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前家訪
1、了解幼兒 了解幼兒身體有無特殊病例,如:哮喘、過敏禁忌食物等。 能否獨立吃飯,是否挑食,特別不喜歡吃什麼 午睡是否有依賴物,如手帕、毛巾、小玩具等。 是否會獨立大小便,或如廁是否需要幫助。 2、告知家長 新生入園最多的現象是哭鬧,家長無論幼兒如何哭鬧,都要堅持送幼兒來園。 有的幼兒開始兩天不哭鬧,後兩天才會開始哭鬧,家長要堅持送幼兒入園。 一些幼兒入園後,會有生病的現象,這是孩子的機體適應環境的表現,可讓幼兒養病,病好就要堅持送幼兒園。 開學前就要鼓勵孩子幼兒上幼兒園的願望。可以說:寶寶長大了,馬上要進幼兒園了;幼兒園里有好多小朋友;幼兒園里有喜歡你的老師,就像媽媽一樣;你都能自己吃飯了,真可以上幼兒園里。等等。 3、總結 多了解孩子的實際情況,觀察家長的教育思路,強化家長樂於配合老師的要求。為順利的開學工作和孩子入園適應做好准備。
『貳』 幼兒園老師家訪會有些什麼內容
基本內容就是老師與家長了解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基本情況,交流感情,密切關系,讓孩子在熟悉的環境下認識老師,商討共同教育兒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
一般會了解一下情況:
1、寶寶叫什麼名字?有小名嗎?
小班小朋友叫小名會更親切
2、寶寶是幾月份生的?
了解孩子的月齡大小
3、寶寶身體情況怎麼樣?以前有沒有生過大病?有沒有什麼過敏的或者其他需要幼兒園特別注意的?
了解孩子的健康情況,家長一定要如實說,不用擔心老師會有想法,老師會照顧好孩子的。
4、寶寶在上幼兒園之前有沒有上過托班?
如果上過托班,對幼兒園的適應情況會好些,如果沒上過托班上過早教也可以告訴老師
5、寶寶平時是自己吃飯的嗎?一頓飯大概要吃多久?會挑食嗎?
了解孩子的吃飯情況,需不需要成人喂飯等。
6、寶寶從小是誰帶大的?以後誰會主要負責接送?
了解孩子從小的依戀對象,並提前知悉接送的家長。
(2)上學前家訪擴展閱讀:
一、家訪意義
家訪作為學校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連接學校和家庭的重要紐帶,是增進學校關系和師生關系的重要橋梁,是提高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徑
二、家訪目的
1、通過與學生、與家長交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習環境、學生的個性以及在家的表現,了解更真實、更全面的學生情況,了解到家長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為今後的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2、通過向學生家長講述學校的基本情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強家長的責任意識和信任度,使家長也主動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來,更有信心地和學校攜手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叄』 學前班老師怎麼做家訪
感覺無論做家訪還是做推銷,最關鍵的是讓別人對你感興趣,只有對你感興趣了,才能對你說的內容感興趣
『肆』 青島外地戶口上學前家訪嗎
什麼情況,我錯過了什麼
『伍』 一般家訪,家長需要帶孩子應付住在學區房裡多少天
轉眼又是開學季,一批小朋友即將在九月份進入園和小學,只是他們在接受新生教育之前還必須完成一項「考驗」——迎接老師家訪。一些幼兒園和小學為了迎接新來的學生紛紛派出老師家訪,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和老師先有個初步接觸了解,等到真正上課的時候彼此不陌生。當老師來家訪時,為了讓老師對你家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你會不會事先做些准備?
接待工作交女兒(皮皮爸 35歲 采購)
那天和同事們吃飯的時候無意間說起,過幾天女兒皮皮的幼兒園老師將來家訪。一個同事問道:「你們家做好准備了嗎?」我一頭霧水,原本覺得家訪是老師的事情,是為了和小朋友們變得更熟絡一點,方便以後的教學。可同事覺得家訪更主要是家長的事情,應該讓老師對孩子以及父母都產生好的印象,這樣孩子上幼兒園才不會吃虧。聽了同事一番話之後,我如醍醐灌頂,一下子覺得應該從戰略和戰術上都要對這個家訪活動有所重視。
回家和老婆商量之後,我們先把家裡里外外地收拾了一遍,再把幾本幼兒教育的書擺在書架顯眼的位置,以顯示我們這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遺餘力。然後我們開始強化訓練皮皮的待人接物能力,讓她學會禮貌地詢問客人需求,並給客人倒水、上水果。這兩天我們把這一套訓練得很好,皮皮猶如小淑女一般。我們決定,老師來的時候把接待工作交給皮皮,這樣不僅可以顯示出她的禮貌和教養,也可以讓老師迅速和皮皮有話聊,我想老師應該會對她有好印象的。情況到底會如何,還得老師來了之後見分曉。
讓老師吃了兩次閉門羹(roro)
我有一朋友說她碰到了學前家訪的尷尬事。她的女兒今年九月份要上幼兒園啦,但她根本不知道有老師登門家訪這事,害得老師兩次家訪都吃了閉門羹。
如果不是那天同一小區的另一個媽媽打來,說起當天要開新生家長會,她估計連寶貝女兒的第一次家長會都錯過了。
朋友去開家長會,在簽到時,老師說:「哦,原來你就是XX的媽媽呀,你們是不是工作很忙啊,連續兩天到你們家都沒人,也沒人接」。朋友只好尷尬地向老師解釋其中原因。
雖然我現在是這樣勸慰朋友,但卻暗自下定決心,等我的孩子上學時,不管家訪前夕我有多繁忙,也決不會讓老師撲空。畢竟,第一印象還是很重要的!
好印象和偽裝不是一回事 (月羿)
今年我的孩子就要上小學了,自從放暑假以來,我們就一直期待著老師的到來,可是老師卻至今未來,作為家長,心裡著實忐忑不安。
我們在心裡反復排演老師上門的情景。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把家裡打理得整潔干凈些,至於老師對孩子的印象么,我覺得還是讓孩子在老師面前展現她最自然最真實的一面才好。
雖然第一面印象很重要,但是有些家長在老師家訪前把孩子「武裝」得面目全非,甚至嬌揉造作,我覺得實在不可取。因為老師家訪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孩子真實的一面和他所處的家庭環境,以便能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因勢利導。家長和孩子在此時的一切「偽裝」,不但不會給孩子接下去的學習生活帶來幫助,反而會混淆老師的判斷力,不利於孩子在新環境的成長。
邀上特別嘉賓 (尹女士36歲會計)
兒子的調皮搗蛋有時候讓我抓狂,所以在得知他的小學老師要來家訪時,我很怕他到時候人來瘋,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
還好兒子有個小剋星,就是我妹妹的女兒,比他小三歲的比比。因為是哥哥,所以兒子在比比的面前總是一副小大人的樣子,耐心地陪她玩,態度好得更是沒話說。所以我早就和妹妹說了,老師家訪的那天把比比送來,算是特別嘉賓。
老師來的那天,兒子和比比安靜地坐在沙發上,不吵也不鬧,當比比說要吃東西的時候,他一個箭步就跑去冰箱拿,甚至還不忘問老師要不要。老師和我們聊了一會,臨走的時候還笑著對我說:「他很懂事。」我真是暗自慶幸,還好把比比請來了,否則就得不到這樣的評語了。
[卓先生]老師來家訪是非常普通的事情,我不會做特別准備,也不會讓孩子特別准備來迎合老師,一切照舊,表現出最真實最自然的狀態就好。
[小強]入托前的第一次家訪很重要,我會列出比較詳細的清單,詢問老師一些我不是很清楚的事宜,還有更為重要的就是告訴老師寶寶的一些習慣,以便老師在幼兒園能給予比較全面的照顧。我會要求老師今後和我們家長及時溝通,彼此能夠更好地掌握寶寶的情況。總之,我覺得第一次家訪,既是我們把寶寶託付給老師的過程,也是使我們更進一步了解老師和幼兒園的過程,對雙方都很重要。
[山抹微雲]每次新生入學前的家訪,我們看的都是比較重要的,畢竟這是老師第一次和小孩子以及家長接觸,希望可以比較全面地了解他們,以方便日後的教學。
做這樣的家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每回遇到的都是精心准備過的家長。有的是列出孩子的一些毛病,希望我們在學校能夠幫助督促改正;有的專門讓孩子表現一些才藝,希望能給我們留下好的印象;當然也有塞紅包和卡的,希望我們能夠給予孩子特殊的照顧。其實作為老師,我們對所有孩子都會一視同仁,我們最希望從家長那裡得到的只是他們的積極配合及孩子的一些信息。
[黃偉明y]都說第一印象很重要的,基本上在對一個人的總體感覺上佔了80%,以後在慢慢相處中只能改變20%,所以孩子給老師的第一感覺特別重要。但我不會因此讓一個頑皮的孩子裝成乖孩子,那等老師上課時發現性格差異如此大,豈不感覺被騙,反而印象不好了。所以老師來家訪之前,我會有點准備,但不會為了討好老師,而讓孩子在性格上有所佯裝。
[楊蕾]如果事先的准備只是想給老師一個好的第一印象的話,倒不如平時注重一下對孩子的良好教育。孩子本來就是一個有禮貌的、能給人以良好印象的孩子,又何必在老師家訪時佯裝呢?頑皮、愛玩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老師應該不會因此而對孩子有不好的印象吧。但如果所謂的准備是指給「紅包」的話,我會感覺很惡心。
『陸』 小班上半學期家訪記錄
一般情況下是寫小朋友的性格特點。在家裡有些什麼愛好或是習慣。飲食是否有特別的地方比如說吃什麼東西會過敏等等。身體狀況怎麼樣,(因為有些小朋友哭個不停可能會有休克的情況發生,或是有時會流鼻血等等)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中有哪些是需要去注意的以及與同伴之間相處的關系。。
『柒』 今年孩子要上小學了,請問入學家訪一般問些什麼
了解家庭的各方面啦,經濟情況啦,家庭人口啦等等,主要是看看孩子長啥樣
『捌』 幼兒學前班家訪該取個什麼名字
XX幼兒園入戶指導
『玖』 為何現在為了上幼兒園就要有家訪呢
幼兒園教師家訪有助於了解兒童狀況,解決兒童的一些問題和行為,爭取家長配合幼兒園工作,從而大大提高幼兒園教育的質量和效率。此外,它還可以改善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之間的關系,這是實現家庭男女同校的有效途徑,也是每個幼兒園教師經常思考的問題。
家訪是檢查教師工作效果的一種獨特方式。在幼兒園工作實踐中,檢查教師工作效果的方式有很多,家訪是比較獨特的方式之一。在家訪期間,家長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們對教師工作的滿意程度。如果父母歡迎你的來訪,這表明父母對你的工作很滿意。否則,它表明你的工作有一些缺點,需要虛心接受父母的想法,仔細分析和研究並改進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