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訪讓我們
本學期,我校開展了「愛心家訪」活動,在我走訪的學生中有一名是單親家庭的孩子。走訪中我發現由於家庭的破裂,導致家庭教育殘缺不全,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缺乏較好的教養和學習上的指導。同時,家庭破裂給孩子的心靈蒙上了一層陰影,真可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在今後的教育工作中,還需要我們用愛心為他們撐起一片溫馨的天空,因為這些「嬌嫩花朵」更需要「陽光雨露」的滋潤!
孫振源,一個比較多動的學生,長得比較小,上課時也不能認真聽講,課後作業更是一塌糊塗。通過和他母親的交談,得知其父親也在威海,但是從來不過來探望母子二人,從孩子7歲到現在孩子就沒有見過爸爸。母親靠每月1200元的工資維持二人的生計。
了解了他的家庭情況,我從他的家庭情況入手,和他談「感恩」,要感恩自己的媽媽,是媽媽每天的辛苦付出,才有他在寬敞明亮的教室學習的機會。但凡他有一點進步就表揚他,一個星期過去了,我發現他再也沒有拖欠過作業,上課聽講也比以前認真了許多。
家訪讓我受益非淺,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們只有通過家訪才能了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為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可以從根源著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
無論怎樣的一個孩子,他的成長都離不開「愛」,這種愛既要來自家庭,也要來自於教師。只有播進學生心靈深處的真摯的無私的綿延無盡的愛,才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單親家庭的孩子,是一隻受驚、受傷的小鳥,情感有時很脆弱,教師應該多方面的關心他們,照顧他們,既要做他們的老師,又要做他們的父母。多給他們生活上的溫暖照顧,多給他們精神上的堅強支持,也可以說應該成為他們生命的支柱。
有機會多了解孩子的家庭情況,從而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和孩子的家庭。多進行家訪。即做孩子的教育工作,又應該做單親家庭孩子的父母的知心朋友,多體貼他們,也要傾聽他們的苦衷。多在他們面前表揚他們的孩子,切忌告狀式的家訪。把老師教育孩子的構想,多講給他們聽,和單親父母共同作培育孩子的規劃。
單親家庭的孩子,如同一棵幼苗,我們老師、家長、社會多給他們充足的陽光,適量的水分,適度的肥料,讓他們茁壯地成長吧!
別人的,改一下吧
Ⅱ 老師到家裡家訪,我們做家長的應該說些什麼感謝的話
1、謝謝你,老師,以後我家孩子拜託您多照顧,請多指教!
2、老師,我這孩子真就是太辛苦你,麻煩你了。謝謝。
3、我們都十分感謝老師對孩子的用心教導,尤其就是提供我們寶貴的教育方向,針對孩子的特質引導孩子往更好的道路發展!
4、我們都從您身上學到現代為人父母應有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教養方式!
5、我們隨時准備好調整腳步,希望能與陳老師有最好的親師溝通,支持您的教育理念。祝福您!
6、感懷您常給予指導和溝通讓親子間的互動更愉快,學習的動力也更有趣。
7、感謝老師對我孩子的關愛與照顧,孩子的成長需要你們的關懷與輔佐,對你的感激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但卻記在心中!
8、感謝老師對我孩子六年來的關愛與照顧嗎,孩子的成長需要你們的關懷與輔佐,孩子行將畢業,六年的時間你們把一個少不經事孩子培養成一個懂事的孩子,實屬不易,對你的感激我們雖不勝言語,但卻記在心中,祝願老師桃李天下,工作順利,生活美滿,孩子的明天會因為有你的教育而感到驕傲。
9、看見孩子每天都在進步就覺得非常安慰。心中充滿了感激,孩子們有您們真幸福!
10、孩子就是個粗線條的小孩,多謝有您的耐心與包容,才能讓他往正向進步!
11、您的辛勞就是我們孩子的動力,我們孩子的成功就是您的驕傲,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將為您感到自豪!
Ⅲ 老師來家訪過了,她讓我寫感想,怎麼寫!
跟檢討差不多的,我也寫過
不外乎,以前.
現在覺得.
所以以後會.
然後就是,你從她這次家訪中,通過和老師家長的溝通明白了啥
Ⅳ 家訪效果怎麼寫
1、「家訪」很受學生和家人的歡迎,全家都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我們萬萬沒有想到老師對學生是如此牽掛和關心,而且還寄予這么高的厚望,不管怎麼樣總有一種欣慰的感覺。
特別是我自己工作原因,平時不夠關心孩子,更是讓我覺得溫暖,倍感興奮。原來我的孩子也並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女兒在教師的心中也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還是注視和關心著自己的女兒。王老師家訪精神飽滿,資料准備充足,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為幼兒教師那份強烈的責任心。
2、老師家訪拉近了家長與老師,家長與孩子,孩子與老師之間心靈的距離。心靈的距離有時等同於腳下的距離,家訪就是老師與我們家庭的零距離接觸。
老師在家裡坐一坐,聊一聊,一句噓寒問暖的話語,一個流露關切的眼神,勝過許多天若口婆心的勸說、教育。老師家訪是學校和家庭兩個教育主體的對話和交流,匯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進孩子的心田,必然會激孩子心靈的浪花,達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效果。
3、通過與教師溝通,我們明白首先要一個構建和睦溫馨的家庭環境,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其次多一些時間、多一些精力與孩子交流,讓孩子知道父母對他學習的重視,體會到父母的用心良苦;再次是在「吃苦」教育上下功夫,多讓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對孩子的要求也不有求必應,讓她嘗嘗「被拒絕」的滋味兒,讓她慢慢學會堅強、自主和獨立。教師鼓勵、表揚的話語增強了我們家長、孩子的信心,作為家長,我們應該主動地轉變教育觀念,理解了老師苦心,領悟教育方法。

4、增強了家長的責任心並幫助他們科學教育孩子。教師借家訪廣泛宣傳,大力倡導家長參與教育,提高家長對教育的認識程度,明確自己在家庭就是一位最貼近的老師。家訪增加了教師與家長進行雙向溝通、交流思想感情的機會,也增進相互了解,取得相互支持,形成教育共識。
實現教育學生方面的協調統一,促進學生更加健康地成長。另外教師和家長溝通時還會發現教育過程中已經出現而未覺察到的問題,這樣就能夠採取相應措施而不至於錯失教育良機。
5、促進了班級建設和管理。家訪過程中的交流進一步培養了師生間的感情,學生感受到教師高度的責任心和真誠的愛心,促使他們有意識地克服缺點,服從管理,發揮他們最大的主觀能動性,更加積極地參與學校及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和學習,這對班級的和諧文明發展極為有利。
Ⅳ 讓家訪更有效 作文
讓家訪更有效
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全面准確地了解學生,適宜有效地教育學生,必須贏得家庭的配合和支持,因此「家訪」便成了我們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這個學期以來,為了更快地把我們班的各項工作提高,我首先將學習上有困難和學習方法欠佳的學生名單列出,之後開始與家長聯系,住在我附近的學生,我利用下午飯後散步的時間與家長親切交談,共同商討幫孩子進步的方法;對於接送孩子的家長,我利用接送時間與家長及時溝通,交談,及時將孩子這些天的表現進行交流;對於工作繁忙的家長,我就給他們發簡訊,敘述清楚孩子最近的學習情況,並且告訴他們幫助孩子克服困難的小竅門。
這樣有效的家訪,我與家長進行了深度溝通,爭取到了家長與學生更多的理解,為解決學生的困難和問題找到更合適和有效的途徑,形成與學生,家長朋友式的和諧關系,贏得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支持和對班級工作的理解。
今年,我班的班級工作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本學期得了5次流動紅旗,學生學習積極性非常高,看來有效的家訪對教學工作的幫助是舉足輕重的。
Ⅵ 老師來家訪我們家長應該怎麼做
家訪是每個家庭都會面臨的事情,但是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家訪,讓人覺得手足無措的。
方法/步驟
1,也有老師去看孩子們的書架上有什麼樣的書,比如房間整整齊齊,孩子們有沒有獨立的學習空間等。 這是為了了解孩子平時的特長和喜好。
2,看父母:老師最關心的是家庭關系,夫妻關系是否融洽,是否與老人同住,平時由誰接送等,老師最關心的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誰更關心孩子,誰更關心孩子的教育。 監護人的職業,社會資源,時間自由等也可以作為選擇委員會成員時的參考。
3,看孩子:新生家庭訪問是班主任了解孩子的重要手段。 教師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看孩子:1。 個人情況。 包括性格類型,表現力,思考邏輯,生活習慣,身體協調性等(可能有老師讓孩子當場跳幾根繩子)。
2.在學習之前做好准備。 對於准幼小的生命,老師可能會讓孩子寫下自己的名字,檢查握筆的姿勢,筆順是否正確,並在現場進行指導。
家長一定要認真聽,接受分數。 這也是家長配合老師,加強家庭學校教育的好機會。
家長盡量不放過家庭訪問。 在老師的考察中,監護人參與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家長和孩子都在場,老師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情況。 因此,建議家長在約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在家等老師。 為了不讓出差盡量不加班,也不讓老人一個人處理, 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在家庭訪問中的介紹,提問回答,監護人「向前沖」,不讓老年人代替。
注意自由裁量權。 老師問孩子的個人問題時,新入學,新入學的孩子的表達可能不清楚。 這時,來自監護人的信息變得非常重要。
Ⅶ 家訪的目的是什麼
家訪,是一種聯系家長獲取孩子在家學習情況的橋梁,也是實現家長與學校互動的重要途徑。老師上門家訪,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對家長也是一個觸動。教師、家長、學生三者共處一室,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離。
家訪的對象通常瞄準班裡 「有情況」 學生的家庭,這些學生往往紀律、表現差,或出現了特殊的情況,需要班主任去聯絡家長,以求得問題得到家校合力的解決。
Ⅷ 家訪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應該怎麼寫
家訪的主要任務和目的:
1、通過與學生、與家長交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習環境、學生的個性以及在家的表現,了解更真實、更全面的學生情況,了解到家長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為今後的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2、通過向學生家長講述學校的基本情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強家長的責任意識和信任度,使家長也主動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來,更有信心地和學校攜手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家訪:
家訪,是家庭訪問的簡稱,是進行個別家庭教育指導的一種常用的有效方式,主要是解決兒童、青少年的個別的家庭教育問題。
主要由學校的教師和幹部到學生家庭進行訪問,一般是與家長溝通情況,交流感情,密切關系,商討共同教育兒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這種指導方法比較靈活機動,便於進行,而且指導得比較具體,更具有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