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信任

師生信任

發布時間: 2020-11-19 12:54:58

1. 改病句。 1.師生間搭起情感交流的橋梁,二者相互信任並尊重,教學效果就會好。

1.師生間搭起情感交流的橋梁,二者相互信任並尊重,教學效果(才)會好。

2. 淺談小學教育是怎樣處理師生關系的

良好的師生關系並不復雜:一方面是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另一方面是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和信賴。教師熱愛學生,主要是受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觀點、職業道德和事業心的支配,富有理智特徵。而學生的尊師,則是對教師愛生的回應,往往是根據個人的主觀判斷和情緒體驗來決定,更富有情緒色彩。因為尊敬和信賴,學生更多地表現出主動參與的激情。

因此,教師和藹的態度,親切有神的目光,真誠的信任和鼓勵,是學生樂學的動力。由於師生之間不僅僅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系,同時也是領導者與被領導者,成熟者與未成熟者,有知者與無知者,長輩與晚輩等多重角色的關系,這就必然要求教師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影響力和權威性。即要有淵博的學識和良好的教學藝術,有對學生始終如一的關懷和愛護、無私和沒有偏見的品格,有莊重的儀表和舉止等。只有當你真正成為充滿人格魅力的教師,才會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才會使你擔當的教育角色發出耀眼的光彩。

實現師生關系的和諧不僅是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需要,也為教學過程中教與學之間信息的傳遞與反饋提供了有利條件。新型的師生關系沒有固定的模式,但其重要意義卻顯而易見。我覺得要處理好師生關系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 以愛為本,多一點尊重和信任。
愛心是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教師的愛來源於對學生深刻的認識和了解。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學生年齡雖小,但也有著同成年人一樣的情感世界:懂得快樂與痛苦、羞愧與恐懼,有自尊心和榮譽感。教師對學生應多一點耐心,少一點急躁;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指責。尊重和信任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可以說,尊重是愛的別名。尊重學生,就是尊重學生的人格,允許學生在思想、感情和行為中表現出一定的獨立性,給他們提供更大的獨立的活動空間。把學生作為與自己平等的人來對待,尊重他們的意願和情緒,樂於傾聽他們的意見和要求。當然,教師的愛決不是讓學生放任自流,一味遷就,而是愛中有嚴,嚴而有度。嚴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良師也好,益友也好,都必須以愛為前提。教師的愛是一種責任,因為愛,才會有師生情感的共鳴;才會有教和學的同步;才會有師生角色的互換;才會有師生教學的互補。

二、 發揚民主,講求一點「參與效應」。
教育家羅傑斯認為,教師的態度可以決定教學的成敗。教師要善於為學生創設一種寬松、安全、愉悅的學習氛圍,給學生成功、快樂、友愛的享受。教師要充分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能自由表達、自由參與、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和價值。人人都有一種參與意識,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定的發言權和自主權,如果適時讓學生們體會「我長大了」的成人感,重視並滿足他們的參與意識,他們就會以積極合作的態度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其主體的作用。可見,教學的民主是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活力所在。

三、注重個性,多一點欣賞眼光。
一名成功的教師總是帶著欣賞的眼光和積極的心態投身於教學活動。教師真誠的期待不僅能誘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響著學生智力和個性的發展。如果師生關系中沒有真誠的欣賞,任何學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所以,適度的表揚和鼓勵,能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在被欣賞的愉悅體驗中奮發、崛起。不容懷疑,每一個學生都有閃光的東西可以挖掘,關鍵是怎樣挖掘,何時挖掘。對學生而言,被人欣賞特別是被老師欣賞無疑是一種幸福,是一種被點燃的信任。而教師欣賞學生也是一種境界和美德,是一種沙裡淘金、發現綠洲的快樂。

3. 如何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時代發展、教育改革的必然。在教育過程中,如果師生關系處於一種民主、平等、信任、理解的狀態,那麼它所營造的和諧、愉悅的教育氛圍必然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從學生的發展角度看,擁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識是學業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和諧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師生心理相容,形成師生至愛的、真摯的情感關系。它的宗旨是本著學生自主性精神,使他們的人格得到充分發展。下面我結合自己多年的實踐,談談如何在教育教學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熱愛學生
熱愛學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教育家夏丏尊說:「教育之不能沒有愛,猶如魚塘之不能沒有水,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師愛是教育的靈魂,師愛是一種豐富多彩的精神現象,是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凝聚成的一種高尚的教育情操。師愛具有神聖的品質,非凡的魅力,它猶如夏日裡的徐徐涼風,冬日裡的縷縷陽光,沙漠里的悠悠清泉,給學生以溫情和希望。熱愛學生主要是愛護學生幼小的心靈,使他們的心靈不受到摧殘和傷害,教師和學生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心靈的接觸,而學生的心靈又是極其嬌嫩、脆弱和敏感的,尤其是自律性差的學生,我們更不能去傷害他。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經常與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生活,天氣變冷時提醒學生添加衣服,了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課外時間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 及時給學生以關心、幫助、鼓勵和啟迪,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把愛公平地分給每個學生。這樣學生就信任我,也就喜歡我所教的課程。正如魏書生所說:「人心與人心之間,像高山與高山之間一樣,你呼喊什麼,就會得到什麼。」我們真誠地對待學生,用信心和關愛去點燃學生心中的希望,不失時機地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這樣,學生成功了,我們的教育教學也就成功了。師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師愛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是父母之愛與朋友之愛的結合,是人世間最崇高的感情留註:似春雨之潤物,無偏無蔽;似陽光之播撒,均勻流布。師愛是「催化劑」,知識的傳授藉助它的力量會事半功倍,心靈的塑造藉助它的感染會水到渠成。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有那顆與學生溝通的法寶——博愛之心,在教育教學中給每個學生以情意綿綿的愛,再加以各種教育喚醒的手段和方法,從而產生「神奇的教育力量」,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養護每個學生的心靈,與學生和諧相處,讓每個學生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
二、尊重、信任學生
尊重和信任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尊重學生比熱愛學生更為重要,因為給學生以尊重,學生才能感受到師生的平等,才能感受到自尊的存在。著名教育家愛默森說:「教育成功的秘訣在於尊重學生。」優秀的教師不會高高在上,不會威脅或懲罰學生,他尊重學生勝過學生尊重他。教師只有尊重學生,保證每個學生在班級里有自己的位置,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和品德。教師尊重學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努力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1)尊重學生的人格
教師必須把每一個學生都看成是獨特而有價值的人,要知道他們能夠自己思考和表達,要相信他們能夠積極地去改善自己的行為。因此,我在平時也很重視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從不壓抑、束縛學生,而是喚醒和養護學生,在自己的心中時刻有每個學生的歡樂和苦惱,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經常與學生談心,和學生一起感受和體驗,以學生的眼光去看「學生的世界」,體驗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期待和泄氣時的心情,及時給學生以關心、幫助、鼓勵和啟迪,去感受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經歷的挫折、渴望,真正去體會學生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的需要、情感、態度和發展意向,及其發展過程中的自由創造和選擇,以平等、寬容的態度積極調動每一個學生的情緒,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時刻注意師生交往的質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做學生的諍友,把學生看成是「發展中的人,能發展好的人」。這樣學生對我就比較尊重和信賴,就會用勤奮學習來回答我對他們的關心與期待,從而營造出一種「平等、寬松,富於和諧、真誠、溫馨」的教育教學氛圍。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和教師是平等的人,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2)與學生平等相處
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分別扮演特定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學識、經驗和抱負,但就人的價值和尊嚴而言,所有的學生與老師的地位是平等的。作為教師,我們要擺脫絕對權威的觀念,以平等的心態看待學生,要知道教師的職責是培養人才,是要為學生服務。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應切實當好學生的向導,做好學生的助手,成為學生真誠、無話不說的「朋友和知己」。
師生之間不斷溝通、交流,真誠地平等相待,知己知彼,相互尊重,才能增進彼此間的了解與信任,才能有效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與學生和諧相處。
教師要創設平等、民主的課堂氣氛,注意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在平時我很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不斷鼓勵學生在開放的氣氛中敞開交流。學生腦子里想什麼,就讓他講什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發現、合作交流,保證學生學習時充滿樂趣。在課堂上,常常採用同桌討論、小組合作學習等多種方式,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價值和感受到被別人接受。並給學生傳達出這樣的信息:我尊重他的意見,而且相信他的能力。在這樣熱烈、愉快、民主、開放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之間就會引發情感共鳴,師生的心理才能產生互動效應,呈現出師生的多向交往,師生交往的效率就會更高。
教師尊重學生,學生才會尊重教師;教師剝奪了學生的尊嚴,學生也會想方設法消除教師的尊嚴,這是師生關系中的黃金法則。只有人與人之間心靈的對話,完整人格的交流,學生才會體驗到做人的全部尊嚴,才會享受到被人尊重的生命快樂,才會使師生關系具有教育意義。
三、欣賞、激勵學生
學生總是期望被教師欣賞,一個關愛學生的教師應有一雙慧眼,撥開雲霧,發現學生的優點,欣賞每個學生的美,並不吝嗇表揚。在教師的心裡,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是獨一無二的生命體,都應該是最好的,要讓學生感到每付出一份勞動,便會有一份收獲的快樂。
(1)努力挖掘學生的「閃光點」
教師不是醫生,不能總是看學生的不足與缺陷;教師不是警察,不能總是像盯著可疑的人那樣,只看學生檔案中的陰影。教師應該是個尋找寶藏的人,在學生心靈的土地上,尋找生命的精神資源,並把這種潛在的資源發掘出來,變為精神財富。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我以積極的態度關心學生,關注學生的每一個進步而不是退步,以一個欣賞者的身份看待自己的學生,去贊賞學生的觀點,贊賞學生的感情,贊賞學生的個性。常以欣賞的語氣、相信學生能學好的神態、熱情真摯的微笑、信任關愛的眼神、鼓勵和支持的手勢等,讓學生感受到我對他們的真誠的愛。學生由此獲得信心,獲得學習的動力,並感悟到我不但是他們的恩師,而且還是他們的知心朋友,更是他們成功的支持者。如我班學生鄭某學習不認真,酷愛打籃球,家長怕影響學習一直不答應。我知道後,與他父母交流了意見與看法並協調他與父母的關系,最終達成共識,他父母鼓勵發展他的興趣愛好。讓他學習與興趣齊頭並進,共同發展,同時約法三章:學習時間與發展興趣的時間成正比;學習與業余愛好成正比;成績與愛好要雙豐收。在全校籃球比賽中,他表現出眾,從此增強了他的自信心,認為我就是他的知音,在他對我產生「親附」感後,我對他平時重新反復的錯誤進行反反復復的科學引導教育和細致入微的幫助,不斷地關注、提醒和鼓勵他,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總之,我們應尊重學生,欣賞其亮點激勵其進步,把每個學生的人生價值調動到一個最高點,這正所謂「愛心最是有情物,化作春風更催人」,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去關心他人。當然,教師在對學生表示尊重、關愛、熱情的同時,應對學生的行為方式和學習成績提出高標準的要求。
(2)讓學生體驗成功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根據學生各自的特長,努力創設有利於他們表現自己特長的機會。每個學生都渴望成功,希望受到他人的肯定尊重,而成功的秘訣就是具備自信心。如果學生沒有成功的體驗,就會認為自己很笨,再努力也沒用,於是會出現一系列問題行為,師生關系很可能會處於敵對狀態。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不斷創造條件激勵學生,使每個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習品質是多層次的,必然導致學習結果的多層次。我在練習設計時,對同一目標設計出難易不同的幾組練習,讓學生自由選擇其中一組練習。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再根據不同評價對象的學習結果,制定不同的評價標准,不管選擇哪組題目,只要學生做正確,我就給予充分激勵,滿足學生學習中自我表現的慾望,讓所有的學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達到新的目標。為他們提供一個展示自我、提高能力的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這樣就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情感交流,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四、寬容學生
寬容是一種智慧,一種美德,又是一種教育方式。蘇霍姆林斯基說:「有時寬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作為一名教師,以寬恕包容之心對待學生,不僅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給了學生反思自己行為的時間和悔改的餘地,而且能表現出教師的寬大胸襟和巨大智慧,也必然會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擁戴。
寬容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無能的表現,而是一種教育手段。寬容的核心是以加強學生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為原則,從而達到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為目的。在日常工作中,寬容表現為「三不」,即「不責學生之小過,不揭學生之隱私,不念學生之舊錯。」學生的成長是一個嘗試前進和不斷糾錯的過程,他們是一個在錯誤中學習成長的人群。學生偶有違紀、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學生犯錯誤時,教師切忌與學生計較,當自己的情緒激動時一定要剋制,不要沖動,待情緒穩定時再處理,千萬不要跟學生「過不去」,一味地訓斥、責怪學生,這樣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學生對教師充滿怨恨,甚至明目張膽地與教師作對。不僅教育的目的難以達到,師生關系僵持,反而還容易使學生從教師身上學會了責怪,對學生德行的養成也極為不利,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寬容應以理解、尊重和信任學生為基礎。教師寬容學生的過錯,實際上是把一種信任、一種責任交給學生,而學生得到信任和責任,也會盡最大的努力去改正自己的過錯,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如我班學生陳某,家在鄉下,平時很少回家,星期天去他伯伯家,有一次他到伯母那裡偷了200元錢,他要求我給他保密,我答應了他,讓他保證這是最後一次,要求他以認真學習來回報我。在以後的一段時間里我不斷地督促、鼓勵他,他真的變了,經常會問我作業,成績進步很大,我常在班上表揚他,任課老師也問我陳某變化怎麼大。所以只要我們敞開寬容的胸懷,寬容的魅力就會顯現,也就無須費太多的口舌和周折,只要以人格的魅力就可以達到教育目的,並創造一種與學生和諧相處的諒解和寬容的心理氣氛。當然,寬容並不是毫無原則地一味退讓、忍耐,寬容的前提是對那些可以寬容的人和事。寬容的內心是愛,寬容不是去對付,而是以愛心去滋潤學生的心田,去包容學生的過失,去化解學生的不良情緒,教師以寬容之心對待學生,也會把這種智慧和美德潛移默化到學生身上,學生就能學會去寬恕別人,就會明白「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就會懂得寬容原來是消除怨恨、責怪和憤怒的良葯,就能正確地對待和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融洽同學關系,更重要的是學生學會了一種立足社會的基本能力。總之,寬容是一種愛,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因此,我們教師不僅要懷著一片愛心去鼓勵、贊揚學生的點滴進步,更要懷著同樣的愛心去批評、指正學生的缺點和過錯,在批評時,也能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的真摯之情,用教師那顆真誠的心去滋潤學生千萬顆心,營造輕松和諧的教育教學氛圍。
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校園的永恆話題,和諧師生關系的確立有賴於教師自身觀念的更新和素質的提高,學生人格的不斷健全和完善有賴於教師對學生無微不至的愛和時時刻刻的尊重。讓我們走進每個學生的心田,向學生的心靈播撒陽光,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心靈的呵護。讓我們努力做一位學生信任、喜歡、尊敬的教師,和學生一起快樂地工作,快樂地學習,快樂地生活吧!

4. 理解,寬容,感恩,信任為話題反映師生,友情的600字作文

有的事情開始,有的事情結束,唯有友誼不變.這句話讓我想起了我的摯友,正是友誼... 讓我么知道朋友之間需要寬容,理解,悅納.我們,無時無刻在

5. 師生之間的信任

首先作為老師要表裡如一,這樣你課上課下的話學生才能不懷疑;再就是作到知識和語言的准確!
最重要的是關心他們!

6. 如何在師生間建立信任

掌握傾聽的技巧 傾聽是一個容易被許多教師忽視的技巧。盡管傾聽的技巧並不難學,可是用起來並不容易,大多數教師還沒有真正學會傾聽。一旦教師學會了傾聽的技巧並將其應用於學生的交流中,將會改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7. 為什麼鄭強不擔心被下課師生都對他信任

鄭強像跑了個折返跑——從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位置上調任貴州大學校長,又從貴州大學校長做回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

截至5月5日記者發稿時,貴州大學官網仍顯示鄭強為該校校長。

如今提起即將離開貴州大學,鄭強表現了他的不舍

鄭強認為自己在貴州大學推動的三件事,可以讓貴州大學受益多年:

一件事是2012年剛到貴大任職時,自己追上了省領導的車,將一本厚厚的貴州大學新校區計劃書遞了上去。沒過多久,省領導的批示就下來了,貴大新校區建設迅速啟動。

「貴大拿到了40億元的專項建設資金。」鄭強說。對西部欠發達省份的高校來說,這樣的支持力度不可謂不大。

第二件事是鄭強提出「貴州大學姓貴州」的辦學理念,專門開設白酒、大數據、茶葉等帶有濃濃「貴州特色」的學院,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人才。為此,貴州大學又拿到政府部門10多億元的辦學資金支持。

第三件事是鄭強聯合西部地區14所高校的大學校長一起發聲,最終推動國家出台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在沒有教育部直屬高校的13個地區,對14所入選高校給予持續和穩定的投入機制,貴州大學每年獲得的中央財政的辦學支持將持續穩定在1億元以上。

在外界看來,這是鄭強為貴州大學和西部教育最有力的三聲吶喊。為此,鄭強放過許多「狠話」,也讓很多人「不爽」。「越是這樣努力過,如今就越依依不捨。」鄭強說,如今崗位要變了,未來還會繼續為西部教育吶喊。

4月1日,教育部官網公布了《教育部公布2017年省級教育部門、直屬高校新聞發言人名單和新聞發布工作機構電話》,鄭強名列其中,成為浙江大學新聞發言人。

「接下來我要考慮怎麼在國際舞台上說浙大的事了。」鄭強說。

熱點內容
丙酮物理常數 發布:2025-05-17 08:07:23 瀏覽:784
職校家訪活動 發布:2025-05-17 03:05:09 瀏覽:998
天盾生物 發布:2025-05-17 02:23:17 瀏覽:788
物理過程模擬 發布:2025-05-16 19:11:36 瀏覽:878
賞識教育作文 發布:2025-05-16 18:49:59 瀏覽:234
集英語 發布:2025-05-16 17:04:47 瀏覽:492
老師被虐漫畫 發布:2025-05-16 14:44:27 瀏覽:702
生物中規律 發布:2025-05-16 10:58:44 瀏覽:154
班主任種子 發布:2025-05-16 09:59:57 瀏覽:333
財富地理博客 發布:2025-05-16 08:15:18 瀏覽: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