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恩怨

師生恩怨

發布時間: 2020-12-31 05:50:16

『壹』 摘抄好的記敘文的開頭結尾

摘抄好的記敘文的開頭結尾;

  1. 友誼開頭:現代人的友誼,很堅固又很脆弱.它是人間的寶藏,需我們珍愛.友誼的不可傳遞性,決定了它是一部孤本的書.我們可以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友誼,但我們不會和同一個人有不同的友誼.友誼是一條越掘越深的巷道,沒有回頭路可以走的,結尾,而是肝膽相照的情分,和朋友坦誠的交往,會使我們留存著對真情的敏感,會使我們的眼睛抹去雲翳,心境重新開朗.

  2. 團結開頭:每次聽到這首歌「團結就是力量」這首歌我總是感慨萬千,特別是在XX事情後,體會更是深刻。結尾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滲入泥土,便會消失不見,可匯聚成河卻是川流不息.如同我們,在許多的困難面前,一個人總是凸顯著單薄,而無法作為,可當我們團結起來,卻可以創造無數的奇跡.

  3. 寬容開頭: 寬容是人類生活中至高無尚的美德.因為寬容包含著人的心靈,因為寬容可以超越一切,因為寬容需要一顆博大的心.因為寬容是人類情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這種情感能融化心頭的冰霜.將使個性從偉大墮落成連平凡都不如.。結尾 生活,往往紛繁,又常常平淡.正因為寬容如水,使紛繁經過過濾變得純凈;正因為寬容似火,使平淡通過鍛燒日趨鮮明;更因為有這詩般的寬容,才賦予人生以藝術,賦予生命以永恆.

『貳』 師生情古詩10首

1. 《己亥雜詩·其五》清代:龔自珍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

浩浩盪盪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2.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代: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譯文:

綠野堂開著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說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學生遍布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

3. 《蜂》 唐代: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譯文:

無論是平地還是山尖,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被蜜蜂佔領。它們采盡百花釀成蜜後,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

4.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譯文:

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

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

濃濃烏雲,籠罩田野小路,唯有江邊漁船上的一點漁火放射出一線光芒,顯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時候,那潮濕的泥土上必定布滿了紅色的花瓣,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萬紫千紅的景象。

5. 《無題》 唐代: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譯文:

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雲的鬢發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6. 《新竹》 唐代: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譯文:

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下年又有新長出來的,會長得更高。

7. 《酬問師》 唐代:劉商

虛空無處所,彷彿似琉璃。

詩境何人到,禪心又過詩。

譯文:

世界到處都是虛無縹緲的空幻,就像琉璃一樣透明的,誰能到達詩詞中那樣的心境狀態呢,只有內心純粹才行,只有禪心才能產生美妙的詩詞。

8. 《遠師》 唐代:白居易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一事時。

譯文:

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遠禪師,什麼時候能再相見呢?大概要等到我心中沒有世俗之事的時候吧。

9.

《尋雍尊師隱居》唐代: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鶴眠。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譯文:

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遙世外不用記年。

撥開濃雲尋找古老的山間古道,奇樹聽那塗塗的流泉。

溫暖的花叢中卧著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鶴在眠。

與雍尊師交談起來一直到江水已籠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獨自走下煙雲彌漫的寒山。

10. 《七絕·師恩難忘》 作者未知

相逢一見太匆匆,校內繁花幾度紅。

厚誼常存魂夢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譯文:

老師的相逢如同一面之緣,實在是太匆忙了,校園內的繁華幾度開放,而我卻沒有再回去探望老師。

但老師們對於我的教育和恩情我將永遠寄於心中,對於老師的感恩我將永世不忘。

『叄』 童書業的師生恩怨

顧頡剛創立「古史辨派」後,經十年拓展,到30年代初,已處於一生聲望的巔峰,童書業便在這時成為他的愛徒。
童書業連中學也沒進過,卻酷愛文史。童書業沿著顧頡剛疑古辨偽的思路寫出《禮記考》和《虞書疏證》。童書業的《少康中興辨》成為顧頡剛、童書業合寫《夏史三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師徒二人密切的學術合作正式開始。
在顧頡剛學術組織活動最緊張的時刻,需要一個研究助手,顧頡剛選中了童書業。1935年6月,童書業應約抵達北平時,顧頡剛親赴車站迎接,並讓童書業擔任自己在燕京大學和北京大學教授「春秋史」課的助教,薪金由顧頡剛自己支付,食宿也在顧頡剛的家裡。
童書業1949年任山東大學歷史系教授後,一時研究碩果累累,引人注目,成為新史學界的新星。然而,在解放後的「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中,童書業九次自我批判都沒能通過,為求解脫他寫了《〈古史辨派〉的階級本質》,與老師顧頡剛劃清界限。
顧頡剛的另一高足楊向奎此時也發表文章對「古史辨派」的學術思想進行批判。童楊之舉對顧的傷害之深,難以估量。但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顧頡剛的創傷就彌合了。1954年5月,顧頡剛的另一個學生王樹民來信,談到童楊文章,為他鳴不平。顧頡剛在復信時十分肯定地說:「此是渠等應付思想改造時之自我批判耳,以彼輩與《古史辨》之關系太深,故不得不作過情之打擊。」表現了為師者的大度、寬容和理解。
繼之,在對胡適的大規模批判運動中,童書業不得不再一次走上了對「古史辨」進行「過情之打擊」以實現自我超度的道路。但一系列的變故並沒有割斷他們的師生情。童書業恢復學術研究後,將研究方向又轉向古史、古籍的考辨。首先於1961年開始作《中國美術史札記》,到1965年動筆寫《春秋左傳考證》,1967年下半年寫出《春秋左傳札記》,這樣的著述一直到他逝世前的幾個月。這就揭出了這樣一個事實:盡管從1951年起童開始從精神上告別顧頡剛,告別「古史辨派」,甚至批判「古史辨派」,試圖進入主流史學中去,但自1961年寫《中國美術史札記》始,童終於又返回到顧頡剛這邊來了。這期間,顧頡剛、童書業之間的學術交往肯定不少,但惜無資料可供憑借。但從僅存的《顧頡剛年譜》中的零星資料和一封珍貴書信中可以窺出顧頡剛、童書業之間學術上相依為命的殷殷情誼。
1963年末,顧頡剛病重手術前寫給童書業的信中說:「……承告五事,具見爬梳抉剔史料之功力,無任欽服。有您這般的功夫和識力,經與子打通,春秋史與戰國史打通,發見前人所想像不到的問題。真是出人意外,入人意中。將來您的《春秋左傳考正》成書,將發出永久的光輝。……(我)四十年來,能安定治學者殆無幾時。倘使病不能愈,真當銜恨入地。平生積稿,只有賴諸位至交為作整理。您為最知我者,所負之責任亦最重也。」顧頡剛手術前的這封信,實帶有臨終遺言之性質,許童書業「為最知我者」,可以說以前一切不愉快至此已經一掃而空。
沒想到,童書業竟先顧頡剛而去了。童書業的遺稿《春秋左傳考證》和《春秋左傳札記》竟是由其恩師訂正、作序並推薦出版的。

熱點內容
性母教育 發布:2025-09-12 21:48:18 瀏覽:257
考研數學只做真題 發布:2025-09-12 21:38:44 瀏覽:553
數學小卡片 發布:2025-09-12 18:14:39 瀏覽:24
3的倍數的特徵教學設計 發布:2025-09-12 17:16:20 瀏覽:624
小學校長師德師風自查自糾 發布:2025-09-12 16:25:09 瀏覽:973
nba黑歷史 發布:2025-09-12 14:28:24 瀏覽:240
化學高一必修二 發布:2025-09-12 13:59:58 瀏覽:139
快樂英語小報 發布:2025-09-12 13:33:29 瀏覽:989
跳舞基礎教學 發布:2025-09-12 12:23:15 瀏覽:119
康愛多網上葯店怎麼樣 發布:2025-09-12 11:40:45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