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教師師德
Ⅰ 怎樣當好一名中職教師
1 要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
優秀的教師應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它是能展現一名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為人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一路撒種一路開花,將教育這方熱土點綴的香花彌漫。
2 愛心是做好教師的根本
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這是做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作為一名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必須是充滿感情的。作為受學生愛戴的老師,他一定是富有人情味的人。一個好的教師應該無私的愛學生。首先,愛學生就要細心了解學生。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要細心了解學生的愛好和才能,細心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細心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對一個好教師而言,只有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引導他們成為有個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其次,愛學生就要公平對待所有學生,把每一個學生視為自己的弟子。據有關教師人格特徵的調查,在學生眼裡,「公正客觀」被視為理想教師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學生最希望教師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最不滿意教師憑個人好惡偏愛,偏袒或冷落、歧視某些學生。作為教師,只要學生是以認真的態度去對待,不管成敗如何,都不要責備。學生最需要的是支持、鼓勵與幫助,從而增強其自信心與恆心。同時,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要重視運用激勵、鼓舞的手段,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增強自信,達到自我教育的目標。最後,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學生平等相處,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用自己的信任與關切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慾。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溝通學生的心理,減輕學生的學習心理壓力,根據其實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心態,在正常的學習軌道上學習。
3 做一名博愛的教師
教師對學生的愛,不完全是對自己所直接帶班級、任教的學生的愛,還要有對其他班級學生的愛,甚至是外校學生的愛。記得有次在宿舍值班的時候,看見自己班上的同學由於天冷,捲曲在被窩里,我趕緊拿了床被子給他,而後來又看到另一個班的同學也由於被子薄而冷的發抖,我覺得不是自己班上的學生,不需要我更多的關愛,就沒有主動拿床被子給他。但第二天得知學生感冒的消息,我覺得自己真的做錯了,後來我想如果我拿了被子給學生他就不會受這份罪。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第一,當我們厚此薄彼的態度來對待學生的時候,不完全是真心的愛學生,因為我們的這種「愛」,只是對其中的一部分學生,他反而成為了所教學生的私有物,因而這種「愛」是不廣泛的、狹隘的,它與師德是背道而馳。第二,當我們以輕視、敵視、漠不關心的態度對外班學生的時候,在本班學生的眼裡也會損害自己的形象,降低自己的威望,嚴重的會給給學生帶來負面的影響。
4 用真心對待學生
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時時留心觀察他們的喜怒哀樂,從各方面像慈母般關心他們,使自己成為他們的好朋友、好老師,使他們非常樂意和我在一起,把心裡話都講給我聽。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展現出來的師愛,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學生的思想,這樣我們才能走進他們的心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到工作、學習生活中,和他們一起悲傷、歡喜、激動、思考。有些教師認為,教師在學生面前雖然要平易近人,但不可過「度」,否則就有些「孩子氣」了,便喪失起碼的尊嚴感。但我卻覺得,只要注意環境、場合,能准確把握准學生的情感,教師的過「度」的親切、幽默、嬉鬧都不會顯得虛偽、誇張,反而能讓學生感到:「這老師真風趣!他是我們真正的好朋友!」
5 了解學生, 因材施教
教育的第一個原則是因材施教原則,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所以當好一名教師必須了解學生,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習習慣、成績變化情況、情緒波動原因等。熟悉、靈活掌握和運用教學方法,並在教學中不斷實施和完善。
教師不能輕易否定學生,更不能扼殺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一堂好課的結束,並不是沒有疑惑的圓滿結局,而是帶有新的問題的開始。讓學生處在滿意但不滿足之中,才能不斷的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才能充分的挖掘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學生求知慾上來了,上課認真,成績也自然提高了,自信心也隨之增強,使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樂趣。要創造性地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課堂活動高潮迭起,使學生感受到了課堂學習的樂趣,從而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
古人雲:「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林;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要在教師這個工作崗位上,用愛心、真心去面對每一名學生,默默無聞,辛勤耕壇,把他們培養成為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Ⅱ 如何提高中職教師自身素質
中職專業教師如何提高自身素養
中職專業教師的師德水平、知識經驗、技術能力對學生影響很大,決定著教育教學的成效,決定著學生職業素養的高低。因此,需要中職專業教師培養合作意識、科研興教意識,提高「理實一體化」教學實踐水平、開展「寓教於樂」教育實踐活動、讓「愛」的實踐遍及校園,不斷提高自身素養。
合作意識。合作體現能力、體現精神、體現智慧,是中職專業教師必須擁有的意識品質和行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要求合作,現代實體經濟建設也要求合作,來源於學生和社會的合作需求期盼教師展示合作的姿態。專業教師的合作意識應當從養成開始,學習共同謀事、做事、成事,形成氛圍、形成合力,將育人大事做好。專業教師合作意識的養成、建立並牢牢把握,其意義還在於,直接地教育和影響學生,起到率先垂範的作用,在學生中播種合作共事的種子、培育合作共事的萌芽、養成合作共事的品質。
科研興教意識。中職專業教師必須拒絕充當「教書匠」,努力成為科研興教的「有心人」。專業教師要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精神,以不斷進取的韌性和勇於創新的勇氣鑽研教育教學規律。各中職學校校情不同、專業不同,各校有各校的實際情況,具有特殊性,因此專業教師不但要鑽研、掌握教育的普遍規律,而且要善於鑽研、探究教育過程中的特殊問題,如研究專業、研究學生、研究實訓方法、研究如何提高技能水平等。專業教師應當不斷強化科研興校的意識,以科學發展的視野、精準的教育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自己的夢想、學生的夢想和學校的夢想。
提高「理實一體化」教學實踐水平。學生專業知識水平的高與低、專業技能的強與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專業教師的素質,需要專業教師積極努力、主動熱情地參與專業教學實踐,做到講解與操作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課堂教學與企業生產相結合。在「理實一體化」教學實踐過程中,專業教師應當不斷提升專業知識水平,應當勤學苦練專業基本功,應當善於將「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實踐活動轉化為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打鐵還需自身硬,專業教師能力行不行,就看其教學實踐的水平,看其知識的飽和度、技能的巧妙處,看其將兩者結合的融會貫通能力。作為現代意義上的「師傅」,專業教師有責任更有義務努力提高「理實一體化」教學實踐水平,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開展「寓教於樂」教育實踐活動。寓教於樂的主要途徑是「活動」,活動的方式可以多種多 樣、可以五光十色、可以載歌載舞。專業教師要善於通過活動了解學生
Ⅲ 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是:
1、樹立遠大的職業道德思想;
2、掌握正確的職業道德知識;
3、陶冶真誠的職業道德情感(職業正義感、職業責任感、職業義務感、職業良心感、職業榮譽感、職業幸福感);
4、磨練堅強的職業道德意志;
5、確定堅定的職業道德信念;
6、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
教師職業道德是從事教學工作的腦力勞動者在教學實踐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范,知識分子職業道德之一。教師職業道德的產生和發展,是同人們教育活動的發展直接相聯系的,它對形成教師的職業心理和職業理想,形成教師特有的道德習慣和道德傳統,起重要作用。在階級社會里,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有階級性的,它是一定階級的利益和意志的體現,是為統治階級鞏固自己的統治服務的。
教師職業道德,又稱"教師道德"或"師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中所遵循的行為准則和必備的道德品質。它是社會職業道德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教師行業特殊的道德要求。它從道義上規定了教師在教育勞動過程中以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態度和作風去待人接物,處理問題,做好工作,為社會盡職盡責。
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行業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調整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校領導,教師與學生家長以及教師與社會其他方面關系的行為准則,是一般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中的特殊體現。
Ⅳ 教師職稱評價標准師德為首,淡化學歷論文等要求,教師職業的師德有多重要
教師職稱評價標准師德為首,淡化學歷論文等要求,教師職業的師德有多重要?
聽說,現在中小學教師還有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技工校教師這三個職位的變化已經完成了,還有就是高等學校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這兩個職位改革正在進行中。在教師有關的職稱改變過程中,許多人注重教書育人專業性,實踐性和長期性,要做到教師的道德重,能力重,業績重,重貢獻。
作為主要的內容。三是要改變資歷要求。對優秀的老師,作出貢獻的教師,還不受層級得限制下,直接申請高級的職稱。最後淡化的是獎金項目要求,不會對講機項目做過硬的要求,也不會把榮譽的稱號作為限定性的條件。比如我知道的,南京一個大學的一位老師,是憑著教學質量的過硬,還有優異的成績,而不是憑著學術論文,被評上的教授職位。
Ⅳ 中職教師編制考什麼
中職教師資格證分為中職文化課教師資格證和中職專業課教師資格回證,其考試科目分為答筆試和面試。中職文化課筆試考試科目: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中職專業課筆試考試科目: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面試分為說課和考官提問兩部分。
面試成績為合格或不合格。面試要求:不攜帶任何資料,即問即答,談話式交流。儀表端莊,服飾得體,行為大方,氣質文雅,師德良好。使用普通話,語言清晰、流暢、准確、完整,有感染力。解答針對擬教學科以及教育學、心理學、相關專業基礎知識的有關問題。
(5)中職教師師德擴展閱讀:
申請條件
凡是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學歷,均可作為教師資格認定有效學歷。申請認定教師資格的人員應當具備《教育法》規定的學歷。具體要求是:
報考幼兒園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幼兒師范學校畢業及以上學歷。
申請認定小學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大學專科畢業及以上學歷。
申請認定初級中學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大學專科畢業及以上學歷。(部分省市大專不可以申請初級中學)
申請認定高級中學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大學本科畢業及以上學歷。
Ⅵ 中職專業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有什麼區別嗎
1、 區別一:定義不同
中職專業教師:是實用技能的傳授者,傳授的技能是學生生存的根本,辛勤工作為國家培養出一批批出色的職業人才。
實習指導教師:技工學校、就業訓練中心、職業培訓中心(含專門從事職業技能培訓的社會力量辦學機構)中從事生產實習課教學工作的教師以及市以上技工教研室中從事教學研究等專業工作的人員。
2、區別二:要求不同
中職專業教師:
教育培訓: 教育學、機電一體化、汽修與駕駛等師范類或非師范類專業本科以上學歷。教育部的教師職業資格證書,分教師資格證和實習指導教師資格證兩種,每年考試兩次。
工作經驗: 有良好的師德,以身作則,具有較廣博的文化基礎知識和業務水平,既精通自己擔任的課程,還要懂得其他學科知識,使學科互相浸透,能夠拓寬教學思路,普通話標准,有較好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
實習指導教師:
專業理論知識要求:較全面,系統地掌握本專業(工種)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理論知識。較全面,系統地掌握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的理論知識。了解國內外職業教育的現狀和發展動向。
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要求:具有獨立工作的能力,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能獨立勝任本專業(工種)的生產實習教學工作和1門專業理論課的教學工作,學期平均工作量在10至12周以上,教學質量較高,教學效果好。
有較強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並達到高級技術等級(國家職業資格三級)標准,有相應的高級技術等級證書。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擔任過3年以上班主任工作。
(6)中職教師師德擴展閱讀:
實習指導教師:掌握本專業(工種)的理論知識或相應技能,具有較豐富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能擔任本專業(工種)教學任務,教學業績良好,具有一定的教學和專業研究能力,發表,出版與本專業相關的有一定水平的論文,著作,能運用外語和計算機獲取信息及進行學術交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中職專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職業態度,更重要的是組織學生實習,通過現場或模擬職場的真實、逼真的環境,深化和拓展專業的學習,培養學生模仿,操作,實踐,製作產品的應用性能力,從而使學生順利完成從學校到工作的過渡。
Ⅶ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和什麼和什麼是從事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試行)
(2000年5月16日教育部全國教育工會印發)
一、堅持正確方向。學習、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遵守《教育法》、《教師法》、《職業教育法》等法律法規。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積極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主動地發展。
二、熱愛職業教育。忠誠於職業教育事業,愛崗敬業,教書育人。樹立正確教育思想,全面履行教師職責。自覺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認真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改革。
三、關心愛護學生。熱愛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公正對待學生,維護學生合法權益與身心健康。深入了解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實行因材施教,實現教學相長。
四、刻苦鑽研業務。樹立優良學風,堅持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努力增強實踐能力。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努力改進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探索職業教育教學規律,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手段,積極開拓,勇於創新。
五、善於團結協作。尊重同志,胸襟開闊,相互學習,相互幫助,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維護集體榮譽,創建文明校風,優化育人環境。
六、自覺為人師表。注重言表風范,加強人格修養,維護教師形象,堅持以身作則。廉潔從教,作風正派,嚴於律己,樂於奉獻。
Ⅷ 例談怎樣做一名立德樹人的中職班主任
教書育人,以德為首。師德的好壞影響學生的發展。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生版活態度都必然會影響到學生。一權個教師的師德決定著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的思想教育、政治方向和教師在教書育人中所起作用的大校因此,教師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以身做責,我上高中時有一個班主任很受我們的尊敬,他要我們每天中午拖地,但是他不會去要求你,中午來了之後,他就自己拿著拖布拖地,值日生來了見到也就會主動去干.以後他不拖地了,值日生也會繼續去干.如果有一天值日生忘了,他就會通過這種方法提醒一下.他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值日生心甘情願去干,上了這么多年學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高的境界.
Ⅸ 如何做一個合格的中職教師論文
【文章摘要】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數是初中畢業沒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學生。他們不僅在學習成績方面落後於整體水平,而且有部分學生處於一種自卑、不自信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現象及其普遍,持久地影響學生學習的精神狀態和目標動力。那麼,作為一名中職教育者,面對的這樣的教育對象,我們要傾注更多的愛心、真心去面對他們,把他們培養成為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
師德;愛心;真心;因材施教
作為一名中職教師,我們在面對自己所教育的對象時,需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形象,真誠的面對他們,用愛心、真心去溫暖他們,讓他們成為有用的人,那麼,我們又如何做好一名中職教師呢?
1 要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
優秀的教師應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它是能展現一名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我校有一名普通的教師,她不幸患上了嚴重的腰間盤突出,腰痛,走路不方便,進出教室都要有學生攙扶,上課時用雙拐來進行支撐,這樣才能艱難的上一堂課,但她不悲觀、不憂傷,憑著對人民教育事業的熱忱之心,依舊堅守在三尺講台上。當看著她忍著疼痛、冒著冷汗講課時,學生們都都感動得落下了淚水。她卻淡淡地說:「既然做了這份工作,選擇了中職教育,我就要珍惜和學生在一起的時光,把更多的愛給他們。」從她的身上我看到,教書育人憑借的不僅是熱情和干勁,更需要我們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為人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一路撒種一路開花,將教育這方熱土點綴的香花彌漫。
2 愛心是做好教師的根本
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這是做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作為一名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必須是充滿感情的。作為受學生愛戴的老師,他一定是富有人情味的人。一個好的教師應該無私的愛學生。首先,愛學生就要細心了解學生。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要細心了解學生的愛好和才能,細心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細心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對一個好教師而言,只有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引導他們成為有個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其次,愛學生就要公平對待所有學生,把每一個學生視為自己的弟子。據有關教師人格特徵的調查,在學生眼裡,「公正客觀」被視為理想教師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學生最希望教師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最不滿意教師憑個人好惡偏愛,偏袒或冷落、歧視某些學生。作為教師,只要學生是以認真的態度去對待,不管成敗如何,都不要責備。學生最需要的是支持、鼓勵與幫助,從而增強其自信心與恆心。同時,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要重視運用激勵、鼓舞的手段,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增強自信,達到自我教育的目標。最後,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學生平等相處,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用自己的信任與關切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慾。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溝通學生的心理,減輕學生的學習心理壓力,根據其實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心態,在正常的學習軌道上學習。
3 做一名博愛的教師
教師對學生的愛,不完全是對自己所直接帶班級、任教的學生的愛,還要有對其他班級學生的愛,甚至是外校學生的愛。記得有次在宿舍值班的時候,看見自己班上的同學由於天冷,捲曲在被窩里,我趕緊拿了床被子給他,而後來又看到另一個班的同學也由於被子薄而冷的發抖,我覺得不是自己班上的學生,不需要我更多的關愛,就沒有主動拿床被子給他。但第二天得知學生感冒的消息,我覺得自己真的做錯了,後來我想如果我拿了被子給學生他就不會受這份罪。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第一,當我們厚此薄彼的態度來對待學生的時候,不完全是真心的愛學生,因為我們的這種「愛」,只是對其中的一部分學生,他反而成為了所教學生的私有物,因而這種「愛」是不廣泛的、狹隘的,它與師德是背道而馳。第二,當我們以輕視、敵視、漠不關心的態度對外班學生的時候,在本班學生的眼裡也會損害自己的形象,降低自己的威望,嚴重的會給給學生帶來負面的影響。
4 用真心對待學生
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時時留心觀察他們的喜怒哀樂,從各方面像慈母般關心他們,使自己成為他們的好朋友、好老師,使他們非常樂意和我在一起,把心裡話都講給我聽。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展現出來的師愛,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學生的思想,這樣我們才能走進他們的心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到工作、學習生活中,和他們一起悲傷、歡喜、激動、思考。有些教師認為,教師在學生面前雖然要平易近人,但不可過「度」,否則就有些「孩子氣」了,便喪失起碼的尊嚴感。但我卻覺得,只要注意環境、場合,能准確把握准學生的情感,教師的過「度」的親切、幽默、嬉鬧都不會顯得虛偽、誇張,反而能讓學生感到:「這老師真風趣!他是我們真正的好朋友!」
5 了解學生, 因材施教
教育的第一個原則是因材施教原則,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所以當好一名教師必須了解學生,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習習慣、成績變化情況、情緒波動原因等。熟悉、靈活掌握和運用教學方法,並在教學中不斷實施和完善。
教師不能輕易否定學生,更不能扼殺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一堂好課的結束,並不是沒有疑惑的圓滿結局,而是帶有新的問題的開始。讓學生處在滿意但不滿足之中,才能不斷的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才能充分的挖掘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學生求知慾上來了,上課認真,成績也自然提高了,自信心也隨之增強,使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樂趣。要創造性地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課堂活動高潮迭起,使學生感受到了課堂學習的樂趣,從而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
古人雲:「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林;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要在教師這個工作崗位上,用愛心、真心去面對每一名學生,默默無聞,辛勤耕壇,把他們培養成為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M].北京:文化藝術,2011.
[2]李鎮西. 愛心與教育[M].北京:文化藝術,2011.