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師生關系
❶ 求一份電大入學教育心得體會要1000字以上
教育教學心得體會
我作為一個年輕教師,參加工作幾年來,在學校領導和老教師的關心和幫助下,不斷地總結教育教學的經驗和教訓,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工作這些年以來,在教育教學方面也有一些心得體會,現總結如下:
一、以身作則,樹立威信
教師要與學生平等對待,建立一個平等的師生關系。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己首先做到。這樣,學生才能信服,才能樹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威信,才能給學生以榜樣的示範作用。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育學認為:「教學活動既是以傳授知識和吸收人類間接經驗為主的實踐活動,也是特定的情緒中的人際交往活動。」因此,每一節課都是師生雙方情感體驗的過程。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情感基礎。在工作中,我以真誠、平等的心態與學生相處,我的真心換得了學生對我的誠意。在孩子心中,我不僅是老師,更是一位可以信賴的大朋友。他們願意把心裡話對我講,學習和生活上有了困難願意向我尋求幫助,課堂上,在對聯知識的探索中,課堂氣氛既嚴肅又輕松,大家積極思考,踴躍發言。甚至已經下課了他們也經常圍著我問這問那,從孩子們的神情和言談中流露出他們對知識的喜愛與渴求。在實踐中我也體會到,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轉化成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可激發學生產生自信、自強、奮進向上的決心。
三、教學形式要多樣,激發學生興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老採用一種教學形式,這樣可能會使學生感到沒有新鮮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容易在課堂上開小差。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利用各種教學方式方法,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除了利用多媒體教學外,在上課時,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我會將全班分為若干組,每組有小組長,進行比賽,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觀,這樣,學生們在「玩」中就自然學到了東西。教學經驗表明,經常變換教學形式,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四、教師要學會傾聽
教師要學會傾聽,善於傾聽。傾聽本身就是褒獎對方談話的一種方式,是接納對方、尊重、理解對方的具體體現。你能耐心聽別人傾訴,就等於告訴對方你的態度,無形之中會提高對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為傾聽能使教師走進學生心靈、了解學生內心需要;傾聽,將使我們教師更虛懷若谷,博採眾長,銳意進取,內涵深厚。在傾聽中師生理解溝通,最終實現教學相長,課堂教學就有了靈性。
以上就是我參加教學工作以來的心得和體會,在教育教學上仍然存在著眾多的不足,但是我會繼續努力,不斷迎接新的挑戰。
❷ 教師的專業發展的5個階段
第一階段,專業適應與過渡時期:這一時期的教師,由於對學校各方面的情況了解甚少,對職業角色要求和規范所知有限,跟實際工作密切相關的專業知識、經驗和技能掌握不多,因而碰到的困難大多與如何適應並完成常規的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有關。
第二階段,專業形成與成長期:這一時期教師逐漸適應了自己的工作,開始形成簡單的教育觀念,並初步了解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
第三階段,專業突破與退守時期:由於長年累月固定的教學程式或一成不變的教育教學情境,這時,教師對職業的新鮮感和好奇心開始減弱,使得一些教師可能覺得自己的技能和績效都停滯不前了。
第四階段,專業補給更新期:這一時期教師應積極參加專業繼續教育,要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學會自我超越,要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
第五階段,專業成熟期:成熟時期的教師表現出明顯的穩定性特徵,同時也因其資深的工作經歷、較高的教學水平和較為扎實的理論功底,專業達到了成熟狀態,成為領軍人物。
(2)總結師生關系擴展閱讀:
教師的角色不只是向學生傳授某方面的課本知識,而是要根據學生的發展實際及教育目標、要求,在特定的環境中採用特定的教學方法,通過特定的途徑來促進學生成長,教師這種角色是一種性質復雜的職業角色。一個人成長為這種角色需要經過復雜的、長期的學習過程。
教師角色的性質就在於幫助學生成長;或者說,教師是促進學生成長的人。
愛國守法
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愛崗敬業
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關愛學生
是「師德的靈魂」。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教書育人
是「教師的天職」。
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為人師表
是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終身學習
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
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1)教育意識教育作為一種培養人的活動,除了具有與人交往的一般共性以外,還有與其他與人有關的事業不同的特殊性,是唯一有計劃、有日的、有系統地影響人成長的事業,教育的成敗優劣對一個人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教師在教育中是對受教育者最直接、最具體的影響者。教育對個體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正確意義的同時,也可能產生負面作用。形成教育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趨利避害,是成熟的教育者的表現。
(2)課程意識課程是教育的核心因素,是關於教什麼的決定因素。教師不僅需要知道教什麼,還要知道為什麼教,也就是關於知識的知識;具有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學科發展需要和學生個人發展需要衡量利篩選知識的能力。
所有知識、大綱、教材,都需要經過教師的工作才能實現轉化,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就是課程。
(3)學生意識教育的出發點是促進學生的發展,教育者的一切工作都以有利於學生的發展為目的,游離甚至背離學生發展需要的要求、規章利做法都與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宗旨霜違背。學生意識特別要求把每一個學生看成不同的主體,為學生個性利創造性發揮創造空間利舞台。
服務意識 教育是一種服務行為,服務意識強凋教育是一種義務而不是一種權利,更不是一種恩賜,是根據學習者的需要、滿足學習者的要求:而不是根據自己的需要或奸惡要求學生甚至強迫學生。
第一,教師專業發展的多樣性。高校歷來就是更新知識、創造知識的基地,教師除承載著為社會源源不斷的輸出人才之外,還擔負著專業領域內的科研工作。教師工作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多樣性。
第二,教師專業發展的自主性。由於近年來高校改革對教師隊伍的高要求,教師的學歷水平普遍較高,並且高校作為知識更新與創新的發源地,教師較易接觸教育及學術的發展前沿,相對來說,這種先天性優勢更能有利於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並且,教師的教學對象是思維活躍、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及思維能力,較易接受新的思想及知識,促使教師也要不斷接受新鮮事物,不斷追求前沿知識,拓展知識領域,開闊視野。
另外,學習型社會的時代背景使得終身學習觀的社會的普遍重視,教師更是成為直接實踐者。這些因素均成為促使教師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各種途徑的學習、培訓,不斷促進自身教師專業發展。
第三,教師專業發展的持續性。一方面,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循序漸進的動態過程。另一方面,教師專業發展貫穿於教師的整個職業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