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德的特徵

師德的特徵

發布時間: 2020-11-20 06:17:24

1. 教師教育信念特徵不包括() A集體性B情感性C意志性D道德性

集體性,教師教育信念的特徵主要有個體性、情感性、意志性和道德性。教育信念是指教師個體關於某些教育命題的主觀看法,並且這種看法是確信為真的先驗性假設,具有引導思想和行為的功能,從而使主體對從事與客體相關的活動時具有方向性、堅定性和原則性。

其特徵為: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個人的主觀經歷直接相關,具有非理性的特點;具有顯著的個性差異;與個體的行為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有正誤之分。

(1)師德的特徵擴展閱讀

教育的本質是傳播價值、傳授基本信念,讓世界和人生變得可理解、可參與、可選擇,給學生的生命帶來意義,「德」自然是其中之魂。陶行知先生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要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其關鍵是培養和造就一支學高身正的教師隊伍。

當今的信息時代,學生們獲取知識的渠道更加多樣,但知識不等於德性,況且網路上的各類信息龐雜繁復、良莠不齊。

知識絕不僅僅是改造客觀世界的需要,知識一旦被人解釋、傳遞和利用,就必然與主觀世界相通,學校開設的每一門課都在發揮著知識對「德性」的涵養作用,影響著學生的價值取向和對社會的認同。在教育生活中,教師的品德品行在知識傳遞中、在點點滴滴的行為示範中影響學生的一生,這就是所謂的教育是以人格影響人格,以情感喚醒情感,以德性培養德性。

2. 在教師職業道德特徵裡面,是鮮明的示範性還是獨特的示範性

【特點】 1、教師職業道德標准具有高度的嚴格性. 2、教師職業道德意識具有強烈的自覺回性. 3、教師職業道德答行為具有獨特的示範性. 4、教師職業道德影響具有潛在的深遠性. 5、教師職業道德內容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作用】對教師工作的促進作用1動力作用2調節作用3評價作用;對教育對象的教育作用,當教師按照教師職業道德作為時,會使道德要求具體化、人格化,從而使學生在富於形象性的榜樣中受到啟迪和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教師所期望學生擁有的良好思想品德,增強教師教育的可信度、吸引力和有效性;發揮對社會文明的示範作用和對教師修養的引導作用。

3. 如何做好一名幼教

許多人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用勞動創造了人類民族的未來。因此教師的職業也正越來越受到社會的羨慕與尊敬。但要當好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那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怎樣才能做好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呢?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幼兒教師須具備「五心」。所謂「五心」是指愛心、耐心、細心、關心、精心。 愛心:新時期的幼兒教師應具備活潑開朗的性格和積極向上的精神,要有師德,師德的要求基於教師的人格。師德的魅力主要從教師的人格特徵中表現出來。教師對幼兒的愛簡稱師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幼兒園的孩子像剛出生的嫩苗,需要老師的呵護與培養,我也有一個八歲的孩子,作為母親,我傾注了全部的愛,關懷著她的成長,這種愛是無私的,每當孩子在生活中或學習上取得一點進步,我都會非常的高興。這正是幼兒們所需要的愛心。因為每個孩子都是母親的寶貝,都需要母親般的關愛,在幼教工作中只有將幼兒園的孩子當著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他們,關心他們,這樣幼兒的身心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所以,愛心是一筆無形的資產,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是一種寬容和體貼,是一種責任和追求,是一種無私的奉獻. 耐心:幼兒教師引導幼兒時要有耐心。孩子的理解思維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很多事情都要反反復復,不厭其煩的去教育、引導他們。他們才能接受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見到老師要問好,不要隨地丟垃圾,上課有事要舉手說話等等,單單一遍他們是不會記住的,接受的。只有天天講,天天說,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細心:幼兒教師的觀察一定要細心,每個幼兒都有他獨特的個性與性格,教師要根據不同性格的孩子實施不同的引導方式。如我們班的彭睿小朋友,他喜歡老師隨時表揚他,他才能控制自己不亂打人的行為。對於性格內向的小朋友要不斷的鼓勵他們,這樣他們才能放開自己。對於活潑調皮的孩子需要老師隨時提醒,他們才能管好自己,做自己該做的事。 關心:幼兒教師在生活上要對他們無微不至的關心。每個孩子的身體都有差異。作為老師要根據身體的差異去照顧好每個孩子,比如我們班的陳子傑,出生時因意外右腳使不上勁,在上廁所以及戶外活動老師都得特別關照才能完成。黃濤有輕微的心臟病,老師要隨時注意他是否有異常現象。果果是個早產兒,身體特不好。一不小心就感冒,老師隨時都得注意她別著涼,出了汗及時墊上毛巾,希望她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成長! 精心:幼兒教師的教育要精心。教師不但要有過硬的科學文化知識,較強的業務素質。專業技能技巧更為重要,教師在給幼兒傳授知識的時候要有趣味性,讓孩子在邊玩邊學的情況下,輕輕鬆鬆的理解與接受。 二、幼兒教師必須具備「五勤」。 在強調「五心」的同時,「五勤」也同樣重要,所謂「五勤」是指眼勤、手勤、腦勤、腿勤、嘴勤。因為孩子年齡小,自製能力差,這就需要老師嘴勤,多與孩子交談並隨時提醒孩子們做該做的事。在戶外活動時這就要老師腿勤,眼勤,多走多看,以免孩子發生意外。 三、幼兒教師必須具備「三職」。 幼兒教師在具備「五心」「五勤」的同時「三職」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謂「三職」是指教師,媽媽。朋友三個身份。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教師不僅要為人師表,愛崗敬業,在孩子們心中樹立榜樣,還要像母親一樣關愛他們,像朋友一樣朝夕相處,這樣孩子才會喜歡上幼兒園,健康快樂的成長。 總之,做一位好教師難,做一位優秀的幼兒教師更難。只要我們做到以上的「五心」「五勤」「三職」時,我們就是一位優秀的幼兒教師。

4. 怎樣理解教師職業道德的特性

鑒於教師勞動的特殊性,教師職業道德相應地呈現出如下特點:1、教師職業道德標准具有高度的嚴格性。2、教師職業道德意識具有強烈的自覺性。3、教師職業道德行為具有獨特的示範性。4、教師職業道德影響具有潛在的深遠性。5、教師職業道德內容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教師職業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促進教師職業專業化(二)促進師生生命成長和人格完整(三)促進社會文明傳承和發展

5. 教師職業道德有哪些特徵

1、教師職業道德標准具有高度的嚴格性.
2、教師職業道德意識具有強烈的自覺性.
3、教師職業道德行為具有獨特的示範性.
4、教師職業道德影響具有潛在的深遠性.
5、教師職業道德內容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6. 教師職業道德有哪些特徵高層次性

這個我學過,我抄來幫你回答!
鑒於教襲師勞動的特殊性,教師職業道德相應地呈現出如下特點:
1、教師職業道德標准具有高度的嚴格性。
2、教師職業道德意識具有強烈的自覺性。
3、教師職業道德行為具有獨特的示範性。
4、教師職業道德影響具有潛在的深遠性。
5、教師職業道德內容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教師職業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促進教師職業專業化

(二)促進師生生命成長和人格完整

(三)促進社會文明傳承和發展

這些都是書上的標准答案哦!!!

7. 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屬於教師的 A、學科專業素養 B、教育專業素養 C、人格特徵 D、職業道德素質

應該選第二個

8. 試述社會主義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特徵及社會作用

基本特徵
(1)從教師的社會責任來看,師德具有全局性;(2)從社會地位來看,師德具有超前性;(3)從教師職業及個人修養來看,師德具有導向性;(4)從教師的人格評價來看,師德具有超越一般職業道德的示範性。
社會作用
1、教育功能。
2、調節功能
3 促進作用

9. 教師職業道德有哪些特徵

第一章 教師職業道德及其基本特點

基本內容

第一節 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內涵
一、教師職業道德的概念
教師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其職業生活中調節和處理與他人、與社會、與集體、與職
業工作關系所應遵守的基本行為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在這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觀念意識
和行為品質。
它包括如下基本旨意
1揭示了教師職業道德的獨特性說明了它是教師這一職業所特有的是與教師職業
密切聯系的專門性道德是教師在其現實職業生活中應遵守的和應具有的。
2、揭示示了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內涵說明教師職業道德不只是在職業生活中所應遵
循的行為規范或行為准則還包括教師對這些規范或准則中內得而成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
質。

二、教師職業道德與道德作為道德的一種教師職業道德與社會公共道德有著割不
斷的聯系它們之間有共性也有個性。
一教師職業道德與社會公共道德所共有的特徵
1相對獨立性
道德在隨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的。但是道德在隨社會發展而
發展的過程中與社會的發展的過程中與社會的發展不總是同步的具有相對獨立性。
在道德發展中某些道德並不是蒼桑變幻和世代更替而發生變化。道德發展與社會發
展並不是總是保持著同步性。主要表現為或滯後於社會發展或超前於社會發展。
2階級性
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公共道德和教師職業道德總是反映和體現著階級的意志並按照
階級的意志來建築自身道德體系。
社會公共道德和教師職業道德的階級性主要表現為
a.不同階級都是從自己實際所處的經濟地位中形成本階級特有的道德原則和規范並
以此作為為評價人們的行為善惡的標准。
b.不同階級的道德總是各自反映著本階級的利益、願望和要求。
c.不同階級都是以自己的道德作為的工具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
3、歷史繼承性
任何新道德都不是憑空產生而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適應一定經濟基礎和社會關系
的需要適應一定階級的需要並對以往的道德規范、觀點等進行加工改造保留那些符
合新的社會關系和利益的東西拋棄那些不相符合的東西而形成發展而來的。
4、道德現象的共含性
作為道德現象社會公共道德和教師職業都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道德規范現象。它是指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知道和衡量人們行為善惡的標准是社會
或行業團體對人所提出的外在要求
2道德意識現象。它是基於一定的社會條件在道德活動中形成的並影響道德活動的
各種具有善惡價值的認識及在這基礎上產生的思想觀念、信念、信仰等。
3道德活動現象。它是指人或團體在社會生活中在一定善惡觀念和行為規范的支配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