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大師生日

大師生日

發布時間: 2021-01-20 14:20:55

A. 求大師,生日當天下葬可以嗎

從佛教的角度來說,生下當天可以下葬。不過,在佛門中,講究要專給過世的親人屬做一次超度。

佛法告訴我們,我們很多人死後,神識(靈魂)都會非常痛苦,只有在世時過失少,且有大量行善積德的人除外,而超度這一佛門儀式,可以藉助佛菩薩力量,去幫助死者,讓他解脫痛苦,得到快樂幸福。

超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寺廟,為過世的親人立一塊超度牌位,這樣,就會有僧人為你的親人念佛誦經超度了,立牌位需要一定費用,但不貴,我們這里(湖南株洲)的小寺廟是50元一年。

可能你會認為,你過世的親人是個大善人,佛法告訴我們,有一些惡行,是我們容易忽視的,比如說殺生食肉,這就是一惡行。

B. 今天是宗客巴大師生

學佛,不要有大乘小乘的分別,只有一佛乘,一但有了分別心,那就是生了障道心。
佛陀剛專開始屬講法時,就講的四聖諦法,與十二姻緣法,也就是現在人認為的小乘,但是那時候的人就能開悟,證得果位,這些在佛經中多有提出。
藏傳佛教,是自蓮花生大士開始傳入興盛,後由宗喀巴大師發揚廣大,宗碦巴大師是在中陰證道。
宗喀巴大師是格魯派始祖。班禪達賴是他的兩個弟子。宗碦巴大師在涅槃時讓他的兩個弟子,生生世世輪回,護持佛法。
最後送你一句「法無高下,唯人自揀."

C. 哪位大師可以根據生日幫我們算一下結婚日期,謝謝

2008年7月份恭候您二位的結婚登記吉日是:
(避開您二位生肖的沖日後可任選):
2008年07月03日 星期四 戊子年內 六月容初一(沖狗)
2008年07月04日 星期五 戊子年 六月初二(沖豬)
2008年07月06日 星期日 戊子年 六月初四(沖牛)
2008年07月13日 星期日 戊子年 六月11日(沖猴)
2008年07月16日 星期三 戊子年 六月14日(沖豬)
2008年07月19日 星期六 戊子年 六月17日(沖虎)
2008年07月20日 星期日 戊子年 六月18日(沖兔)
2008年07月21日 星期一 戊子年 六月19日(沖龍)
2008年07月25日 星期五 戊子年 六月23日(沖猴)
2008年07月26日 星期六 戊子年 六月24日(沖雞)
2008年07月28日 星期一 戊子年 六月26日(沖豬)
2008年07月30日 星期三 戊子年 六月28日(沖牛)
2008年07月31日 星期四 戊子年 六月29日(沖虎)

祝願你們美滿幸福!

D. 深圳市弘法寺本煥大師哪時生日

本煥長老,俗姓張,名鳳珊,學名志山,法名本煥,湖北小新州縣張灣人。公元一九零七年農歷九月二十一日出生於四代務農之家,母親彭氏卻是當地望族大閨秀,勤勞賢淑,善於教育兒女。鳳珊排行第四,上有一位姐姐、兩位兄長,下有弟妹各一。雖家境貧困,父母仍咬緊牙根,供鳳珊讀六年私塾。七歲就讀時,父母為他取了個學名「志山」,想讓這個聰明的兒子讀書識字,光耀山村門庭。豈料,當小志山讀到第四年時,父親去世了,母親和兄長艱難的供他繼續讀書。讀完六年私塾,他通文達理,人稱「小先生」,可是家境太窮困了,大姐已出嫁,兄長常年在外跑生意,弟妹夭折了,家裡只剩母子倆相依為命了。自小就養成勤勞、憨厚、純朴的優良品德。母親晚年奉齋信佛,店裡供著菩薩像,志山也去拜佛,她經常叫志山讀經書。久而久之,志山受到佛的潛移默化,明白學佛可以「端正行為,澄清妄念,轉迷為悟,明心見性」。想起自己學名不是要志在山麽,就回去跟母親、兄長商量,要出家,雖遭反對,卻立意出家。

二十三歲那年,志山徑直到鎮上的報恩寺出家,傳聖和尚高興的說:「我早看也看出你與佛有緣,今天你果然出家了,說明你有佛緣,成熟了。」遂收為徒弟,法號本幻,後來覺得此徒悟性高,慧根煥發,必能濟惠眾生,又改名為本煥。由於他刻苦修學,自覺辛勤勞動,每天早起打掃廟子,挑水劈柴,後敬香,習禪,不懷雜念,做到身在佛門,心在佛門,立志成為追求智慧解脫的修行者。如此一來,不僅得到師父的喜愛,還得到經常到廟上拜佛供養寺廟的萬遐進女居士的喜愛。萬居士樂善好施,是當時湖北省主席萬耀的姐姐,當地僧俗稱她為萬大姑太。姑太認為本幻在這小廟里,由於當地深通經文的僧人不多,難於幫他深造。於是資助並介紹他到武昌寶通寺受戒。 一九三零年農歷二月,本煥到了武昌寶通寺。以圓凈的身心,從持松和尚受具足戒。這位博學多才的傳戒師對他說:「要領悟到佛的真諦,必須經過一番苦行修煉的功夫,親自體驗,漸入佛心,沒有捷徑,只有苦修行,才能達到那種境界。」並指出:「你要多走些名剎古寺,多參拜高僧大德,特別要注意持戒修行。」本煥牢記持松和尚的話,決心在佛門做位大乘修行者,哪怕是歷盡種種艱難困苦,也要尋師訪道,親自體驗、苦行修煉。正巧萬大姑太來武漢探看弟弟,也到寶通寺來看本煥,聽了本煥受戒後的參悟體會和志向,又慷慨解囊資助本煥去參學。是年四月中旬,本煥從武昌乘船到鎮江,步行六十多華里,到達揚州高旻寺,參拜了來果和尚。來果和尚是湖北黃風人,欣然收下了這位同鄉為侍者。來果和尚要他手抄宋仁宗寫的《贊僧賦》。讓他「好生體會什麽叫僧人,怎樣修行」?又跟他講述臨濟宗義玄祖師的故事,鼓勵他要以祖師爺為榜樣,通過嚴格鍛煉、堅持修行,日後終將成為一棵給人蔭涼的大樹。後來本煥自己回憶在高旻寺修行時的情形:「晝則勤修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由於艱苦修行,位列來果和尚的十大弟子之一,深得禪師器重。一九三五年任禪堂維那,次年任堂主,重要佛事活動讓他參與或主持。曾經參加八個禪七之後,又打五個生死七,足足九十一天堅持硬坐、靜坐定靜不到單,以頑強的意志,通過了禪功嚴峻的考驗。 山西省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際值三十歲的本煥一心要完成朝拜的宿願。此時的他,跟來果和尚修行了七年,可出任住持寺務了,但是,他在武漢完成四千多銀圓化緣任務,交高旻寺采購修建寺院木料之後,從漢口乘火車北上,直達河北省保定市。旋即由保定起香,三步一叩,五步一拜,朝拜五台。一路上風餐露宿,忍飢挨餓,腰酸腳痛,雙膝皮開肉綻,仍虔誠叩拜,足足拜了六個月,磕了二十二萬多個響頭,到達了五台山。跟著又爬上山。從北台起,同樣三步一拜一柱香,拜五個檯子;五台高度均在海拔三千米以上,從東北到西南橫跨達一百二十公里,如此一拜,又如此一拜,又拜了半年。持續一年的朝拜,連頭發、胡須也沒有剃,究竟為什麽?本煥師曰:「為持戒律,修佛性,修德性。不潛心入禪,依佛心為心,怎能發慈悲民?不苦修行,磨煉自己,難忍能忍,怎能入道?自己不能入道,不發菩提心,又怎能發願渡人。」這體驗是何等深刻啊!

從一九三八年開始,本煥師在五台山廣濟茅蓬(即碧山寺)住下,決心在這聖地苦修行十年。當時寺院住持廣慧圓寂,遂由壽冶接任方丈,本煥、法渡任監院。寺院大小事均要管,生活又清苦,他還將手指剪開,以血為墨,恭寫《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金剛經》等經典,日寫六百字,六個多月,共寫了十九卷血經。現在,倖存一本血經《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是由一位當年碧山寺當庫管的僧人,拼著性命保存下來;於一九八七年本煥師升任光孝寺方丈時送還。本煥師在這本血寫經自序中說:「為重法故,『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蔭發進時供之心,刺指血之血,不慚形穢,書寫了《普賢行願品》等大乘經典,以報答佛恩、眾生恩及無始至今過去一切父母撫養之恩,消除無始以來五逆十惡的罪孽」。由此可見,發心之廣大,令人欽佩。此時,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已經佔領了五台山。師愛國愛教,常常利用監院身份,支持抗日戰爭。一九四二年十二月,日本侵略軍追殺一位八路軍營長。當營長跑進碧山寺,師就把營長藏在後院。日軍怒氣沖沖要寺院交出八路軍,本煥師連聲念阿彌陀佛,用手比比畫畫,表示他只信佛陀,不懂什麽「八路」,將日軍支走。 一九四二年十月起,也是萬大姑太的支持,資助師三百大洋,在已毀的古西天寺修了閉關之所。為潛心念佛求道,在入關前打了個禪七,做了法事活動,於地藏菩薩聖誕之日——七月三十日,身穿大紅袈裟,庄嚴地進人關房。在閉關三年期間,讀《藏經》四千多卷,還在晚上放焰口千台,超度抗曰陣亡將士。一九四七年七月,師出關,回到了碧山寺。

碧山寺有個鎮山之寶,稱碧山寺金字經塔,是明朝三寶弟子許德其所書。它長五點一米,寬一點七米,是用白綾和黃綾裝婊而成。內容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共八十卷,六十三萬零四十三個字。許居士整整寫了十六年,被譽為佛經金字塔。一九四七年三月,師隱居五台山北台頂才三天,就聽說一些盲動農民沖擊碧山寺,遂令一位剛從碧山寺來的寺僧重回寺里,把經塔秘密地背上山來。師滿眶熱淚地看到了此塔完整無缺,於是向佛發誓,人在金字經塔在,誓與經塔共存亡。為了避兔此寶在戰爭年代被毀,師攜塔開始了長途跋涉的流離生涯。四月,先背塔到山西省三陰縣凈土寺,結夏安居,白天繼續刺血寫經,晚士放焰口一百台。七月,又背塔到北京市西直門彌陀院,向真空、慈舟兩位和尚講述護塔出走的經過。真空說:「眼下兵荒馬亂,你在亂中冒險保護佛寶,是真誠的佛心。你這種護法精神難能可貴,不愧為佛們子弟。你真了不起。」師謙遜稱,這是五台僧人應盡的本份,並說打算護塔到碧山寺下院上海市普濟寺存放。兩位法師深表贊同,要他在這里休整一段時期,然後從天津坐海輪去。九月,師背塔到天津,應邀在天津居士林陳展經塔幾天,有三百多人參觀。一星期後,又從天津塘沽碼頭坐船到青島,在湛山寺住了一晚,湛山寺住持看見本煥孤身一人,便派了二十位僧人一道護送佛寶。熬過了數日的顛簸,幾經輾轉,終於把佛寶安全護送到上海普濟寺。住在該寺的壽冶、法度是師同門接法兄弟,一見佛寶就失聲叫了起來:「本煥,我的好兄弟,你吃苦了,你為佛門保護了這無價之寶,立了大功啊。」直至今天,《華嚴經》金字經塔尚在五台山顯通寺完好如初存列起來,色澤猶新,金光耀眼,師功不可沒! 本煥師的「燃燈送母」故事更是感人肺腑。一九四八農歷三月,師還在上海普濟寺修行。多年來,他一直掛念著年邁的母親,曾作詩一首:「死別誠難忍,生離實亦傷。子出山關外,母憶在他鄉。日夜心相隨,流淚數千行。如猿泣愛子,寸寸斷肝腸。」一天,他突然接到二哥來信,說母親病重,盼速回來一見,以慰慈心。師當即趕回到湖北老家,到倉埠報恩寺結夏安居。堅持每天清晨坐禪,早餐後步行十五華里,回家照料母親,晚上又返回報恩寺,攻讀三藏,還天天放焰囗迴向。回家五個月,侍候老母,端茶送水,喂葯餵食,細致入微。九月,在老母臨終前的一夜,在自己兩個肩窩里裝上菜油,放上燈草點燃,雙膝跪在老母床前,行孝送終,直至老母親離開人間。老母病逝後,請僧尼為老母親超度七天,自己在老母親靈堂守孝「七七」四十九天。師在靈前反復說自己的誓言:「安息吧!親。作為佛子本煥,一定遵佛教誨,上報四恩,下濟三途,永不忘父母養育大恩,修好八正道,永弘佛法,建設光明的佛土。」

十一月,本煥師來到廣東南華寺住下,常到乳源雲門大覺寺,看望虛雲大師。大師認為本煥師修道成功,考慮自己一百一十一歲了,應由四十一歲的本煥師擔任南華寺方丈。虛雲大師兼挑五宗宗脈,認為本煥師可以承繼曹溪法脈,授他為臨濟宗四十四代的傳人。一九四九年正月初八,本煥和尚於南華寺升座,四月初八曰即開期傳戒,請虛雲大師為傳戒和尚,自己為開堂和尚,傳戒五十三天,國內外前來受戒的出家人達六百多。一九五零年,中國大陸農村進行土地改革,南華寺僧人和農民一樣分得了土,大家自力更生,堅持耕種勞勤。在這樣困難環境下,本煥和尚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還繼續弘揚法,連續三次主持傳戒法事。本煥和尚有六十多位法徒,當了各寺院的方丈,使傳燈有繼,慧目常明。到了一九五八年二月,本煥和尚突然打錯成「右派份子」、「反革命份子」,逮捕入獄,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本煥和尚泰然處之,認為「種種煩惱皆我煉心之處,種種艱苦皆我修定之所」。後由監獄轉至坪石勞改農場改造,但他把勞動當作一種修行,從不懈怠。一九七三年五月,本煥和尚刑滿釋放了,但此時正是中國大陸混亂年代,不能回寺院,留在勞改農場就業。一九七四年,新州新街人張文波放蜂群到韶關,聽講本煥和尚去年剛刑滿釋放的消息,就趕到坪石勞改農場問了個清楚,迅速返回新州,告訴了本煥和尚的侄女張廷鳳。於是,經侄兒、侄女等親人再三來信懇求,本煥和尚才返故里歡渡春節。一九八零年三月,在其門徒比丘尼印先再三懇求下,經仁化縣政府邀請,本煥和尚來到丹霞山別傳寺。到寺當天,正好廣州有四十多位居士擠在小木樓上拜佛,看見本煥和尚飄然而至,一齊跪下,心喜呼喚:「老法師來了!我們真有佛緣。別傳寺有救了!」在香港的門徒融靈、寬純等帶動下,別傳寺修建工程開工了。

由於當時地方政府不同意修復別傳寺,就以修建明末大官「李永茂隱居」名義上報工程計劃。新建了大佛、鍾鼓樓、大禪堂、澹歸塔、大齋堂、廚房、飯堂、迎賓樓等,建築面積共達四千多平方米。定居在美國的李漢魂將軍回國觀光旅遊,看了修好的別傳寺,連聲稱贊不已,興致勃勃地書寫了「別傳禪寺」的寺門匾額。鑒於廣東自虛雲老和尚於一九四六年在六榕寺做過水陸法會後,四十年來沒有再舉辦過水陸法會的情況,從一九八六年起,本煥和尚在別傳寺又開始做水陸法會,而且每年都打四個、八個、九個禪七,吸引了海內外一批又一批善信與學佛者,促進了丹霞山旅遊業的發展。中國佛教協會故會長趙朴初大德特地重遊丹霞山,賦詩一首贈給本煥和尚:「群峰羅立似兒孫,高坐丹霞一寺尊。定力能經桑海換,叢林尚有典型存。一廬柏子參禪味,七盈松濤覓夢痕。未得偏行堂集看,願將半偈鎮山門。」可見本煥和尚恢復別傳寺的貢獻與影響。廣州城內之光孝寺,為嶺南首剎,俗日:「未有羊城,先有光寺。」由於六祖惠能大師在此受戒剃度,首次登壇說經,又位列禪宗祖庭之一。可是這座古剎因國家內憂外患和因受政治運動的沖擊,經像塔幢,頹廢敗露,文化遺珍,散失嚴重。一九八六年光孝寺交還佛教界管理使用。中國佛教協會故會長趙朴初大德建議,請本煥和尚出任光孝寺住持。本煥和尚認為匡復光孝寺,是禪宗行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決定於一九八七年元旦那一天,以八十高齡,從韶關往廣州,到光孝寺就任。一月六日,本煥老和尚寫信給葉選平省長,請政府支持重建這祖國南大門的十方古剎;趙朴初大德在病中也寫信給本煥和尚,提出匡復光孝寺的意見。一九八八年廣東省政府,在地方財政緊張的情況下,先後撥款資助修復光孝寺。在本煥和尚的率領下,經過十方募化,光孝寺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各殿堂佛光耀眼,殿前殿後栽滿了奇花異草,四季花香撲鼻。深圳新建的弘法寺,也於一九九一年由本煥和尚正式任住持後,加快了修建步伐,次年六月十八日舉行佛像開光暨方丈升座盛典。

本煥和尚自故里報恩寺出家,其門徒也以報恩寺而派名,如用「印」字、「堂」字、「頓」字輩來取法名,現在祖寺已毀四十多年了,本煥和尚及弟子早有重建報恩寺的心願。新州縣政府在該縣觀河風景區選了新址建寺,就在當年濟公建的得雲寺遺址附近。早在一九八九年本煥和尚就派印覺、印定等門徒去聯絡選址重建工作,四方的報恩寺法裔募捐款項,重建的工作很快地付諸施工了。一九九四年農歷九月十九日報恩寺隆重舉行佛像開光、本煥方丈升座法會。同時預賀本煥和尚九十大壽的典禮也隆重舉行,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周紹良寫來賀聯:「寶剎重現庄嚴相禪師今宣法句經,轉瞬九十年間事四眾額物祝遐齡。」高度評價了九十高齡的本煥老和尚的高風亮節。本煥和尚曾身兼別傳寺、光孝寺、弘法寺住持之職,均為各寺的擴建、新建、重建耗費了心血。有人問之為什麽?本煥和尚答道:「我是佛的子孫,臨濟宗的傳人,必須履行佛的願望,依佛教導,引導眾生,培育慈悲喜四無量心,這就要修好佛的道場,弘揚佛法,讓佛陀的光輝照耀信徒,實現人間凈土。要使佛教文化與社會思想、經濟建設相適應。」 本煥老和尚出家六十多年,弘揚佛法孜孜不倦,教授的弟子遍及海內外,歷任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常務理事,廣東省政協委員兼省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廣東韶關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廣東省仁化縣政協副主席,廣州光孝寺退居方丈;仁化別傳寺、深圳弘法寺、新州報恩寺、黃梅四祖寺、南雄蓮開凈寺的方丈。從一九八七年起,他幾乎每年都到國外講經說法,交流佛教文化,弘揚佛法。一九八七年七月,他到香港訪問,拜會香港佛教聯合會,與數十年來未見面的師兄弟及弟子歡聚一堂;八月又乘飛機赴美,應邀參加加州萬佛聖城的水陸法會,並到紐約、洛杉磯訪問,接著又到加拿大參加佛事活動;一九九一年九月到泰國進行佛事訪問和佛學交流活動;一九九三年加拿大、美國、泰國又再度邀請他出訪;次年又應邀到澳大利亞訪問,在澳大利亞的泰國、越南、台灣等地的僧人、居士紛紛要求他授皈依。之後,他還到台灣訪問,為促進海峽兩岸的佛事和佛教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德高望重的本煥禪師,是現代禪宗泰斗虛雲的嫡傳大弟子,他禪悅人生的風范天下共仰。

E. 請大師根據生辰八字給出農歷年月日時生日

乙亥年戊子月乙未日戊申時應該是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初九下午3點至五點出生,即陽歷1995年12月30號下午3_5時生日。

F. 大師,五行是看生日還是看屬相

五行是看農歷的,根據出生的年、月、日、時、分,所屬的天乾地支判斷五行的屬性。與屬相關系不是很大。

G. 3月30號是哪一位美術大師的生日

網路不行嗎。

H. 中醫大師鄧鐵濤生日

中醫大師鄧鐵濤生日是1916年11月27日。

I. 1986年12月21日辰時出生的命格,求大師詳解,公歷生日,謝謝!

建議你下載八字算命自己查查吧!比別人說的更清楚更明白

J. 我是農歷626生日,大師有什麼說法嗎

沒有說法。因為生辰八字是根據年月日時來排的,只有農歷626,排不出八字來,無法分析判斷。

熱點內容
我與老師的銷魂初夜 發布:2025-08-23 23:39:36 瀏覽:499
新進教師培訓總結 發布:2025-08-23 22:16:12 瀏覽:684
數學五大定律 發布:2025-08-23 21:14:06 瀏覽:489
優秀物理教具 發布:2025-08-23 19:26:57 瀏覽:209
師德師風大討論會議記錄 發布:2025-08-23 19:03:33 瀏覽:245
最新版小學科學目錄 發布:2025-08-23 17:20:00 瀏覽:847
江蘇教師網 發布:2025-08-23 16:21:02 瀏覽:437
2017年安徽省語文試卷 發布:2025-08-23 15:49:23 瀏覽:118
學校師德師風剖析材料 發布:2025-08-23 15:23:12 瀏覽:98
電功率教學反思 發布:2025-08-23 14:21:15 瀏覽: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