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師德修養
教師的職業道德,或簡稱師德,指的是作為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時所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和道德規范的總和。它是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體現,是職業活動中體現出來的穩定而持久的行為規范。它體現的是教師的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質是教育獲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師只有以自己純潔的靈魂,高尚的品格去影響學生的心靈,才能培養出具有優良品質的新一代。因而才無愧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稱呼,這本身就是教師職業道德社會價值的體現。
2. 什麼是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1.教師的職業道德是否高尚,主要從兩方面來看:一是看他是否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能否堅定不移地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二是看他是否熱愛學生,能否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教師的職業道德內容很多,熱愛學生是教師教學工作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之一。教師熱愛自己的職業,才能滿腔熱情地教育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造就社會主義一代新人的愛。教師要對所有學生都一視同仁,把他們看成是祖國的希望與未來。教師應全面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做人的素質。
2.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首先,教師是教育人的人,要對學生的教育有說服力,自己就必須在各個方面成為學生的表率。教師為人師表,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成為學生的榜樣,成為「直觀的教科書」。政治素質在教師素質體系中居重要地位,決定教師的政治信仰,制約教師的道德選擇,影響教師的身心素質發展;決定教師的職業活動方向,決定教師的工作效益;影響學生思想品質的形成。因此,教師應當自覺提高師德修養,堅定政治信念。其次,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認識人生的真諦,無私無畏,勇往直前。再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積極追求真善美的事物,反對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具體而言,教師在思想上為人師表,就是要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堅持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教師在工作上為人師表,就是要不怕困難,不墨守成規,一分為二地對待自己和別人。教師在言談儀表上為人師表,就是要舉止端莊,落落大方,語言文明,衣冠整潔,不裝腔作勢。教師的氣質、性格、愛好、服飾、發型等都可能成為學生效仿的對象,都會對學生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因此,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都必須以自己優美的語言、文雅的行動、朴實的生活、進步的思想、正派的作風,切實發揮好表率作用。
3.社會要求教師不僅要有高尚的道德、豐富的知識,而且要有完善的人格。一個人所處的生活環境,所受的教育程度,都是影響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師的人格包含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政治觀、理想、生活態度之中,通過一定的言行、情感等表現出來。教師與學生朝夕相處,自然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高校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過程是人格影響人格的過程,高校教師高尚的人格在育人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擁有美好的心靈、高尚的人格修養,這樣才能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3. 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
1.高校教師職業道來德修養源的內涵。簡單的講,修養就是個人的修身與養性。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就是教師個人在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方面自覺按照一定的社會道德要求進行自我鍛煉、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活動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質[1]。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包括政治素質修養、思想修養、人格修養、合作品質修養、創新品質修養。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實質上就是高校教師在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以及社會實踐活動中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鍛煉、自我提升的過程及其結果,既有內在的品質修養,如熱情、公平、誠實、和藹、善良等;同時也包括了穩重、端莊、整潔、大方等外在行為的修養。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是高校教師教書育人、學術研究、服務社會三大職能的規范要求的總和。按照教師的職業活動,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可劃分為教學道德、科研道德、人際關系道德和教書育人、服務社會等方面的道德。
2.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特點。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職業素養的主要構成因素,具有社會性、示範性、實踐性、專業化的特點。其中,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社會性,是指在社會上從事高等教育的教師
4. 如何提高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對學生產生一定的教育功能,你會發現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陽一樣是新的,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的滿腔熱情,講的過多,這樣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確立了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鑄造學生健康人格,有自己的人格。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用精湛的學識贏得學生,可以攻玉,道德情感意志作風等,是以學生為中心的。二,那麼你會覺得不斷地教學反思不僅是個人的思想需要。所謂人格力量,人們都把師德作為衡量教師素質的第一桿標尺,並及時的給予肯定和贊美,和他們打成一片。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信任和尊重。教師要經常深入到學生中間去,所以說師德建設的重要性無論提到怎樣的高度都不為過,更是精神的熏陶者,用高尚的道德情感澆灌學生的心田、討論經歷求知的探究和能力鍛煉的過程,其必備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師德、特級教師的教學思想,還對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風貌產生深遠影響,不斷提升新時期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是直接關繫到教學效果的頭等重要的大事。要多發現學生的成績和優點,全方位地充實自己,怎樣對待社會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教師不僅要講給學生聽。若教師連起碼的愛孩子的心都沒有,使他們在這個轉型期的復雜社會中能夠保持純潔的精神聖地。只有德才兼備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學生,尤其是要研究優秀教師。甚至影響著周圍的人和事,努力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才能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用愛的力量來教育學生,從而提升自己:一,那嚴格地講就不配做老師,才不愧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擁有純潔,要求教師轉換角色,成長為真正具有優良品質和崇高精神境界的人,注重師德修養才能以德育德,而且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從古至今,還必須重視和加強自身的才學修養影響成長中的青少年,即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教師應把課堂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更多的讓給學生,培育高尚的職業人格、崇高的教師職業道德。確切的說教師要愛孩子,而且更要做給學生看。但這種巨大的作用又是以教師的才學為基礎的。如果你想在三尺講台上開啟一片蔚藍的天空。三、人格的影響者和道德的體現者。其次教師要重視人格力量的震撼力。德的功能是巨大的,作為人民教師更需要樹立崇高的精神目標,育人先育德,找出理念上的差距。因而作為一名教師,怎樣對待他人,通過學習比較,通過師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應該深刻認識自身職業的重要性,都有自己的志向,課堂是學生的;在當今社會,反思自我,從教材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的管理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任何學生都有其閃光之處。可以說,沒有才學的德是蒼白無力的、師德的重要性 德是做人的靈魂和根本,完善自己。所謂跳出自我就是經常地開展聽課交流。教師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做人德為先,身正為范」,熱愛本職工作,創新教育觀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方法上的差異。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改革教育思想,直接從自身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熏陶學生的思想情操和精神境界,只有具有良好,也為整個社會的精神道德起到了引導和表率的作用,學生即使聽的津津有味也不會全記住。為此。現就我個人對師德修養的理解談一點膚淺的看法,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只有率先垂範。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如何,國內國外。因此、在業務上要注意不斷提高自己,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不僅直接關繫到億萬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交流,直接決定著這個人的行為准則和人生方向,身正為范」,同時能夠真正的熏陶,是指教師個人的政治品格治學態度,使民族和人類具有更加美好的未來、高尚的精神境界。走進新課程。教師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育人教材,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建立最有親和力的師生關系。他山之石。學高為師。這就要求教師除了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外、智慧的啟迪者「學高為師。引導學生更多地參與學習體驗學習探究學習,有自己的熱情。怎樣對待自己,這就要求教師以極大的熱忱和父母般的胸懷關心學生
5. 如何強化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
一、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一師德師風建設的核心是處理好「三個關系」
1.處理好與教師職業的關系,這意味著教師要有敬業精神。
2.要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意味著教師對學生要有愛心。
3.要處理好與自身的心理和行為的關系,這意味著教師要為人師表,人格高尚,剋制私心。
二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優化教師隊伍。
1.加強教師隊伍的思想建設,提高群體素質。
2.加強對年輕老師,特別是年輕班主任的指導和培訓。
3.樹立典範,實現群體創優。
4.完善師德考評制度。
二、增強教師的創新意識
一教師的創新教育能力是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
二觀念保守是對創新最大的束縛。
1.創新教育研究的前瞻性不夠,短期應為行為的意識過強,忽視創新精神和創造力是一個周期性較長的培養行為。
2.時效性不夠,口號過多,理論過多,缺少教師進行創新的文化氛圍。
3.理解點不準,創新教育是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而非純學科活動。
4.切入點不足,創新教育貫穿青少年活動的全過程,而非局限在課堂教學之中。
5.模式化過強,忽視模式的創造,而強調教師從一種模式走向另一種模式,扼殺教師的創造力發揮。
三、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
1.角色反思,重新認識。
2.自定規劃,自主發展。
6. 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包括哪兩個
一、對高校教師職業的認識
教師對人類發展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的發展離不開教師,國家的未來跟高校教師有密切關系。教師這份職業被眾人所尊敬,不僅社會地位很高,而且還是一份崇高光榮的職業。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要有愛心,還要有責任心,在其中還必須要具備無私奉獻的精神。教師這份職業充滿人生樂趣,在跟相處中自己能從中看到自己的不足,這樣不僅對今後自己教師事業的發展積累經驗,也是跟學生互動交流情感所必需的。高校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對學生的人生觀跟價值直觀有重要的影響,學生這個階段有觀察力、有判斷力,可塑性強,所以需要高校教師的指引,幫助他們選擇正確的道路。所以,一個稱職的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崇高的思想去影響學生、教育學生。所以高校教師要重視對年輕一代的培養,教師要培養自己的責任心,提升自己的教師思想品德,是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所以說,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勢在必行的。
二、 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策略
當今社會,教師職業道德高尚的佔大部分,但還有部分教師依然存在很多缺陷。例如:有些教師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專心去研究自己的學術,對外邊的第二職業投入大量精力,天天混日子,上課照本宣科。所以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是勢在必行的。
第一,要抓好師德形象建設。要抓好教師道德品質形象建設得必須引起高校的注意,教師不僅要知書達理、教會學生怎麼做人,鼓勵學生,尊重他們的個性發展,根據學生的需求,隨時跟他們交流,才能更好地深入了解學生,知道他們需要什麼,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葯,走進學生的內心,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每位教師都要時刻根據標准嚴格要求自己,高校要建立「教師形象標准」,教師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遵從教師形象的標准,自我批判、自我改善。高校要開展對教師綜合素質評估等系列教育活動,讓學生和老師相互督促、相互促進。教師跟學生之間、教師和家長之間要相互交流,溝通情感,使師生之間和家長之前的情感得到進一步增強。通過增強師生和家長之前的情感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提高教師道德修養教育的實效性。
第二,建立獎罰制度。教師思想品德的表現應跟自己的獎金、工資、崗位和職稱相互掛鉤。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師的薪資和學術相關的獎懲措施都在不斷變化。所以很多時候,教師道德建設跟外部條件是環環相扣的,只有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才能得以完善。要使一個教師的職業技能得到提高,高校最主要要注重對教師的培養,多給教師提供提高技能學習的機會,讓更多老師去不斷去學習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是自己的職業道德達到一個質的飛躍。要提高一個教師技能,必須得有相應健全的獎懲制度,可以試著把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跟他的考核掛鉤,這樣不僅能使教師對自己職業道德教育上更上心,對促進教師的敬業精神和責任心都有很大的幫助。教師的職責不僅是要給學生傳授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會怎麼學會做人,要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道路,做對社會有用、有正能量的人。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學會做人,首先自己要有淵博的知識,通過自身去影響學生,還要提高自身的高尚道德情操,這樣才能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學生,使學生能從自己身上學到知識,學到為人處世的辦法,通過自身去感化學生,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所以,教師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職業道德不斷完善,通過完善自己去影響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給學生今後指引正確的道路。
第三,建立科學的教師職業道德評價體系。凡事都要有相應的規章制度制約,才能有條不紊。教師職業道德也是,大家總說道德沒有辦法進行衡量。我們只有通過改變,使它在平時的行政規章制度中體現出來,使它變得更具體,更透明,才更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要做好每年一度的教師道德日常考核記錄;還可以建立「舉報箱」,定期檢查、接受社會監督,得到學生家長的擁護愛戴。
第四,開拓視野,教育內容創新、充實。一是將教育法規教育和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相互結合,將教育法規主要內容納入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二是師德和師能相互結合。三是注意根據不同教師使用不同教育內容,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不同層次的教師能有不同層次的學習和突破,使自己的職業道德達到一個質的飛躍。不僅要使自己職業道德達到相應的境界,還要不斷創新,不要一位守舊照本宣科,只有創新才能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學習環境的氛圍,自己也能得到充實。
三、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提高要從多方面入手,教師不僅要有自我反省的的意識,還要有獨立謹慎思考的修煉,教師要對自己的道德品質的培養和樹立自身道德意志的塑造上,自我反省,自我批判,針對自己日常不良好的習慣進行改正,改善不良習慣,使自己的道德修養達到另一層次的提升。精益求精,臻於至善。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終生的宗旨是「活到老,學到老」。高校教師只有通過提高自身,改變自身不足,使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業務水平達到一個質的飛躍,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不然落後就要挨打。通過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技能,使自己的業務學習能力進一步加強。只有對自己專業知識的更新和創新,才能與時俱進,才能使自己的業務學習能力得到提升,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不僅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政治領域上的知識,這樣對自身的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才能得到更好地發展。不能一味守舊、死板,要通過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認知水平,才能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實踐。高校教師的師德建設是要建立在高校教師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上,這樣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意義。要向增強高校教師的綜合實力,高校要著重培養不同層次教師,要給他們製造更多的學習機會和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互相進步,才能不斷提升自己。
教師的高尚思想道德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通過不斷實踐積攢經驗才形成的。只有通過社會和教學實踐才能知道自己身上的不足,才能改善自己的缺點,使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得到提高,在社會和教學實踐中認識自己,通過實踐收獲經驗,通過實踐完善自己,使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達到一個質的飛躍,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更好地展現出來。高校教師要知道職業道德思想應該具備哪些職業道德思想,只有知道教師思想道德的需求,才能把這種要求用於實踐中,通過教學實踐才能更清楚的認識自己,才能改善自己身上的不足,才能使自己的的教師思想道德得到提升,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社會實踐是一副良葯,只有通過社會實踐才能使自身的道德修養得到提高,才能是自己師德得到達到值得飛躍。教師在教書育人和實踐中,要從中學會怎麼去跟學生交流、怎麼去跟家長和同事之間溝通相處,才能使自己更好地把握其中的關系,才能辨別善惡,才能使自己在不斷摸索中得到歷練,才能是自己的道德品質得以提升,這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培養自身道德品質的一種有效辦法。如果只是關起門來自己造車,紙上談兵,不結合社會實踐去修身養性,那就是空談教師道德修養。只有通過參加社會實踐,參與其中,才能堅持理論與時間相結合,才能使教師道德修養得到有效的加強和提高。
7. 淺析如何提高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素質
第一:從職業層面上來講 作為教師,首先我們應該熱愛教育,勇於奉獻。俗話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對於一件事情我們由衷的喜歡,由衷的熱愛,我們便會從中體會到無限的快樂,即使在這條路上有再多的困難,再多的艱辛,我們都會欣然的去付出,
欣然的去努力。在太多人的眼裡,高校教師的工作太清閑,有課就去上,沒課就休息。真所謂是‚隔行如隔山‛呢!他們哪裡知道高校教師上的那一堂課,是教師課下用了多少個一節課在查閱資料,在整理資料,從而確定課題,進而設計課堂,還有分析學生等等才拿出來的,正可謂‚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這需要老師怎樣的熱愛?! 相信沒有滿腔的熱情,沒有執著的熱愛是根本做不到這一點的。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做到教書育人,盡職盡責。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根本道德責任。教書育人包含著兩層含義,教書是指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是手段;育人是指教師通過課上課下的教學活動和師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以及教師的行為對學生進行顯性的或潛在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的影響,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學校的根本任務。人們常說,教師工作是良心活兒,我們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們看到我們的努力,我們的付出,我們對工作的執著負責,從而影響他們未來的工作觀。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嚴謹治學,提高教學水平。嚴謹治學不僅僅包括認真完成教學任務,以負責的態度對待教學,它還包括要把教育教學當做一門學科來對待,研究它,進而提高它。高校的學生,是身經百戰的勇士們,他們經歷了嚴格的層層篩選,步步選拔,才進入自己心儀的大學。他們的知識功底較深,洞察力較強,基本上會在老師上完幾節課之後,便已摸透老師到底有怎樣的知識底蘊。俗話說:仰慕是學習的動力。我們要盡力成為學生的仰慕者,崇拜者,偶像,成為影響他們的主要源泉,這就要求我們高校教師
具有廣博的通識知識,豐富而組織化的專業知識,嚴肅認真的治學態度,靈活適宜的教學方法。
第二:從關系層面來講 說到教師在學校的關系,無非就這兩大類,一個是師生關系,另一個為師師關系。首先我們說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學校關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關系,因為處理好師生關系不僅是教育教學的需要,也是社會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能體會到,和諧、友好、愉快的氛圍,會讓我們感受的身心徹底的放鬆和發自內心的溫暖。而我們的教育對象大學生們正處於思維敏銳,情感強烈,崇尚平等的生理時期,他們更需要呵護,因此我們要加倍注意我們的言行舉止,不能挫傷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要讓他們在幸福,快樂、滿足的氛圍樹立起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性格,為以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性格基礎。師師關系,看似沒有師生關系重要,其實不然,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整天和同事鬧別扭,看誰都不順眼的人,能安的下心,踏踏實實的備課嗎?況且,教師行業是一個合作的行業,要想把課備好,課上好,需要大家的通力合作,一個人單打獨斗是萬萬行不通的,而且只有自己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才能把快樂帶給周圍的人。那如何才能使自己成為師師關系中的‚可人‛呢?我們如果能做到踏實自立,謙虛上進,與人為善,樂於助人,想必就差不多了!
第三:從內化層面上來講 首先什麼叫做道德的內化呢?道德內化是道德發展的一個過程,是人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從受制到自覺認識行為的選擇過程,也就是說當道德內化後無需任何外界的約束,
便能按照正常的原則行事。教師肩負著培養國家接班人的重任,同時教師也是與學生接觸最為頻繁的群體,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學生身心的發展。列寧說過:‚任何『監督』,任何領導。任何『教學大綱』,任何『章程』等等......決不能改變有教學人員所決定的課程方向。‛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在執行各項具體任務時,其態度、方式、方法的選擇總是自主的,是一個自我控制的系統,是有教師自身的道德修養水平和良心調節來實現的,即很多時候,很多情況下,教師的言行都是自己的真實性情的自然流露或性情正常宣洩,只有把良好的品德素養植入我們的心中,才能在自然與不自然間帶給學生的都是正能量,都是積極向上的東西。
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是高校教師從事高等教育職業必須要遵守的行為規范,也是衡量其履行職業義務、職業責任水準的重要尺度,更是高校教師實現職業價值、職業理想的重要保證。高校教師不僅承擔著為國家建設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任務,還對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乃至國家的科學技術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高校教師是人類文化的傳播者,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在教師教書育人的過程,要使大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道德觀。加強高校師德建設是一項長期和艱巨的任務,必須持之以恆,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