戲10:拍電報 ——訓練靈敏性、注意力、記憶力、鞏固兒童對數的概念 游戲准備:幼兒分成2組-3組,每組 2-10人。 玩法:教師小聲地將電報數字型大小碼告訴每組的第一個幼兒,不能讓其他的幼兒知道,然後聽信號拍電報。第一個小朋友將右手在第二個小朋友左手心按老師說的數目點幾下(例如電報數字是5就用手指輕輕點5下),依次往下進行。由最後一個小朋友報出電報的號碼,看看哪組的電報拍的快、拍的准確。 游戲規則:當老師發口令後,各組幼兒按傳遞的指令,開始拍電報。最後一個幼兒得到電報後要舉手,並把數字寫在紙條上。
⑨ 如何有效的組織幼兒園讓小朋友參與課堂游戲互動
「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組織與互動」是師幼之間不斷進行著的一種生命之間的溝通和交往,活動過程定位在教與學之間的相互交往、相互影響的動態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通過重新建構新型的師生關系,優化互動方式,形成交互影響,不斷產生思維「共振」,達到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目的。 活動組織中有關師幼互動的常見問題 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同樣的一份經典的活動方案,由不同的教師執教會產生不同的活動狀態。由此可見,一個成功的教學活動,除了要制訂合適的目標,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外,教師在教學現場的師幼互動水平、處理預設和生成的能力等,也是影響教學活動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組織活動的能力也是反映教師專業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 教師與幼兒互動的能力直接影響著活動組織的成效,那麼幼兒教師是否能夠認識到「互動」的重要性?他們又是如何理解「互動」的呢?通過調查與訪談,我們聽到了以下幾種聲音: 1.互動其實是烘托教學氣氛,氣氛好,就會覺得互動好。 2.互動太難了,有天賦的教師才能做得好,一般教師學都學不會。 3.互動就是經驗積累的成果,需要一定的教齡作為鋪墊,年輕教師要慢慢學。 4.互動很簡單,無非就是幼兒興奮點、開心點,教師靈活點、反應快一點。 通過觀察和了解教學實踐,我們發現,在新課程全面推廣的今天,雖然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都會特別關注師幼互動的效果,但對於「互動」理解上的偏差,導致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些「失真」的「互動」。 1.形式化互動:表現為互動實質的缺失。教師與幼兒兩者之間相互扮演著互動的角色,但是彼此間的互動只有形式沒有實質性的內容,具體表現為只「議」不「思」、只「說」不「聽」。 2.單一性互動:表現為互動形式的失當。教師力圖從「獨白」走向「對話」,使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成為活動的主要形式,幼兒之間的互動較少。 3.偏向性互動:表現為互動對象的選擇上。教師在選擇互動對象上有著明顯的傾向性,相比較而言,能力強的幼兒獲得更多與教師互動的機會,在互動內容和時間的分配上也存在著「因人而異」的現象。 我們的思考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著力研究,如何建立積極、適宜、和諧的師幼互動,從而改善幼兒園活動組織的現狀。 (一)關於教學情境與氛圍營造 「情境」問「教學具」:「活動中,你會跟著我走嗎?」 「教學具」反問「情境」:「那你會跟著幼兒走嗎?」 「情境」回答:「不會,我是跟著教材走的。」 「教學具」斷然答道:「那我就不一定跟著你走了。」 情境與教學具最初是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預先設計與准備好的,但隨著活動進程的推進,教學情況可能會發生多種變化,此時情境與教學具應該注重現場的幾種即時變換: 1.關注情境與教學具在現場中的合理性,充分把握內容的活動因素和幼兒的思維現狀,充分利用幼兒原有的生活經驗。 2.讓情境與教學具呈現階段性,根據幼兒在現場反映出來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及時利用或創設情境,巧妙改變教學具,從而吸引幼兒,盡量讓幼兒由內心的成功體驗產生情感的滿足,進而成為推動幼兒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關鍵點:吸引幼兒的有時不是教學活動的內容,而是教師本身 良好的師幼關系能拉近師幼的距離,使教與學之間有效連接起來,使幼兒能夠充分學習與發展,要實現這樣的「師幼互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 1.接受幼兒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並通過溫暖而富有感情的互動表達對每個幼兒的接受。 2.處理好影響幼兒主動性的各種因素,想方設法引導幼兒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通過知識、情感、態度、需要、興趣、價值觀等方面以及生活經驗、行為規范等廣泛的信息交流,實現師幼互動,並通過生生互動,相互影響,相互補充。 3.教師與幼兒的互動必須藉助於有效的媒介,如語言、行為、態度或肢體語言,以及使用目光接觸、表情、手勢等非語言行為與幼兒溝通。 總之,良好的互動是師幼心靈的溝通,有效組織與實施活動必須要把握好幼兒的本體需求,以情動情,引入情境。 案例呈現:情境介入——區域游戲「拼圖角」 「拼圖角」的材料包括:第一層次——木質積木的拼圖(9~12塊);第二層次——帶底板的紙質拼圖(底板上有和拼圖輪廓一致的輪廓線);第三層次——沒有任何提示的散裝拼圖(40~60塊)。 情境一:今天,倩倩第二次來到「拼圖角」,她已經兩次完成由9塊木質積木組合而成的拼圖了,這時她抬起小腦袋說:「老師,我拼好了!」(此時倩倩的言下之意就是,我沒有事情可以做了,卻沒有注意到邊上的紙質拼圖。) 教師介入:摸摸倩倩的小臉,有點「誇張」地表揚她:「哇!倩倩拼得那麼快呀!我們一起數數這幅拼圖一共由幾塊積木組成?」同時,引導倩倩向旁邊也在玩拼圖的幼兒介紹她的成功經驗。 教師介入情境的意義: 1.和幼兒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悅並幫助幼兒一同數數; 2.通過提問,將幼兒的經驗傳遞給同伴,既增強成功者的自豪感,又間接起到示範的作用。 情境二:教師指著邊上的紙質拼圖,對倩倩提出新的挑戰:「倩倩,試試看別的拼圖,行嗎?」過了一會兒,倩倩還是沒有成功,教師發現倩倩直接選擇第三層次的拼圖了。 教師介入:倩倩,仔細看一看,這里有兩種拼圖,你可以先選擇一種簡單的,你看這一種底板上有輪廓線的,好像簡單點,你先試試這種。 教師介入情境的意義:當幼兒由於選擇了超越自己現有水平的操作材料而影響活動成果的時候,教師應該及時介入幫助幼兒尋找更適合自己活動的操作材料。 通過這則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如何保證教師介入情境的有效性,並形成良好的師幼互動,教師要注意: 首先,在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有效介入要綜合分析區域的預設目標、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當前的活動情況,對幼兒的行為、語言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並及時做出有效反應。 第二,介入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表述要簡潔、清晰和明確,同時要起到示範作用。 第三,材料是師生互動的中間媒介,材料的傳遞性、層次性和合理性,決定著幼兒活動挑戰度的適宜性。 第四,操作活動中教師的介入應該基於仔細的觀察與分析,介入應該是間接的、適時的。 最後,教師恰當地運用肢體語言,除了給幼兒親切和溫暖的情感體驗外,也讓幼兒在間接的幫助中得以感受成功的體驗。 (二)關於巧問與有效調控 「預設提問」對「現場巧問」說:「世界有了規范和統 一,才那麼美麗。」 「現場巧問」反駁「預設提問」:「世界有了改變和創新,才那麼美麗。」 「世界」說:「別爭了,你們都是我最親近的人。有了你們,我才美麗。缺了任何一個,我都會遜色。」 教師組織教學活動時往往會根據活動預設進行提問,但是在活動中完全按預設好的問題實施卻不一定起到好的效果。所以,組織教學活動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適時、適當地調整預設的問題,而提問的適切性直接影響著教學活動品質的高低。因此,根據教學現場的實際情況,通過巧問和追問引導幼兒針對各種問題進行思考,形成有效的師幼互動和生生互動,有效調控教學現場,這是教師相當重要的專業能力。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要注意: 1.傾聽是巧問的前提,教師善於傾聽幼兒,包括傾聽幼兒的妙想,傾聽幼兒的童心,傾聽幼兒的錯誤,傾聽弱勢幼兒的聲
⑩ 幼兒園好玩的互動游戲介紹幾個
1、猜領袖 選一個小朋友當間諜來猜,讓他閉上眼睛。然後偷偷請一位小朋友當領袖,領袖做什麼動作,小朋友就學他做一樣的動作。而且不可以盯著領袖看,免得讓間諜發現誰是領袖。然後大家一起開始做動作變換動作,請間諜睜開眼睛來猜誰是領袖。 2、手指游戲 開門關門的游戲。5個手指依次合在一起,並說關大門(大拇指)、關小門(小拇指)、關前門(食指)、關後門(無名指)、關中門(中指)。然後邊念兒歌邊游戲。大門開開進不來,(大拇指分開)小門開開進不來,(小拇指分開)前門開開進不來,(食指分開)後門開開進不來,(無名指分開)中門開開老師走進來,(中指分開後,將兩手再交叉抱在一起,將食指相對豎起,其餘指頭仍然抱緊。食指就代表老師。)全體起立,(所有手指都豎起,但是仍交叉在一起不分開)齊步走,(兩邊手指交替做抱緊和豎起的動作,好像走路一樣,速度比較慢)跑步走,兩邊手指交替做抱緊和豎起的動作,好像走路一樣,速度比較快)立定(所有手指都豎起,但是仍交叉在一起不分開),解散(雙手分開背在身後)。 一.傳牙簽 參與游戲者每人抽一張撲克牌,然後相繼按撲克牌的順序坐好,持最小(或最大)的那張撲克牌的人為先頭,用嘴銜住那根牙簽,依次傳到下一個人的嘴裡,不許掉哦,注意不能借用手或任何工具幫忙,如果掉了,那自然要受到懲罰嘍,傳完一圈後,游戲未完。將牙簽撅一半,繼續抽撲克牌,按新的順序坐好,接著下一輪的傳遞……繼續撅一半……再撅……越來越刺激. 二.偷天陷阱 記得電影偷天陷阱中辛康納利訓練澤塔瓊斯過紅外線的情景嗎? 這個游戲有些類似,先製作道具找一些紅繩(玻璃繩就行),中間穿上紙杯,來形容鈴鐺,還要准備眼罩根據參加人數,再准備背景音樂disco。讓後請幾個助手在舞台上拉著繩子,讓參賽者先睜著眼睛練習一下,跟他們說這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游戲,要考驗他們的靈巧度和記憶力,練習幾次後,蒙上他們的眼睛,音樂響起,讓他們走,這時候高潮是,主持人讓所有的助手把繩子拿開,你就會看到很精彩的表演了,注意旁邊的人還可以故意誤導一下,說低頭,抬腳等等. 三.國王游戲 先是每個人分張數字.然後,抽出一人做國王,國王可以命令任何做事情,比如,1號和3號接吻.有時,是兩個男的吻哈. 接龍,第一個人說你好的好啊,第二個人說,你好的好啊,好漂亮的亮的亮阿,第三個人說你好的好啊,好漂亮的亮的亮啊,亮晶晶的晶啊. 四、我愛你VS不要臉 聽上去有些「曖昧」,實際上是個練反應的好游戲。 規則:眾人圍坐成一圈,規定只能對自己左邊的人說「我愛你」,對右邊的人說「不要臉」。兩人之間只能連續對話3次。一旦有人說錯,即受罰。 亮點:當游戲達到一定速度時,反應跟不上的人,往往會出現「我……不要臉」或「不……我愛你」之類的經典「自白」。 五.籮卜蹲 將參與者分成四堆以上,每堆人手牽著手圍成一圈,給每堆人以顏色或數字命名,任意指定一堆蘿卜開始統一下蹲,同時還要念詞,再指定別的蘿卜堆做同樣動作,目標要一致,依此類推但不能馬上回指。 以一實例加以說明。有紅、白、黃、紫四堆蘿卜,白蘿卜先蹲,蹲的時候念「白蘿卜蹲,白蘿卜蹲,白蘿卜蹲完紅蘿卜蹲。」念完後所有白蘿卜手指一致指向紅蘿卜堆。紅蘿卜們馬上要開始蹲且口中一樣要念念有詞,之後他們可以再指定下一個但不能是白蘿卜. 六.兩只小蜜蜂 念詞:兩只小蜜蜂呀,飛在花叢中呀,飛呀…… 動作:兩人面對面, 1.兩手作蘭花指狀展開雙臂上下飛舞; 2.兩手換掌狀於胸前交*飛舞; 3.出手錘子剪刀布; 4.贏者伸掌作摔巴掌狀,口念"啪啪";輸者和聲"啊啊";不輸不贏則同時努嘴作"咋咋"親嘴狀。 勝負:看反應速度,負者罰一節目。 七.一隻青蛙 參與者圍成一圈,面朝中央。主持人念「一」,順時針下一位念「只」,再「青」再「蛙」再「跳」再「進」再「水」再「中」再「撲通」;接著「兩只青蛙跳進水中撲通撲通」……依此類推,跟不上節奏或出錯者罰節目。 八.搶椅子 台上置三張椅子,邀請四個人上來,放DISCO音樂,四個人伴著音樂圍著椅子轉,當音樂驟停時搶坐椅子,未坐到者淘汰;減一椅子,三個人續前動作,當音樂驟停時搶坐兩張椅子,未坐到者淘汰;最後兩人搶坐一張椅子,坐到者為勝。 九.007 由開始一人發音"零"隨聲任指一人,那人隨即亦發音"零"再任指另外一人,第三個人則發音"柒",隨聲用手指作開槍狀任指一人,"中槍"者不發音不作任何動作,但"中槍"者旁邊左右兩人則要發"啊"的聲音,而揚手作投降狀。--出錯者飲! (註:適合眾人玩,由於沒有輪流的次序,而是突發的任指其中的一個人,所以整個過程都必須處於緊張狀態,因為可能下個就是你了!) 十.七、八、九 兩粒骰子,一個骰盒,兩人以上可玩,輪流搖骰,每人搖一次則立即開骰,如果尾數是7的則加酒,尾數是8的則喝一半,尾數是9的則要喝全杯,其他數目則過。輪流一人搖一次,可能你只能加酒卻不會受罰喝酒,但也有可能你每次都要一個勁地喝酒,那就要看你的運氣了。 十 一.大冒險 參與者每人抽取一張撲克牌,注意不要讓其他人看到你的牌。由莊家指定拿到哪一張牌的人,來表演一個節目。節目一定要有趣,譬如要選中者到隔壁酒桌上要一杯酒,或者到舞台上向全場女士說"我愛你們!",總之指定的節目越荒唐越刺激越好。下一輪,由表演節目的人來做莊家,繼續抽牌。 十 二.真心話 規則和大冒險幾乎相同,不同的是莊家指定的不是節目,而是要被選中的人回答一個問題。顧名思義,答案必須是真實的。當然,問題越刁鑽越隱秘越有趣,但是要注意莫要侵犯人家隱私喲。 十 三.大瞎話 由一人蒙上眼睛扮"瞎子",坐在"瞎子"左側的人開始不斷的指在座的每一個人。當他指向其中的人和一個人,就問"瞎子","這個行不行?"。"瞎子"如果說不行,就繼續指下一個人。知道"瞎子"同意的時候,被指的那個人就是被游戲選中的人。"瞎子"摘下眼罩,根據每個人的表情來猜測誰被選中了,而參與的人不能告訴瞎子。當然,被選中的也可能是"瞎子"自己。瞎子要出一個題目或者說指定一個節目,要被選定的人去完成。和大冒險一樣,節目越荒唐越刺激越好。 下一輪,由上一輪被選定人來做瞎子。 十 四.官兵捉賊 用具:分別寫著"官、兵、捉、賊"字樣的四張小紙 這個游戲最好是四個人來玩。將四張紙折疊起來,參加游戲的四個人分別抽出一張。抽到"捉"字的人要根據其他三個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細節來猜出誰拿的是"賊"字,猜錯的要罰,有猜到"官"字的人決定如何懲罰,由抽到"兵"字的人執行。 十 五.蒙眼作畫 所有學員用眼罩將眼睛蒙上,然後分發紙和筆,每人一份。要求蒙著眼睛將他們的家或者其他指定東西畫在紙上。完成後,讓學員摘下眼罩欣賞自己的大作。 讓每個人在戴上眼罩前將他們的名字寫在紙的另一面。在他們完成圖畫後,將所有的圖片掛到牆上,讓學員從中挑選出他們自己畫的那幅。 教員用語言描述某一樣東西,讓學員蒙著眼睛畫下他們所聽到的,然後比較他們所畫的圖並思考,為何每個人聽到是同樣的描述,而畫出的東西卻是不同的,在工作時呢?(教具:眼罩,紙,筆) 十 六.循環相剋令 用具:無 人數:兩人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