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師德師風
㈠ 新時代師德師風的內涵的理解
對新時期師德內涵的理解
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教師又是教育的基礎,而「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蘇霍姆林斯基),因此,師德是教師的靈魂,是教書育人的根本,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就顯得更為重要。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必須把師德建設放在首位,在過去為人師表、敬業愛崗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加深對新時期師德內涵的理解與思考,適應教育發展的要求。
1、愛與責任是師德的靈魂。
從一定意義上講,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這是師德建設的精髓所在。師愛是一種高尚的愛,無私的愛,是一種責任,是一種奉獻,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功能。師愛的表現形式是多方面的,深入了解、尊重寬容、熱情關心是師愛最突出的表現,教師要把對學生的愛建立在尊重學生人格的基礎上,做到公正、寬厚、仁愛、有責任心、有事業心。師之愛又不同於父母的親情之愛,這種愛要著眼於對全體學生的培養,著眼於學生德、智、體、美等多方面全面發展。教育事業一頭挑著學生的今天,一頭挑著祖國的未來,做一名教師就要「愛滿天下」,愛學生,愛教育,愛祖國和人民。
2、讓人格魅力提升師德境界
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從一個優秀的教師身上透出的「為人師表」、 「誨人不倦」、「以身作則」、「循循善誘」、 「躬行實踐」等的高尚的人格魅力,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可以說,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有健康個性的學生。教師的人格魅力有利於加強教師的榜樣作用,有利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合作,能夠以教師的身教、潛移默化解決灌輸、說教所達不到的效果,這體現了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對教師的要求。因此,教師要自覺地加強自我修養,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提升師德境界。
3、學習與創新 ── 新時期師德新的要求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從科技發展看,現在的一年的確相當於過去的幾十年甚至上百上千年。作為新時期的教師,如果仍抱著過去所謂「十年寒窗,終生受 用」的觀念,必然會成為落伍者。但現在確實有部分教師,自從跨進了教師隊伍以後就好比進了保險箱,不思學習,不求進修,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除了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外,從來不關注教育方面的報紙、雜志、電視節目和網路信息,從未買過一本教育方面的書籍,知識貧乏,觀念陳舊,教法呆板,在三尺講台上憑「教參」念經,缺乏進取心和成就感,嚴重影響教育質量。從表面上看,這只是一個再學習的問題,實際上這是一個嚴重的師德問題。如果一名教師離開學習與創新,不思進取,得過且過,長此以往,必然誤人子弟,害己害人。因此,作為新時期的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勇於探索,開拓創新,不斷樹立新觀念,研究新問題,提出新方法,尋找新規律,這是區別傳統的「教書型」教師與現代的「教科型」教師的一項重要標志,更是時代對教師提出的新的師德要求。
㈡ 如何做具有良好師德的新型幼兒教師
如何作有良好師德的新型幼兒教師 舉報|1 分鍾前心碎娃娃MSfe6 | 分類:育兒 | 瀏覽1次
㈢ 《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學習內容要點
教育部等多個部門聯合制定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從全面加強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將師德師風建設要求貫穿教師管理全過程、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氛圍等方面,進一步明確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
為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著力推進師德建設,進一步增強廣大教師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自覺性,造就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扎實做好教學工作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現就加強和改進我院師德師風建設提出以下意見。
(3)新型師德師風擴展閱讀
北師大近年來實施了立德鑄魂計劃,弘揚校訓精神,注重將理論武裝與師德養成相結合,堅定廣大教師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
加強思想理論建設,通過組織專家宣講團、理論研討、主題徵文、實踐活動等,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師生。
大力弘揚「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精神,開展校訓精神大討論,將傳承大學文化傳統融入師德教育和師德建設全過程中,形成了立師德、鑄師魂的良好局面。
通過此類宣傳教育,廣大教師不斷深化對校訓精神和大學文化的認同,進而在實際工作中自覺擔負起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薪火相傳的職責與使命。
㈣ 新時代師德建設是什麼的需要
教師是教育之本,師德是教師之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教育內工作的系容列重要講話中,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提升新時代教師素質、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首要任務,先後用「大先生」「築夢人」「系扣人」「引路人」等表現力極強的稱謂表達對廣大教師的殷切期望,並提出「三個牢固樹立」「四個標准」「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等師德建設標准和要求。
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學考察時,他又號召廣大教師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師德建設的系列重要講話是新時代師德建設的基本遵循。
(4)新型師德師風擴展閱讀:
立德垂範是教師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它要求教師為人師表,在言論、行為、生活作風、思想意識等各個方面都要給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影響,做學生的楷模。近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張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修養到不愧為人之師表的地步」。
對教師的專業素養,習近平總書記有過專門論述。他說,「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
㈤ 如何做一名新型教師 ——師德學習體會
在市|、區教育局的號召下,我校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師德學習活動。這對於我,加入教育戰線的一名新兵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通過本次集中的師德師風教育,使我對師德師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為我以後更好的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為人師表。都是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而這一使命是通過教師的教學和言傳身教來實現的。而我作為一名新時代教師應把新師德師風與傳統的標准有機結合,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加強師德修養,努力使自己成為新時代的新型教師來適應時代需要,才能完成教書育人的重任,培育出高素質的新型人才。因此,我認為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兩點:(1)加強學習,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唐代韓愈曾經為我們老師寫過一篇文章,裡面寫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說的就是教師教育學生的第一目的是「傳道」 ,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然而學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感染出來的。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對學生道德紀律的實施需要藉助教師的道德權威,而道德權威就來源於教師的師德,教師的人格力量。所以教師應 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 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 ,進而「樂其道」。 第二是知識技能,社會在發展,知識在更新。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夠不斷充實自己,才能及時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徑。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知識內涵。(2)「心中有學生」 ,多一份關愛,多一份牽掛。 在平日生活中,每位教師對學生要重視感情上的熏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與學生心靈的溝通,自覺地把培養美好感情作為教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和目標 。因為情是師生交流的紐帶。 作為教師對學生必須具有普遍的愛,愛每一個學生。師愛是每位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自然流露出的對學生的關心和期望。它是學生心靈的重要支撐,它為學生共同生活 的學習提供著愛的示範,對學生行為起著強烈的潛移默化作用。所以作為教師的我,應把愛的雨露灑向每個學生心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擺脫困境。 我知道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做到這些是遠遠不夠的,但是只要我們認真,踏實的走好每一步,就一定會成為讓90後學生滿意的「新新」教師!關廟中心小學 蔡昀
㈥ 最新師德師風十條要求
最新師德師風十條要求,教師堅持做到十要、十不要
一要遵守公德、為人師內表,不要酗酒滋事、容參與賭博;
二要依法執教、廉潔自律,不要違規收費、以教謀私;
三要熱愛學校、敬業奉獻,不要損害身體、敷衍塞責;
四要熱愛學生、尊重家長,不要體罰學生、斥責家長;
五要言傳身教、積極向上,不要師德失范、消極頹廢;
六要團結協作、和睦相處,不要文人相輕、推諉拆台;
七要治學嚴謹、鑽研業務,不要不學無術、誤人子弟;
八要教學創新、誨人不倦,不要照本宣科、歧視學生;
九要語言規范、求真務實,不要言談粗俗、弄虛作假;
十要衣著整潔、舉止端莊,不要奇裝異服、行為輕浮。
㈦ 誰知道如何做一名新型教師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為人師表。都是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而這一使命是通過教師的教學和言傳身教來實現的。而我作為一名新時代教師應把新師德師風與傳統的標准有機結合,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加強師德修養,努力使自己成為新時代的新型教師來適應時代需要,才能完成教書育人的重任,培育出高素質的新型人才。因此,我認為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兩點:
(1)加強學習,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對學生道德紀律的實施需要藉助教師的道德權威,而道德權威就來源於教師的師德,教師的人格力量。所以教師應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第二是知識技能,社會在發展,知識在更新。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夠不斷充實自己,才能及時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徑。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知識內涵。
(2)心中有學生,多一份關愛,多一份牽掛。
在日常生活中,每位教師對學生要重視感情上的熏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與學生心靈的溝通,自覺地把培養美好感情作為教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和目標。因為情是師生交流的紐帶。作為教師對學生必須具有普遍的愛,愛每一個學生。師愛是每位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自然流露出的對學生的關心和期望。它是學生心靈的重要支撐,它為學生共同生活的學習提供著愛的示範,對學生行為起著強烈的潛移默化作用。所以作為教師的我,應把愛的雨露灑向每個學生心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擺脫困境。
我知道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做到這些是遠遠不夠的,但是只要我們認真,踏實的走好每一步,就一定會成為學生滿意的新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