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師生古詩
Ⅰ 關於師生的古詩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代 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Ⅱ 有關歌頌老師的古詩
一、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譯文:令公的學生遍布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
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
譯文: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三、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譯文: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四、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杜甫《春夜喜雨》
譯文: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
五、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譯文: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Ⅲ 有關於師生的古詩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萬龍孫繞鳳池。――〖清〗鄭燮
飲其流者懷其源, 學其成時念吾師。
Ⅳ 有哪些寫師生情的古詩或古詞
1、憶住一師
唐代:李商隱
無事經年別遠公,帝城鍾曉憶西峰。
爐煙消盡寒燈晦,童子開門雪滿松。
譯文
我無端端離開「遠公」多年了,此刻長安城中清曉聞鍾令我回憶起他所在的西峰佛寺來。住一師也許還在室中煮茗讀經,不覺煙爐中焚香已盡,寒燈也漸漸晦暗。外間童子見天色微明,便打開房門,不想夜來大雪,只見一片銀白,門前的松樹也披滿雪。
2、聽穎師彈琴
唐代:韓愈
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譯文
慚愧呀我空有耳朵一雙,對音樂太外行不懂欣賞。聽了你這琴聲忽柔忽剛,振人起強人坐令人低昂。倉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擋,淚潮呀早已經洶涌盈眶。穎師傅好功夫實非尋常,別再把冰與火填我胸膛。
3、遠師
唐代:白居易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一事時。
譯文
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遠禪師,什麼時候能再相見呢?大概要等到我心中沒有世俗之事的時候吧。
4、師說
唐代:韓愈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譯文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他們的賢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聽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學問技藝各有專長,如此罷了。
5、林琴南敬師
清代:佚名
閩縣林琴南孝廉紓六七歲時,從師讀。師貧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歸,以襪實米,滿之,負以致師。師怒,謂其竊,卻弗受。林歸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豈束修之禮?」即呼備,齎米一石致之塾,師乃受。
譯文
閩縣(今福建福州市)人林紓(字琴南,當時是孝廉,清明時對舉人的稱呼)六七歲的時候,跟隨老師讀書。老師非常貧困,做飯沒有米。林紓知道後,急忙回家,用襪子裝米,裝滿了,背著送給老師。
老師生氣了,說這是他偷來的,推辭不接受。林紓回來後告訴了母親,母親笑著說:「你這份心意固然是好的,但是這樣的方式(襪子裝米)難道是學生贈送老師禮物的禮節嗎?」隨即讓人准備,林紓攜帶著一石米送到私塾,老師於是接受了。
Ⅳ 關於師生的詩句
1)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內
(2) 春蠶到死絲方盡,容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3)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清)《已亥雜詩》。
(4)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唐)《蜂》
(5)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孔子《論語·述而》
(6)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孔子
(7)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8)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
(9) 燕舞鶯歌喜盈大地桃歡李笑春滿校園
育英才桃李滿天下摘明珠碩果譽九州
(10) 桃李滿園萬紫千紅春色好
英才薈萃習文練武棟梁多
(12)嘔心瀝血育出桃李滿天下
廣學博識摘得明珠貫九州
(13)園丁心血化春雨
桃李芳香滿神州
Ⅵ 關於「師生」的詩句有哪些
元稹 密宇深房小火爐,飯香魚熟近中廚。野人愛靜仍耽寢,自問黃昏肯去無。
李頻 魏馱山前一朵花,嶺西更有幾千家。石斑魚鮓香沖鼻,淺水沙田飯繞牙。
杜甫 楚岸通秋屐,胡床面夕畦。藉糟分汁滓,瓮醬落提攜。飯糲添香味,朋來有醉泥。
理生那免俗,方法報山妻。
戴叔倫 百年渾是客,白發總盈顛。佛國三秋別,雲台五色連。朝盤香積飯,夜瓮落花
泉。遙憶談玄地,月高人未眠。
王建 別屋炊香飯,熏辛不入家。溫泉調葛面,凈手摘藤花。蒲鮓除青葉,芹齏帶紫芽。願師常伴食,消氣有薑茶。
師生情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論語·子罕》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萬龍孫繞鳳池。――〖清〗鄭燮
飲其流者懷其源, 學其成時念吾師。
Ⅶ 有關「師生」的詩句有哪些
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Ⅷ 關於師生的古詩句。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慮智子衡州親迎》初聞永嘉叟,招喚作師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Ⅸ 關於「師生」的古詩有哪些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李白:《送友人》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輪台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Ⅹ 師生情古詩10首
1. 《己亥雜詩·其五》清代:龔自珍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
浩浩盪盪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2.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代: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譯文:
綠野堂開著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說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學生遍布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
3. 《蜂》 唐代: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譯文:
無論是平地還是山尖,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被蜜蜂佔領。它們采盡百花釀成蜜後,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
4.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譯文:
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
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
濃濃烏雲,籠罩田野小路,唯有江邊漁船上的一點漁火放射出一線光芒,顯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時候,那潮濕的泥土上必定布滿了紅色的花瓣,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萬紫千紅的景象。
5. 《無題》 唐代: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譯文:
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雲的鬢發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6. 《新竹》 唐代: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譯文:
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下年又有新長出來的,會長得更高。
7. 《酬問師》 唐代:劉商
虛空無處所,彷彿似琉璃。
詩境何人到,禪心又過詩。
譯文:
世界到處都是虛無縹緲的空幻,就像琉璃一樣透明的,誰能到達詩詞中那樣的心境狀態呢,只有內心純粹才行,只有禪心才能產生美妙的詩詞。
8. 《遠師》 唐代:白居易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一事時。
譯文:
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遠禪師,什麼時候能再相見呢?大概要等到我心中沒有世俗之事的時候吧。
9.
《尋雍尊師隱居》唐代: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鶴眠。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譯文:
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遙世外不用記年。
撥開濃雲尋找古老的山間古道,奇樹聽那塗塗的流泉。
溫暖的花叢中卧著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鶴在眠。
與雍尊師交談起來一直到江水已籠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獨自走下煙雲彌漫的寒山。
10. 《七絕·師恩難忘》 作者未知
相逢一見太匆匆,校內繁花幾度紅。
厚誼常存魂夢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譯文:
與老師的相逢如同一面之緣,實在是太匆忙了,校園內的繁華幾度開放,而我卻沒有再回去探望老師。
但老師們對於我的教育和恩情我將永遠寄於心中,對於老師的感恩我將永世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