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的師德
羅馬的父權是相當大的,理論上說男主人可以把自己的兒女妻子像奴隸一樣處死,妻子與丈夫生的孩子如果不被丈夫所收養就只能扔掉。古羅馬法規定父親只有把兒女賣做奴隸3次後兒女才能與其脫離親屬關系
⑵ 古羅馬的昆體良是不是西方第一位論述師德的教育家
沒有提到,只是說他最早提倡反對體罰,這也算教師道德的一部分吧
在世界教育史上,昆體良是最早提出反對體罰的教育家。體罰,在古代和中世紀,是世界各民族中普遍流行的教育方法之一。古埃及的諺語說:「男孩的耳朵是長在背上的」,意思是必須打學生的背才能使他們聽課。諺語還說;「學神把教鞭送給人間」,意思是借鞭打來教學是神所確認的。一般人甚至把教育比作馴獸,把教鞭當作教育的同義語。即使到現在,在有的號稱發達國家的學校中,對學生的體罰仍然受到法律保護和家長的支持。但是,昆體良早在公元一世紀就明確提出反對體罰,說明他不愧是有遠見卓識的教育家。
昆體良反對體罰所持的理由是:1.體罰是殘忍行為,是一種凌辱;2.如果申斥還不足以矯正孩子的過失,他就會對體罰習以為常,使體罰失去作用;3。如果經常正面告誡,在課業上嚴加督促,體罰就沒有必要;4.幼年時使用體罰,一旦長大以後,恐怖失去作用,就更難以駕馭;5.體罰造成兒童心情壓抑、沮喪、消沉。從上述昆體良反對體罰的理由中,可以看到他對兒童的深刻了解,對兒童人格的尊重,對正面教育的強調,以及對培養兒童生龍活虎般的積極性、創造性的要求。這些都是文藝復興以後一切進步教育家追求的理想。
⑶ 中西方的師德的比較
中國人強調「師道尊嚴」,「尊師重教」;西方人主張「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真理之下,人人平等」!
⑷ 西方教育史上被稱為教聖 其師德被稱為聖德的是教育家是誰
乞丐一樣的菲斯泰洛奇,在他畢生的努力下,平民教育最終在瑞士得到普及。內教育上的成功使得這個貧容窮落後的山地小國,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成為歐洲一流的教育超級大國。瑞士的成功引起各國教育專家和高層政要人士到瑞士學習先進的教育經驗。後來西方稱菲斯泰洛奇為「教聖」,把他為獻身教育的崇高精神,贊譽為「聖心」、「聖德」。法國著名教育史學者康彼耶贊譽說:「他是人類教育發展中最早呼籲和力行『愛的教育』之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