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德八不準

師德八不準

發布時間: 2021-01-24 03:56:10

⑴ 卓輔奧數上課效果好不好哦

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的關鍵,也是辦學水平的體現。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一所學校的辦學效益。目前,我們農村小學有許多不利因素制約著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有的因素還越來越嚴重,使得我們農村小學與城鎮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相比所凸顯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大。
一、制約農村小學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分析:
1、優秀教師資源的流失。
由於交通條件、地理條件等因素的影響,一批農村教師應聘到城鎮學校,使得邊遠的農村小學剩下的多半是本鄉本土的中老年教師。
2、留守兒童問題。
目前,農村占很大比例的學生家長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託付給爺爺、奶奶或親戚朋友。這些孩子大部分缺少親情,缺少父母的嚴格督促,形成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如有的亂買吃的,有的上網打游戲,有的逃學曠課等。留守兒童的問題,對提高農村小學教學質量無疑是影響越來越大。
3、學前教育的質量問題。
近幾年,大部分農村幼兒園有的條件簡陋,有的教師素質差。有的幼兒園中班、大班一個老師,所有科目由這名教師「包干」。再加上對幼兒園的管理力度不夠,造成了學前教育的質量上不去,也從而影響到農村小學教育的質量。
4、優秀學生的外流問題。
由於當今家長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越來越高,加之農村學校與城鎮小學客觀上相比有明顯的差距,造成了一批優秀學生的外流。另外,一部分優生隨父母到外地就讀。如此下去,農村小學因為失去較多優生而影響質量的提高,而教育質量不提高又招不到優秀學生,陷入了惡性循環,使差距會越拉越大。
5、家庭教育的配合不夠。
教育是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哪一個環節脫節都會影響到教育質量的提高。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許多家長賺錢的腳步走得更快了,無暇顧及孩子們的成長,他們認為把孩子交給學校教育就放心了。孩子要錢給錢,需要什麼就買什麼,他們對孩子缺少督促,而孩子們的自覺性往往較差,這樣就造成孩子懶散習氣的形成。有的家長對孩子教育也缺少耐心,動輒打罵,更談不上什麼激勵了。因此說,家庭教育的缺失,已成為農村小學提高教育質量的絆腳石了。
6、教師的整體素質亟待提高。
(1)教師職業道德下滑,敬業思想缺乏。在物慾橫流的時代,有的教師出現敬業精神淡化,工作責任心退化,教育行為簡單化,師生關系庸俗化。表現為:不鑽研業務,工作方法簡單。
(2)教師的專業素質不夠,創新意識、質量意識不強。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學科的綜合性更強了,每位教師只掌握一門學科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農村小學音、體、美、英語、信息等專業師資特別缺乏,所以許多教師往往要兼幾門不同學科的課程。另外,一些教師參與進修培訓、接受再教育的自覺性與積極性不高,造成業務素質與文化素質低下,妨礙了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有的教師質量意識、創新意識也不強,其教育觀念非常滯後。一部分的教師教育方法陳舊,沒有千方百計抓質量的意識,特別是年齡偏大的教師,對新課程理念吸收不夠,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教育教學質量難以真正地提高。
7、教育科研問題
在提倡「科研興校」的今天,我們已感到教育科研是農村小學的薄弱之處。我們許多教師沒有把科研研究與提高質量有效結合起來,往往是為科研而抓科研,為質量而抓質量。另外,我們的教師很少能在教學中發現問題,而最終形成課題。我們還有許多教師沒有自己研究的課題,每天面對的就是「備、上、改、輔、考」幾個教學程序,因此說科研意識不強,這是制約我們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高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改善教學質量現狀的實施對策:
要改善上述制約因素,從外部環境來說,需建立留住優秀教師資源的有效機制。作為學校管理者來說,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必須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加強教學管理和師德師風建設,始終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學校教學的主線。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與困難,我認為我們農村小學重點抓好:「一個完善、二個加強、三個重視」幾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制度。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管理好一所學校,一定要制定出一套適合自己學校特點的規章制度,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我們將根據縣教育局的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完善相應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學校領導巡課制度》、《教研活動制度》等,把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與教師的年度考核、評優晉級等掛鉤;發揮教學激勵機制的作用,對教學成績優秀的教師及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影響,爭取社會,家長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影響和教育學生。
(二)兩個加強。
1、加強課堂教學管理。
因為課堂教學是課程改革的主陣地,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戰場,教學質量的高低取決於課堂效率。
備好課是課堂優化的前提,學校要求教師備課要具備「五備」、「四點」、「兩法」、「兩題」。「五備」:備教材、備教參、備課標、備教輔、備學生。「四點」:重點、難點、知識點、能力點。「兩法」: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兩題」:課堂練習題和課後作業題。
提高教學質量要努力在平時、扎實在課堂,學校要求教師反思自己每一節課的教學效果,經常檢查教師的「教學反思」記載。
校長、主任堅持每日1次以上巡課制度,落實教師按課表上課制度。
學校堅持課堂教學書面評價制度。校長、主任每學期堅持聽所有老師的課,尤其是年輕教師的課,課後及時評價每位教師課堂教學。
2、加強「學困生」輔導。
學校要求任課教師在分析學生學業情況的前提下,建立學困生檔案,制訂學科補困計劃,對學困生做到「十個一」:幫助制訂一個小目標,有一個鍛煉的崗位,每月一次上台表現的機會,每學期一次獲獎的機會,每節課至少一次發言機會,一次成功的體驗,每月一次談心的時間,開展「手拉手」活動,給每個學困生找一個好夥伴,每月一次和家長聯系,每學期家訪一次。
(三)三個重視,即「一活動、二師德、三檢查」。
1、重視教研活動
(1)學校利用「管理是一種嚴肅的愛,培訓是最好的福利」等名言激勵教師奮進,積極參與校本教研、校本培訓。
(2)學校給教師搭建學習交流平台,堅持周一次的業務活動,如聽、評課,主題交流等。
(3)學校提倡集體備課,實現教師之間的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4)實行「多人上一課」的研究課模式,即幾個教師合備一堂課,推薦一人上課,集體評儀。
(5)學校要求教師用好現有的設備設施,最大限度的開發利用好教育資源。
2、重視「師德師風建設」。
學校按照「領導當楷模、教師樹形象」的原則,在教師中圍繞「如何構建和諧校園」、「怎樣做一名學生滿意的教師」、「怎樣做一名優秀的班主任」等開展了師德討論活動,教師們普遍認識到「位不在高,愛崗則名;資不在深,敬業就行;斯是教師,惟勤耕耘」。此外,學校要求教師對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師職業行為「八不準」》等,結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實際,開展「師德建設」和「行為規范」自查自糾活動。
3、重視「檢查」
一查教學工作。學校把教學「六認真」作為是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每月底對任課教師開展了政治業務學習、教學設計、教研活動以及學生作業的布置與批改、「培優補困」、學生學習情況檢測等方面的檢查,引導教師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指導性建議。
二查考風考紀。嚴肅考風考紀,確保學生成績的含金量,公平公正地考核教師的教學成績。
總之,提高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學校內涵發展的需要。作為教師,其任重而道遠,特別需要得到奮戰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的理解、支持,發揚無私奉獻精神,讓家長放心、學生安心,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⑵ 怎樣樹立新時期的師德形象

,已成為廣大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通過對師德教育的學習,我有幾點感觸: 一、老師要具備良好的師德。 能夠廉潔從教。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 這學期學校組織我們教師聽了李小凡老師的講座《讓師德在教育中閃光》等相關內容。以高尚的人格感化學生和家長。 二、充分認識了行業學習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是轉來華西小學四年的一名普通老師。近幾年,在原來單位通過 *** 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使我的工作作風進一步得到轉變,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取得了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成績,得到了原校學校領導、同事和家長的肯定,先後被評為區家校先進工作者、鎮師德標兵、市優秀班主任等。這次活動使我對教師這一角色有了更深一些的認識,愛的前提要尊重。 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愛滿天下」。霍懋征教師從教六十年感悟到: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鄒有雲老師「用心去愛每一位學生」;林崇德老師也指出「師愛是師德的靈魂」。在教學中,我樹立了正確的學生觀,尊重和充分信任學生,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並深入了解學生,真誠關心學生的進步和成長,力爭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當然,愛學生不是一味的遷就、放縱學生。在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的同時,又要循循善誘,耐心啟發,講清道理,說明利害關系,並加以啟發。對違紀的同學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個性辦事。應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服務意識,創造出尊重、信任、寬容、友愛的新型的師生關系。 三、注重業務素質的提高。教師的工作,有點像蜜蜂釀蜜,需要博採眾長。為了實現教育的文化功能,教師除了要有本體性知識以外;還要有廣博的文化知識,這樣才能把學生引向未來的人生之路。在學校里,知識淵博的教師往往贏得學生的信賴和愛戴,因為教師的豐富的文化知識,不僅能擴展學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我們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文化知識的廣泛性和深刻性。當然,教師的文化知識修養具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因此,我們主張每一位教師都要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 隨著攝像機、傳真機、計算機、投影儀等高科技教學儀器設備在教學中的運用,我們傳統的單向、傳教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受到了沖擊,計算機的普及和網路技術的發展也使學生的知識來源和知識范圍日益擴大。教學模式已起了質的變化,我們老師要認知主體在建構中的作用,要注重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斷「充電」、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適應信息化教育帶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變革,在新課改的教學中,大膽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做到師生互動,把原來傳統式的「教」轉變為「導」,推動新課改的健康發展。 四、立足本職,教書育人。我認為:一位稱職的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上好每一節課,認真批改每一份作業,要認真開展教學研究,研究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提高。刻苦鑽研,並做到精益求精是教師職業的需要,是師德責任感的體現。自己在教學中的教學技巧、能力和知識水平的高低強弱,直接影響到自己在學生集體中的威信。教育是一門藝術,不僅僅在於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激勵、喚醒、鼓舞。而這一切都基於教師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師要優化自身形象,從樹立「以德立教、率先垂範、嚴於律己、無私奉獻」的教師形象入手,把外樹形象與內強素質結合起來,以良好的師風師德感召和熏陶學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師在行為、氣質、素養上都應提高文明程度。 在我身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思想不夠解放,開拓創新意識不夠,執行《中小學生教師「八要八不準」》規定不嚴,實施《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措施不力等。尤其在剛剛來到新的環境工作時,適應的能力不強,一個階段來,總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面對多媒體教學的大環境,茫然失措。然而在之後兩年的工作中,我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樹立教好學生的自信心。 學習了報告後,我對上述問題有了深刻的認識,為了使自己在工作作風上有一定的突破,特為自己制定以下工作、生活作風改進目標。 1、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用,環境變了,自己工作的積極性不能下降,反而要更為努力,切實把改變自己的工作作風擺在首位。 2、弘揚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的作風,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的作風。不會的要虛心向領導和老師問,各項工作不能拖泥帶水,加強自我的適應能力。 3、作為一名教師要忠誠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愛崗敬業,認真做好教育教學工作,認真做好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備、講、改」等每個環節的工作,向學生傳授知識要做到一絲不苟,精益求精,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 4、作為一名教師,我要遵守師德八條,不放縱自己,堅持清廉的作風,親切和藹的態度,耐心細致地引導,良好的溝通能力,用真心與愛心溫暖每一個孩子與家長的心靈。 總之,作為一名一線教師,要深刻的認識自己的位置,隨時注意自己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等方面的情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人民滿意的好教師。

熱點內容
民辦文綺中學 發布:2025-08-18 20:34:33 瀏覽:355
中學師德培訓總結 發布:2025-08-18 18:26:55 瀏覽:634
恥辱2教學 發布:2025-08-18 17:44:56 瀏覽:612
教師德能勤績廉考核內容 發布:2025-08-18 16:13:14 瀏覽:594
哪裡有買床 發布:2025-08-18 13:17:51 瀏覽:388
老師配圖 發布:2025-08-18 13:16:58 瀏覽:748
故宮的地理位置 發布:2025-08-18 12:15:42 瀏覽:435
籃球裁判視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8-18 11:42:44 瀏覽:660
野外生物起義 發布:2025-08-18 11:26:41 瀏覽:230
初一數學全冊 發布:2025-08-18 10:50:16 瀏覽: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