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德修養心得體會

師德修養心得體會

發布時間: 2020-11-19 12:59:05

1. 《教師如何提升職業道德修養》的學習心得體會

當一個好教師真不容易啊!

2. 《加強師德修養,樹立五種意識》的心得體會

師德教育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師德是教師的立身之本,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靈魂,是教師所有修養中最重要的修養。我們知道,一個人生活在社會里,其行為一般要受到兩種約束,一種是法律,一種是道德。而師德師風是屬於道德范疇,它往往是一種自律行為。我們常常說「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有資格為人師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響學生。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成為風范,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我們進行為期兩天的師德師風集中學習,暨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學校發展的需要,更是我們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

百姓呼喚好老師,教育行政部門也制定師德標准來規范老師,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自己應該怎樣做?我認為我們要大力弘揚「五種精神」,恪守「依法執教」的師德底線,做人民滿意教師。

一、大力弘揚「五種精神」

一是要大力弘揚富有愛心的「園丁」精神。

要關愛每一名學生,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進步,以真情、真心、真誠教育和影響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愛與責任是師德之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像父母一樣,關愛學生,像園丁一樣執著工作,向摯友一樣真誠與共,像碩士一樣引領世風,像文人一樣自知自明。花草樹木有千萬種,性情品質各不相同,有易栽種的,有難扶直的,但在園丁的手中,他們都能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作為教師,就要做到愛生如子,特別是要關愛那些「學困生」、殘疾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留守學生,切實做到「假如是我的孩子」,
「假如我是孩子」的博愛精神。

另外,要平等對待所有家長。對待學生家長,不論經濟條件好壞,社會地位高低,以及學生成績優劣的家長,我們要保持良好的職業形象,要一視同仁,熱情接待,要耐心、虛心聽取學生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對個別家長的誤解、偏見、甚至指責等,要保持冷卻的頭腦,耐心地進行溝通,消除誤解,達成共識。

二是要大力弘揚以校為家的「主人翁」精神。

每位教師都是學校大家庭的一員。俗話說:「家和萬事興」,經營好一所學校必須依靠大家奉獻熱情,貢獻智慧,需要大家謀事出力。我們希望全體教師要牢固樹立「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主人翁意識,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

無規矩不以成方圓。沒有組織紀律的隊伍是一盤散沙,沒有規范的群體是一群散兵游勇。團結就是力量,愛校樂群,工作才會開心,做多點說少點不會吃虧的,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除了觀念明確,團結協作,自尊自重,還應專深廣博,精心施教,不斷更新思想觀念,不斷探索提高自己,不斷加強教學科研,塑造完美的人格魅力,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明星偶像,那才是我們的個性,我們的追求。

三是要大力弘揚甘於奉獻的「燭光」精神。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教師如燭,師德如光,足以光照人間」。蠟燭最讓人感動的是什麼?是她照亮了別人,奉獻了自己。

胡錦濤總書記在優秀教師座談會上提出:「廣大教師要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為人梯,樂於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做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奉獻是教師的職業特徵,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奉獻,選擇了清貧。近些年,我們的待遇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和有些行業比較,和經濟待遇較好的地區比較,我們還有差距,這是現實。發揚甘於奉獻的精神,是職業賦與我們的要求,也是客觀現實的需要。我相信,隨著政府對教育的重視,隨著學校的不斷發展壯大,我們的學校、我們的教師將會迎來美好的春天。

四是要大力弘揚勇於進取的「爬坡」精神。

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恆的主題,競爭是人類社會永恆的命題。有句話說得好「事業猶如逆水舟,不進則退」。這句話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在充滿競爭的時代,原地踏步走,也是後退。我們的學校要發展,就必須增強發展的主動性;我們的工作要取得好的成績,就必須牢固樹立勇於進取的意識。爬坡要遇到困難,要遇到磨難,也有摔倒、跌倒的危險,這就需要我們把困難當作機遇,把磨難當作挑戰,把摔倒、跌倒作為經驗財富。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更怕不去想。那些庸庸祿祿,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撞鍾和尚,最終將會成為時代的落伍者。

五是要大力弘揚開拓創新的「沖浪」精神。

要踴躍投身教育創新實踐,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學生的主動精神,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在發掘興趣和潛能的基礎上全面發展,努力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作為教師,面對每一個學生、面對每一個課堂、面對每一個細小的教學環節,都要有一種站在浪尖,高瞻遠矚的「沖浪」精神,不斷刷新自我的認知水平、實踐經驗和理論修養,不斷形成自己科學的教育風格;不斷在教育科研上出成果,在教育教學工作上出成績。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樹立「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的創新精神,立足實際,開闊視野,工作出新招,教學有特色,在課堂教學改革上闖出一條我們自己的路。

二、恪守「依法執教」的師德底線。

教師不是神,是人。是人,就免不了會犯錯誤。但家長把我們看作神,那我們就要努力的對得起這份責任。每個人都要常常想想:怎樣做,才能不犯錯誤,使自己的工作更優秀呢?
「依法執教」,是作為一名教師應有的師德底線。霍校長會組織老師們認真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我們一定要嚴格執行《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教育法律法規。這些法規是我們依法治校,依法執教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位教師行為最起碼的准則,是紅線,是雷池,決不能逾越半步。

師德修養貴在自覺,修養是教師自己對自己的教育,也是一個復雜艱巨的自我教育過程,除了不斷學習,不斷磨練,更需不斷自省和長期的身體力行。冰凍三尺,非
一日之寒。忘我地修行,習慣必成自然。加強師德修養,做一個思想完美的人類靈魂工程師,這應該是我們的畢生追求,也是我們為人師表的必由之路。我們舉行師德師風培訓,就是要弘揚優良的師德師風,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力行師德規范,進一步提高我校全體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水平,希望廣大教師常以「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態度,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以德修身,以德立威,內鑄師魂,外塑師表,在教育這一平凡的崗位上,學習張麗莉臨危不懼、勇於擔當的崇高精神境界,學習她大愛無疆、捨己救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學習她恪盡職守、敬業奉獻的優秀工作作風,踐行傳統美德,弘揚社會正氣,在各自崗位上爭創一流,成為一名最「美」的教師。

3. 如何提升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學習心得

提升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學習心得
教師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它是在教師職業范圍內調整教師與社會、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生家長以及教師內部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近年來,我校度重視師德建設工作,將師德建設作為教風建設和建設一流師資隊伍的重要基礎工作來抓,不斷提升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一是完善制度,以考核促進提高。
學校修訂的《教職工職業道德考核辦法》,明確了師德建設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考核的步驟、方法,細化了學生評價老師、教師自評、教師互評、家長、社會評價老師、學校師德考核領導小組評價老師的具體內容。把師德考核作為教師職務評聘、績效考核、評優樹模的重要依據。通過考核,促進廣大教師嚴格履行崗位責任,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提高教書育人的水平。
二是創新機制,以活動促進提高。
結合學校實際,開展獨具特色的師德建設系列活動:以黨員為主開展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統一教育思想,堅定職業理想,提高認識水平;以學科組為單位在教師中開展才藝展示、「誇誇我身邊的好同事」徵文活動、師德建設先進個人評選活動、教學賽教等,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思想認識。以傳統節日、重大事件為契機開展政治學習、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師德建設合力,努力形成學校各管理機構齊抓共管、協調配合、人人參與的工作格局。
三是公正——教師對待學生的核心原則一章,對「教師必須學會寬容」和「愛是一種公正」這兩點深有同感。新課程標准中也提到,教師要真正做到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德育觀、人才觀和學生觀,要以民主的態度與學生進行協商,不可獨斷專行,做到尊重學生,除塵濾布、信任學生、關心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師生關系。教師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強學習,注重個人道德修養,提高個人道德素質,在各方面給學生起到模範帶頭作用,也就是應當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會道德素質要求內化成學生的自我要求。

隨著經濟的發展,隨著新一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意識逐漸凸顯出來,這可以說是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大進步。到底是尊重學生到何種程度,而且作為學習活動主體的學生,應當如何對待教師的組織和引導的問題,實踐中出現了一些我認為不大和諧的問題。一些學校,尤其是一些民辦學校流行稱「學生是上帝」,並把它寫在橫幅上,懸掛在學校最繁華的場所。在我的課堂上,有一位學生坦言「學生是上帝嘛」,其他學生也是「於我心有戚戚焉」,群起響應。學生是上帝嗎?學生可以自認為是上帝嗎?我認為不然。教師確實應有服務學生的意識,從現實情況看,也有需大力弘揚的必要,但把學生抬到上帝的位置,於學生自己、教育本身,害處不少。
首先,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中小學生不論是身體方面、心理方面,還是人生閱歷、知識根基、是非觀念、辨別能力等都還非常稚嫩、膚淺,犯點錯誤在所難免。如果教師一味的遷就迎合,絕對服從「上帝」的意志,學生的健康成長就失去了一道強有力的防線。
其次不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
教育者把受教育者視為上帝,一切迎合學生,取悅學生。這樣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會忽視社會效益,甚至從根本上背離教育規律。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學校不但不能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反而會誤導學生,葬送學生的前途。
再次,與國家社會的需要相悖。
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是希望孩子們在學校教育中能克服陋習,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形成文明守紀的行為習慣,鍛煉頑強意志和毅力,在增長知識才乾的同時,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而不是請學校幫助他們培養專橫霸道、自私自利、不學無術、壓濾機濾布廠家唯我獨尊的上帝。
在學校教育中,既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不能忽略教師的主導作用;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品格,但不能姑息縱容學生的缺點錯誤;既要一切服務於學生,但決不能一味地遷就迎合學生。學生是未成年人,是受教育者,他們需要千千萬萬個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規律,用正確的思想和科學的方法加以引導。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懂得,國家和社會需要學校培養德才雙磬的接班人,而不是培養無才無德、高高在上的「上帝」。
四是踐行「標准」,以學習促進提高。
社會的飛速發展,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期望值很高。年初,綜合學校實際,家長、社會需求修訂形成《教職工職業道德考核辦法》,充分體現了全體教師適應社會發展,不斷自我加壓,爭做新時期合格教師的願望。《辦法》中的評價內容是教師檢查自身教育教學行為是否適合崗位要求的「標准」。同時,學校大力宣傳學習優秀教師代表霍懋征老師的高尚情操和典型事跡,學習本校「師德先進個人」的事跡,以此轉變教育觀念,加強主觀自律,提高師德修養。
師德建設要從思想教育、道德規范、崗位實踐、榜樣示範到行為養成結合而成還需學校、全體教師共同努力,以高度的責任感建設完整的師德建設系統才能不斷把師德水準提高到新的水平,帶動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並進一步帶動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

熱點內容
丙酮物理常數 發布:2025-05-17 08:07:23 瀏覽:784
職校家訪活動 發布:2025-05-17 03:05:09 瀏覽:998
天盾生物 發布:2025-05-17 02:23:17 瀏覽:788
物理過程模擬 發布:2025-05-16 19:11:36 瀏覽:878
賞識教育作文 發布:2025-05-16 18:49:59 瀏覽:234
集英語 發布:2025-05-16 17:04:47 瀏覽:492
老師被虐漫畫 發布:2025-05-16 14:44:27 瀏覽:702
生物中規律 發布:2025-05-16 10:58:44 瀏覽:154
班主任種子 發布:2025-05-16 09:59:57 瀏覽:333
財富地理博客 發布:2025-05-16 08:15:18 瀏覽: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