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手辦

師生手辦

發布時間: 2021-01-12 03:47:18

⑴ 初中學業考試指導與訓練·數學

初中數學總復習是完成初中三年數學任務之後的一個系統、完善、深化所學內容的關鍵環節。重視並認真完成這個階段的任務,不僅有利於升學學生鞏固、消化、歸納數學基礎知識,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利於就業學生的實際運用。同時是對學習基礎較差學生達到查缺補漏,掌握教材內容的再學習。因此特製訂本,以便實施總復習有、有步驟。
一、緊扣大綱,精心編制復習
初中數學內容多而雜,其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蓋在三年的教科書中,學生往往學了新的,忘了舊的。因此,必須依據大綱規定的內容和系統化的知識要點,精心編制復習。的編寫必須切合學生實際。可採用基礎知識習題化的方法,根據平時中掌握的學生應用知識的實際,編制一份滲透主要知識點的測試題,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然後按測試中出現的學生難以理解、遺忘率較高且易混易錯的內容,確定的重點。復習制定後,要做好復習課例題的選擇、練習題配套作業篩眩制定的復習要交給學生,並要求學生再按自己的學習實際制定具體復習規劃,確定自己的奮進目標。
我們在組織全組老師編寫資料的時候,圍繞著以下三點構想:
1.全面性 雖然我們不敢說「一冊在手,別無所求」,但我們堅信對你是有多多少少幫助的。由於我們圍繞著:①對考試的熱點作認真分析;②對知識點做細致整理;③對2005中考的動態分析等編制理念,同時,我們在編制安排上本著:著眼於操作;立足於中考;服務於學生等想法,按照分課時將和學案在一本中設計的原則,使我們老師在使用的時候能有很全面的借鑒價值。
2.可操作性 我們在整個復習中,設置三個階段①基礎知識積累階段:題目的難度大概是中考題目中的70%的基礎題目;②專項知識整理階段:題目的難度大概是中考題目中的20%---30%的應用題目;③實戰演練階段(藉助一份中考試卷的解答指導試卷的解讀技巧)
3.互動性 在編制這本復習書的時候,為了充分體現在主導下的學生主體地位,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在設計的時候,開辟四個特色欄目:「自我診斷」「警鍾長鳴」「師生對話」「機動園地」,以便我們老師在使用的時候能找到非智力因素等課程資源。
4.資料新 我們這本復慣用書中的所有例習題,均來源於 ①從2004年各地中考題中採用優中選優的原則選擇50% ,②從其他有關資料中精選20% ,③我們學校老師原創自編習題約佔30% .
二、追本求源,系統掌握基礎知識
總復習開始的第一階段(2月21號——3月27號),首先必須強調學生系統掌握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過好課本關。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①對基本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不僅要正確敘述,而且要靈活應用;②對配備的練習題必須逐題過關;③每章後的復習題帶有綜合性,要求多數學生必須獨立完成,少數困難學生可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
三、系統整理,提高學生復習效率
總復習的第二階段(3月27號——4月20號),要特別體現的主導作用。對初中數學知識加以系統整理,依據基礎知識的相互聯系及相互轉化關系,梳理歸類,分塊整理,重新組織,變為系統的條理化的知識點。例如,初三代數可分為函數的定義、正反比例函數、一次函數;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數、二次不等式;統計初步三大部分。幾何分為4塊13線:第一塊為以解直角三角形為主體的1條線。第二塊相似形分為3條線:(1)成比例線段;(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3)相似多邊形的判定與性質;第三塊圓,包含7條線:(4)圓的性質;(5)直線與圓;(6)圓與圓;(7)角與圓;(8)三角形與圓;(9)四邊形與圓;(10)多邊形與圓。第四塊是作圖題,有2條線:(11)作圓及作圓的內外公切線等;(12)點的軌跡。這種歸納對程度差別不大、素質較好的班級可在的指導下師生共同去作,即由學生「畫龍」,「點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級由歸類,對比講解,分塊練習與綜合練習交叉進行,使學生真正掌握初中數學教材內容。
四、集中練習,爭取提高應試速度
梳理分塊,把握教材內容之後,即開始第三階段的綜合復習(4月20號——5月20號)。這個階段,除了重視課本中的重點章節之外,主要以反復練習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常以章節綜合習題和系統知識為骨乾的綜合練習題為主,適當加大模擬題的份量。對來說,這時主要任務是精選習題,精心批改學生完成的練習題,及時講評,從中查漏補缺,鞏固復習成效,達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選綜合練習題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選擇的習題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規律性。第二,習題要有啟發性、靈活性和綜合性。如,角平分線定理的證明及應用,圓的證明題中圓周角、圓心角、弦心角、圓冪定理、射影定理等的應用都是綜合性強且是重點應掌握的題目,都要抓住不放,抓出成效。
五、查漏補缺,達到掌握最佳效果
在進行三論復習後,我們將准備進行第四輪復習(5月21號——6月13號)在這個階段,我們主要抓兩件事情:1,知識的查漏補缺,「亡羊補牢,猶為未晚。」擬在此階段召開一次「初三師生面洽會」重點回答(中層以上)學生在解答數學題中遇到的困惑,我們初三數學老師現場解答。會後整理成資料,發給學生,以便更好地掌握數學解答的技巧。(這個環節也有可能提前到第二輪復習結束以後,也就是在四月初)2,心理調節。
我們堅信,只要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那麼收獲的一定是豐收的喜悅。
只要心中有一片希望的田野,
勤奮耕耘終將迎來一片翠綠

初中數學中考總復習計劃
初三畢業班總復習教學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數學總復習的質量和效益,是每位畢業班數學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下面就結合我校近幾年來初三數學總復習教學,談談本屆初三畢業班的復習計劃。
一、第一輪復習(第三周~質檢)
1、第一輪復習的形式
第一輪復習的目的是要「過三關」:(1)過記憶關。必須做到記牢記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沒有準確無誤的記憶,就不可能有好的結果。(2)過基本方法關。如,待定系數法求二次函數解析式。(3)過基本技能關。如,給你一個題,你找到了它的解題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麼辦法,這時就說具備了解這個題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識系統化,練習專題化,專題規律化。在這一階段的教學把書中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組塊,使之形成結構,可將代數部分分為六個單元:實數、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統計初步等;將幾何部分分為六個單元:幾何基本概念,相交線和平行線、 三角形、 四邊形、 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 圓等。配套練習以《初中雙基優化訓練》為主,復習完每個單元進行一次單元測試,重視補缺工作。

2、第一輪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必須扎扎實實地夯實基礎。今年中考試題按難:中:易=1:2:7的比例,基礎分佔總分(150分)的70%,因此使每個學生對初中數學知識都能達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應用基礎知識時能做到熟練、正確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礎題是課本上的原題或改造,必須深鑽教材,絕不能脫離課本。
(3)不搞題海戰術,精講精練,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大練習量」是相對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練。而是有針對性的、典型性、層次性、切中要害的強化練習。
(4)注意氣候。第一輪復習是冬、春兩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學習的黃金季節,五月份之後,天氣酷熱,會一定程度影響學習。
(5)定期檢查學生完成的作業,及時反饋。教師對於作業、練習、測驗中的問題,應採用集中講授和個別輔導相結合,或將問題滲透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等手辦法進行反饋、矯正和強化,有利於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6)實際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即分層次開展教學工作,全面提高復習效率。課堂復習教學實行「低起點、多歸納、快反饋」的方法。
(7)注重思想教育,斷激發他們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並創造條件,讓學困生體驗成功。 (12)應注重對尖子的培養。在他們解題過程中,要求他們盡量走捷徑、出奇招、有創意,注重邏輯關系,力求解題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優秀率。對於接受能力好的同學,課外適當開展興趣小組,培養解題技巧,提高靈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輪復習(五月份)
1、第二輪復習的形式
如果說第一階段是總復習的基礎,是重點,側重雙基訓練,那麼第二階段就是第一階段復習的延伸和提高,應側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第二輪復習的時間相對集中,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進行拔高,適當增加難度;第二輪復習重點突出,主要集中在熱點、難點、重點內容上,特別是重點;注意數學思想的形成和數學方法的掌握,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可進行專題復習,如「方程型綜合問題」、「應用性的函數題」、「不等式應用題」、「統計類的應用題」、「幾何綜合問題」,、「探索性應用題」、「開放題」、「閱讀理解題」、「方案設計」、「動手操作」等問題以便學生熟悉、適應這類題型。備用練習《中考紅皮書》。
2、第二輪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第二輪復習不再以節、章、單元為單位,而是以專題為單位。
(2)專題的劃分要合理。
(3)專題的選擇要准、安排時間要合理。專題選的准不準,主要取決於對教學大綱(以及課程標准)和中考題的研究。專題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專題要由針對性,圍繞熱點、難點、重點特別是中考必考內容選定專題;根據專題的特點安排時間,重要處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費」時間,捨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題後的反思。
(5)以題代知識,由於第二輪復習的特殊性,學生在某種程度上遠離了基礎知識,會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識遺忘現象,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以題代知識。
(6)專題復習的適當拔高。專題復習要有一定的難度,這是第二輪復習的特點決定的,沒有一定的難度,學生的能力是很難提高的,提高學生的能力,這是第二輪復習的任務。但要兼顧各種因素把握一個度。
(7)專題復習的重點是揭示思維過程。不能加大學生的練習量,更不能把學生推進題海;不、能急於趕進度,在這里趕進度,是產生「糊塗陣」的主要原因。
(9)注重集體備課,資源共享。

三、第三輪復習(六月份)
1、第三輪復習的形式
第三輪復習的形式是模擬中考的綜合拉練,查漏補缺,這好比是一個建築工程的驗收階段,考前練兵。研究歷年的中考題,訓練答題技巧、考場心態、臨場發揮的能力等。備用的練習有《頂尖沖刺》、《九地市模擬試題》,歷年福州市中考題(2000~2004)。
2、第三輪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模擬題必須要有模擬的特點。時間的安排,題量的多少,低、中、高檔題的比例,總體難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題。
(2)模擬題的設計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於中考。
(3)批閱要及時,趁熱打鐵,切忌連考兩份。
(4)評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錯了的題盡量不得分,讓苛刻的評分教育學生,既然會就不要失分。
(5)、給特殊的題加批語。某幾個題只有個別學生出錯,這樣的題不能再佔用課堂上的時間,個別學生的問題,就在試卷上以批語的形式給與講解。
(6)、詳細統計邊緣生的失分情況。這是課堂講評內容的主要依據。因為,緣生的學習情況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級成績的關鍵,課堂上應該講的是邊緣生出錯較集中的題,統計就是關鍵的環節。
(7)、歸納學生知識的遺漏點。為查漏補缺積累素材。
(8)處理好講評與考試的關系。每份題一般是兩節課時間考試,四節課時間講評,也就是說,一份題一般需要4節課的講評時間。
(9)選准要講的題,要少、要精、要有很強的針對性。選擇的依據是邊緣生 的失分情況。一般有三分之一的邊緣生出錯的題課堂上才能講。
(10)立足一個「透」字。一個題一旦決定要講,有四個方面的工作必須做好,一是要講透;二是要展開;三是要跟上足夠量的跟蹤練習題; 四要以題代知識。切忌面面俱到式講評。切忌蜻蜓點水式講評,切忌就題論題式講評。
(11)留給學生一定的糾錯和消化時間。教師講過的內容,學生要整理下來;教師沒講的自己解錯的題要糾錯;與之相關的基礎知識要再記憶再鞏固。教師要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解決個別學生的個別問題。
(12)適當的「解放」學生,特別是在時間安排上。經過一段時間的考、考、考,幾乎所有的學生心身都會感到疲勞,如果把這種疲勞的狀態帶進中考考場,那肯定是個較差的結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鬆,必須保證學生有個適度緊張的精神狀態。實踐證明,適度緊張是正常或者超常發揮的最佳狀態。
(13)調節學生的生物鍾。盡量把學習、思考的時間調整得與中考答卷時間相吻合。
(14)心態和信心調整。這是每位教師的責任,此時此刻信心的作用變為了最大

⑵ 南通師范詳細簡歷

南通師范學校是清末甲午科狀元、我國近代著名政治活動家、實業家、教育家張謇(1853-1926)於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所創建的我國第一所獨立設置的中等師范學校。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我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內憂外患日漸深重。尤其在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西方列強更是爭先恐後地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掠奪土地,國家、民族的命運到了存亡危機的緊要關頭。這時候,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發出了"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呼聲,他們開始創辦實業、提倡和創設新式教育。在這種歷史潮流之中,張謇清楚地認識「求活之法,唯有實業、教育」,「實業、教育富強之本」,而實業、教育兩者的關系是"苟欲興工,必先興學","教育必資於經費,經費惟取諸實業",於是他在1902年即大生紗場創建五年後就著手辦教育。最先辦師范,因為他亦深刻地認識到"欲教育普及國民而不求師,則無導。故立學須從小學始,尤須從師范始",所以"師范為教育之母"。
1、通州師范的創立
1902年2月(光緒二十八年正月)張謇邀集通、如、泰、海士紳議設師范,但遭頑固官僚反對,於是由其所辦實業出資並合親友賢紳捐資自立師范學校,2月清兩江總督劉坤一正式行文批准,5月利用明時修建,此時已為火焚毀的破廟千佛寺為基,破土動工修建校舍。10月定學校各約及章程,寫《通州師范學校議》對籌辦通州師范及創建較完整的師范教育體系提出了完整而具體的設想。而直至1904年,清廷在正式頒布《奏定學堂章程》里,才將師范教育從初擬附設於中學堂內,改為獨立系統,所以,張謇曾不無自豪地聲稱:"中國之有師范學校自光緒二十八年始,民間之自立師范學校自通州始。"
1903年4月27日(農歷四月初一)學校正式開學上課,張謇在校內揭示《總理開校演說詞》,內有"願諸君開拓胸襟,立定志願,求人之長,成已之用;不妄自菲薄,自然不妄自尊大,忠實不欺,堅苦自立,成我通州之學風"。後張謇將「堅苦自立、忠實不欺」作為校訓,伴隨著每一個師范生成長,讓他們學會為人處事,更學會為"經師"、為"人師"。
建校時,學校佔地四十一畝,各式房間四、五百間,校名稱"通州民立師范學校,後改稱"私立通州師范學校",張謇親自書寫"師范學校"四字鑲在校門。其時一般學校皆稱"學堂",張謇率先稱"學校",足見其遠見卓識。
最初學校設三年、四年本科,兩年的簡易科和一年的講習科等學制,聘請國內知名人士如王國維、陳師曾作老師,並聘請日籍教師木造高俊、西谷虎二等七人來校執教物理化學、生物、心理等課程。
1905年在校河西設博物苑,供學校博物教學之用。博物苑後來與學校分立,成為全國第一個博物館。1906年在校內西北樓設附屬小學,供學生實習。1906年秋於校西南辟農場,並將農課定為必修課,另附設測繪科、農科、土木工科、蠶科,建校十年共畢業學生五百四十二人。十年創校共用資四十四萬余元。
2、江蘇省代用師范學校、江蘇省第一代用師范學校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敗的清政府,人心振奮,在民主共和的氣氛中,因張謇所設通州師范學校"規模宏大,成績昭著",於是,1912年11月,江蘇省公署改其為"江蘇省代用師范"(代用之意即代用為省立師范之意),學校學生學、膳費等經費由省署代納,辦學規模得到進一步發展,從1913年起,師范分預科、本科,共需五年,各級改為雙軌,在校學生由幾十人發展到四、五百人。一九一七年夏,在學校西,另建附屬小學校舍一百餘間,一九一九年落成(即第一附屬小學)。
1921年由於南通鄉紳沙元炳創辦如皋師范亦改為代用,本校改名稱"江蘇省第一代用師范學校"。1923年,為推廣農村教育便利師范生實習,在南通縣近海墾牧鄉設第二附屬小學。
1926年春在中共早期領導人—-惲代英,建立了南通地區最早建立的黨支部——中共通師支部,積極領導學生、工人、農民運動。
3、私立張謇中學、私立通州師范學校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實行"大學區制",本校歸"第四中山大學區",取消"代用",並規定師范不得單設,遂改稱"私立張謇中學",招收初中及高中師范科,同時組織校董會,為學校籌畫經費。1929年復原名"私立通州師范學校"。1932年恢復省款補助。這一時期通師師生的革命活動亦蓬勃開展,參加五州運動,一部分學生創辦夜校、教育工農,有的學生還參加了紅十四軍,投身武裝斗爭。
4、僑校
1938年3月17日,日寇登陸,通城淪陷。校中圖書、儀器被洗動一空,校舍全被拆毀,只留下三棵大銀杏樹和校門口一座水泥開校紀念塔,一對明代刻成的石獅子(即現校門口石獅子,它是我校滄桑歷史的一個見證)。全校師生被迫遷至濱臨黃海的南通縣墾牧鄉通師第二附小,9月恢復上課,校史上稱為"通師僑校"。師范、初中兩部自此均男女兼收。
1940年11月新四軍投挺進啟、海,建立民主政權,粟裕,顧爾鑰等領導到校視察,並派中共黨員孫卜菁同志到校擔任時政教員,學校取得了民主政府的領導。
1942年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通東啟海一帶在滬求學青年紛紛北返,先後來校,請予救濟失學,乃添設高中普通科。年底,東南行署撥給"僑校"補助費抗幣一千元。
僑校在海濱近十年,始終堅持敵後教育,先後畢業與修業的校友約二千人,除直接從事教育工作的以外,還以各種方式向群眾宣傳擠思想,參加革命的遍布蘇北。僑校經費來源全靠墾牧基產利息收入。1947年11月由於形勢需要,僑校與東南中學合並。
5、三元橋復校
1945年八月,日本投降後,校長於忱赴上海與校董張敬禮等組織"張季直先生教養事業復興委員會",籌撥棉紗一千箱,並大生廠撥款偽法幣六億一千萬元,就三元橋原址重建校舍,1948年10月工程全部結束。一九四六年在城招收新生一級,1947年下半年學校遷入新校舍上課,經常費由大生廠支撥。這一時期正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時期,學校中地下黨積極開展工作,革命與反革命的斗爭比較激烈。
6、新中國成立初期通師狀況及兩校合並
1949年2月,南通城解放,從此通師獲得了新生,不斷改變面貌。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逐步建立了黨團、工會組織,加強學校領導。1951年8月起,學校代辦文史專修科一班,師范一年級兩班,初師一年級一班,辦學經費由政府撥款、補貼,設立人民助學金,學生食宿免費,師范生物質待遇大大提高。1952年通師改為公立。並作為重點配備的學校之一,專向發展師范教育,校名改稱"蘇北南通師范學校"。1953年,蘇南、蘇北合並,遂改名為"江蘇省南通師范"。1952年下半年改公以後,停辦初中班,除每年招收中師外,添招高師速成班三班,初師三班。1953年下半年招預師五班。1954年下半年,有海安初師三班並入本校。1956年上半年,市教育局指定城南街小學為本校第二附小。同年下半年開辦中師函授部,以培養小學教師達到中師水平。還附設高師輔導站,以培養中學教師達到高師水平。
1958年根據上級決定通師與南通女子師范學校合並,稱"江蘇省南通師范學校"。女師的兩附小同時並入,從此本校有附小四所。通師、女師兩校合並後,學校發展很快,學生最多時近千人,二十多個班級,因為工作成績出色連年受到各級組織表揚嘉獎。
7、文革十年期間的通師
1966年到1976年文革十年災難期間,由於"四人幫"破壞教育學校領導教師橫遭迫害,三元橋畔校舍被晶體管廠佔用,學校被迫遷到暫時停辦的省紡校(原女師校址)。省紡復校招生後,我校又被迫遷至易家橋北(即現址城山路24號),1976年新校落成,但當時面積和建築均少於三元橋舊校,質量又較差。動亂十年中,校名曾改為"南通市師范學校",只辦初、高中及工農兵學員班。
8、拔亂反正和全面改革時的通師
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本校和今國各條戰線一樣,拔亂反正,學校發展逐漸走向正軌。從1977至1981年,本校辦了七個大專班為南通市培養了一批中學教師,1979年8月恢復為江蘇省重點師范學校。
從1984年開始本校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全國最早進行培養具有專科程度的小學教師的試驗工作,探索師范教育學制改革的道路。十二年以來,學校工作取得了全面的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改革成果,連續多年學校受到國家教委、省市各級組織的嘉獎、表揚,在國際國內都有一定的影響。現在,該校學制已基本大專化,改革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學校正在領導、老師、同學的共同努力下向著更美好的前景進發。

⑶ 人形電腦天使心 新保和補習老師的關系是什麼

怎麼說呢

簡單的說 師生戀吧~

SANSAN 的老公被機器人迷住了 不管sansan了~

然後sansan喜歡上了新保~

於是開始糾結的愛情~

熱點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作文 發布:2025-08-29 17:43:52 瀏覽:704
維族舞教學 發布:2025-08-29 17:04:23 瀏覽:429
師德師風整改總結 發布:2025-08-29 16:39:41 瀏覽:177
師德師風先進事跡校長 發布:2025-08-29 15:49:21 瀏覽:687
讀班主任工作有感 發布:2025-08-29 15:31:05 瀏覽:614
世界歷史皇帝 發布:2025-08-29 14:32:38 瀏覽:676
2017高考全國二語文卷 發布:2025-08-29 12:59:36 瀏覽:697
數學電子書下載 發布:2025-08-29 12:54:38 瀏覽:99
給班主任的一封信英語 發布:2025-08-29 12:02:10 瀏覽:299
數學班廣告 發布:2025-08-29 11:38:13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