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德標兵條件

師德標兵條件

發布時間: 2021-01-05 21:15:23

① 北京教育學院的辦學條件

根據2015年5月學院官網顯示,北京教育學院有教職工546人,主要承擔北京市中小學幹部教師繼續教育及成人高等師范教育任務,其中有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庫專家19人,專任教師244人,教授、副教授109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職工257人,另聘有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科研院所的客座教授、兼職教授百餘名;專任教師中,獲北京市有突出貢獻專家獎2人,獲曾憲梓教育基金獎11人,享受國務院及北京市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2人,獲全國優秀教師、北京市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首都五一勞動獎章」、「北京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和「北京市高校師德標兵」等稱號的共計36人。
享受政府津貼(13人):方道霖、劉俊邦、江希澤、米桂山、何怡生、張維善、李永廉、周韞玉、羅西堯、賀樂凡、徐錫祺、梅汝莉、溫寒江
享受曾憲梓獎(8人):王長沛、盧元鎧、葉禹卿、何立嬰、張亞新、蘇立康、梅汝莉、蕭應衡
全國優秀教師(3人):何怡生、周韞玉、梅汝莉
北京市優秀教師(11人):孟憲凱、劉 堯、胡俊娟、潘莜萍、孫家鎮、游從仁、覃朝芳、蘇立康、胡淑雲、李 晶、李春山 學科骨幹教師序號學科學科骨幹教師1 通用技術教育 龔燕江、張芳、喬靈芝 2 心理健康教育 盧強、呂紅梅 3 體育與健康教育學(體育教育方向) 韓兵、潘建芬、李健 4 數學教育學 王建明、伍春蘭 5 信息技術教育學 紀方、郭君紅 6 遠程教育學 孟令惠、畢超 7 英語教育學 李寶榮、邸磊、張 洲 8 科學教育 王凌詩、張素娟、周玉芝 9 美育與藝術教育學(美術教育方向) 張賓、呂鵬 10 學科教育學 何彩霞(第一骨幹教師)、頓繼安、張金秀、方美玲 11 教師培訓學 余新、金釗 12 校長培訓學 楊雪梅、張紅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5月北京教育學院官網) 根據2015年5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開展了北京市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北京市城鄉一體化學校專項培訓工程、北京市學科帶頭人及骨幹教師培訓、「綠色耕耘」京郊中小學教師培訓、城區中小學教師「專業促進」培訓、北京市音體美幼教師專項強化培訓、中小學幹部教師「國內訪學」、中小學校長國際合作培訓、京蘇粵中小學優秀中青年校長高級研修、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者團隊研修、教育幹部培訓者高級研修等一批品牌項目,且擁有10個繼教教師團隊,並於2014年啟動了「北京教育學院協同區縣創建新優質學校行動計劃」。
「十二五」期間,學院還承擔了國培計劃項目、援助培訓、委託(合作)培訓等任務。
2014年,學院共承接並完成國培示範性項目四大類11學科,18個班,共計900人的培訓工作;國培中西部項目8學科,8個班,共計326人的培訓工作;承接並完成7個援助性項目,11個班,300人的培訓任務;承接並完成委託合作27個項目,42個班,1529人的培訓工作;此外參與對口幫扶內蒙古烏蘭察布、希望工程及接待省市教育部門和培訓院校等合作單位來訪及教學考察600人次。 繼教教師團隊中小學語文教師培訓團隊 中小學美術教師培訓團隊 國際理解教育教師培訓項目團隊 國際漢語培訓團隊 社會科學系教師培訓團隊 中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團隊 中小學體育教師培訓團隊 信息技術培訓團隊 中小學音樂教師培訓團隊 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團隊 館藏資源 根據2015年5月學院官網顯示,北京教育學院圖書館有藏書65.36萬冊,期刊733種,報紙60餘份,聲像資料1萬6千餘件,訂購了中國學術期刊網、博碩論文庫、萬方資料庫、多媒體資源應用中心、學科導航、國外教育專題資料庫等多個資料庫供全院師生在區域網內使用,並逐步形成了以基礎教育的師資培訓、教育幹部培訓、黨建、教育管理、中小學教材教參為特色綜合性藏書體系。 學術期刊 《北京教育學院學報》創刊於1987年,為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的學術理論刊物,開設了教育科學、繼續教育、素質教育、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教師專業化發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等欄目,是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2015-2016)高職成高院校核心期刊、《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收錄期刊、《中文電子期刊服務(CEPS)資料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收錄期刊。
《中小學管理》雜志創刊於1987年,2001年,雜志入選新聞出版總署評選的「中國期刊方陣」;連續四次獲「中國北方優秀期刊」(含前期的「華北地區優秀期刊」)稱號;連續七次獲「北京市優秀出版物」稱號(含前期的「北京市社科類優秀期刊」);2008年,獲省部級獎項──「北京市新聞出版創意成果獎」(先進集體、先進個人);連續六次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年,被評為「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教育類重要轉載來源刊」。

② 小學教師評審副高職稱需哪些條件

新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中,沒有副高職這一職稱,只有正高級、高級、一級、二級、三級教師職稱。副高職這一職稱只出現在舊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標准中。
附福建省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中小學教師水平評價標准條件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建設高素質專業化中小學教師隊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根據《教師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關於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擴大試點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1〕98號)及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特製定本標准條件。
第二條 本標准條件適用於參加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的福州市(含省屬單位)、廈門市、三明市普通中小學、特殊教育學校、工讀學校,以及教研、電化教育、校外教育機構等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且未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的在職在崗人員。

第二章 基本條件
第三條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胸懷祖國,熱愛人民,遵守憲法和法律,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牢固樹立愛與責任的意識,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凡出現《福建省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辦法(試行)》關於師德「一票否決」20種情形之一的,取消當年申報資格。偽造學歷、資歷、業績,剽竊他人成果等弄虛作假者,取消當年申報資格,並從下一年度起2年內不得申報。
第四條 具備相應的教師資格、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能力。
第五條 在教育教學一線任教,切實履行教師崗位職責和義務,服從學校工作安排,積極承擔班主任等教育教學工作,完成規定的教育教學工作量,任現職以來年度績效考核均為稱職以上等次。
年度績效考核被確定為不合格等次者,任期順延1年且當年不得申報。
第六條 身體健康,心理素質良好,具備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身心條件。
第七條 按照《福建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的要求,結合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需要,完成規定的繼續教育任務。
第八條 城鎮中小學教師晉升中、高級教師應有農村學校任(支)教1年或薄弱學校任(支)教3年以上的經歷,其中城鎮義務教育學校40周歲以下(含40周歲)教師晉升高級教師應有農村學校任(支)教2年以上的經歷。教研人員每年應到農村學校開展調研、教研、培訓等工作。
第九條 晉升一級教師,須參加省公務員局、省教育廳組織的教育教學能力水平考試並取得合格以上成績。
第十條 學歷、資歷要求
1.申報正高級教師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並在高級教師崗位任教5年以上。
2.申報高級教師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具有博士學位,並在一級教師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有碩士學位、學士學位、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並在一級教師崗位任教5年以上;或者具備大學專科畢業學歷,並在小學、初中一級教師崗位任教5年以上。
3.申報一級教師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具備碩士學位,並在二級教師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備學士學位或者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並在二級教師崗位任教4年以上;或具有大學專科畢業學歷,並在小學、初中二級教師崗位任教4年以上;或具有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學歷,並在小學二級教師崗位任教5年以上。
4.申報二級教師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具備學士學位或者在大學本科畢業學歷,見習1年期滿並考核合格;或者具備大學專科畢業學歷,並在小學、初中三級教師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備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學歷,並在小學三級教師崗位任教3年以上。
5.申報三級教師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具備大學專科畢業學歷,並在小學、初中教育教學崗位見習l年期滿並考核合格;或者具備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學歷,並在小學教育教學崗位見習l年期滿並考核合格。
第三章 正高級教師條件
第十一條 教育工作要求
1.具有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堅定的職業信念,積極履行全員育人職責,善於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思想實際,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將德育有效融入課堂教學,為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發揮指導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在學生中享有較高的威望和感召力。
2.出色完成班主任等學生管理工作,任現職以來承擔班主任等學生管理工作2年以上,能准確把握學生成長規律,及時了解學生思想狀態,關注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形成良好班風學風。
3.積極參與社會教育活動,與社區和學生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對學生的教育成長、學校教育工作和社區教育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
4.教育工作業績突出,學生評議滿意率達85%以上;任現職以來年度績效考核至少1次為優秀等次;所帶班級獲得市級

以上表彰獎勵,或個人獲得縣級以上綜合表彰或市級以上教育教學專項表彰。
第十二條 教學工作要求
1.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深厚的教育理論素養,深入系統掌握所教學科課程體系和專業知識。
2.根據課程改革目標和學科特點,改革本學科的教育教學方法,教學經驗豐富,教學藝術精湛,形成獨到的教學風格,
受到學生普遍歡迎,得到同行一致公認。
3.積極開設選修課程或開發地方、校本課程,能獨立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等。
4.在市級以上開設教學示範課、觀摩研討課或學科講座4次以上,其中至少1次在省級以上開設,並獲得好評;或獲得市級優質課、教學技能競賽一等獎以上或省級二等獎以上。
專職從事教科研工作的人員,在總結和推廣教學改革經驗,組織區域教研活動,指導學校開展校本教研等方面成績顯著。在市級以上開設教學示範課、觀摩研討課或學科講座5次以上,其中至少3次在省級以上開設,對提高本地區學科教學質量做出顯著成績。
專職從事電化教育工作的人員,能聯系中小學教育教學實際,推進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課程資源整合。在市級以上開設學科講座3次以上,其中至少1次在省級以上開設;編制多媒體教學軟體或製作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課例獲市級一等獎或省級二等獎以上。
第十三條 教科研工作要求
1.創新意識和教科研能力強,掌握教學改革和發展的最新動態,形成獨特的教學思想,在課程、教學和評價等方面取得創造性成果並應用於實踐。
2.主持或作為核心成員(前三名,下同)完成省級以上教育教學研究課題1項。專職從事教科研、電化教育工作的人員主持並完成國家級教育教學研究課題1項。
3.撰寫並公開發表本學科教育教學研究論文3篇以上,其中至少1篇在核心期刊發表。專職從事教科研、電化教育工作的人員撰寫並公開發表本學科教育教學研究論文4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在核心期刊發表。
第十四條 示範引領要求
1. 發揮指導者在推動學校發展、促進學科建設,推廣和應用先進教育理念工作成績顯著,在本地區教師隊伍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是同行公認的教育教學專家。
2.具有主持和指導本學科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在教學團隊的成長和發展中發揮關鍵性作用,指導培養3名以上青年教師在思想政治素質、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方面取得顯著進步。
3.積極參與「送教下鄉」、「送培下鄉」活動,受到基層教師的歡迎和好評。

第四章 高級教師條件
第十五條 教育工作要求
1.積極履行全員育人職責,善於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和思想實際,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將德育融入課堂教學,積極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2.較出色完成班主任等學生管理工作,任現職以來擔任班主任等學生管理工作2年以上,及時了解學生思想狀態,關注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學生家長聯系溝通良好。
3.教育工作業績較突出,學生評議滿意率達80%以上;所帶班級獲得縣級以上表彰獎勵,或個人獲得校級以上綜合表彰或縣級以上教育教學專項表彰。
第十六條 教學工作要求
1.具有新課程教育教學理念,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堅實,教學經驗比較豐富,教學效果良好,形成一定的教學特色。
2.積極開設選修課程或開發校本課程,能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
3.在縣級以上開設教學示範課、觀摩研討課或學科講座3次以上,並獲得好評;或獲得縣級優質課、教學技能競賽一等獎以上或在市級以上優質課、教學技能競賽中獲獎。長期在農村中小學任教的教師在校級以上開設教學示範課、觀摩研討課或學科講座3次以上。
專職從事教科研工作的人員,工作以來在中小學從事教學工作累計3年以上。在市級以上開設教學示範課、觀摩研討課或學科講座5次以上,對提高本地區學科教學質量做出一定成績。
專職從事電化教育工作的人員,工作以來在中小學從事教學工作累計3年以上,能聯系中小學教育教學實際,推進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課程資源的整合。在市級以上開設學科講座3次以上;編制多媒體教學軟體或製作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課例獲市級二等獎或省級三等獎以上。
第十七條 教科研工作要求
1.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教科研能力,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教學方法等方面研究,在素質教育創新實踐中取得比較突出的成績。
2.主持或作為核心成員完成縣級以上教育教學研究課題1項。長期在農村中小學任教的教師主持完成校級以上教育教學研究課題1項。專職從事教科研、電化教育工作的人員主持並完成市級以上教育教學研究課題1項。
3.撰寫並公開發表1篇本學科教育教學研究論文。特殊教育學校教師、長期在農村中小學任教的教師撰寫本學科教育教學研究論文1篇並收入縣級以上教育教學論文匯編。專職從事教科研、電化教育工作的人員撰寫並公開發表本學科教育教學研究論文3篇以上。
第十八條 示範引領要求
1.具有指導與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勝任教育教學帶頭人工作,在教學團隊建設中發揮骨幹作用。指導培養2名以上青年教師在思想政治素質、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方面取得進步。
2.積極參與「送教下鄉」、「送培下鄉」活動。

第五章 一級教師條件
第十九條 教育工作要求
1.積極履行全員育人職責,具有正確教育學生的能力,能
根據所教學段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思想實際,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2.有較豐富的班主任等學生管理工作經驗,任現職以來擔任班主任等學生管理工作2年以上(具有博士學位者除外),能夠與學生和學生家長進行有效交流,關注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較好地完成教育工作任務,學生評議滿意率達80%以上;所帶班級或個人獲得校級以上表彰獎勵。
第二十條 教學工作要求
1.對所教學科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積極踐行新課程理念,獨立掌握所教學科的課程標准、教材、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
2.備課認真,課程教學目標清晰,課程設計完整、重點明確,教學效果較好。
3.能結合教學開展課外活動,開發學生智力和能力。
4.具有開設校級以上公開課的經歷,在高水平教師的指導下,參與開設選修課程或開發校本課程。
5.在培養指導青年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方面做出一定成績。
第二十一條 教科研工作要求
1.具有一定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積極承擔教育教學研究任務,主動進行教學反思和總結,在素質教育創新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經驗。
2.撰寫本學科教育教學論文1篇並收入縣級以上教育教學
論文匯編。長期在農村中小學任教的教師撰寫本學科教育教學研究文章1篇並收入校級以上教育教學論文匯編。專職從事教科研、電化教育工作的人員撰寫並公開發表本學科教育教學研究論文1篇。

第六章 二級教師條件
第二十二條 教育工作要求
1.積極履行全員育人職責,比較熟練地掌握教育學生的原則和方法,將德育融入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幫助學生進步。
2.勝任班主任工作,關注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第二十三條 教學工作要求
1.具有所教學科必備的專業知識,能夠獨立掌握所教學科的課程標准、教材,正確傳授知識和技能。
2.虛心接受其他教師的指導,備課認真,課程教學目標明確,課程設計合理,勝任教學工作。
第二十四條 教科研工作要求
1.掌握教育教學研究方法,積極參加教育教學研究和創新實踐。
2.主動進行教學反思,撰寫1篇教學經驗總結。

第七章 三級教師條件
第二十五條 教育工作要求
基本掌握教育學生的原則和方法,能夠正確教育和引導學生,協助做好班主任工作。
第二十六條 教學工作要求
1.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法的基礎知識,基本掌握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和教材教法。
2.虛心接受其他教師指導,能夠完成所教學科的教學工作。
3.積極參加校本教研活動,主動進行教學反思,撰寫1篇教學總結。

第八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 晉升一級教師須參加評審委員會組織的說課講課;晉升高級、正高級教師須參加由評審委員會組織的說課講課、面試答辯等。
第二十八條 中小學教師(除所學專業為小學教育、初等教育的小學教師外)申報評審學科與所學專業原則上應一致。申報評審學科與所學專業不一致的,要參加省教育廳委託有關高校組織的相應學科本、專科主要課程進修,並取得結業證書;或參加省教育廳委託有關學校組織的轉崗培訓並取得合格證書。
第二十九條 擔任少先隊大隊輔導員,中心小學、中學中層以上幹部、年段長、教研組長、生管教師、課外活動校級優秀輔導員、完全小學校領導、教導,視同班主任崗位。
心理健康專職輔導教師、實驗教師及沒有班主任崗位設置
的單位人員,班主任工作可不作要求。
第三十條 綜合表彰指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優秀共產黨員、傑出人民教師、模範教師、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農村教師、師德標兵、「三八」紅旗手、巾幗建功標兵等。
教育教學工作專項表彰指中小學優秀校長、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優秀班主任、德育先進工作者、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個人等。
班級表彰獎勵指獲先進班集體、優秀團支部、優秀少先隊中隊等榮譽稱號。
第三十一條 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指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所屬教育教學研究機構。校級指中心小學、普通中學以上。
第三十二條 教師晉升職務須完成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單位)規定的教育教學工作量,且平均每學年教學工作量為中學不少於320課時、小學不少於480課時。中心小學、普通中學校級正職領導不少於上述標準的1/3;中心小學、中學校級副職領導及完全小學校長不少於上述標準的1/2;中心小學、普通中學中層幹部不少於上述標準的2/3。
教研、電教等人員以及心理健康專職輔導教師、實驗教師工作量按工作日計算(一天為一個工作日),其中進修學校教師和心理健康專職輔導教師不少於190個工作日,教研、電教人員等不少於230個工作日。
第三十三條 核心期刊指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目錄」、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 所列的刊物。主編、參編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委員會審定通過的教科書,可視同在核心期刊上發表1篇論文。
公開發表的論文指在具有CN刊號的教育類、學科類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章,限獨立撰寫或第一作者,不含增刊、專刊、專輯、副刊、特刊、一號多刊、報紙等。符合下列情況之一,可視同在CN刊物上發表論文1篇(符合以下多種情況的,也只視同1篇):
1.在《福建教育研究》、《福建教學研究》、《福建教育督導與德育》上發表2篇論文。
2.直接指導的學生參加學科奧賽或創新大賽獲全國二等獎以上。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直接指導的學生在省特奧會上獲獎。
3.美術教師創作的美術作品參加省文化廳、省教育廳或省美協主辦的美展並獲得二等獎以上獎勵,或被省級以上美術館收藏。
4.音樂教師創作的作品在中央、省級電視台(含省教育電視台)播放或經正式出版部門出版發行達3件以上。
第三十四條 本標准條件規定的學歷(學位)指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國民教育系列學歷(學位)。
第三十五條 長期在農村中小學任教的教師指在城鎮(含鎮所在地)以外中小學任教滿10年且現仍在農村中小學任教的
教師。
第三十六條 本標准條件中有關任職條件均要求為任現職以來。
第三十七條 本文所指「以上」,均含其本級。
第三十八條 本條件由省教育廳職改辦和省職改辦負責解釋。

③ 小學教師評副高職稱有哪些條件

基本條件

1、擁護黨的領導,胸懷祖國,熱愛人民,遵守憲法和法律,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牢固樹立愛與責任的意識,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2、具備相應的教師資格及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能力,在教育教學一線任教,切實履行教師崗位職責和義務。

3、身心健康。

具體標准條件:

1、根據所教學段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思想實際,能有效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積極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比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輔導員等工作,教書育人成果比較突出;

2、具有所教學科堅實的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業績顯著,形成一定的教學特色;

3、具有指導與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在課程改革、教學方法等方面取得顯著的成果,在素質教育創新實踐中取得比較突出的成績;

4、勝任教育教學帶頭人工作,在指導、培養二級、三級教師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

5、具備博士學位,並在一級教師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備碩士學位、學士學位、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並在一級教師崗位任教5年以上;或者具備大學專科畢業學歷,並在小學、初中一級教師崗位任教5年以上。城鎮中小學教師原則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學校或農村學校任教經歷。

(3)師德標兵條件擴展閱讀

評審標准

1、思想品德標准

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2、知識水平標准

系統掌握教育教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准確把握現代教育教學的理念,具有深厚的任教學科課程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國內外本學科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最新動態和最前沿的學術成果,善於吸收最新教育教學研究成果並應用於教育教學實踐。

3、專業能力標准

具有很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對本學科課程的教育教學方法有創新性的改革;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教學科研能力,在本學科領域起到帶頭示範作用;具有較強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能力及其他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具有很強的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教學拓展能力和育人能力。

4、業績成果標准

具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勝任中學各年級循環教學,教學業績顯著,教育藝術精湛,形成富有個性的教育教學風格;積極發揮推動本地區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作用,在本地區教師隊伍中有很高的威信;主持並承擔完成本專業高層次的科研項目。

德育工作有明顯成效,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綜合素質發展等方面起到指導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在學生中有較高的威望和感召力;指導青年教師、培養骨幹教師、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工作有較明顯的成績;公開發表或出版本專業的論文、論著,並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應用價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級教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師職稱

④ 泰安師范附屬學校的辦學條件

學校的領導班子教育觀念新、管理能力強、年齡結構合理、勇於改革創新、團結協作,具有親和力、向心力。同時學校本著「生活宜人、情感暖人、事業育人」的宗旨,對教師實行人本化管理,營造優良的教學與科研環境。教師研修蔚然成風,一個適應教育教學改革和時代要求、團結向上、素質優良的科研型群體已經形成。目前,學校有特級教師1人,泰山名師3人,中學高級教師12人,小學高級教師88人,省級教學能手13人,市級教學能手28人,30名教師先後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山東省優秀教師、山東省師德標兵、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泰安市勞動模範、泰安市優秀教師、泰安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稱號;先後有27名教師參加了國家級、省級、市級骨幹教師培訓。
學校始終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實施了以「八好五會」(讀好書、寫好字、唱好歌、掃好地、做好操、畫好畫、算好題、作好文;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健身、學會創造)為主線的素質教育工程,努力實現「以德育為首,教學為中心,五育並舉,發展特長,培養能力」的辦學目標,,發揚「精誠團結、頑強拼搏、敢為人先、永不滿足」的「附校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謀求新的發展。
學校全面實施科研興師、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的「三興」戰略,是中央教科所命名的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學校承擔全國及省、市級科研課題十幾項,並取得豐碩成果。
有著50多年辦學歷史的泰安師范附屬學校,正全力打造著具有科學育人模式、先進學校文化和高超辦學水平的優質教育品牌,努力爭創「一流理念、一流管理、一流設施、一流師資、一流環境」的國際化學校。

⑤ 成都玉林中學的辦學條件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有芳草、玉林、肖家河3個校區,其中芳草校區校園佔地103畝;共有教職工308人,學科教師262人,教學班56個,在校學生4000餘人。
掛牌獨立辦學校區:玉林中學(石羊校區),校園佔地共46畝;共有教職工89人,教學班21個,在校學生近1000人。
(備註:四個校區佔地共268畝,玉林和肖家河校區具體佔地面積不詳)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有學科教師262人(其中芳草校區高中任課教師121人,玉林校區初中任課教師75人,肖家河校區初中任課教師66人);有駐校博士11人,碩士研究生29人,研修生115人;中學高級教師173人,占學科教師總數的56.5 %,中學一級教師96人,占學科教師總數的31.4 %。
其中四川省特級教師6人,成都市學科帶頭人6人,高新區學科帶頭人22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四川省優秀教師3人,成都市勞動模範1人,成都市優秀教師34人,成都市師德標兵17人。
四川省特級教師(6人):唐雲傑、沈燕、舒世均、陳文應、盧堅、馮永康
成都市學科帶頭人(6人):唐雲平、鄧銘、陳紅、周芳、劉家永、朱曉鷗
(備註:全國及四川省優秀教師具體人員不詳,資料來源於成都玉林中學官網)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校園圖書館、天象館、體育館、游泳池、健身房、錄播教室、學術報告廳、校園電視台、校園廣播站,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美術、音樂、體操教學室,標准食堂三個,300米跑道的塑膠運動場三個。芳草校區學生公寓,每個房間均配有空調、衛生間等設施。
(備註:以上不包括石羊校區)

⑥ 新余市第一中學的辦學條件


截至2014年,學校有理化生實驗室17個,多媒體教室75個,網路專用教室、課件製作中心、演播室等7個,並建有奧賽專用實驗室,是「國家電教示範學校」及「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高考成績 自1978年恢復高考至2014年,新餘一中累計向高校輸送合格新生1萬6千餘人,培養了2位江西省高考狀元。
2001年高考,胡同學、萬同學分獲市直文、理第一;
2002年高考,鄧同學理科全省第六、全市第一,黃同學、艾同學獲文科全省第二、第六,全市第一、第二;
2004年高考,龔同學獲文科全市第一。藝術類二本以上共錄取93人,其中04年8人被中國美術學院錄取,2人被北京廣播學院錄取。
2007年高考,新餘一中學生包攬全市文科狀元和理科狀元。全市文科前10名新餘一中有9人,前50名有31人;理科前10名有5人,前50有28人。全市600分以上考生,文科28人,新餘一中17人,佔61%;理科186人,新餘一中96人,佔52%。全市文科一本上線130人,新餘一中75人,佔58%;二本上線477人(含一本),新餘一中245人,佔51.4%。全市理科一本上線443人,新餘一中213人,佔49%;二本上線1249人(含一本),新餘一中546人,佔44%。
2009年高考,新餘一中學生包攬文理科狀元。劉同學以606分獲全市文科狀元,列全省第三名(省狀元608分);柳同學以675分獲全市理科狀元,列全省第八名。
2014年高考,新餘一中學生再次包攬全市文理科狀元,全校一本上線人數為324人,全校二本上線人數為778人。其中文科一本上線人數為99人,文科二本上線人數為293人,理科一本上線人數為225人,理科二本上線人數為485人。 競賽成績 在全國高中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僅2003、2004年,新餘一中有10人榮獲化學奧賽(江西賽區)一等獎,2人獲「國家銀獎」,並分別獲「團體總分第一名」和「團體總分第二名」;有5人獲物理奧賽(江西賽區)一等獎,04年獲「團體總分第四名」;有3人獲數學奧賽(江西賽區)一等獎,04年獲「團體總分第四名」;有2人獲計算機奧賽(江西賽區)一等獎,並代表江西參加全國決賽。在中國高中生生物奧賽、英語奧賽上亦取得優異成績。2004年獲全國奧賽(江西賽區)一等獎人數為11人,全國銀牌1塊,奧賽名列全省第二名。2009年江西省普通高考享受奧賽優惠加分的65名考生中,新餘一中有4人,僅列南昌二中、高安二中、鷹潭一中之後,位列全省第四。在市中小學生信息技術知識競賽中,新餘一中獲團體賽第一名。演講活動多次在江西省乃至全國獲獎,在「蒲公英2004中國青少年藝術新人選拔大賽」中,5位同學分獲銀獎和銅獎。 體育運動 2004年,在「江西省體育傳統校運動會」上,新餘一中乒乓球和田徑代表隊分獲團體總分第二和第六;在市五運會上,新餘一中獲中學組金牌總數、獎牌總數、團體總分3項第一,同時實現了市運會上「三連冠」的目標。
2008年,在「江西省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新餘一中代表隊獲得團體總分第五的歷史最好成績,成為新余唯一進入過全省8強的隊伍。此前,新餘一中已連續了7年蟬聯新余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冠軍。 截至2014年,新餘一中在教學科研(論文、課件、課題、優質課等)方面獲省級以上集體和個人獎勵81人次,其中國家一等獎3人次,省級一等獎24人次。其中《紅色井岡專題學習網站的建設與應用》等約40項課題獲省級以上立項(其中國家級課題6項)。2007年學校有9項省級課題結題,其中2項被鑒定為「優秀」(全省19項),三項被鑒定為「良好」(全省39項)。截至2008年,新餘一中教師參加優質課競賽獲省一等獎以上15人次,在省級以上報刊公開發表論文150篇,省級以上結題課題30個。 教師榮譽 楊先明先後獲得2010年「江西省先進工作者」、2009年「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008年「江西省首批中小學學科帶頭人」、2010年「江西省第二屆教學科研先進個人」、2008年「新余市高層次人才」、2007年「新余市突出貢獻人才」、 2007年「新余市第四批學術和技術人才」、 2005年「新余市第三批學術和技術人才」、2005年「新余市優秀教師」等榮譽;
黃余平,2000年4月和9月分別由新余市政府和江西省政府授予「先進工作者(勞模)」稱號;2002年7月由省委授予「新形象楷模」;2005年、2007年市政府兩度授予「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稱號;2005年10月至2008年3月由中國地理學會分別授予「全國優秀地理教育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輔導員」、「全國科教先進校長」稱號。
喻承志從2000年起,連續四年被學校評為「十佳師德標兵」或「十佳教書育人能手」。2001年被評為「新余市技術創新工程」先進個人,2002年被評為新余市優秀教師,2003年被評為「新余市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個人」。2006年4月,被新余市批准為2006年度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 發表著作 楊先明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參與編寫教輔讀物4部,主持參與省級、國家級課題5項。
黃余平撰寫的論文《論研究性學習的特點及實施策略》、《讓校本教研成為學校工作騰飛的翅膀》、《素質教育與後進生轉化》等十多篇論文在全國刊物上公開發表並獲獎。 學校從1983年至2014年,共獲得20餘項國家級、40餘項省級集體榮譽。截至2014年,學校先後獲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江西省首批「省優秀重點中學」、「江西省德育示範學校」,連續九屆「江西省文明單位」, 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實驗學校、江西省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校、中國百強中學、江西人民滿意十大品牌中學、新余市先進學校、新余市德育工作先進學校等稱號。

⑦ 襄陽東風中學的教學條件

師資力復量雄厚。現有國家制級優秀教師2人,特級教師1人,襄陽名師1人,省、市級骨幹教師16人,研究生24人,中學高級教師47人,市級學科帶頭人9人。近年來,獲市級以上優秀教師標兵、師德標兵、教壇新秀等榮譽稱號的教師達300多人次,在個人參賽和輔導學生競賽中獲國家級、省級獎勵的教師達260多人次。1名教師在優質課競賽中獲國家一等獎,11名教師參加湖北省優質課或錄像課競賽並獲一、二等獎。

⑧ 2016年貴州省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的文件及條件出台沒

您好,九品論文周編輯為你解答!

貴州教育系統職稱要求

論文要求 貴州省高等學校中、高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評審條件:
講師任職資格:1、發表學術論文1篇;或有論文在省(部)級學術會上獲獎。
副教授任職資格:(下列條件之一)1、發表較高水平的論文:文科5篇、理工農醫科3篇,其中有1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以科研為主的教師,發表較高水平的論文:文科8篇、理工農醫科5篇,其中有2篇發表在核心期刊。普通本科院校中擔任公共政治課、公共德育課、公共體育課,公共基礎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及專科學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的教師,發表較高水平的論文,其中:文科5篇、理工農醫科3篇。外語、藝術課教師發表較高水平的論文4篇。專科學校、高職院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申報思政學科,需獲得省(部)級以上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優秀「兩課」教師、師德標兵、教書育人先進個人、優秀輔導員、指導學生社會實踐的先進個人等,且發表較高水平的論文4篇。5、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或工程項目,完成後通過相應組織鑒定,獲得較高評價,有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並發表較高水平的論文,文科3篇、理工農醫科2篇。6、在科技成果推廣等工作中做出較大貢獻,取得較顯著社會、經濟效益,近五年來新增利稅年7、音樂、美術、設計、戲劇、舞蹈、雕塑教師發表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2篇8、音樂、戲劇、舞蹈教師要求發表較高水平的論文1篇以上。9、體育教師發表較高水平的論文2篇

教授任職資格:(下列條件之一)1、發表創見性的論文:文科10篇、理工農醫科7篇,其中有3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2、出版過有創見性的學術著作或教育部統編高校教材1部,發表創見性的論文3篇,其中有2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4、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或國家級的其它重大科研課題或工程項目1項,發表創見性的論文3篇(其中有2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5、在科技成果推廣方面做出重大貢獻,且有2篇論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6、藝術、體育、外語教師出版有創見性的著作、教材1部(20萬字以上)發表有創見性的論文2篇(其中有1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7、音樂、美術、設計、戲劇、舞蹈、雕塑教師:發表有創見性的論文4篇(其中有2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或舉辦高水平的專場表演(2人以下)、作品展覽(個人)3場次,且發表創見性的論文2篇(其中有1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8、音樂、戲劇、舞蹈教師有5件(首)音像作品(含創作作品)被省級以上電台、省電視台錄制並公開播放,發表創見性的論文2篇(其中有1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9、體育教師所訓運動隊(員)經過二年主訓,發表創見性的論文3篇(其中有2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

破格申報講師任職資格者:發表有較高水平論文3篇(其中有1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
破格申報副教授任職資格: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較高水平學術論文5篇
破格申報教授任職資格:在核心期刊上發表過有創見性的高水平學術論文8篇

(期刊要求:本《條件》中所稱論文是指有國內統一刊號(CN)的學術期刊,包括高校公開發行的學報,出版社公開出版的論文集。本《條件》中提到的著作、教材、論文及科研課題、項目系指本專業的,其作者(完成人)都是指獨立或排名第一,本《條件》中規定的著作、教材、文科4萬字、理工農醫科3萬字以及獲得的專利1項可折抵1篇論文;但折抵的論文以及在論文集、增刊、報紙上發表的學術論文總數,文科最多不能超過2篇,理工農醫科不能超過1篇)

實驗技術人員講師資格條件:在地(廳)級以上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發表過有一定水平的學術論文或教學研究論文1篇;或有1篇學術論文在省(部)級學術會上獲一、二等獎。

實驗技術人員高級講師資格條件:1、獲得地(廳)級以上優秀教師榮譽稱號,發表學術論文1篇。2、發表過一定水平的學術論文,其中:文科3篇(含音、體、美教師參賽參展文藝演出等本人獲地廳級一等獎以上,或獲省級以上園丁獎、編導獎);理工農醫科2篇,或在省(部)級學術會議上獲一等獎2篇。3、主編、主審(含副主編、副主審)過本學科的中專教材,且發表學術論文1篇。6、在科技成果推廣、社會實踐以及其他科技工作中做出較大貢獻,並在核心期刊是發表學術論文1篇。7、在各種專業技術比賽中獲得省(部)級三等獎的第一、二獲獎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篇8、專業課教師所任學科(專業)參加縣以上勞動部門或行業技能考核(包括應知、應會),學生《上崗證》或《中級技術等級證書》獲得率達90%以上,並保持二屆以上,且發表學術論文1篇。

破格申報講師:發表學術論文3篇;或有3篇論文在全國業務主管部門評比中獲一等獎。
破格申報高級講師:1、編寫出版的中專中師教材1部(個人撰寫十五萬字以上),使用效果好,並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有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1篇。3、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5篇。
(期刊要求:本《條件》中所稱論文是指有國內統一刊號(CN)的學術期刊,包括高校公開發行的學報,出版社公開出版的論文集。本《條件》中提到的著作、教材、論文及科研課題、項目系指本專業的,其作者(完成人)都是指獨立或排名第一,本《條件》中規定的著作、教材、文科4萬字、理工農醫科3萬字以及獲得的專利1項可折抵1篇論文;但折抵的論文以及在論文集、增刊、報紙上發表的學術論文總數,文科最多不能超過2篇,理工農醫科不能超過1篇)

中小學一級教師資格:省、市(州)及所在地教師發表學術論文1篇;或在省級內部資料性專業學術出版物(內刊.、論文集)、增刊上發表論文2篇;或2篇論文獲省級三等獎以上。縣、鄉(鎮)教師在省級內部資料性專業學術出版物(內刊、論文集)、增刊上發表論文1篇;或1篇論文獲市(州)級二等獎以上;或2篇論文獲縣(市、區、特區)級二等獎以上。教學研究機構人員必備條件:在教肓類學術刊物上發表教研論文、經驗總結報告4篇以上;教師培訓機構人員必備條件:在教育類學術刊物上發表教研論文1篇

中小學高級教師資格條件:省、市(州)及所在地教師發表學術論文2篇;或發表學術論文1篇和在省級內部資料性專業學術出版物(肉刊、論文集)、增刊上發表論文2篇;或2篇論文獲賓級二等獎以上。縣、鄉(鎮)教師發表學術論文1篇;或在省級內部資料性專業學術出版物(內刊、論文集)、增刊上發表論文2篇;或2篇論文獲市(州)級二等獎以上。教學研究機構教師必備條件:在教育類學術刊物上發表教資論文、經驗總結投告5篇以上教師培訓機構教師必備之一條件:在教育類學術刊物上發表教研論文2篇;電教(教肓技術)機構中.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和學校從事遠程教育、計算機維護和教學的教師必備條件:在教育類學術刊物上發表教研論文3篇以上

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資條件:2.出版本專業教育教學專著〗部以上(10萬字以上),並發表本專土論文3篇;或發表本專業論文5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發表2篇。
教學研究機構教師必備條件:在教育類學術刊物上發表教研論文、經驗總玲報告6篇或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篇
教師培訓機構教師必備條件:在教育類學術刊物上發表教研論文5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發表2篇

(期刊條件:第十八條本《條件》中所稱「論文",除註明的外,是指公開發表在國內統一刊號(CN)學術期刊並具有國際標准刊號(ISSN)上的論文,以及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認定刊吞上發表的論文。第十九條本《條件》中所稱「核心期刊」是指北京大學圖書館出版《中文核心期刊目錄》收錄的學術期刊,以論文發表時間的版本為准。第二十條本《條件》中所稱著作、教材是指具有國際標准書號ISBN並公開出版的著作、教材。)

⑨ 達州市通川區評定中學高級職稱的條件有哪些

為堅持標准,硬化條件,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中小學
教師職務評審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以下簡稱《教師法》)和原國家教委《中學教師職務試行條例》、《小學教師職務試行條例》(以下簡稱《試行條例》),以及中央、省有關職稱改革的文件精神,現就做好我省中小學教師職務評聘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申報評審中小學教師職務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教師資格,達到《教師法》和《試行條例》規定的條件,還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思想政治條件 中小學教師晉升教師職務,必須達到《試行條例》第八條規定的思想政治條件,符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四川省教師職業道德行為准則》的有關規定,具有正確的政治立場、科學的育人觀、嚴謹的治學態度、良好的師德修養,遵紀守法,其任現職以來年度考核必須在「合格」(稱職)及以上。 (二)任職年限 中小學教師晉升教師職務,應達到《試行條例》規定的任職年限。任職年限不夠的,須按破格條件進行推薦、評審。 根據中共四川省委辦公廳、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省委組織部等15個部門關於加快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的配套文件的通知》(川委辦 [2003]21號)中的省教育廳、省人事廳《關於鼓勵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到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暫行辦法》中關於到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高等院校畢業生「在評定專業技術職稱,其任職年限放寬一年」的規定,凡2003年及以後,到艱苦邊遠地區中小學工作的高等院校畢業生,在申報評審教師職務時,其任職年限可放寬一年。 (三)學歷條件 中小學教師晉升教師職務,必須具備《教師法》規定的相應學歷。即高中教師應達到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初中教師應達到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小學教師應達到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及以上學歷,其中,小學教師晉升中學高級教師職務應達到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 (四)職稱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要求 1、根據省職改辦《關於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川職改[2000]9號)的規定,申報評審教師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免試和暫不參加職稱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者除外),應參加全國、全省統一組織的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計算機應用能力相應等級的考試,並取得合格證書。即晉升中
或ISBN標志的刊物,下同)發表;或教育教學科研成果獲縣教育行政部門二等獎及以上獎勵。 (2)晉升中學一級教師職務 鄉、鎮中學教師,教育效果好,在班主任工作或教學工作中,與其他教師共同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所教班的班風好、學風好,學生無嚴重違紀行為;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注重改進教學方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教學效果好,教學業績在本縣同類學校同學科中處於前列,學生鞏固率達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標准,並在本校及以上中學教育教學研究活動中上過研究課、優質課或觀摩課;具有—定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至少有一篇獨立撰寫的本專業、本學科且原則上不少於1500字的教育教學研究文章在內刊上發表;或教育教學科研成果獲縣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的獎勵。 縣城中學教師,教育效果好,在班主任工作或教學工作中,與其他教師共同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所教班的班風好,學風好,學生無嚴重違紀行為;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注重改進教學方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教學效果好,教學業績在本縣同類學校同學科中處於前茅,學生鞏固率達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標准,並在縣及以上中學教育教學研究活動中上過示範課、公開課、研究課或觀摩課;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至少要有一篇獨立撰寫的本專業、本學科且原則上不少於1500字的教育教學研究文章在內刊上發表;或教育教學科研成果獲縣教育行政部門三等獎及以上獎勵。 國家級示範高中和省級示範中學教師,應在縣及以上中學教育教學研究活動中上過示範課、公開課、研究課或觀摩課;至少有一篇獨立撰寫的本專業、本學科且原則上不少於2000字的教育教學研究文章在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或教育教學科研成果獲市(州)教育行政部門三等獎及以上獎勵。 (3)教科所(室)的教師申報中學一級教師或小學高級教師職務,應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至少有二篇以上獨立撰寫的本專業、本學科且原則上不少於2500字的教育教學研究文章在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每年深入學校聽課、評課達到80個學時以上;組織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教學法研究,在市(州)及以上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研究活動中上過輔導課、研究課或輔導、培訓講座;承擔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或研究任務,其科研成果獲市(州)教育行政部門二等獎及以上獎勵。 (4)電教館(站)的教師申報中學—級或小學高級教師職務,應具有較強的電化教學研究能力,至少有二篇以上獨立撰寫的本專業、本學科且原則上不少於2500字的電化教育教學研究文章在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具有主持、指導電化教育的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能發現和解決電化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在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和電教教材建設中積極探索,做出較好成績;承擔過電化教育研究項目或者研究任務,其電化教育研究成果獲市(州)教育行政部門二等獎及以上獎勵。 2、晉升中學高級教師職務
鄉、鎮中學教師,教育效果好,在班主任工作或教學工作中,與其他教師共同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所教班的班風好,學風好,學生無嚴重違紀現象;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注重改進教學方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教學效果良好,教學業績在本縣同類學校同學科中處於前列,學生鞏固率達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標准,並在縣及以上中學教育教學研究活動中上過公開課、研究課或觀摩課;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至少有二篇本專業、本學科且原則上不少於2000字的教育教學研究文章在內刊上發表;或承擔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課題),其教育教學教研成果獲縣教育行政部門二等獎及以上獎勵。 縣城中學(含三州的省級示範中學)教師,教育效果好,在班主任工作或教學工作中,與其他教師共同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所教班的班風好,學風好,學生無嚴重違紀現象;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注重改進教學方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教學效果好,教學業績在本市、州同類學校同學科中處於前茅,學生鞏固率高於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標准,並在縣及以上中學教育教學研究活動中上過示範課、公開課、研究課或觀摩課;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至少有二篇以上獨立撰寫的本專業、本學科有一定教育教學研究水平,且原則上不少於2000字的教育教學研究文章在公開發行的刊物和內刊上發表(一篇公開,一篇內刊);或承擔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課題),其教育教學教研成果獲縣教育行政部門一等獎及以上獎勵。 國家級示範高中和省級示範中學教師,應在市(州)及以上中學教育教學研究活動中上過示範課、公開課、研究課或觀摩課;至少有二篇以上獨立撰寫的本專業、本學科有一定教育教學研究水平,且原則上不少於2000字的教育教學研究文章在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或主持或承擔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課題),其教育教學教研成果獲市(州)教育行政部門二等獎及以上獎勵。 教科所(室)教師,具有主持和指導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從事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有較高造詣,至少有三篇以上獨立撰寫的本專業、本學科具有一定指導意義和較高學術水平,且原則上不少於2500字的教育教學研究論文在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或有論著出版;每年應深入學校聽課、評課達到100學時及以上;組織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教學法研究,並在市(州)及以上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研究活動中上過輔導課、研究課、或輔導、培訓講座;主持或獨立承擔的教育教學研究項目(課題),獲市(州)教育行政部門一等獎及以上獎勵。 電教館(站)教師,具有主持和指導電化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從事中小學電化教育教學研究有較高造詣,至少有三篇以上獨立撰寫的本專業、本學科具有一定指導意義和較高學術水平,且原則上不少於2500字的電化教育教學研究論文在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或有論著出版;在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和電教教材建設中積極探索,做出顯著成績;主持或獨立承擔的電化教育教學研究項目(課題),獲市(州)教育行政部門一等獎及以上獎勵。 二、破格晉升教師職務的推薦條件 根據四川省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關於印發〈四川省五系列破格評審專業技術資格推薦條件(試行)〉的通知》(川職改[1992]69號)的規定,對確有
真才實學,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的人員,可不受任職年限、職務檔次的限制,推薦評審與其條件相應的高、中級教師職務。 (一)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破格推薦評審中學高級教師職務。 1、國家自然科學獎、發明獎三、四等獎、科技進步獎二、三等獎及以上的主研人員。 2、部、省級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一等獎一項,或二等獎兩項、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一項或二等獎兩項的主研人員。 3、在教材建設中,主持編寫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經省級教材審查委員會審查,並在全省范圍內推廣使用。 (二)具備下列條件之二者,可破格推薦評審中學高級教師職務。 1、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一項的主研人員。 2、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其成果轉化在生產實踐中取得重大經濟、社會效益。 3、任現職以來,在教研、教改、或發展新學科方面成績顯著,獲省部級及以上優秀教學成果獎三等獎一項。 4、在教材建設中,參編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經省級教材審查委員會審查,並在全省范圍內推廣使用。 5、任現職以來的研究成果或重要建議、報告被市(州)及以上黨委、政府採納,對深化教育體制改革,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任現職以來,出版過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專著,或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二篇以上有較高價值的學術論文,受到同行知名專家肯定。 7、人事部、教育部授予的全國模範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教育部授予的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中小學優秀班主任、全國優秀中小學德育課教師、全國中小學德育先進工作者。 (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破格推薦評審中學一級和小學高級教師職務。 1、在國家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一等獎項目中解決過重要技術難題,起過重要作用。 2、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三等獎一項或三、四等獎兩項的主研人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三、四等獎一項的主研人員。
3、市(州)和省級廳局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的主研人員。 4、國家優秀設計獎三、四等獎和省部級優秀設計獎的主要設計獎的主要設計者。 5、任現職以來,在教研、教改、教材建設方面有較大貢獻,獲市(州)和省級廳局優秀教學成果獎。 6、在教材建設中,參編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經省級教材審查委員會審查,並在全省范圍內推廣使用。 7、任現職以來,發表過本專業有一定水平的論著,或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二篇以上有一定學術價值的論文。 8、任現職以來,研究成果或重要建議、報告被市(州)上以上黨委、政府採納,對本地區深化教育體制改革,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9、人事部、教育部授予的全國模範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教育部授予的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中小學優秀班主任、全國優秀中小學德育課教師、全國中小學德育先進工作者。 (四)具備下列條件之二者,可破格推薦評審中學一級和小學高級教師職務 1、縣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一項、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一項的主研人員。 2、在教研、教改、或發展新學科方面成績顯著,獲縣級及以上優秀教學成果獎三等獎一項。 3、任現職以來的研究成果或重要建議、報告被市(州)及以上黨委、政府採納,對深化改革,發展經濟起了重要作用。 4、任現職以來,在公開刊物上發表一篇有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 5、省人事廳、教育廳授予的省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教育廳授予的優秀班主任、師德標兵。 三、小學教師晉升中學高級教師職務 1、必須具備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 2、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近五年來至少有三篇以上獨立撰寫的本專業、本學科具有一定指導意義和較高學術水平,且原則上不少於1500字的教育教學研究論文在公開發行的刊物上正式發表或有論著正式出版。
3、近五年年度考核中至少有三次考核為優秀。 4、近五年來在市、州教育行政部門或教學業務部門組織的小學教研會上,上過輔導課、研究課、示範課、優質課或公開課,在市、州小學教育界中有較大影響,是市、州學科帶頭人。 5、主持或獨立承擔的教育教學研究項目(課題),其教育教學教研成果獲市(州)教育行政部門二等獎及以上獎勵。 6、教育科學研究所(室)的小學教師申報中學高級教師職務除須達到上述規定外,每學年應完成規定的深入學校聽課、評課100學時及以上。 四、中小學黨、政幹部晉升教師職務 兼任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小學正、副校長(含正、副書記,下同)晉升中小學教師職務,除須達到本《推薦條件(試行)》規定的相應教師職務任職條件外,其教育教學工作量應達到專任教師的三分之一及以上,或者每周任教至少4課時,並取得中小學校長任職資格培訓合格證書。擔任中小學校長一年及以上者,還應取得中小學校長繼續教育培訓合格證書。其從事學校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業績,應作為晉升教師職務的重要依據。 五、兼任勤工儉學工作的人員晉升教師職務 兼任勤工儉學工作的教師晉升中小學教師職務,須達到本《推薦條件(試行)》規定的相應教師職務任職條件,對其教學工作量的要求可適當放寬,一般應達到專任教師的三分之一及以上;承擔勞動技能課教育教學研究的人員按教育科學研究所(室)的人員的要求晉升相應的教師職務。上述人員在評聘教師職務時,除考核其教育教學方面的能力、水平、業績外,同時其從事勤工儉學工作的能力和業績,以及在技術推廣、新產品開發等方面的貢獻,應作為晉升教師職務的重要依據。 六、幼兒園教師晉升教師職務參照上述意見執行。 七、本《推薦條件》由省教育廳負責解釋

熱點內容
幼兒師德演講稿一等獎 發布:2025-09-10 16:35:17 瀏覽:890
積家地理學家大師 發布:2025-09-10 15:50:53 瀏覽:825
調教學校 發布:2025-09-10 12:47:42 瀏覽:185
2013年山東高考語文答案 發布:2025-09-10 10:31:55 瀏覽:502
南寧市哪裡的 發布:2025-09-10 09:51:13 瀏覽:821
對日漢語教學 發布:2025-09-10 09:21:35 瀏覽:976
新沂教師面試 發布:2025-09-10 08:18:38 瀏覽:326
美術字秋 發布:2025-09-10 07:54:28 瀏覽:957
濟南天普教育 發布:2025-09-10 06:07:11 瀏覽:824
找老師相聲 發布:2025-09-10 05:05:20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