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的核心
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培養新一代的園丁,是天底下的太陽。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至關重要。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許多有成就的教育家和優秀教師,都非常重視愛的教育。
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愛生是教師應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師愛比淵博的知識更重要。能夠得到教師的關愛,是每個學生最起碼的心理需求,師愛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一.愛學生就必須嚴格要求學生
俗話說得好:嚴師出高徒。「教不嚴,師之隋」。嚴是有標準的嚴,是在一定范圍內的嚴,是符合教育規律的嚴,是有利於學生德、智、體、美諸方面都得到發展的嚴,決不是無規律、隨心所欲的嚴,更不是摧殘學生身心健康的嚴。誠然,嚴格要求不等於懲罰學生或隨意指責學生,而是應該做到嚴中有慈、嚴中有愛、嚴中有度、嚴中有方,使學生對老師敬而愛之,而不是敬而畏之。例如:學校發了一張「中學生素質綜合評價表」,共有十項,這十項達標就能評上「三好」學生,我班有一位成績優秀的學生放學後悄悄地來找我,紅著臉低聲說:「老師,我很想當一名三好學生。」原來這位同學勞動沒達標,想找老師高抬貴手。我嚴肅地說:「不行。你其它方面都達標,而且做得很好,老師相信熱愛勞動這一項你一定能行。」從此,他每次勞動都積極肯干,在家裡也能主動做家務活。我激動地在熱愛勞動這一項為他寫上達標兩字。他向我投來感激的目光。教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出於真誠的愛。嚴以愛為基礎,愛以嚴為前提,嚴愛結合,愛而不縱,嚴而不凶。嚴格之水只有滲透情愛之蜜,才能成為愛的甘露。
二.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
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學生具有獨立性,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人,都有要求獨立行動、獨立自主的傾向,並不是老師想讓學生怎樣,學生就會怎麼樣。因此,教師必須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學適應學生的思想認識規律,決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加於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學生、信任學生、欣賞學生,呵護學生的創造潛能,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切勿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對學生要真誠,以自己的真實、完整的人格去面對學生,真誠地與學生交往,給學生以真誠的關心和幫助。這樣,一種民主平等、親密和諧的良好的師生關系建立起來了。記得有一年我教七年級。我們班上有「一棵乾枯的小草」——小鄧,在眾多的鮮花中竟顯得那樣的突出與不協調。黃瘦的小臉,很少見她笑過,反應慢,學習差,不善交談,因此受到同學的冷落。有一次上課,我要求同學們辦手抄報。全班只有小鄧沒有完成任務,我嚴肅地問道:「你的手抄報呢?」她還是以前那副神情仍然不說話,我有此來氣了,用手敲她的桌子叫她說話。 「嘀噠」未等我話說完,一滴溫熱的水珠滴在我的手背上,融化了我心中一絲憤意,我用手擦去她的眼淚。原來她爸爸死了,媽媽病了。我感到深深的內疚,是我刺痛了她的心。打這以後我想盡一切辦法來補償我的「過失」每天都要去看看她,問長問短,而她卻總像一隻受驚的小鳥躲避著我,回答我的方法是膽怯地點頭或搖頭。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了,我決心用心來補償。我親辦了一期手抄報送她,我的辛苦換到她嘴角上掠過一絲微笑,她接受我了。從這以後小鄧見了我都會甜甜地叫一聲「楊老師好」。由於我對她的好也同樣引起同學們對她的注意和關心,小鄧的轉變很大,性格開朗了許多。愛的力量是神奇的,它可以不斷地挖掘,好似泉涌。
⑵ 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
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熱愛學生。因為,愛是教育的橋梁;愛是教育的鑰匙;愛是教育成功的種子。
特別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建立人格平等的師生關系;用發展的眼光評價學生;努力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尤其要尊重學生的創造性;任何情況下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更不允許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受教育權,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不受侵犯。
拓展資料
教師職業道德,又稱「教師道德」或「師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中所遵循的行為准則和必備的道德品質。
它是社會職業道德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教師行業特殊的道德要求。它從道義上規定了教師在教育勞動過程中以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態度和作風去待人接物,處理問題,做好工作,為社會盡職盡責。
它是教師行業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調整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校領導,教師與學生家長以及教師與社會其他方面關系的行為准則,是一般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中的特殊體現。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五、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教師職業道德--網路
⑶ 師德修養的核心是什麼
師德修養核心是人文關懷
知識改變命運,教育影響人生,教育承載著太重的社會責任。教師作為教育的主導者,自然也就肩負起神聖的使命。全社會對教師的關注既突顯著我們的作用,同時也給我們巨大的壓力。加強師德修養,不辜負社會的期望,是每個學校每位教師永恆的課題。因此,我校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的開展也就不是應景之作了。然而,對於「師德」的理解每個人都會有不同。增強法制觀念、遵守崗位職責當然是師德的表現,但我認為,加強人文關懷、提高人文修養才是當代教師師德的核心。
首先是關注教師自己。我們的教育缺什麼?教師的理想。我們沒有青春的活力,沒有創造的沖動,都與理想缺失有關。教育這個職業在本質上就是一個理想的事業。一個沒有理想的教師只把教師作為一份職業而不是作為一項事業。職業是謀生手段,事業才會產生奇跡。如果我們把第一年的講稿重復幾年去念,就是拿著教育的舊船票不斷重復昨天故事的人,我們不會走到教育的彼岸。而沒有理想的我們不僅會迷失方向,更會折損我們的勇氣,讓曾經追求的心永沉海底,這首先傷害了我們自己。
其次,我們要用心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在教育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記住什麼,更要讓學生獲得文化的浸染、精神的陶冶和理智的啟悟。我們是否讓《巴黎聖母院》教會學生辨別美醜、把握善惡?我們是否用《安徒生童話》指點學生懂得同情和善良?我們是否用《諸子百家》讓學生知道中國文化的根?我們在課堂里不僅是把一個概念、一個公式教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把一種觀念、一種文化傳授給他們,讓文明延續。作為教育,「意義的發現」比事物的科學描述重要得多。在教育中充實學生的精神感受,讓他們了解廣闊的世界,往昔的時代,了解他人、自然與自我的關系,建構自己與世界的聯系,感受人類智慧的高妙和偉大心靈的美好。讓學生感悟世界的一切都與我有關,感悟「生活沒有旁觀者」這一樸素真理。
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還在於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我們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別,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培養學生自我教育教養的能力,離開老師還會努力,是教育的成功。如果我們連自習都不能放心,這樣教出的學生不會有出息。他自己要有發自內心的需求,這樣的人你一輩子都不用為他擔心。我們要努力使學生成為真正的人,成為他自己,成為一個不可替代有獨立思想的人。
第三,人文關懷還表現為教育觀念和方式的改變。關注人文的教育是探索和啟蒙,而不是宣傳和灌輸;是平等對話和交流,而不是強制命令;是豐富認識,而不是統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極防範。在這樣的教育中,我們要使自己和學生一起從狹隘走向廣闊。讓我們的心靈不再閉鎖,頭腦不再固執,思想不再僵化,眼界不再狹隘。這樣的師生交流才會結出教育的豐碩成果。
歷史不承認苦勞,歷史只承認功勞,教育也是一樣。沒有人文關懷的死盯硬逼不可能有功勞,學生的成熟和成功才是我們的功勞。在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的推動下,讓我們用更多的思考指導自己的行動,讓我們在付出「苦勞」這一必須代價的同時收獲「功勞」。
⑷ 師德為什麼是教師素質的核心
在當前進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要實施創新教育,其關鍵是提高教師的素質。那麼,關繫到整個國家前途、影響整個民族精神風貌的師德在教師素質中的地位怎樣呢? 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師勞動的知識性、專業性、藝術性、復雜性、長期性、示範性與創造性的特點決定了教師素質構成的特殊性。經過大量理論研究和實驗研究,我們認為教師素質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培養人所必須具有的身心的相對穩定的潛在的基本品質。其本質特點是指教師自身的質量,即教師身心發展的總水平。其構成要素主要是教師的機體素質、文化知識素質、道德素質與心理素質等。
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我們所認為的教師的道德素質並不是指規范、准則本身,而是教師把這些規范、准則逐步內化,成為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准則。作為教師基本上都知道教師道德,但許多教師並沒有把道德規范、准則內化,因此,他們在實際教學中表現出言行不一致性。例如,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如果你問老師,「你體罰學生嗎?」95%的老師的回答是:「沒有!」,但在實際教學中,有些老師就有體罰學生的行為,說明這些老師並沒有把道德准則內化,表現出言行不一致。由於教師所從事的職業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因此,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教師道德是教師的靈魂,簡稱「師魂」。 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
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
兒童、青少年接受知識的過程中,正是個性與品德形成時期。盡管社會環境、家庭等因素對兒童、青少年的個性形成和品德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但許多研究表明,教師的作用最大。教師的影響主要通過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教師通過一定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對學生的影響。另一方面是通過教師本人的人格特徵、言行舉止等對學生的影響。在兒童眼裡,教師是正確的,教師的話都是對的。由於兒童好模仿,因此,教師的言行就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童的個性、品德的發展。例如,在我們研究觀察中發現,在小學階段,如果這位班主任連續帶了兩年,那麼,這個班的學生的說話的語氣、語調,辦事風格在很多方面與班主任有類似之處。
從社會的角度看,一個民族的群體都是一個一個的個體所組成。每個個體的道德風貌反應出整個民族的發展水平。一個個體的許多道德習慣、道德品質都是從小形成,每一個人從兒童開始所形成的道德觀念、行為習慣、世界觀等教師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盡管社會風氣、家庭環境對兒童的道德品質形成有一定影響,但無法代替教師教育的優秀。因為,教師的教育具有長期性和系統性,無論是德育內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長期而系統地對學生產生影響。其次,教師的教育具有科學性。兒童的許多行為習慣的培養,教師都是根據兒童成長的規律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的。最後,人生最初的二十幾年是決定和影響人的一生的發展,是道德觀念、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而教師是影響的關鍵因素。教師的主要職能是培養未來的人才。這些人才畢業後分布在全國各條戰線上,對整個國家的文明建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把教師提到推進社會向前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師愛是師德的靈魂
教師對學生的愛,簡稱為「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更困難。我們在教師人格特徵的研究中,涉及到教師的師愛問題。我們在5所學校,隨機抽取120名教師,問:「您熱愛學生嗎?」90%以上的被試者回答「是」;然後向這120名教師所教學生進行調查:「你體會到老師對你的愛嗎?」回答「體會到」的僅佔10%。這說明要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並非易事。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師愛就是師魂。」其實,林崇德教授就是師愛的典範。之所以如此,他今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我們有的老師,就沒有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例如,有一位中學老師,他從初一開始接了一個班,班中有一位學生,上課從來不舉手,即使老師點名,她也不發言,已經到了初二第二個學期了,她還是如此,有一天,老師為了讓她發言,就想出一絕招。老師首先叫這個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而這位學生站起來,可是頭是低下的。老師說:「請你抬起頭來,往前看,看見了什麼?」這位學生輕輕地回答說:「我沒有看見什麼?」「你再仔細看,看見了什麼?」學生還是搖搖頭,老師就指著黑板問:「這是什麼?」「哦,這是黑板,」「對,你的前途就像黑板一樣黑!」老師回答說。老師從他的出發點來說,他是為了關心學生的學習,可是,一句話,不僅傷害了那位學生,而且,傷害了全班學生的自尊心。 師德是教師職業理想的翅膀
教師的心理素質是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它由四大系統構成,即,動力系統,人格特徵系統,操作系統和監控系統。每一大系統既有各自的特點和作用,又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相互制約,相互影響。教師的動力系統包括教師職業的興趣、動機、信念、理想等。因此,理想是教師動力系統的重要內容。
理想是一個人的奮斗目標,是個體所嚮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或人的主觀形象。教師的理想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層次。有的把個人發展作為奮斗目標,有的為多培養出優秀人才作為奮斗目標等。由於理想的層次不同,因此在教學工作中產生的動力也不同。那些具有為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而努力奮斗的教師、具有高尚師德的教師,才具有長遠而高尚的理想,由此產生的動力就巨大。他們不為眼前利益所困惑,嘔心瀝血,對教育事業執著追求,貢獻出自己的全部。
⑸ 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愛國守法」——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熱愛祖國是每個公民,也是每個教師的神聖職責和義務。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每個社會成員知法守法,用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愛崗敬業」——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沒有責任就辦不好教育,沒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師應始終牢記自己的神聖職責,志存高遠,把個人的成長進步同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系在一起,並在深刻的社會變革和豐富的教育實踐中履行自己的光榮職責。
●「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
親其師,信其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必須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
●「教書育人」——教師的天職。
教師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為人師表」——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教師要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在各個方面率先垂範,做學生的榜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影響學生。要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不竭的動力。
終身學習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職業特點所決定的。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⑹ 師德的核心是什麼
師德的核心是抄處理好「三個關系襲」:
第一是處理好與教師職業的關系,這意味著教師要有敬業精神。
第二,要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意味著教師對學生要有愛心。
第三,要處理好與自身的心理和行為的關系,這意味著教師要為人師表,人格高尚,剋制私心。
⑺ 師德修養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師魂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教師在育人工作中應當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師魂是教師的道德觀念,高尚情操和崇高品質的外在體現。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養成與師魂密切相關。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孟子也提出「教者必以正」,自己「身不行道」就不能教育別人。如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要加強新時期學生道德行為,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有更高尚的道德修養,能自覺嚴格地遵守教師職業道德,在教學教育的實踐中能夠做到愛國敬業,為人師表,廉潔從教;熱愛學生,誨人不倦;嚴謹篤學,與時俱進----在這些職業道德規范中,誰才是師德的靈魂呢?我的答案是——熱愛學生!對學生的愛才是真正的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才是師德的靈魂!魯迅說:「教育是植根於愛的」陶行知說:「愛是教育的源泉」。對學生而言,你的愛是無言的信息和強大的力量!你的愛是學生健康發展的調節劑和「源」動力!你的愛表現在能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你的愛表現在一視同「仁」,「愛而不『溺』」(厲);你的愛表現在與學生平等,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只要能讓每一位學生在原有的基礎得到充分發展,你就不愧為人師表了!你就會贏到孩子們的尊重和愛戴!尊敬的同仁,讓我們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情感贏得情感,讓教育過程真正成為我們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沭陽馬廠中心小學周光宇
⑻ 2018年繼續教育師德的核心是什麼
在孩子迷茫時要懂得引導,在失敗或悲傷時要懂得賞識,在孩子不聽話時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有沒有問題,教育是一門學問,一門大學問。
1,嚴格要求學生,
2,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等。
僅供參考
⑼ 師德的核心結構包括哪幾個要素
1、師品,是指教師的思想覺悟和品格素養。教師必須具有為祖國培養現代化人才的責任 感,要忠誠教育事業,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堅守高尚情操,遵紀守法,廉潔從教;發揚奉 獻精神,甘為人梯,教書育人。 「身正為范」 ,教師高尚的師品具有榜樣的力量。
2、師愛, 是指教師對教育事業, 對學生的熱愛。 教師只有熱愛教育事業, 才能熱愛學生, 才能面向全體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師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應該注意不斷培養自己 真誠的師愛,使學生由「親其師」而「信其道」 ,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師能,是指教師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的才能。教師必須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廣博的 相關領域知識,掌握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技巧和教育技術,具備過硬的業務能力。積極開展 教育和科學研究,在耕耘中拓展視野,在執教中提煉師藝,升華師技。
4、師風,是指教師的學風,教風和作風。教師必須具備學而不厭,嚴謹治學,刻苦鑽研 的優良學風;具備一絲不苟,精益求精,文明端正,求實創新的良好的教風和工作作風,言 傳與身教相結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既學到知識,又學會求知,做事,做人。
師德的核心內容與最基本的要求是: 愛崗敬業。愛崗敬業是對一切職業的共同要求, 教師職業自不例外。
⑽ 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 )
以上的這些回答都太空泛。我要的是核心,只要「核心」 並不是長篇大論還不好內。如果要長篇大論的話,我自容己在網上一搜就有的是!核心就是一項思想的總體概括。到底是愛崗敬業,師愛,熱愛學生,為人師表還是別的,講出核心你再給我長篇大論說明為什麼它為什麼是核心,我才心服口服!你們這些回答是不是只想得分啊,先想想怎麼講理論再想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