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德師愛故事

師德師愛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17 10:39:51

❶ 以"愛","師德"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

師德古來有之,不同時代對師德有不同的要求,現代師德是對古代師德的繼承與發展,知識經濟時代對師德賦予了新的內涵。下面就什麼是師德(What),師德的現狀(Situation)和如何建設好師德(How)展開論述。
一、什麼是師德(What)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所須遵守的道德規范,也是調節教師活動及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等各方面關系的行為准則。《中華人民教師法》第三條對師德作了如下闡述:「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應當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同時,原國家教委、全國教育工會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對師德也作了規定:(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學習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熱愛教育事業,發揚奉獻精神。(2)執行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盡職盡責,教書育人。(3)不斷提高科學文化和教育理論水平,鑽研業務,精益求精,實事求是,勇於探索。(4)面向全體學生,熱愛、尊重、了解和嚴格要求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5)熱愛學校,關系集體,謙虛謹慎,團結協作,作風正派。(6)衣著整潔大方,舉止端莊,語言文明,禮貌待人,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可見,教師要具備師德這一基本素質,不但要要忠誠於教育事業,對教育盡心竭力,處理好事業需要與個人利益的關系。還要關心愛護學生,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見物不見人,只知教書,對學生漠不關心,不是合格的教師。此外,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說過:「教育若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溏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溏;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師德應該在愛中體現。
因而,教師要承擔起「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神聖職責,在學生面前,應樹立一面行為的旗幟,對自身的道德、人格應有更高的要求。要對學生一生負責,須正視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才能為人師表,作道德的表率。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要嚴格要求,做出表率。在教育工作中,對學生的要求,應該也是對自己的;教師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率先垂範,才能使學生感到可敬、可佩,形成制約力。
二、師德的現狀(Situation)
在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過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逐步完善,師德建設及教師思想的現狀從總的情況來看是比較好的,廣大教師,大部分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長年累月默默無聞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教書育人,無私奉獻。他們的風范贏得了廣大學生、家長乃至社會的廣泛贊譽。但是,我們也清楚地看到,在教師群體中,也滋生和存在著一些不可迴避、不容忽視的新情況、新問題,這些自覺、不自覺的不良行為,在社會上造成了較為嚴重的不良影響。
1.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學生遲到,教師不讓其進教室;違反課堂紀律,罵學生或罰站、轟出教室。
2.歧視排斥後進生:對暫時後進生缺乏愛心、耐心,不尊重後進學生的人格和平等受教育權,諷刺、侮辱、漫罵後進生,甚至用學生的缺陷貶損學生,使學生無地自容。
3.不尊重學生家長:一些教師不主動與學生家長溝通聯系,很少進行正常的家訪;部分教師對學生家長提出的合理化建議不予理睬;少數教師把自己凌架於家長之上,學生一旦犯錯誤,便叫家長到校,當眾批評、訓斥、指責學生及家長,導致部分後進學生家長只好將孩子轉學或乾脆不上學。
4.言行舉止不文明:少數教師凡事講條件,或是整日說些消極、貶損別人的話,挑撥同事關系,擾亂學校正常工作;在校外則更是肆無忌憚,言行舉止極不文明。
以上種種不良師德表現,雖然發生在少數教師身上,但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人民教師的聲譽和為人師表的形象,危害和阻礙了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三、如何建設好師德(How)
師德是教師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的行為准則,是教師素質的靈魂。它貫穿於教師教學過程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重要的作用。針對以上師德建設的現狀,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解決:
1.強化疏導,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人際環境
「疏」和「導」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在疏通中引導,在引導中疏通。「疏」是為了正確地「導」,「導」則是疏通的目的,堅持疏導方針,就是要在師德建設中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恆、生動活潑」,增強教育管理者的感染力、說服力、號召力、持久力和吸引力。
2.加強學習,提高教師的理論修養和思想覺悟
由於教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所以不僅要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還必須有真才實學。要具備真才實學,教師就得不斷地勤奮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業務素養。教師只有具備較高的業務水平,才能向學生傳授真理,激發學生求知慾望、開發學生的智力和能力。說到底,願不願學習、鑽研,有沒有進取精神,是教師職業道德面貌的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正如葉聖陶先生說的那樣:「教師對自己從事的教學工作抱什麼態度,對掌握業務專門知識抱什麼態度,這也是師德問題。」
3.強化管理,努力提高教師的行為素質
加強師德建設還需要強化管理,建立師德激勵機制。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明確和規范教師的基本行為准則,努力形成既有寬松和諧的人際環境,又有嚴格有序的校規校紀的局面,堅持人本管理與依法治校的有機結合。
4.教師要團結協作,互相學習
這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葉聖陶先生指出,即使是一個偉大的天才,離開集體也是微不足道、無所作為的。教師,只有置身於集體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聰明才智。既然對廣大教師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成了發展教育事業的緊迫問題。那麼,怎樣對教師進行職業德教育呢?我們認為可以從這樣一些方面進行。

❷ .本次演講比賽活動以「師愛潤童年,師德築夢想」為主題,以自身經歷和愛崗敬業的心得體會為題材,題目自

恩師就像一片冰河宇宙中升起的火熱太陽,用炙烈的溫度,驅散寒冷,融解堅冰。

恩師彷彿一方黑暗虛空中飄來的明亮恆星,用強烈的光芒,趕走黑暗,帶來光明。

恩師是我們心目中永遠的榜樣,他有金子般的心,他塑造了我們的高貴的品質。

我的老師,她認真負責地把所有的題型正確明白地給我們講清楚,讓我們知道該怎樣答。老師講題從不糊弄,從不瞎說,還幫我們介紹到重點中學
我小時候發燒嘔吐,那一天又有上級領導來聽課,老師不講課了,讓我用她的杯子喝熱水,然後給家長打電話,讓家長帶我去看病。還把我扶到校門口。老師還親自用土把我的座位打掃干凈。還對我說安慰的話。我很感動。

❸ 師德小故事尋求緊急

教師的愛

---------師德小故事

我很平凡,平凡得就像那大海中的一滴水,沒有光輝的歷程,沒有顯赫的業績,但就是在這些平凡的日子裡,我的心卻實實在在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與充實。如果說非要找出什麼原因的話,我想,那便是因為心中有愛。

記得那是去年,我擔任了五(1)班的英語教學以及副班主任工作。開學初,我對這個班級的情況不太了解,為了初步了解學生的情況,在第一節英語課上,我讓每個學生用英語進行自我介紹,大部分學生都很積極,可是,當輪到第三組最後一位女生時,她站起來一聲不吭,這時同學們都看著她在笑,當時我真搞不明白,後來我才知道她是班級里英語最差的學生叫王丹紅,每次英語考試總是不及格,而且同學們都歧視她,她的性格變的很孤僻,對於學習提不起精神。知道這些情況後,我就利用課間經常與她談心、交流,使得她慢慢地能夠接受我,願意與我交流一些事情,在每節的英語課上,我總是抽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每當她回答正確時,我總是對她豎起大拇指表揚她,不斷的給她信心,久而久之,她開始喜歡上英語課,而且每節英語課上總能看到她積極舉手發言,每次的中午作業她總是很及時的給我批改,每篇課文她總是很認真積極地背給我聽,之後,她的學習成績進步很快,從以前的不及格到期中考試的66分,老師表揚她,學校的廣播里表揚她,同學們對她刮目相看,課間同學們都在議論她說王丹紅進步真的很快。她的媽媽知道以後,來到學校握著我的手說:「沈老師,我的女兒英語能夠及格了,真是太謝謝你了。」從那以後,她對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更強了,從期中的66分到期末考試的78分,甚至在這次的畢業考試中出人意料地取得了81.5分的好成績,這對於她來說是多麼的不容易呀,在這個過程中我也付出了很多很多,雖然在對她的輔導過程中有許多的勞累和煩惱,但當我每次看到她進步時,都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我不僅在學習上無微不至的教導她,而且在生活上也不時的幫助她。有一次她的爸爸和媽媽要去海南島旅遊,家裡無人照看她,當她的媽媽似乎有點無奈地跟我商量時,我就一口答應了。我把她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既耐心細致的輔導作業,又想方設法燒一些她喜歡吃的菜,這一切的一切家長和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感激之情時常溢於言表,我卻總是淡然的笑著說:「這是應該的」。

這只是發生在我身邊的極其普通而又簡單的一件小事,可以說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這樣的小故事實在是不勝枚舉。有人說:「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教育和熱愛學生結合起來,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只知道教書而不知道育人,那麼,只能稱其為「教書匠」,所謂「人類靈魂工程師」也是空有其名。由此看來,「德」是賦予人類靈魂的基石,道德的培養和提高,不管是對教師自身還是對學生都是尤為重要的。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去關心他們的成長,才能去教書育人,才能尊重學生人格、引導學生成才。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

「愛」源於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無私的奉獻。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出自個人的感情,而是出自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要,這種愛是穩固的、深厚的,是與教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緊密相連的,這種責任和愛能超越一切,匯聚成一股無可阻擋的力量,創造出我們光輝和偉大的事業。

或看(http://www.sflxx.net/Teacher/ArticleShow.asp?ArticleID=375

❹ 愛的痕跡我的師德故事感想怎麼

沒有看過愛的痕跡我的詩的故事,所以說也不知道是會有什麼感想。

❺ 「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我們也沐浴著師愛如:

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老師天天與我們相親相愛著。老師們不辭辛勞為我們批改作業,承受我們不收紀律不聽話的表現

❻ 求:名人師德小故事

蘇軾在二十歲前一直在故鄉眉山專心學習。仁宗嘉枯元年(公元1056年),他同其弟蘇轍在父親的陪伴下初次離開眉山,並趕赴京城參加科舉考試。這一年順利地考上預備考試的兩兄弟,又一起參加第二年春季的科舉,蘇軾一舉進士及第。此次科舉考試的知貢舉(監考官)是當時著名的文壇領袖歐陽修及梅堯臣,歐陽修一心提倡古文,以挽救當時文壇浮華不實的流弊,當他讀到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的文章時,十分驚訝,以為是自己的學生曾鞏的作品,本來想取第一名的,考慮很久,為了避偏袒之嫌,終於取了第二名(後來原先應是第二的曾鞏,反倒成了第一。),蘇軾的春秋對義則考了第一。殿試(皇帝親自口試)時,他獻上二十五篇進策,很得仁宗皇帝的欣賞,於是將蘇軾評為翰林學士。歐陽修當時對人說:"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意即 "我要避開他,好讓他出人頭地",可見歐陽修當時撥摺後進的愛心。後來,蘇軾及蘇轍均拜歐陽修為師。

熱點內容
游褒禪山記教學反思 發布:2025-08-25 03:51:39 瀏覽:894
監禁姐妹教師西瓜 發布:2025-08-25 03:19:29 瀏覽:790
李德印老師 發布:2025-08-25 02:35:21 瀏覽:859
硝酸鈣的化學式 發布:2025-08-24 20:54:14 瀏覽:595
四平招聘教師 發布:2025-08-24 19:15:36 瀏覽:290
學習讓師德在教育中閃光心得體會 發布:2025-08-24 19:05:49 瀏覽:260
校園產業 發布:2025-08-24 18:45:21 瀏覽:321
西華大學古城教學區 發布:2025-08-24 16:57:57 瀏覽:439
2017四川文科數學高考 發布:2025-08-24 15:30:36 瀏覽:210
孩子發燒物理降溫的方法 發布:2025-08-24 14:28:36 瀏覽: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