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婁師德與唾面自乾

婁師德與唾面自乾

發布時間: 2021-01-21 08:09:58

A. <唾面自乾>文言文翻譯原文:婁師德弟拜代州刺史,將行,教之耐事。師德曰:「吾以不才,位居宰相,汝

婁師德的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臨行,婁師德教給弟弟要耐心的事。婁師德說:「我的才能不算高,但做到宰相。現在你呢,又去做很高的地方官。有點過份了,人家會嫉妒我們,應該怎樣才能保全性命呢?」他的弟弟跪下說:「從今以後,即使有人把口水吐到我臉上,我也不敢還嘴,把口水擦去就是了。我以此來自勉,絕不讓你不放心。」婁師德說:「這恰恰是我最擔心的。人家拿口水唾你,是人家對你發怒了。如果你把口水擦了,說明你不滿。不滿而擦掉,使人家就更加發怒。應該是讓唾沫不擦自干,面對著唾你的人要笑著接受,怎麼樣?」

B. 唾面自乾文言文翻譯

成語:唾面自乾來
發音:tuòmiànzìgā源n
釋義:別人往自己臉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讓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極度容忍,不加反抗。
出處:《新唐書·婁師德傳》:「其弟守代州,辭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潔之乃已。』師德曰:『未也,潔之,是違其怒,正使自干耳。』」
示例:若講能夠忍耐的,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婁師德了:他告訴兄弟,教他~。(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八回)

C. 唾面自乾的意思及成語解釋

成語】:唾面自乾

【解釋】:別人往自己臉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讓它自干。版形容受了污權辱,極度容忍,不加反抗。

【拼音】:tuò miàn zì gān

【簡拼】:tmzg

【出處】:《新唐書•婁師德傳》:「其弟守代州,辭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潔之乃已。』師德曰:『未也,潔之,是違其怒,正使自干耳。』」

【示例】:若講能夠忍耐的,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婁師德了:他告訴兄弟,教他~。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八回

【近義詞】:逆來順受

【反義詞】:針鋒相對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逆來順受

D. 「唾面自乾」,有著怎樣歷史典故它是什麼意思

唾面自乾源自《新唐書·婁師德傳》:“其弟守代州,辭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潔之乃已。’師德曰:‘未也,潔之,是違其怒,正使自干耳。”這段話的意思是唐代婁師德勤戒弟弟,當別人吐口水在臉上時不要擦拭,應該讓它自然幹了才是。在古代古人做許多事都講求極端,例如卧薪嘗膽、懸梁刺股。他們都想要追求生理上的痛苦,給自己精神上帶來提醒,而這樣過度極端的行為自然是不可取的,唾面自乾也是如此。

E. 婁師德,字宗仁

是這篇嗎?

婁師德,字宗仁,是鄭州原武人。考中進士科,調任江都尉。揚州長史盧承業認為他(與眾不同)才能出眾,說:「你,宰相之器,我應該把子孫託付給你,怎能以下屬官吏來對待你呢?」
上元初年,任監察御史。恰逢吐蕃侵略邊境,劉審禮戰敗而死,婁師德接受使命到洮河招收敗亡之人,於是出使吐蕃。吐蕃首領論贊婆等人在赤嶺准備了牛酒迎接慰勞,婁師德宣論唐朝國威和信義,說明利害關系,敵虜害怕並心悅誠服。後來朝廷招募猛士討伐吐蕃,他就自告奮勇,戴紅抹額前來應招,高宗暫且受任他為朝散大夫,讓他隨軍出征。立功,升任殿中侍御史,兼任河源軍司馬,並主持營田事物。與敵虜在白水澗交戰,八戰八勝。
天授初年,擔任左金吾將軍,撿校豐州都督。他穿著皮褲,帶領士兵屯田,積蓄糧谷數百萬,軍隊因此供給充足,沒有轉運購買的損費。武後頒降詔書慰勞他。長壽元年,詔入朝廷授任夏官侍郎,主管尚書事,進職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武後曾對婁師德說:「軍隊在邊疆,必須依賴經營屯田,公不可因辛勞而畏縮。」於是又任命他為河源、積石、懷遠軍及河、蘭、鄯、廓州撿校營田大使。召入朝廷升任秋官尚書、豐原武縣男,改任左肅正御史大夫,並主持政事。證聖年間,和王孝傑在洮州抵抗吐蕃,戰於素羅汗山,大敗,貶官任原州員外司馬。萬歲通天二年,召入朝廷任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後來和武懿宗、狄仁傑分道安撫平定河北,晉升納言,改封譙縣子、隴右諸軍大使,又統領營田。
聖歷三年,突厥入侵,朝廷下詔任命婁師德為檢校並州長史、天兵軍大總管。九月,在會州去世,享年七十歲。朝廷追授他幽州都督,謚號是貞,安葬時朝廷給予往還的儀仗禮遇。
婁師德身高八尺,方口唇厚。為人深沉寬宏大量,有人冒犯自己,就遜讓來自免,不露神色。曾和李昭德同行,婁師德素來體胖,行走不快,李昭德怪他走得太慢,生氣地說:「我被鄉巴佬耽誤了。」婁師德笑著說:「我不是鄉巴佬,又是何人?」他的弟弟人代州刺史,向他辭行將要赴任,婁師德教他遇事要忍耐。弟弟說:「有人將唾沫吐到臉上,我擦掉就是了。」婁師德說:「不對。擦掉唾沫,是沒有順從他的怒氣,應讓唾沫自然幹掉。」任夏官侍郎注擬選官時,候補官員擠到桌案前查看名單。婁師德說:「讓我來選擇好嗎?」候補官員仍不離開,他於是掄起筆說:「墨水要弄污你們了!」
狄仁傑沒有輔政時,婁師德薦舉他,等二人同列(平級)後,狄仁傑幾次排擠他任外使。武後發覺了,問狄仁傑道:「婁師德賢明嗎?」狄仁傑回答說:「做將帥謹於職守,是否賢明我卻不知道。」武後又問:「他知人嗎?」狄仁傑答道:「臣曾和他同僚,沒聽說他知人。」武後說:「朕任用卿,是由於婁師德的推薦,他確實知人。」拿出婁師德的奏章,狄仁傑感到慚愧,事後感嘆道:「婁公大德,我被他寬容卻不知道,我不及他遠了!」負責邊地要塞、擔任將相三十年,恭謹勤懇質朴忠誠,不偏不倚,當時酷吏殘忍,很多人不能倖免,只有他能以功名善始善終,與郝處俊不相上下,世人談論忠厚長者,並稱婁、郝。

F. 婁師德唾面自乾的典故 婁師德是怎樣的一個人

婁師德,生於公元前630年,卒於公元前699年,是鄭州原武也就是現在的河南原陽人,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將軍,曾經官至宰相,是不可多得的文武雙全的大臣。因為他為唐朝所作出的突出事跡和貢獻,而被唐德宗列入三十七個宰臣上等之一,與房玄齡和杜如晦等名臣齊名。
婁師德在二十歲的年紀便考取了進士,隨後被任命為江都(即現今江蘇揚州)縣尉,因為政績突出隨後便升任監察御史職位。婁師德是文臣出身,但是他也曾經隨軍征戰過。那是在678年,唐高宗命令當時的宰相李敬玄為統領,率軍討伐吐蕃,並在河南、河北一帶招募兵士。婁師德挺身而出,前去應募。高宗十分高興,便任命他為散朝大夫,跟隨宰相出征。沒想到宰相李敬玄對戰事一竅不通,結果導致大敗,手下的大將劉審禮也被俘。婁師德在這種危急關頭,整備殘存兵力,他陳說利害關系,以自己的雄辯之才說服了吐蕃將領論贊婆,解救了這次危機。他隨後便被任命為中侍御史和河源君司馬職位,主持屯田工作。後來在吐蕃侵犯河源軍時率軍迎戰,八次作戰無一敗績,完全展示了他作為將領的雄才大略的一面。
因為他突出的功績,他曾經先後兩次擔任宰相的職位,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足以看出皇帝對他的信任和器重。他在699年九月病逝於現在的甘肅靖遠,享年七十歲,也算是壽終正寢。
縱觀婁師德的一生,不管是擔任文臣還是武將,他都勤勉奮進,有所作為,而且他生性寬厚仁愛,對人親切友好,始終保持一顆謙卑謹慎的心。他的這種高貴品質和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崇敬。
婁師德唾面自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成語叫「唾面自乾」,意思是如果別人往自己臉上吐唾沫,不能還擊,也不能把唾沫擦掉,而是應該讓唾沫被自然吹乾。這個成語形容的是那種受了巨大的侮辱卻仍然能夠忍耐,不會反抗的人。這個成語並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它的來歷跟我國古代一個著名的大臣有關,這個人就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官至宰相和將軍之位的婁師德。
婁師德,是生活在唐代初期的一位具有過人謀略和智慧的大臣。他字宗仁,出生在鄭州原武即現在的河南原陽。他二十歲的時候便考取了進士,起先擔任江都縣尉的官職,隨後因為政績突出而升遷至監察御史。此後又以文官的身份應征從軍,跟隨軍隊遠征吐蕃,建立了一番戰功,之後便被任命為殿中侍御史和河源軍司馬等職位。之後便是兩次拜相,直到公元699年病逝,此後皇帝為了表彰他做出的卓越功績,追贈他為涼州都督,謚號為貞。
婁師德能夠在官場上一路高升除了他自己確實是有才能之外,跟他的容忍和寬厚的性格是分不開的。有一次,他的弟弟被朝廷派去做代州刺史,在臨別之際,婁師的說道:「我現在是宰相,你也做了高官,我們這一家的身份現在是很高貴了,但是如此一來肯定斛招來有心之人的嫉恨,那麼我們一個怎麼辦呢?」他的弟弟回答:「如果今後有人朝我吐口水,我也決不會反抗,把口水擦去就行了。」但是婁師德卻不以為然:「這還不夠,人家朝你吐口水是生氣的表現,你把口水擦掉,會使別人更加憤怒。你應該欣然接受,讓口水慢慢變干。」這就是成語「唾面自乾」的來歷。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婁師德博大的胸懷和強大的忍耐力,這也正是幫助他在朝堂之上與人和平相處的重要品質~

G. "唾面自乾「的典故及其含義是什麼

唾面自乾

典故:唐朝監察御史婁師德率軍抗擊吐蕃進攻,八戰八捷,深得武則天內的器重,提拔為容宰相。婁師德為人處世寬宏大量,問即將出任代州刺史的弟弟如何對待別人挑釁,弟弟說即使別人吐唾沫到臉上自己擦掉就行了,而婁師德堅持要讓唾沫自己干。

含義:別人往自己臉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讓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極度容忍,不加反抗。

例句:若講能夠忍耐的,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婁師德了:他告訴兄弟,教他唾面自乾。

(7)婁師德與唾面自乾擴展閱讀:

1、近義詞:逆來順受

讀音:nì lái shùn shòu

釋義:意思是指對惡劣的環境或無禮的待遇採取順從和忍受的態度。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

例句:從前受了主人的罵,無非逆來順受。

2、反義詞:針鋒相對

讀音:zhēn fēng xiāng ì

釋義:意思是針尖對鋒芒。比喻雙方在策略、論點及行動方式等方面尖銳對立。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辯論。

例句:彩雲聽著唐卿的話來得厲害,句句和自己的話針鋒相對,思忖只有答應了再說。

H. 成語「唾面自乾」是褒義還是貶義

成語「唾面自乾」是中性詞。
唾面自乾
[讀音][tuò miàn zì gān]
[解釋]別人往自己臉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讓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極度容忍,不加反抗。
[出處]《新唐書·婁師德傳》:「其弟守代州,辭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潔之乃已。』師德曰:『未也,潔之,是違其怒,正使自干耳。』」
[近義]犯而不校委曲求全逆來順受虛己以聽
[反義]針鋒相對反唇相稽以眼還眼

I. 唐朝宰相婁師德曾教訓弟弟唾面自乾,最後是什麼結局

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定型的詞。大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語。成語是中國語言文學的一大特色,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有的成語豪情萬丈,有的成語引人深思,有的成語平靜安謐……。

今天要說的這則成語,讓人憋氣!足以讓人把肚子憋的鼓鼓的!這則成語就是"唾面自乾"。

下面先看看這則成語的出處。

在唐朝武則天時期,大臣婁師德曾與愛憎分明、鋒芒畢露的宰相李昭德同朝為相。由於婁師德身體肥胖,行動遲緩笨拙,他每天上朝的時候都走得慢慢吞吞的,而且占滿了通道,走路快的李昭德偶爾跟在他後面,被堵著半天過不去,不禁恨恨地罵道:"田舍夫!"

田舍夫的意思就是農民,含義應該是"俗人""鄉下人"等。在唐代,這估計是一句官場的國罵,因為當年太宗李世民被諍臣魏徵氣得夠嗆的時候,也曾經狠狠地罵他田舍夫。如今婁師德無緣無故招來這句國罵,換成其他有火性的人,估計一回頭就跟李昭德干起來,"憑什麼出言不遜罵人?"。可是婁師德卻慢慢地回過頭來,笑容可掬地說:"師德不為田舍夫,誰當為之?"(《資治通鑒》卷二〇五)



武則天最後微笑著告訴狄仁傑:"朕之所以能了解重用你狄卿,正是因為婁師德的引薦。就此而言,他也算是有知人之明吧。"狄仁傑聞言,頓時慚悚不已。過後他時常感嘆,並屢屢對人說:"婁公可謂盛德之人,我被他包容了這么久,竟然從未看出他有如此博大的胸懷!"

《舊唐書》對婁師德有一段非常中肯的評價:"師德頗有學涉,器量寬厚,喜怒不形於色。自專綜邊任,前後三十餘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雖參知政事,深懷畏避,竟能以功名始終,甚為識者所重。"《資治通鑒》也說:"師德在河隴(今甘肅及青海東部)……恭勤不怠,民夷安之。性沉厚寬恕……是時羅織紛紜,師德久為將相,獨能以功名終,人以是重之。"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文韜武略、智勇雙全之人,卻不得不在武周朝堂上以一副圓滑世故、苟且偷生的模樣自保,足見當時的政治環境之苛酷與恐怖!

這就是"唾面自乾"成語的出處背景,不禁令人唏噓不已啊!

J. 唾面自乾是什麼意思

釋義
別人往自己臉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讓它自干。形容受了侮辱,極度容忍,不加反抗。

示例

《鏡花緣》第三十八回
若講能夠忍耐的,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婁師德了:他告訴兄弟,教他~。(清·李汝珍)[1]
唐敖 道:『若講能夠忍耐的,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 婁師德 了:他告訴兄弟,教他唾面自乾。』

《且介亭雜文二集》
魯迅 :「由這情形,推而廣之以至於文壇,真令人有不如逆來順受,唾面自乾之感。」(七論「文人相輕」--兩傷)[2]

出處
劉殐的《隋唐嘉話》:婁師德弟拜代州刺史,將行,教之耐事。師德曰:「吾以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據過分,人所唾嫉也,將何以全先人發膚?」弟長跪曰:"自今雖有唾某面者,某亦不敢言,但拭唾而已。以此自勉,庶免兄憂。」師德曰:「此適所謂為我憂也!夫前人唾者,發於怒也;汝今拭之,是惡其唾而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將自干,何唾笑而受之?」

熱點內容
最新版小學科學目錄 發布:2025-08-23 17:20:00 瀏覽:847
江蘇教師網 發布:2025-08-23 16:21:02 瀏覽:437
2017年安徽省語文試卷 發布:2025-08-23 15:49:23 瀏覽:118
學校師德師風剖析材料 發布:2025-08-23 15:23:12 瀏覽:98
電功率教學反思 發布:2025-08-23 14:21:15 瀏覽:38
初二下冊語文輔導 發布:2025-08-23 14:18:50 瀏覽:124
農村留守兒童家訪教案 發布:2025-08-23 14:05:48 瀏覽:645
大阪藤田美術館 發布:2025-08-23 12:42:18 瀏覽:329
英茂生物 發布:2025-08-23 11:51:54 瀏覽:412
語文易錯詞 發布:2025-08-23 11:00:28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