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關系例子

師生關系例子

發布時間: 2021-01-22 20:22:52

1. 表現師生關系的感人事例

程門立來雪!
這則成語出自自《宋史·楊時傳》。楊時和游酢去拜會當時著名的理學家程頤。程頤正在閉目養神,楊時、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長時間。程頤醒來,門外已雪深一尺。後人就以「程門立雪」作為尊師重道的範例。「程門立雪」也可說成「立雪程門」。

2. 師生平等互助關系的例子

優化師生情感,建立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

情感是人際關系的主要調節器,教師只有真誠地關愛每個學生,了解、信任、尊重、理解學生,才能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情感溝通得好,就能達到人際上的默契,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能接受教師的良好影響,按教師的期望發展。為此,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我總是提醒自己,要換位思考,傾聽學生的心聲。

每個學生都有特定的權利和尊嚴,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教師如果有師道尊嚴的想法,高高在上,就無法和學生保持平等關系。 在課堂教學中,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內耗,我特別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我班是民族寄宿班,整體素質較其他班級要好得多,每堂課他們都積極配合,活躍非常。有一次,為了讓學生很好把握歷史故事《草船借箭》中有關人物的性格特徵,我專門利用一節課的時間,給學生講了《三國演義》中的一些精彩片段。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許多學生興奮得眉開眼笑,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學生時而竊竊私語,時而張嘴傻笑。顯然,是被故事給迷住了。唯有一位同學始終一言不發,陰沉著臉,跟往常判若兩人。是我錯怪了他?仔細思量,沒有呀。課堂上,當著大家的面兒,我沒點名批評,下課後,我找他談心,他沒好氣的說:「符老師,我對你有見!」當學生把憋在心裡的話說出來後,我恍然大悟,原來班上的同學迷上籃球,每天課余時間,都泡籃球場,雙休日就更不用說了。我怕學生玩物喪志,浪費大好時光,所以禁止他們打籃球,每天課余時間必須在教室里強化訓練。我萬萬沒想到,因為我的一片好心,讓學生蒙受這么大的委屈,引發這么大的抗拒。解鈴還需系鈴人,為了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來投入學習,我經過認真的反思,最終撤消了「不許打籃球」的禁令。為了「將功補過」,還聯系了兄弟班進行了一場籃球友誼賽。我欣喜地發現,那份滿足、那份灑脫又重新回到學生的臉上。事後,那位同學在周記本上寫道:「符老師,謝謝您的理解,我會把握好分寸,決不辜負您對我的期望。」

這件事給我的觸動是很大的,它讓我明白,每個學生都是獨立於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以教師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教師只有把學生當做具有獨立個性的人來看待,才能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學適應學生的需求。強加不但加不進去,反而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對立情緒的產生,影響學生的正常心態。

因為我不停的努力適應不同個性的學生,真誠幫助學生檢視和反思自我,幫助學生確立能夠達成的目標、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心理氛圍……所以我贏得了學生的信賴,在幫助學生的同時,也得到學生的幫助。他們配合我加強作業、練習檢查監督、配合我建立差生輔導小組,及時向我反饋班級各種信息。

語文老師相對其他科目的老師而言,工作量要重得多,每天除了備課、寫教案,還要批閱各類作業,如:生字抄寫、句型訓練、閱讀分析、綜合訓練、日記、周記、小練筆、作文……批閱學生的作業是老師分內的事,沒什麼可說的,可是,整天鑽在作業堆里,能有多少時間去讀書、看報、查閱資料?為了扭轉這種被動的局面,我試著把目光投向學生,尋找助手,有了學生的參與,我的擔子輕多了,我終於可以擠出一些時間,做我該做的事情。可見,師生關系得到了優化,就可以實現互助的關系,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培養了學生主人翁的精神。

3. 找一個關於尊敬老師,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事例

LS魂淡(原諒我爆粗口- -)

例子(好想和新型師生關系沒多大關系,不過可以作為舊型的事例,湊合看。。):
《禮記·學記》中指出:「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之敬學。」意為:教師受到社會普遍尊敬之後,教育才能得到重視,教育得到重視後人們才懂得努力學習。三者的關系互為前提。教師受到尊重意味著人們重視教育,人們接受教育就會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為懂得更多的道理就會重視學習,尊敬老師。如此良性循環,古人對其認識是相當深刻的。

《呂氏春秋·勸學》中講道:「疾學在於尊師。」戊戌四君子譚嗣同在《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中也曾告誡世人:「為學莫貴於尊師。」《荀子·大略》中說:「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深刻地闡明了國家興衰與重視知識、尊敬教師的關系。

《禮記·學記》中還指出:「凡學之道,嚴師為難。」意為:在所有做學問的道理中,尊敬老師可謂難事。尊敬老師是學生的本分,然而尊師難以持之以恆。初學尊師並不難,但是學生逐漸學有所成,甚至超過老師時,尊師就很勉強了。這也是有些人終不能成大氣候的根本原因。古今中外,無數事例告訴我們應該尊敬老師。我們只有通過自身的實際行動來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才能在社會上樹立良好的學風,有力地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程門立雪

尊師重教是我國傳統的禮儀美德。自古以來就流傳著許多尊師的動人故事。北宋時,河南洛陽的程顥、程頤倆兄弟既是著名的理學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們是宋明理學的奠基人,長期在洛陽講學傳道,開創了宋代四大學派之一的洛學。

當時,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特別喜好鑽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於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程顥死後,楊時又被推薦到其弟程頤門下,在洛陽伊川所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楊時那時已四十多歲,學問也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尊師敬友,深得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得其真傳。

一天,楊時同一起學習的同窗向程頤請教學問,卻不巧趕上老師正在屋中打盹兒。為了不驚醒老師,兩個人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一會兒,天上飄起鵝毛大雪,越下越急,楊時和同窗卻還立在雪中。

直到程頤一覺醒來,才赫然發現門外的兩個雪人。從此,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教楊時,楊時不負眾望,終於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之後,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且形成獨家學派,世稱「龜山先生」。後人便用「程門立雪」這個典故,來贊揚那些求學師門,誠心專志,尊師重道的學子。

4. 與老師相處不好的例子

使你對那門課不感興趣,對學業有直接影響
偶也是個學生對於這種情況我通常是安慰自己不要對自己的學習有影響
畢竟為自己討厭的人而受到損失的是蠢材。
我們學生去學校的主要目的是學習不是去交際,無需為這些費心,何況我們與老師是平等的,如果有空可以談談,不想的話也不必把心思放在這上面,學好才是最重要的。
我覺得要處理好師生關系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 以愛為本,多一點尊重和信任。

愛心是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教師的愛來源於對學生深刻的認識和了解。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學生年齡雖小,但也有著同成年人一樣的情感世界:懂得快樂與痛苦、羞愧與恐懼,有自尊心和榮譽感。教師對學生應多一點耐心,少一點急躁;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指責。尊重和信任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可以說,尊重是愛的別名。尊重學生,就是尊重學生的人格,允許學生在思想、感情和行為中表現出一定的獨立性,給他們提供更大的獨立的活動空間。把學生作為與自己平等的人來對待,尊重他們的意願和情緒,樂於傾聽他們的意見和要求。當然,教師的愛決不是讓學生放任自流,一味遷就,而是愛中有嚴,嚴而有度。嚴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良師也好,益友也好,都必須以愛為前提。教師的愛是一種責任,因為愛,才會有師生情感的共鳴;才會有教和學的同步;才會有師生角色的互換;才會有師生教學的互補。

二、 發揚民主,講求一點「參與效應」。

教育家羅傑斯認為,教師的態度可以決定教學的成敗。教師要善於為學生創設一種寬松、安全、愉悅的學習氛圍,給學生成功、快樂、友愛的享受。教師要充分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能自由表達、自由參與、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和價值。人人都有一種參與意識,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定的發言權和自主權,如果適時讓學生們體會「我長大了」的成人感,重視並滿足他們的參與意識,他們就會以積極合作的態度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其主體的作用。可見,教學的民主是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活力所在。

三、注重個性,多一點欣賞眼光。

一名成功的教師總是帶著欣賞的眼光和積極的心態投身於教學活動。教師真誠的期待不僅能誘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響著學生智力和個性的發展。如果師生關系中沒有真誠的欣賞,任何學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所以,適度的表揚和鼓勵,能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在被欣賞的愉悅體驗中奮發、崛起。不容懷疑,每一個學生都有閃光的東西可以挖掘,關鍵是怎樣挖掘,何時挖掘。對學生而言,被人欣賞特別是被老師欣賞無疑是一種幸福,是一種被點燃的信任。而教師欣賞學生也是一種境界和美德,是一種沙裡淘金、發現綠洲的快樂。

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

5.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於學習的例子

宋濂 的例子 送東陽馬生序余幼時即嗜[1]學。家貧,無從[2]致書[3]以觀,每假借[4]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錄畢,走[6]送之,不敢稍逾約[7]。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8],益慕聖賢之道。又患[9]無碩師[10]名人與游,嘗[11]趨[12]百里外,從鄉之先達[13]執經叩問[14]。先達德隆望尊[15],門人弟子填其室[16],未嘗稍降辭色[17]。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18],俯身傾耳以請[19];或遇其叱咄[20],色愈恭,禮愈至[21],不敢出一言以復[22];俟[23]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6. 師生關系的感人事例

程門立雪

7. 中國古代和西方近代師生關系的典範

中國:孔子在孔子和他的弟子身上最能體現他們關系的就是平等的相互促進。《論語·為政第二》:「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論語·公冶篇第五》: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孔子在和他的學生談到顏回時,自己也說不如,他從顏回身上看到了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孔子作為一位名師,但並不以聖人自居,和學生平等教學,在教過程中又能學,可謂教學相長。孔子一方面注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另一方面注意向學生學習,做到己愈教人已愈多,已愈教人已愈高。他贊揚弟子子夏和子貢在學問上對自己的促進――「起予者商也」。「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他也批評過顏回「無所不說(悅)」 ①的態度,認為如此順從老師,是「非助予者也」②,這體現了師生之間教學相長的一種新關系。 尊師:1.、桓榮是漢明帝的老師,而明帝對老師一向非常尊教。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裡放了老師的桌椅,就請老師坐在東邊的方位,又將文武百官都叫來,當場行師生之禮,親自拜桓榮為老師。明帝能放下自己尊貴的身份來恭敬老師,可見他的用心與風范,值得大家學習。 2、東漢時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候,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書的老師是很容易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為老師,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師。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自煮粥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粥進來的時候,郭林宗便呵責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粥來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於是大喜,將畢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
3、宋朝時,岳武穆王的老師周同的力氣很大,可以拉開三百斤的弓箭。當周同死了之後,每到初一、十五,岳武穆王一定到老師的墓前祭拜,並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後,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的弓發出三支箭才回去。他這份念念不忘師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後精忠報國的忠心。

外國:悉心教導巴爾扎克成名後一度過於自信,處理事情有些輕率和武斷。後來一次他遇見了一位老人,老人請他看看手中的作文。他結果後,看著那個小學生的作文本,語氣肯定地說:「請讓我直言相告,看吧,書寫潦草,說明態度草率馬虎;文句欠通,可見學習很不用功。這孩子今後絕無成就。」之後才知道,眼前的老人正是他的老師,這作文正是他小時候的作文。從此,成了名的巴爾扎克無論寫作還是待人接物、處理日常小事都不再那麼輕率和武斷了。 教導與堅守 亞里士多德的父親是馬其頓王國的宮廷醫生。亞里士多德17歲起,就被父親送到當時著名的柏拉圖學園,在那裡他學習了20年。由於他勤奮刻苦,涉獵廣泛,很受老師柏拉圖看重。可是,柏拉圖又說:「要給亞里士多德戴上韁繩。」意思說,亞里士多德非常聰明,思想敏捷,不同於一般人;不加以管教,就不能成為柏拉圖期望的人。亞里士多德很尊敬他的老師,但是,在很多問題上,他又有著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見解。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愛我的老師,但是我更愛真理。」 繼承與發展德謨克利特和他的老師在繼承恩培多克勤的四根說和阿納薩格拉種子說的基礎上,根據當時已經積累的經驗科學知識提出了院子論哲學,原子論和柏拉圖的理論、亞里士多德的亞里士多德的哲學體系合成為希臘三大體系,同時他繼承和發展了他的老師愛奧尼亞學派的留基伯提出的物質構成的原子學說,第一個建立了原子的顆粒狀模型。

熱點內容
民辦文綺中學 發布:2025-08-18 20:34:33 瀏覽:355
中學師德培訓總結 發布:2025-08-18 18:26:55 瀏覽:634
恥辱2教學 發布:2025-08-18 17:44:56 瀏覽:612
教師德能勤績廉考核內容 發布:2025-08-18 16:13:14 瀏覽:594
哪裡有買床 發布:2025-08-18 13:17:51 瀏覽:388
老師配圖 發布:2025-08-18 13:16:58 瀏覽:748
故宮的地理位置 發布:2025-08-18 12:15:42 瀏覽:435
籃球裁判視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8-18 11:42:44 瀏覽:660
野外生物起義 發布:2025-08-18 11:26:41 瀏覽:230
初一數學全冊 發布:2025-08-18 10:50:16 瀏覽: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