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訪計劃
家訪計劃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面臨著許多新的課題。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育工作面臨的一個新的課題是指導家庭教育,而抓家庭教育又是提高學校教育工作水平的新途徑,因此,作為班主任不可避免地要掌握與家長交往,指導家庭教育的科學方法。
一、聯系與溝通
成功的家訪首先是能讓家長接納你,信任你。因此,第一次見面的講話,就顯得非常重要。
幽默 幽默的談話不僅能吸引聽者的注意力,而且能與聽者建立親密的關系。
委婉 說話委婉是指在不便於直接說出本意的時候,抱著尊重對方的態度,採用同義代替、側面表達、模糊語言等方法,含蓄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本意。
靈活 語言靈活指說話人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場合,確定自己的談話內容和談話方式,並且在情況突然變化時能迅速地調整其說話的內容與方式。
分寸 學校家訪時要注意斟酌語言,措詞要有分寸,千萬不可因失言導致失禮。
二、家訪也要提前備課
學生減輕了課業負擔,自由時間多了,活動空間大了,對缺乏自製能力的小學生來講,如果引導不好,很容易誤入歧途。此時,學校應抓時間擠時間,經常到學生家裡去家訪。家訪前也要提前「備課」,做好充分准備,這樣家訪才能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
1、目的性和期望值
每次家訪前,學校要認真細致地「備」此次家訪要達到什麼目的?如何達到這個目的?對本次家訪成功與否的期望值?這個期望值符不符合學生的實際?
2、了解學生
家訪前,學校要對家訪學生的在校表現、各科學習、興趣愛好、習慣、優缺點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訪時能信手拈來,提高家訪的實效。
3、提前預約
家訪前,必須與學生家長提前約定好家訪的時間,切不可盲目家訪,這樣學生家長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也會大大影響教師的情緒。
4、時間的選擇與控制
家訪時間最好選擇在學生放學後或雙休日,這樣學生也可以在場,家訪的效果會更好。家訪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耽誤家長的工作。
5、內容和方法
家訪的內容應多種多樣,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可以家訪,學生取得進步可以家訪,發現學生有問題可以家訪,學生家庭有困難可以家訪。家訪的談話方法,注意不要千篇一律,要因人制宜,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三、家訪——學校教育的延伸 家庭教育的補充
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是學校、家庭、社會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最主要的是學校教育。但學校教育是否有效,還要得到家庭和社會的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作用更為突出。
1、變「請進來」為「走出去」
把家長「請進來」變為主動到學生家裡,和家長聯系。在家庭這一特定環境中,教師教育人的口氣自然而然地發生了變化,語氣趨於平緩,大家真正做到了平等,家長願意把心裡話、真心話跟教師說,教育產生了一致性。
2、變「被動家訪」為「主動家訪」
主動家訪,防患未然,使家長能主動配合學校做好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變「談話方式家訪」為「請家長參與教育活動」
我們深深感到,學校單一的教育收效甚微,應加大與家長的交流,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增強教育的力度。
總之,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提高全體學生素質,要靠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
❷ 一年級孩子跟不上,家長該做些什麼
一年級是兒童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起始階段。因為幼兒園三年來打下的基礎,大部分孩子都能順利地適應了學校的生活。
第一,父母應該和老師進行良好的溝通。想知道孩子為什麼趕不上課嗎?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上課坐不住凳子,總喜歡東張西望,手也不停地找東西玩,根本不聽課,這樣的孩子給人的感覺就是愛動。
父母了解孩子的情況後要配合老師積極改正,在家也要像上課一樣,要求孩子做功課前一切准備就緒。做完家庭作業後不能再起來,要一會兒喝水,一會兒削鉛筆,一會兒找橡皮。務必提高集中精神!這段時間父母不能看手機,也不能看電視,要給孩子營造安靜的學習環境。父母可以讀書或者練習寫字。陪伴孩子與孩子一起學習,做孩子的好榜樣。
找到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區別,回憶一下孩子在學期教育階段的表現,那個時候孩子的認知能力如何,如果以前是正常的,那就是幼小銜接有問題,孩子還沒有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或許老師的授課方式孩子們還沒有接受,或者新的學習環境還沒有適應。這就需要家長配合教師慢慢引導,讓孩子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而另外一些孩子是剛到學校,膽怯、內向而不敢和老師說話,也有可能會導致學習一時出現障礙。父母要耐心詢問,了解原因,正確引導,並把孩子的情況告訴老師。教師將採取多鼓勵、多表揚的激勵策略,使其漸漸地敞開心扉,包容於集體之中。隨著你對新環境的適應,一切都會變好。
與孩子多交流,了解孩子的內心,看看 TA怎麼想怎麼說,是不是聽不懂老師講課。在大一新生中,語言理解能力存在著差異,這也導致了在接受信息時存在差異。如有,就建議教師試著用不同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多聽孩子說,找出孩子的無知之處,再試著去解決。小孩子的心是很奇怪的,有時候一個不經意的撥號,就可以打開 TA的智慧之門。
老師還應多做家訪,做到對全班同學基本情況一目瞭然,性格特徵也要全面掌握,便於因材施教。而且父母要做的就是密切配合老師,對孩子嚴格要求,從思想認識到習慣養成,要告訴孩子你到了上學的年齡,上學是你的任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
一定要認真完成。父母必須先和孩子講清楚,然後再制定規則。以規則來規范孩子們的行為習慣。教師和家長都同意了。學生逐漸可以走上正軌,學習也就不成問題了。
❸ 優勢視角理論的概念
優勢視角
「優勢視角」是一種關注人的內在力量和優勢資源的視角。意味著應當把人們及其環境中的優勢和資源作為社會工作助人過程中所關注的焦點,而非關注其問題和病理。優勢視角基於這樣一種信念即個人所具備的能力及其內部資源允許他們能夠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中文名
優勢視角
外文名
Strength Perspective
構成要素
3部分
優勢評估
5類
快速
導航
基本假設
學理基礎
優勢詞典
抗逆力
助人原則
優勢評估
實踐要素
主要策略
定義
Strengths perspective
An approach to assessing people by focusing on strengths and capacities rather than identifying only deficits, disabilities, and/or problems.)
核心理念:相信人們天生具有一種能力,即通過利用他們自身的自然資源來改變自身的能力。
優勢視角是社會工作中的一種全新工作理念。
優勢視角著重於挖掘案主自身的優點,幫助案主認識其優勢,從而達到解決案主外在或潛在的問題。
基本假設
1、優勢視角相信人可以改變,每個人都有尊嚴和價值,都應該得到尊重。
2、優勢視角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解決問題的力量與資源,並具有在困難環境中生存下來的抗逆力。即便是處在困境中倍受壓迫和折磨的個體,也具有他們自己從來都不曾知道的與生俱來的潛在優勢。
3、優勢視角認為在社會工作助人實踐過程中關注的焦點應該是案主個人及其所在的環境中的優勢和資源,而非問題和症狀,改變的重要資源來自於案主自身的優勢,個人的經驗是一種優勢資源。
優勢視角超越了傳統的問題視角的理論範式,關注點在於案主的優勢和潛能。它強調要把注意力聚焦於案主如何生活、如何看待他們的世界以及從他們的經驗里找出意義。
運用社會工作優勢視角的觀點思考案主問題時,並不是要刻意忽略其痛苦或是不足之處,而是期待以另一種角度出發,協助案主以另一種態度去思考自己的問題與改變的機會,使得問題對於案主或其他人較不具威脅性,當危險性降低時,案主與他人願意解決問題的動機便會提高。
學理基礎
從消極悲觀轉向積極樂觀的人性觀
從問題缺陷轉向優勢力量的理論視角
從醫學治療轉向社會心理的研究範式
從線性單一轉向生態整合的干預方法
優勢詞典
賦權(empowerment)
成員資格(membership)
抗逆力(resilience)
治癒和整合(healing & wholeness)
對話與合作(Dialogues and Integration)
抗逆力
抗逆力作為優勢視角的理論內核,是當個人面對逆境時能夠理性的做出建設性、正向的選擇和處理方法。抗逆力是個人的一種資源和資產,能夠引領個人在身處惡劣環境下懂得如何處理不利的條件,從而產生正面的結果。同時抗逆力也是一個過程,可以通過學習而獲得並且不斷增強。抗逆力高的人能夠以健康的態度去面對逆境。在面對逆境過程中,抗逆力能使人的心理健康回復至逆境發生前的狀況,甚至展示出更理想的心理狀態;而在克服逆境後能夠擁有更高的抗逆能力。
表現形式
從表現形式而言,抗逆力有常規和非常規兩種方式。前者通常表現出常規的親社會取向的行為方式,遵從社會規范與道德,認同主流社會文化,同時也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接納。後者通常表現出反傳統、反社會、反主流的行為傾向,具有挑戰常規、對抗成人、批判現實的特徵,往往會受到成人的指責、朋輩群體的排斥
❹ 房屋抵押貸款是怎樣算的
一、銀行抵押貸款可用哪些抵押?
1. 1
房產。銀行抵押貸款可用來抵押的第一樣就是房產,內比如容個人住房、家庭住房、不動產廠房、商鋪等。用房產抵押貸款,一般需要先評估,評估後,可以貸款至評估價的百分之七八十。
1. 2
❺ 大學寒假家訪計劃書怎麼寫
學習、生活、找幾個問題寫吧
❻ 初中老師家訪對話記錄 急吶!!!
鄭志超爸爸:「范老師好!」
鄭志超媽媽:「范老師好,歡迎歡迎!」
鄭志超:「范老師好!」
鄭志超爸爸:「大冷的天,還在為了孩子們奮戰,范老師辛苦了!」
范明剛老師:「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應該的。」
鄭志超爸爸:「14號下午到學校聽您的講座後,我感觸很多,您的演講實在太精彩了,觀點也十分新穎!」
范明剛老師:「呵呵,過獎過獎,這幾天我去家訪,我發現,家長和孩子們已經形成習慣了。家長們左手拿本,右手拿筆,孩子們也左手拿本,右手拿筆,做家訪記錄,我看了很欣慰。」
鄭志超媽媽:「做好筆記很重要啊!」
范老師:「嗯,做好計劃更重要,鄭志超,你現在要列出一份計劃,分成三大模塊,分別是:計劃前、計劃中和計劃後。」
鄭志超:「范老師,計劃前、計劃中和計劃後分別有什麼用處呢?」
范明剛老師:「好的,我現在就給你講講:
計劃前:預習部分,列出你的預習計劃,預測你的老師下次講什麼。等老師講的時候,你已經很明白了,要盡可能走到老師前面。
計劃中:課堂上,知識點不明白,用自編的符號系統表示出來,重點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在專門的本子上。
計劃後:主要指復習過程。拿出專門記錄本過一遍計劃前、計劃中不太理解的知識,將不太理解的知識全部消化掉了。
做到以上三個環節的學習,你還能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呢?」
鄭志超爸爸:「干好事業是需要激情的,我認同您的觀點。」
范明剛老師:「一個人需要有自信,自信成就事業,而自信源於一次一次小小的成功。人生就是一個登山過程。知識才能武裝自己的大腦,而知識的獲取重要在於過程。但學習是自己的事,父母是無法替代你的。」
鄭志超:「哦,我明白了,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走向成功。」
范明剛老師:「希望你在假期中制定一個作息時間安排計劃表。幾點到幾點起床,幾點到幾點晨讀等,每天按照計劃執行,將來形成良好的習慣了,必將成就一番事業!好了,時間差不多了,我還要去其他同學家家訪,再見!」
三口之家:「謝謝您的指導,范老師再見!」
❼ 教師如何進行家訪
一、家訪要有計劃
古人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意思是說,不論做什麼事情,如果事先有個打算,就會達到預期的目的,家訪也一樣,也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制定計劃要具體詳細,如本期家訪人數、次數、時間、目的、內容等,並按計劃行事。這樣做不僅能使家訪避免盲目性,而且也可防止想起來了,去訪一訪;忘了,就擱在一邊的現象發生(即所謂的家訪冷熱症);這樣做有利於家訪工作的持久性和穩定性。
二、家訪的形式和內容
家訪通常有三種基本形式:普訪、隨訪和定訪。
隨防,顧名思義就是隨時進行家訪。根據隨訪目的和時機的不同,可以有以下方式:
1 、串門式家訪。利用一些順便機會到學生家中走走,與家長做禮節性交談,順便了解一下學生的情況,有利於增加彼此間的感情。這種家訪方式自然,耗時少,省精力。
2 、祝賀式家訪。當學生取得進步或成績時。及時抓住時機,前往學生家中報喜,家長和學生都會受到鼓舞,感到高興。在這種友好氣氛中,借機指出學生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議,成效會大不一樣。
4 、間接式家訪。當自己與家長之間產生某種誤解時,應及時讓其他教師去做間接家訪,當誤解消除後,再去進行正面家訪。
5 、探望式家訪。當學生染上某種疾病,不要忘了探望,並把希望帶給他們,激發學生與病魔作斗爭的勇氣,這樣還會感化家長更好地配合學校工作。
6、鼓勵式家訪。當學生犯了錯誤,有了認識並有了一點改正時進行家訪,目的是及時表揚,鼓足他的後勁。
適時地隨訪,極易於老師走入學生內心,觸動學生、家長對教師的真情,喚起他們對班級工作的參與熱情,從而達到促進班風建設穩步發展的目的。是教育工作中比較可行的方法,這種形式也得到了學生與家長的認可。
定訪,是教師與家長採用合同式的方法,定期聯系的一種家訪。它適用於重點教育對象。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安排它的使用時間:組班的初始階段不宜,待老師、學生、家長互相了解之後,方可再廣泛應用。如我校的幫扶結對工作中教師對自己結對的學生就有必要進行定訪。實踐證明:它的教育效果也是不錯的。
三、家訪要面向全體學生
家訪不應該僅僅局限於出了問題之後,也不要僅僅局限在學困生身上,家訪要面向全班學生。這里著重提出兩類學生。
其一是對各方面都表現不錯的好學生,有必要進行家訪。家訪中對好學生表揚、肯定,增強他們的信心,自不在話下,更為關鍵的是:通過家訪,與家長溝通感情,促使家長協助強化、鞏固學校教育的效果,使好學生不是安於現狀,而是在自己已有的基礎之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其二是對中等學生進行家訪更有必要。因為在班級里,中等學生是最易被班主任忽視的群體。雖然他們在班裡聽話,在學校里不搗亂,學習成績又不拖後腿,比較安全,但許多問題往往就出在這部分學生身上。中等生沒有優等生那樣自信和優越感:也不會像差等生那樣敢於放開自己:一般比較刻苦,但也正因如此,他們往往在心理上存在一些健康問題。班主任可以在家訪中對他們進行仔細的觀察與研究,找到對他們進行教育的突破口。從而有效地完成對學生的教育。
四、談話講究藝術,力求做到三忌三宜
家訪時的談話時最講究技巧方式的,談話是指通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親切交談以進行說明的方法,是了解學生的重要方法,通過談話可以更有意識地、主動地探索學生的情況及其內心活動,談話要有目的、有準備、更要講究技巧。其一、宜多鼓勵,忌多批評。鼓勵是一種有效的談話方式,通過鼓勵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克服困難,增強學生奮發進取的信心,當然鼓勵也要適可而止,避免使學生產生驕傲自滿,沾沾自喜的情緒.同樣,批評對於有錯誤的同學也使應該的,更具有針對性,對於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則更應注意分寸,以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產生逆反心理,適得其反.這主要要求教育者應善於發掘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正確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促使學生的健康發展。其二、宜全面忌片面,教育是雙向的,談話同樣也是雙向的活動,要注意彼此間的相互聯系。這要求談話時,雙方都要正視問題,特別是教育者不要單純職責學生的過錯,甚至借機告狀,推卸責任。對於談話的內容更應一分為二,抓住問題的關鍵,做到曉知以禮,方可使學生信服.對於學生家長,應聽取他們的意見,與他們達成共識,切忌各執一詞,互相指責。其三、宜多啟發,忌武斷妄下結論。談話就是要通過親切的交談,使雙方在和睦的氣氛中充分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為此教育者應該加以正確引導,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啟發他們說出心理話,對症下葯,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切實解決學生存在問題。
三、首次家訪要注意的事項
1、要選擇適當的時間,家訪要事先預約。現在學校設計的新生報名表上填的內容比較詳細,家家戶戶都有電話有手機,這也給家訪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家訪前,最好先電話預約,可避免跑空腿。因而家訪前需事先預約。才能收到了訪必見,見必果的良好效果。
3、家長談話要開誠布公、直率坦誠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雙方都是從關心學生的目的出發的,開誠布公、直率坦誠就成了雙方談話的語言特色。
4、首次家訪,是了解性家訪。這是一般性家訪,適用於多數學生家庭。內容包括:
①家長基本情況,包括學歷情況,職業情況等;
②家庭基本情況,包括居住條件,家庭成員構成,學生父母感情情況,家長對學生的要求等;
③學生的情況,諸如學習環境,學習時間,看電視時間,交往情況,家務勞動情況等。
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還要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長、生活自理能力。我們這是寄宿制學校,還要了解學生是否偏食、夜裡是否要叫起小便等等。新生家長還會問到許多具體的細節上的問題,如,夜裡,小孩踢被子著涼怎麼辦?我們要做好准備,進行耐心地解說,消除家長的顧慮。在以後與家長的交談問題時,也要做到不告狀、不誇大學生的缺點和錯誤。因為告狀的結果會激化學生與家長的矛盾,事後家長必要懲罰孩子,師生結怨;談成績時,不溢美、不誇張,不要空洞贊揚學生的優點,要言之有物,具體到事。
5、首次家訪,還有一個任務,是要向家長和學生介紹自己。讓家長與學生了解老師。了解老師的
6 、要把握時間,不要冗長拖沓。在摸清情況,弄清問題以後,班主任要果斷地結束談話,適時告辭。不要講得忘了時間,忘了場合,既耽誤別人休息,又浪費自己的時間。
總之,家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❽ 計生辦家訪說是看看孩子和大人,叫我簽字按手印說是證明她來家訪了。給我和孩子拍了張照,還拍兩個孩子
你是超生的嗎?如果是超生的話計生辦以後會提罰款的事的。另外出生隨訪確實是計生工作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