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
教師專業理念和師德素養主要由四個部分構成:即專業精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實踐。要提升教師的專業理念和師德修養,需做到一下幾方面。 一、消除職業倦擔教師參加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隨著業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經驗的逐步豐富
B. 哪一年《小學教師專業標准》的基本內容從教師的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和專
小學課程教師的標准以及小學教師的標准,對教師都起到引領作用。
C. 教師職業理念和教師職業道德的不同
教師的職業理念是指教師觀與學生觀,是一種觀念;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教師職業行為,
包括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
D. 《中小學教師專業標准》中,專業知識包括哪些領域
首先《標准》在「基本理念」中突出:「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和「終身學習」,這是與時俱進的理念。生本、師德、能力、終身學習是新時期教師必備的素質,也是新課程改革中的最強因。教育教學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師為了適應新時代的教育教學需要,必須終身學習,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加強師德修養。讀到這我不禁想起「春蠶」、「蠟燭」、「園丁」古今對教師的比喻,但我想說:新時代的教師不能再作「春蠶」或「蠟燭」而應該在向社會奉獻的同時不斷的補充營養,成為常青的「果樹」,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盡了芳絲後就毀滅掉自己。
其次在「專業理念與師德」部分,《標准》從四個領域對小學教師的專業理念與師德提出具體要求。第一,強調教師職業的專業性和獨特性,要求教師注重自身專業發展。第二,突出學生的生命教育。教師要「將保護學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學生的人格」,「信任學生,尊重個體差異」。這即意味著,教師要服務於學生生命成長的需要,關心學生的生命狀態,同時也關注學生自身對生命的體驗和態度。第三,明確要求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擁有快樂的學校生活。外在環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師與學生交往的微觀世界裡,教師對教育和對學生的理解與行動將會更為直接地決定學生是否能夠擁有一個快樂的學校生活。第四,要求教師要注重修身養性。《標准》提出了指向教師個人修養和行為方面的諸多要求。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師作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質、行為是適當的,其次才將教師作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質和行為要求融入進來。在「師德」中把「個人修養和行為」專門作為一個「領域」提出來,更加凸顯「個人修養和行為」的重要性。
我覺得這是《標准》中亮點中的亮點。教師是以心育心的職業,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老師的個人修養就是一種教育的環境和教育資源,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親其師,信其道。」同時,《標准》中提出心理調試方面的要求:樂觀向上、熱情開朗、善於自我調節情緒,保持平和心態,這對我們的心理有極大的幫助。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在大部分教師職業倦怠的情況下,對教師提出這個「標准」非常必要。要想在學生心中播撒陽光,自己首先心中有陽光。新時代,新形勢,呼喚陽光教師。一個樂觀向上、熱情開朗、具有平滑心態的老師,必將給學生提供優質文化場,保障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專業知識」部分,《標准》從四個領域對小學教師的專業知識提出具體要求。第一,要求教師了解和掌握小學生發展的知識。第二,對教師學科知識的要求體現一定的特殊性。第三,要求教師掌握教育與教學理論。第四,關注通識性知識的重要價值。
通過學習,這些基本理念提升我們專業修養必備的准則,「學生為本」的理念讓我們立足學生實際,尊重學生,時時處處以人為本,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因材施教,組織和提供合適的教育活動,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師德為先」的理念指導我們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關愛小學生,尊重小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能力為重」理念警示我們要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研究學生,遵循學生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終身學習」的理念是讓我們學習先進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範。這四個基本理念,更堅定了我們專業信念,從我做起,做一個勤勤懇懇永不停歇的學習者。
E. 教師職業理念和教師職業道德的不同
教師的職業理念是指教師觀與學生觀,是一種觀念;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教師職業行為,包括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
F. 你是如何理解教師專業標准中師德為先理念的
中國自古就有重視師德的傳統,強調師德為先體現了對中國傳統的繼承,教人育人德為先。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
首先,要熱愛自己的職業,即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按照一個好老師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嚴守師德。
其次,要關愛學生,即關愛小學生,尊重小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
再次,要做到示範引領,即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小學生,做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學生。教師必須以自己的高尚道德品質去感染學生,做一個身教重於言教的楷模。
教育是站立的事業,教育是愛的事業,教育更是微笑的事業,我相信,在愛的滋潤下,我們祖國的花朵將開的更加燦爛,我們教育事業的明天一定會更加輝煌。
G. 如何提升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理念與師德
這個首先要專業知識 然後個人的品質 還要Z不斷的學習 希望我的會答對你有幫助
H. 幼兒教師的專業理念與師德生成的基本途徑有哪些
專業理念與師德是《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的第一個維度,在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素養中處於核心地位。幼兒園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的內容包括對職業的理解與認識、對幼兒的態度與行為、幼兒保育和教育的態度與行為、個人修養與行為等四個方面,共20條基本要求。幼兒教師的專業理念與師德可以通過理論學習、實踐反思、合作研究...、榜樣模仿等途徑生成。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以下簡稱《專業標准》)的頒布為我國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依據。從此標准可以看出,「專業理念與師德」是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的核心組成部分。明確幼兒園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的內涵,理解其具體內容,了解其生成途徑,是提升幼兒園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修養的前提。 幼兒園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的定義 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理念與師德是幼兒園教師所持有的專業理念及其所擁有的師德的統稱,是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關鍵維度,在《專業標准》的結構框架中居於首要位置。其中,專業理念指專業人員對自身專業的性質、標准、價值等的理解、判斷、期待與認同,指引著專業人員的思考方式和行為舉止。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理念指幼兒園教師「在理解教育工作本質的基礎上形成的關於教育的觀念和理性認識,」[1] 為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行為提供了理性支點,使得作為專業人員的幼兒園教師和其他非專業人員區別開來。幼兒園教師所持有的專業理念會直接決定其組織保教活動的目的、內容和方式,影響其保教活動的效果以及其自身專業發展的方向。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的綜合,是教師的思想覺悟、道德品質和精神面貌的集中體現,也可以稱之為教師的專業倫理規范。幼兒園教師的師德是一定社會對幼兒園教師的職業行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通常以師德理想、師德原則以及師德規則等方式表現出來。
I. 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是什麼
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標准上的差別,表現在:專業部分,學科知識在小學階段相對於中學作用小,過程和手段更加重要;而中學教師,教育教學知識應該建立在學科基礎上,在我看來,中小學教師的一個區別就在於不同認知年齡的教育對象,小學老師面對著一群心智還不完全,對社會不了解,天真無暇的孩子,二中學老師面對著一群已經開始有自己思想的孩子,叛逆,什麼是不對,什麼是對的學生,中學生們會主動學習,知識層面都要比小學生好的多,健全的多。
《中學教師專業標准》4個基本理念:
1,「學生為本」 2,「師德為先「 3,「能力為重」 4,「終身學習」
《專業標准》是國家對合格中學教師的基本專業要求,是中學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規范,是引領中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准則,是中學教師培養、准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