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上課禮

師生上課禮

發布時間: 2021-01-12 04:44:03

A. 學生課堂禮儀有哪些

學生,處在社會和學校的「交集」中。鑒於這種特殊性,從禮儀角度來說,應該注意的是:
適當注意自己的形象。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是學生,形象就不重要。你每天主要面對的是你的同學、老師。如果太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千萬久之,會在別人的眼裡形成邋遢的「深刻」印象,而這種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而且,一旦形成不良的習慣,一時也難以改變。雖不至於像上班族那樣苛刻的要求自己,但只要有條件,就應該使自己的外在形象利利索索、乾乾凈凈,不要有異味。
女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以不化妝為宜;在社交娛樂活動中,可以化個淡妝。化妝的時候,應以自然、清淡為主,切忌人工痕跡過重,那會喪失年輕人自然的美感。中小學生女生連淡妝都沒必要。不宜穿高跟皮鞋。
男生不可以穿背心光膀子、穿短褲拖鞋在外面活動。
語言也要文明。現在的社會,說粗話、臟話成了很多人的習慣甚至是時尚,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也無所謂。大學生是社會的精英、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應該是積極的、陽光的、代表先進方向的事物。所以,大學生首先必須做到語言文明,和臟話、粗話、公共場所大聲喧嘩說「Bye-bye」。
人際交往應注意。和自己的老師、同學交往,不要以為都是熟人,一切都無所謂。起碼的禮貌、尊重,任何時候都不可以丟,即使是對自己至親的人。因為這些是體現你的素養,體現你對別人的敬重。還有就像誠信、守約等,都應該嚴格做到的。
溝通不可小視。和同學、老師之間,一旦有任何事情,包括學習、生活上的事情,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都應該及時與他們溝通,以求得理解和支持。而絕不應該做像「馬家軍」式的「獨行俠」。
學生在校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學生一踏進校門的瞬間,註定要承擔起時代和民眾賦予的責任。所以要樹立起遠大志向和崇高理想,但這和從細小處養成良好習慣並不矛盾,反而是一脈相承的。
衣冠端正、舉止文明、遵守紀律、生活儉朴,是對學生的起碼要求,而良好的儀表無疑是其中重要的內容。

B. 學生上課時最基本的課堂禮儀是什麼

(1)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
(2)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後,方可坐下。
(3)學生應當准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後進入教室,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後,方可進入教室。
(4)學生坐姿要端正,學生衣著要整齊,夏天上課不能扇扇子,冬天上課不應穿大衣或其他取暖物品,不能在課堂上隨意下地,不能在課堂上吃東西、嚼口香糖,不應在課堂上喝水,遲到的同學應在門外喊報告,得到允許後在進入教室,課堂上有疑問應先舉手得到允許在發言。對老師的講述方式有異議應課後找老師交換意見,上課不許講話

C. 學生課堂禮儀

1、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懂得,課前作好充分准備是一種起碼的禮貌,是對老師的尊重。作為學生應在預備鈴一響就立即進入教室,准備好課本、聯系本、文具等,安靜端坐,恭候老師的到來。
2、一堂課起始時的禮儀規范:
「上課」時:[班長]:起立!禮,立正、目視老師,[全體同學]:(鞠躬禮)同時喊:「老師好!」[老師]:「同學們好!」(點頭禮)。[班長]:請坐!
下課時:[班長]:「起立」,[全體同學]:(立正、目視老師)鞠躬禮「謝謝老師!」[老師]:同學們再見!
3、上課遲到,應先敲門或喊「報告」,得到老師諒解和允許後,方可悄悄入座。
4、回答問題時,應先舉半臂右手,經老師允許後再起立發言。專心聽講,不嘲笑回答錯的同學。
5、讀、寫、坐姿應規范統一,科學,有利於身心健康。忌東倒西歪。
6、嚴守課堂紀律,不私下說話,不做小動作,以飽滿的精神狀態上好每一節課。

D. 上課時師生致禮的順序是怎麼樣的謝謝。

老師先說:「上課」,班長喊起立,老師說:「同學們好」,然後同學說「老師您好」,最後老師說:「請坐」
我們就是這樣的!!

E. 孔子的師生禮儀

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 就把「禮」看作是既是治國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礎, 也是個人追求德性崇高所必須的修養環節與修養過程。他在教授學生的知識中, 將禮儀作為必修的課程, 其所授「六藝」( 禮、樂、射、御、書、數) 之禮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禮儀的內容。他的「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 然後君子」的思想, 教導人們惟有修養上注重禮節儀表與質朴品格有機結合的人, 才能成為真正有道德的人。孔子說:「興於詩, 立於禮, 成於樂」, 就是說一個人想自立, 必先有禮的修養。戰國後期的荀子也明確指出:「人無禮則不生, 事無禮則不成, 國家無禮則不寧」, 並把禮與法相提並論,「禮儀者, 治之始也」,「禮儀制而製法度」。管子則把禮儀視為立國的精神之本, 指出:「禮義廉恥, 國之四維, 四維不張, 國乃滅亡」。在以儒家文化為主流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禮」一直佔有著相當重要的位置。先人們對於「禮」的精闢論述把傳統禮儀的精神內涵揭示得淋漓盡致。

儒家有專說明《儀禮》的,如《冠義》、《昏義》、《鄉飲灑義》、《射義》、《燕義》、《聘義》、《喪服四制》。它們是份別解釋《儀禮》中《士冠禮》、《昏禮》、《鄉飲酒禮》、《鄉射禮》、《大射儀》、《燕禮》、《喪服》各篇的,跟《儀札》關系最為密切。

F. 2.上課時要求學生起立、師生相互行禮問好的做法忽視不得。教師如果不這樣做

上課時要求學生起立、師生相互行禮問好的做法忽視不得。教師如果不這樣做,孩子就會忽視了禮儀教育,其實教育的本身就在於參與,言傳身教、耳濡目染,這樣的方式比講大道理要深入人心,而且學生也容易接受。

G. 師生之間的禮儀

與學生談話:
(1)提前通知,有所准備。談話最好提前與學生打招呼,讓學生有一個思想准備,這既是一種禮貌,又是對學生的尊重。
(2)熱情迎候,設置平等氣氛。舉止端正,行為有度。談話時,語氣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譏,應表現出良好的道德修養。
(3)分清場合,入情入理。在與人談話時,老師的表情要與談話對象、內容協調一致。不要言過其實,故意誇大事實,也不應傳播不利團結或道聽途說的事情。
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H. 中國古代師生禮儀有那些

1、拜師

先請中人向師傅說合,再擇吉日設宴,寫拜師貼,行拜師禮。

2、拜師禮

拜師禮為三、六數,意為「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學徒期間不付工資,師傅管吃、住及制冬夏衣各一套。一般第一年打雜,第二年始學藝,三年滿師。

3、六禮

弟子需要向老師贈送六禮。古時六禮包括: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業精於勤;蓮子心苦,寓意為苦心教育;紅豆,寓意為紅運高照;棗子,寓意為早早高中;桂圓,寓意為功得圓滿。

4、硃砂開智

硃砂開智也叫硃砂啟智或硃砂點痣。是先生手持蘸著硃砂的毛筆,在學生眉心處點上像「痣」一樣的紅點。因為「痣」與「智」諧音,硃砂點痣,取的其實是「智」的意思,意為開啟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學生日後的學習能一點就通。

(8)師生上課禮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禮儀:

1、朝儀

古代帝王臨朝的典禮。按規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東為上,孤面向東以北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為上,王族在路門右側,面向南以東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屬官在路門左側,面向南以西為上。朝儀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禮,禮畢退朝。後世也稱人臣朝君之禮儀為「朝儀」。

2、家祭

古人在家廟內祭祀祖先或家族守護神的禮儀。唐代即有專人制訂家祭禮儀,相沿施行。宋代陸游《示兒》詩中有這么兩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3、朝聘

古代賓禮之一。為諸侯定期朝見天子的禮制。諸侯朝見天子有三種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見天子稱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見天子為「大聘」;每隔五年親自朝見天子為「朝」。

4、朝覲

古代賓禮之一。為周代諸侯朝見天子的禮制。諸侯朝見天子,「春見曰朝,秋見曰覲」,此為定期朝見。春秋兩季朝見天子,合稱為朝覲。

5、揖讓

一指古代賓主相見的禮節。揖讓之禮按尊卑分為三種,稱為三揖:一為土揖,專用於沒有婚姻關系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微向下;二為時揖,專用於有婚姻關系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平而致於前;三為天揖,專用於同姓賓客,行禮時推手微向上。一指禪讓,即讓位於比自己更賢能的人。

I. 教師課堂禮儀包括哪些內容

學生在課堂上應注意哪些禮儀

一、課前准備:下課後,值日生應擦凈黑板,整理好講台;其他學生應在課前作好下堂課的學習准備,整齊地把書本和學慣用品擺放在課桌的左上角。在上室外課、藝術課、實驗課、信息技術課之前,各班學生應於預備鈴響之前到達指定地點或場地,聽候老師的安排。

二、課前靜息:預備鈴響以後,學生應安靜、有序地返回教室;進入教室後,應立即歸座,靜息(面向正門反方向),等待老師上課。整個過程動作要輕,避免課桌椅移動而發出響聲。

三、上課儀式

1.老師進教室後,先掃視全體學生,檢查靜息狀態、學慣用具的准備情況和學生的到位情況,發現問題,立即照章解決。(體育課由體育委員完成好整隊、報告人數等程序)

2.上課准備工作完成後,老師喊「1——2」,全體學生應立即坐端正,向老師行注目禮。

3.老師在確定學生已經作好了上課准備的前提下,才發出「上課」的指令;班長(值日生)隨後喊「起立」,全體學生應隨班長(值日生)的口令整齊地起立(在原位);待學生站好後,老師應莊重地向學生敬禮,並說「同學(小朋友)們好」;等老師問好以後,學生須整齊、親切、甜美地答「老師,您(鞠躬)好(起身)」;最後,老師說「請坐」,學生隨後輕靈地歸座,盡量避免課桌椅移動而發出響聲。禮成,學生方可坐下上課。

J. 師生之間禮儀規范有哪些

師生之間的禮儀規范呢?很多就是建立在師生見面兒的時候,要互相問候,同學見到老師呢要敬禮,老師見了同學呢也要回禮。同學和老師見面的時候要說您好,同時呢老師也要關愛學相關的話語。

熱點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作文 發布:2025-08-29 17:43:52 瀏覽:704
維族舞教學 發布:2025-08-29 17:04:23 瀏覽:429
師德師風整改總結 發布:2025-08-29 16:39:41 瀏覽:177
師德師風先進事跡校長 發布:2025-08-29 15:49:21 瀏覽:687
讀班主任工作有感 發布:2025-08-29 15:31:05 瀏覽:614
世界歷史皇帝 發布:2025-08-29 14:32:38 瀏覽:676
2017高考全國二語文卷 發布:2025-08-29 12:59:36 瀏覽:697
數學電子書下載 發布:2025-08-29 12:54:38 瀏覽:99
給班主任的一封信英語 發布:2025-08-29 12:02:10 瀏覽:299
數學班廣告 發布:2025-08-29 11:38:13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